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網路關於業力的文章:佛法如何看待死刑與廢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學習業說時,學到業、業力、業果,又學到有順現業、順生業、順後業,但由於我對隔生、第二世難以想像,往往用順現業來理解。比如,我可以想像阿育王位高權重,因接觸佛法而從大惡改過向善,並將佛法國際化,其善業影響之大,至今我們都仍學習阿育王的故事來理解業與佛法。但也從阿育王晚年的悲慘處境,看到作用在阿育王身上的順現業,而阿育王曾經做了那麼多壞事,會不會也有順後業呢?就是來世或隔一生才受報呢?(法師批改:會的,但也會重報輕受或延後受報,因為他的心境不同了。)

這些疑問,讓我想到死刑以及廢死。死刑是人類為了管理與維持社會秩序,以律法介入因果的社會行為,但死刑讓執行者犯下殺生戒,也代表整個社會允許賦予國家權力透過殺人來解決犯罪問題,是整個社會為維持秩序或解決犯罪問題,集體共業犯下殺生戒。又或者回到死刑犯身上,死刑讓死刑犯無法在現世有足夠的時間懺悔或遭遇因果報應,但如果有無間地獄又或時報俱定,那又何必透過死刑來處決犯罪者呢?

這些疑問讓我覺得佛法應該是贊成廢死,但佛法強調因緣聚合,又理應不會那麼堅決要在社會不具共識下就廢除死刑。於是我上網搜尋佛法與廢死的相關訊息,討論非常多,我重點閱讀星雲法師2010年在聯合報投書的〈造因不受果報,不合天理〉一文。(法師批改:從緣起的立場去看人或事的背後。不管廢死或不廢死,都要從慈悲出發,並明辨因果。)

星雲法師對於死刑的觀點,大致為受刑人與所作惡事的懲罰應要符合對等原則,才有公平、公正;認為「廢除死刑,在佛教的因果法則上,也是無法成立的,因為『如是因,招感如是果』,造因不受果報,也是於理不合。因此,我們可以希望減少死刑,儘量不用死刑,而改用其他方法來代替死刑,但不主張廢除死刑。」

星雲法師也引用日本一位受冤枉而被處死刑的將軍的故事,指出「有權力的人可以改變法律,但是『權』卻無法勝過『天』,『天』就是因果的法則。」並表示「法律並不究竟,像心中的罪惡,法律無法制裁,內心的牢獄,法律也不能將之去除;唯有在因果的理則之下,才有公平可言。」

總結來說,星雲法師認為死刑該用在罪大惡極的重罪犯上,才符合因果法則。但犯大罪者不一定都要判處死刑,可考慮用其他刑罰替代。我理解星雲法師的務實,但「因果法則」的公平又太抽象。人為介入因果,是否也屬於「因果法則」的一部分?而死刑的執行者懲奸除惡但也犯下殺生戒,產生新的業力,那這業與業果的關係又該如何看待?而整個社會又有集體共業嗎?(法師批改:死刑執行者因其職務,動機非殺心,不犯殺生戒。但要防範心念)

(法師批改:很棒的探討,但這是很複雜的議題。建立社會秩序所倚賴的法律制度,也是集體共業的一部份,佛教沒有否定世間法的運作,世間法就是因果業報,緣起緣滅層層疊疊的呈現;就處在同一個社會來說,我們都參與了集體共業,出了一位殺人犯,我們也不是全無責任,只是共業中有別業,或輕或重。因為現象是處理不完的,佛教一方面需表達觀點,一方面又不在處理世間法,而是回到本質的教育上。)

(文為2024年7月31日的佛學班作業,經法師授權補上法師批改。)



raw-image

印儀佛學研讀班 招生中
https://reurl.cc/7dQ43b

avatar-img
3會員
17內容數
工作與生活中,透過書寫探索「為什麼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崇 的其他內容
至親逝去,感傷雖會被歲月沖淡,但思念不會,爸爸留下的影響一直存在。這些思念、這些影響,被擺放在某道風景裡、某個情境裡、某道菜色裡、某個動作裡、某首歌裡……
我對媽媽充滿感謝,感謝她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持續精進、學習與成長,當她回到自己身上去改變自己時,也影響了我和妹妹的生命。謝謝媽媽!讓我親身經歷何謂「渡人先渡己,渡己先渡心。」
我如何突破生命的逆境?我想就是「回到自己」。「回到自己」讓我明白,改造世界跟改造自己,其實是同一回事。
學佛其實就是在學做人,學習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充滿覺知,學習掌握自己行為慣性的規律,有意識地做自己言行舉止的主人,因而成為一個自在的人。
兩個人在一起會遇到很多磨合,如何在一段關係裡做自己,也讓對方能做自己,這是很大的課題。但我能感受到妳為我做的改變,妳願意為了我放下某些自己。我也是,我也願意為妳做些改變,願意為妳放下某些自己。
佛法確實是一門得以實踐與運用的法,面對工作、生活中的大小事,我提醒自己時常想著正見、正思維,盡量做到正業和正語。希望做到「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至親逝去,感傷雖會被歲月沖淡,但思念不會,爸爸留下的影響一直存在。這些思念、這些影響,被擺放在某道風景裡、某個情境裡、某道菜色裡、某個動作裡、某首歌裡……
我對媽媽充滿感謝,感謝她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持續精進、學習與成長,當她回到自己身上去改變自己時,也影響了我和妹妹的生命。謝謝媽媽!讓我親身經歷何謂「渡人先渡己,渡己先渡心。」
我如何突破生命的逆境?我想就是「回到自己」。「回到自己」讓我明白,改造世界跟改造自己,其實是同一回事。
學佛其實就是在學做人,學習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充滿覺知,學習掌握自己行為慣性的規律,有意識地做自己言行舉止的主人,因而成為一個自在的人。
兩個人在一起會遇到很多磨合,如何在一段關係裡做自己,也讓對方能做自己,這是很大的課題。但我能感受到妳為我做的改變,妳願意為了我放下某些自己。我也是,我也願意為妳做些改變,願意為妳放下某些自己。
佛法確實是一門得以實踐與運用的法,面對工作、生活中的大小事,我提醒自己時常想著正見、正思維,盡量做到正業和正語。希望做到「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戒行常存時省身 慎思明辨自清心 恐無常一旦現前 懼其無備災禍臨
業思想概說—業報因果與地獄見聞/慧淨師、佛可師/編輯—象山慶略註(24.6.19) 一、業力不思議 《華嚴經》、龍樹菩薩的《智度論》及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等經論都有「五不思議」的說法。 一者,眾生多少不思議。宇宙中一切眾生無量無邊,不增不減,此為不思議。 二者,業力不思議。烏不染而黑,鷺不
Thumbnail
若執著此生,則非修行者;若執著世間,則無出離心。
Thumbnail
假如一個人永遠保持清醒,世間無罪惡事,因為人無法永遠清醒,所以才會有所謂的法存在,這個法叫做世間法,由於有世間法的存在讓人與人之間有了約束,彼此互相尊重,合作,生活下去。一旦這個世間法不存在或者被破壞,人就像畜生一樣,自相殺戮,彼此之間不懂得尊重,依我行我素的行為讓這個世間變得人人自危。  
Thumbnail
生死事大~ 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十六字,為念佛法門一大綱宗。 若真為生死之心不發,一切開示,皆為戲論。世間一切重苦,無過生死。生死不了,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出一胞胎,入一胞胎,捨一皮袋,取一皮袋,苦已不堪。況輪回未出,難免墮落。豬胞胎,狗胞胎,何所不鑽。驢皮袋,馬皮袋,何所不取。
所以當我們遇到業力現前,懺悔業障,甘心忍受,一心念佛──道晟法師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戒行常存時省身 慎思明辨自清心 恐無常一旦現前 懼其無備災禍臨
業思想概說—業報因果與地獄見聞/慧淨師、佛可師/編輯—象山慶略註(24.6.19) 一、業力不思議 《華嚴經》、龍樹菩薩的《智度論》及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等經論都有「五不思議」的說法。 一者,眾生多少不思議。宇宙中一切眾生無量無邊,不增不減,此為不思議。 二者,業力不思議。烏不染而黑,鷺不
Thumbnail
若執著此生,則非修行者;若執著世間,則無出離心。
Thumbnail
假如一個人永遠保持清醒,世間無罪惡事,因為人無法永遠清醒,所以才會有所謂的法存在,這個法叫做世間法,由於有世間法的存在讓人與人之間有了約束,彼此互相尊重,合作,生活下去。一旦這個世間法不存在或者被破壞,人就像畜生一樣,自相殺戮,彼此之間不懂得尊重,依我行我素的行為讓這個世間變得人人自危。  
Thumbnail
生死事大~ 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十六字,為念佛法門一大綱宗。 若真為生死之心不發,一切開示,皆為戲論。世間一切重苦,無過生死。生死不了,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出一胞胎,入一胞胎,捨一皮袋,取一皮袋,苦已不堪。況輪回未出,難免墮落。豬胞胎,狗胞胎,何所不鑽。驢皮袋,馬皮袋,何所不取。
所以當我們遇到業力現前,懺悔業障,甘心忍受,一心念佛──道晟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