外交事務

含有「外交事務」共 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台灣的誘惑與兩岸的共業 2021年7-8 月份《外交事務 Foreign Affairs 》雜誌上,時任美國史丹福大學國際研究所研究員、美國企業研究所(AEI)非常駐高級研究員、現亦任五角大廈顧問梅惠琳(Oriana),發表了一篇〔台灣的誘惑 - 北京為何可能訴諸武力〕。文中強調(北京方面正在
如炬-avatar-img
發文者
5 天前
霸權國家的傲慢!
關稅大戰 最近,美國前總統川普掀起的關稅大戰,讓全球陷入一片混亂。很少有人會如此大動作推動關稅政策,但川普確實做到了。他一聲令下,全球市場隨之震盪,人人惶惶不安。 一絲正面看法 起初,我對他的出手其實抱持一絲正面看法。這個策略有模有樣,例如他要求政府部門提高效率,就像馬斯克整頓特斯拉的作風,令
Thumbnail
理性新聞分析評論 這件事確實讓人感到頗為尷尬,尤其是傅崐萁公開表示自己是「代表中央政府」時,卻未能有效保護同行團員,甚至其中一名團員在入境香港時被逮捕。 這不僅讓人質疑他的角色與發言,還可能讓外界對台灣政府在處理這類突發事件的能力產生疑慮。 若以幽默的角度來看,確實可以說這樣的情況會讓人覺得「很
花蓮人何時才要清醒?
蕭帥哥-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08
心裡住著小男孩 阿災
2021/05/07 守勢現實主義學者葛拉瑟(C. Glaser),在最近台海成為全球焦點的時刻,又於《外交事務》發文認為華府正在「迴避」兩岸的難題,並建議調整美方對台的承諾。葛氏的系列論點被認為是所謂「棄台論」的代表,台美學者出於多種因素紛紛反駁,並認美國朝野一致抗中,葛氏只是極少數。
Thumbnail
付費限定
這兩篇都是由智庫和大學美中關係頂尖研究者所寫的長文。第一篇在提醒要嚇阻戰爭,威脅與保證不能偏廢其一,只要美中台都做出相對於威脅的保證不做某些事,配上有可信度的威脅,就沒有人有誘因想靠戰爭達到自己的戰略目標。當然這篇都是講只要如此做就能防止在台海發生戰爭 第二篇從更深層的原因說明為何中共不以打為優先
Thumbnail
孫子兵法雖然是兩千多年前的古人作品,但直到今天在西方依然頂尖大學研究戰略與軍事的學者重要的參考對象。所以重要著作《戰略大歷史》於2020在台灣出中文版的英國國王學院戰爭研究學系教授Lawrence Friedman,在2015年還在美國研討外交政策最重要的雙月刊《外交事務》上發表專文討論如何解讀孫子
Thumbnail
西方報章期期以為不可的智利新憲提案遭到壓倒性否決 為什麼這個號稱載入從生到死一切權利的進步派新憲 會遭到從 2019 年開始就上街示威抗爭、爭取權利的智利人民的唾棄?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