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網路關於業力的文章:佛法如何看待死刑與廢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學習業說時,學到業、業力、業果,又學到有順現業、順生業、順後業,但由於我對隔生、第二世難以想像,往往用順現業來理解。比如,我可以想像阿育王位高權重,因接觸佛法而從大惡改過向善,並將佛法國際化,其善業影響之大,至今我們都仍學習阿育王的故事來理解業與佛法。但也從阿育王晚年的悲慘處境,看到作用在阿育王身上的順現業,而阿育王曾經做了那麼多壞事,會不會也有順後業呢?就是來世或隔一生才受報呢?(法師批改:會的,但也會重報輕受或延後受報,因為他的心境不同了。)

這些疑問,讓我想到死刑以及廢死。死刑是人類為了管理與維持社會秩序,以律法介入因果的社會行為,但死刑讓執行者犯下殺生戒,也代表整個社會允許賦予國家權力透過殺人來解決犯罪問題,是整個社會為維持秩序或解決犯罪問題,集體共業犯下殺生戒。又或者回到死刑犯身上,死刑讓死刑犯無法在現世有足夠的時間懺悔或遭遇因果報應,但如果有無間地獄又或時報俱定,那又何必透過死刑來處決犯罪者呢?

這些疑問讓我覺得佛法應該是贊成廢死,但佛法強調因緣聚合,又理應不會那麼堅決要在社會不具共識下就廢除死刑。於是我上網搜尋佛法與廢死的相關訊息,討論非常多,我重點閱讀星雲法師2010年在聯合報投書的〈造因不受果報,不合天理〉一文。(法師批改:從緣起的立場去看人或事的背後。不管廢死或不廢死,都要從慈悲出發,並明辨因果。)

星雲法師對於死刑的觀點,大致為受刑人與所作惡事的懲罰應要符合對等原則,才有公平、公正;認為「廢除死刑,在佛教的因果法則上,也是無法成立的,因為『如是因,招感如是果』,造因不受果報,也是於理不合。因此,我們可以希望減少死刑,儘量不用死刑,而改用其他方法來代替死刑,但不主張廢除死刑。」

星雲法師也引用日本一位受冤枉而被處死刑的將軍的故事,指出「有權力的人可以改變法律,但是『權』卻無法勝過『天』,『天』就是因果的法則。」並表示「法律並不究竟,像心中的罪惡,法律無法制裁,內心的牢獄,法律也不能將之去除;唯有在因果的理則之下,才有公平可言。」

總結來說,星雲法師認為死刑該用在罪大惡極的重罪犯上,才符合因果法則。但犯大罪者不一定都要判處死刑,可考慮用其他刑罰替代。我理解星雲法師的務實,但「因果法則」的公平又太抽象。人為介入因果,是否也屬於「因果法則」的一部分?而死刑的執行者懲奸除惡但也犯下殺生戒,產生新的業力,那這業與業果的關係又該如何看待?而整個社會又有集體共業嗎?(法師批改:死刑執行者因其職務,動機非殺心,不犯殺生戒。但要防範心念)

(法師批改:很棒的探討,但這是很複雜的議題。建立社會秩序所倚賴的法律制度,也是集體共業的一部份,佛教沒有否定世間法的運作,世間法就是因果業報,緣起緣滅層層疊疊的呈現;就處在同一個社會來說,我們都參與了集體共業,出了一位殺人犯,我們也不是全無責任,只是共業中有別業,或輕或重。因為現象是處理不完的,佛教一方面需表達觀點,一方面又不在處理世間法,而是回到本質的教育上。)

(文為2024年7月31日的佛學班作業,經法師授權補上法師批改。)



raw-image

印儀佛學研讀班 招生中
https://reurl.cc/7dQ43b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旅人小萌-avatar-img
2024/12/18
謝謝您的分享❤️
阿崇-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19
旅人小萌 謝謝您的留言鼓勵!
avatar-img
阿崇
3會員
20內容數
工作與生活中,透過書寫探索「為什麼寫」。
阿崇的其他內容
2025/02/06
面對當前全球詭譎多變的局勢,人們不斷見證各種前所未有的歷史。難道,就沒有一種語言,能闡述我們個人跟宏觀的歷史變局之間的關係嗎?我想,這才是我給自己的命題,找回某種敘事方式,敘述我們個人跟宏觀局勢之間的關係,然後在芸芸眾生裡看見自己,又從自己看見芸芸眾生。
Thumbnail
2025/02/06
面對當前全球詭譎多變的局勢,人們不斷見證各種前所未有的歷史。難道,就沒有一種語言,能闡述我們個人跟宏觀的歷史變局之間的關係嗎?我想,這才是我給自己的命題,找回某種敘事方式,敘述我們個人跟宏觀局勢之間的關係,然後在芸芸眾生裡看見自己,又從自己看見芸芸眾生。
Thumbnail
2025/01/28
我雖然只回去短短不到一天,卻感受到鄉下鄰里相互幫忙扶持的力量。然而,家園重建遙遙無期,心累更勝身體的疲憊,對當地居民來說,這個年實在不好過。
Thumbnail
2025/01/28
我雖然只回去短短不到一天,卻感受到鄉下鄰里相互幫忙扶持的力量。然而,家園重建遙遙無期,心累更勝身體的疲憊,對當地居民來說,這個年實在不好過。
Thumbnail
2025/01/22
2024年,我以「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自勉,2025年期許自己「踩著錯誤前進,抱著希望努力」,這是屬於我的「嚴厲的鞭子和腳前的提燈」,希望我能勇敢地、謙虛地踩著錯誤前進,從中體驗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Thumbnail
2025/01/22
2024年,我以「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自勉,2025年期許自己「踩著錯誤前進,抱著希望努力」,這是屬於我的「嚴厲的鞭子和腳前的提燈」,希望我能勇敢地、謙虛地踩著錯誤前進,從中體驗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業力並非命定懲罰,而是靈魂的學習課題。本文從瑜伽哲學觀點出發,闡述業力是能量慣性,影響個人遭遇,但自由意志決定回應方式。文中提供步驟,引導讀者覺察、改寫回應模式,逐步化解業力課題,並以遊戲關卡比喻,鼓勵讀者積極應對人生挑戰。
Thumbnail
業力並非命定懲罰,而是靈魂的學習課題。本文從瑜伽哲學觀點出發,闡述業力是能量慣性,影響個人遭遇,但自由意志決定回應方式。文中提供步驟,引導讀者覺察、改寫回應模式,逐步化解業力課題,並以遊戲關卡比喻,鼓勵讀者積極應對人生挑戰。
Thumbnail
以早,我對「死亡」的想法是,人的身軀袂堪得,纘袂牢,生命停止,死去。   這幾若年,看著一个講法,有咧修鍊的人嘛咧講的是,是靈魂決定欲去矣!而且是靈魂先離開,浮佇空中,看著倒佇眠床頂的身軀。靈魂離開了後,心臟佮喘氣才停止。   修佛較有功力的師父,知影啥物時陣欲離開,事先共熟似的人告別。
Thumbnail
以早,我對「死亡」的想法是,人的身軀袂堪得,纘袂牢,生命停止,死去。   這幾若年,看著一个講法,有咧修鍊的人嘛咧講的是,是靈魂決定欲去矣!而且是靈魂先離開,浮佇空中,看著倒佇眠床頂的身軀。靈魂離開了後,心臟佮喘氣才停止。   修佛較有功力的師父,知影啥物時陣欲離開,事先共熟似的人告別。
Thumbnail
本文探討死刑存廢議題,從反廢死、亂世用重典、殺人償命、撫慰人心、彰顯人間公道、受害者及其痛苦,以及殺人唯一死刑等面向深入分析,並探討各方觀點的利弊。
Thumbnail
本文探討死刑存廢議題,從反廢死、亂世用重典、殺人償命、撫慰人心、彰顯人間公道、受害者及其痛苦,以及殺人唯一死刑等面向深入分析,並探討各方觀點的利弊。
Thumbnail
從死亡的課題出發,探討《西藏度亡經》帶來的生命體悟,以及對於輪迴、解脫、空性的哲學思辨。文章分享個人學習心得,並提及向內探索、接受自我、活在當下等重要課題,同時點出課程業配的趣味經驗,最後推薦相關講座與書籍。
Thumbnail
從死亡的課題出發,探討《西藏度亡經》帶來的生命體悟,以及對於輪迴、解脫、空性的哲學思辨。文章分享個人學習心得,並提及向內探索、接受自我、活在當下等重要課題,同時點出課程業配的趣味經驗,最後推薦相關講座與書籍。
Thumbnail
學習業說時,學到業、業力、業果,又學到有順現業、順生業、順後業,但由於我對隔生、第二世難以想像,往往用順現業來理解,讓我想到死刑以及廢死。
Thumbnail
學習業說時,學到業、業力、業果,又學到有順現業、順生業、順後業,但由於我對隔生、第二世難以想像,往往用順現業來理解,讓我想到死刑以及廢死。
Thumbnail
除非是不相信人去世後仍有靈識,否則只要是相信靈識永遠不滅的人,就應當想到靈識最後該何去何從?一般人總以為人死後就一了百了。事實上如果知道靈識是不滅的,又知道「業因果報」的人,就會暸解人死後才是不得了的開始。佛陀是證道的覺者,具有圓滿的大智慧,並且擁有常人所沒有的佛力和神通,他以「天眼通」、「宿命通」
Thumbnail
除非是不相信人去世後仍有靈識,否則只要是相信靈識永遠不滅的人,就應當想到靈識最後該何去何從?一般人總以為人死後就一了百了。事實上如果知道靈識是不滅的,又知道「業因果報」的人,就會暸解人死後才是不得了的開始。佛陀是證道的覺者,具有圓滿的大智慧,並且擁有常人所沒有的佛力和神通,他以「天眼通」、「宿命通」
Thumbnail
提到業力,一般人通常都會聯想到與宗教有關,其實不完全是,仔細了解後,才知道原來這跟我們每個人生活所遇到的事可以說是密切相關、時常在經歷的,只是或許從沒想過這原來就是「業力」呢!
Thumbnail
提到業力,一般人通常都會聯想到與宗教有關,其實不完全是,仔細了解後,才知道原來這跟我們每個人生活所遇到的事可以說是密切相關、時常在經歷的,只是或許從沒想過這原來就是「業力」呢!
Thumbnail
說到『業力』,就會覺得是很負面的詞語。因為在宗教的宣傳底下,業力有各種五花八門的說法,例如:業力伴侶、因果業力、業力輪迴、甚至是雙生火焰的累世的業力,都會將其聯想為負面的事。但其實 業力是組成我們的人生故事 很重要的因素,它就是顯化法則的運作。 以下為這些詞語(關於業力)做初步的解釋: 解釋業力
Thumbnail
說到『業力』,就會覺得是很負面的詞語。因為在宗教的宣傳底下,業力有各種五花八門的說法,例如:業力伴侶、因果業力、業力輪迴、甚至是雙生火焰的累世的業力,都會將其聯想為負面的事。但其實 業力是組成我們的人生故事 很重要的因素,它就是顯化法則的運作。 以下為這些詞語(關於業力)做初步的解釋: 解釋業力
Thumbnail
「因、緣、果」同時,是聖境界,不是凡夫的境界。 因為凡夫有時間、空間的限制,所以才會有開始、過程、結束的問題。 凡夫境界幾乎沒有「現在」才種因的,都是千百萬劫來的,即使用最高明的電子計算機也沒有辦法算清楚,那太複雜了! 舉個例子,許多人以為人死了再來,就是完完整整的我這個人再來,其實不是!
Thumbnail
「因、緣、果」同時,是聖境界,不是凡夫的境界。 因為凡夫有時間、空間的限制,所以才會有開始、過程、結束的問題。 凡夫境界幾乎沒有「現在」才種因的,都是千百萬劫來的,即使用最高明的電子計算機也沒有辦法算清楚,那太複雜了! 舉個例子,許多人以為人死了再來,就是完完整整的我這個人再來,其實不是!
Thumbnail
關於「業力」,首先,你必須明白的是,人類能夠覺察業力的存在,甚至洞察業力如何運作的實相,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議,和相當殊勝的因緣。 如果沒有幾千年前,印度諸多傳統宗教的教義,和佛陀透過甚深禪定,來揭開業力的神祕面紗,進而勸戒世人勿造惡業,恐怕墮入地獄的眾生,要比現在不知多出多少倍...
Thumbnail
關於「業力」,首先,你必須明白的是,人類能夠覺察業力的存在,甚至洞察業力如何運作的實相,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議,和相當殊勝的因緣。 如果沒有幾千年前,印度諸多傳統宗教的教義,和佛陀透過甚深禪定,來揭開業力的神祕面紗,進而勸戒世人勿造惡業,恐怕墮入地獄的眾生,要比現在不知多出多少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