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中路線]是台灣人對於兩國戰爭的戰略模糊心態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由於台灣第一大黨國民黨選出一個無比親中的國民黨黨主席鄭麗文,再加上我們疑似無比親中的民眾黨,在台灣形成一個最大黨勢力。習近平的對鄭麗文的回函開始表明推動統一大業。

這不僅顯示北京方面對台灣政治局勢認為台灣人普遍支持統一,也暴露出中共試圖藉由「親中」勢力,進一步削弱台灣內部對抗中國威脅的凝聚力。


鄭麗文的選舉結果,雖未必反映台灣社會主流民意,但確實提供了北京試探台灣底線的契機,就彷如為什麼有烏俄戰爭一樣,[當時普京也是這樣子認知]。


然後台灣是真的親中嗎?

很奇怪的是我在一堆深藍罵綠的媒體,其報導有關統一言論、或者國民黨應該要如何團結親中策略,其FB底下的留言,幾乎一面倒,嘲諷反罵意味更大,而任何報導馬英九的相關九二共識,更是都是罵名。


這反映出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台灣人所謂的「親中」更多是基於不統一的前提來討論,然而這個前題在過去,卻被輿論場扭曲成意識形態對立的戰場,要知道民進黨、青鳥、支持大罷免者其共同核心觀點也是,反對被中國統一,而其中台獨是想藉由建國來完全解決統一問題,而其他族群大致上的立場,都是可以解釋成用各種手段來[拖延],所謂的支持罷免也只是罷免掉他們心中覺得特別親中份子,或者藉由罷免一些附和親中份子的立委們,達到遏止親中立委搞垮台灣。


只是由於中共的宣傳效果,把所有人打成台獨份子,因為在共產黨心中,所有反對統一的,都是台獨份子而已。


所以從現實面來看,台灣人所謂的親中,僅是在不統一台灣的情況下親中。這是一種極具戰略模糊性的心理與政治表態。多數台灣民眾在面對兩岸議題時,傾向在「維持現狀」與「避免戰爭」間尋求平衡。「親中」在此脈絡中,並非出自對中國體制的認同,而是一種務實求生的外交與社會策略。它反映出台灣社會集體潛意識中對風險的迴避,以及對和平的渴望。


或者更應該說害怕,戰爭會帶來死亡跟財產損失。.

而殊不知,如今的中國人,也是因為資訊被操控跟限制,所以也早陷入隨時可能被政府割韭菜、身家財產被用各種合法的手段剝奪、甚至被死亡也是一件偶爾會看到偶爾會看到事。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這種「口頭親中但實質維持距離」的行為,可視為一種「認知失調」與「社會防衛機制」的結合。當個體或群體面臨兩種互相衝突的信念——例如既想避免戰爭,又不願被中國統一——便會透過模糊立場來減輕內心焦慮。這種模糊策略,也是一種「心理調適行為」,讓台灣人在高壓的地緣政治環境中,維持心理穩定與安全感。

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觀察,這也是一種「集體認同的暫時性再構」。在壓力環境下,群體會選擇模糊立場,以降低內部分裂的風險。對台灣而言,「親中但不統一」恰是一種潛意識的防衛共識,使社會在多重矛盾中維持表面穩定。


綜合來看,「親中」在台灣並非單純的一種政治立場,而是一種文化心理現象與戰略語言。它兼具「外交緩衝」與「內部安撫」的雙重功能。

對外而言,它是向中國釋放善意、降低緊張的訊號;對內而言,它安撫了部分對戰爭恐懼的群體。這種策略模糊的運作,雖有其短期穩定中國不發動戰爭效果,但長期可能削弱台灣社會對威脅的辨識力,使得民意在關鍵時刻無法形成一致的防衛意志。


然而,從歷史經驗來看,戰略模糊若長期被誤用,可能演變為戰略麻痺,甚至如同這些年中國軍演圍繞台灣,國際上各國都是擔心戰爭爆發,但唯獨台灣人仍然每天安逸的過自己的日子。

若台灣過度依賴「親中」作為避戰的手段,也逐漸喪失對國際局勢主導的能力,如果不是烏俄戰爭,迫使歐洲開始重視台灣,在中共國長達20多年下的國際努力,連同台灣都早已快要放棄國際認同了,畢竟正如小粉紅們跟藍白粉所言,台灣的外交國,台灣的外交國是歷史以來最少的。


真正的安全,來自清晰的戰略思考與國家自信,而非暫時的心理安慰。台灣應該將「親中」從情緒性的政治語彙,轉化為理性討論的政策框架——例如如何與中國在非政治領域合作,同時確保政治自主性。


但就結論來說,「親中」或許是台灣社會集體智慧下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但卻不適用於當下此刻。過去的親中路線是建立在,大家不知道中國人真實樣貌,我們僅只能觀察到中國繁榮一面,我們有太多人深信就算被統一了,也能過上現在的日子或者更好,以及中國是真的被美國控制不讓他有發起戰爭的可能.。


而如今的狀況卻是,儘管中共一直在打資訊戰,連同台灣親中的網紅、媒體一直在用中國頂端的10%繁榮跟財富,來洗腦台灣人認知,要台灣人誤以為中國人過得很好,但由於有大量的中國人不停地把中國人的各種真相傳遞出來。


我們藉由這些資訊深知,當一個被共產黨統治下的人民,真的過得很不好。至少我們的標準來看是真的很不好,可很多中國人覺得過得很不錯,在這種情況下,從2016年前原本還有26%左右%支持統一的,到如今剩不到10%。


其次,不管檯面上的甚麼共產黨打台灣只會拿下破爛的台灣、共產黨瞭解台灣,覺得打台灣會搞死共產黨,所以才不打台灣,這一切都是錯誤的。


我從5年前就是這樣子說,習近平如果不拿下台灣,他怎麼有資格連第4任、第5任,或者終身連任?

如果他沒法連任,他肯定就會家破人亡,其支持他的人手也肯定慘遭黨內反黨內反習勢力的迫害,就算習近平不想連任,其家屬、支持他的人也都不允許習近平下台。

所以就算武統台灣,台灣會是一個破爛之島、中國經濟可能會更衰竭、共產黨可能會因此倒台,對如此掌權的習近平來說,這些都不重要。畢竟不搏一把就是家破人亡,我不覺得習近平有一顆為中國人付出犧牲的大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愛瘋言瘋語的狼飄的沙龍
13會員
267內容數
這是一個無法論述對錯的過程,因為每一個人的立場都不一樣,而我反對專制,所以現階段我會比較偏向我們中華民國這邊。我是一個期待中國民主自由的人、也期待中東、非洲各國人民也能卓越成長起來。
2025/06/26
許多人認為沒去過中國就不能評論中國,但此觀點過於簡化。文章探討資訊管道、媒體審查、言論自由等議題,說明即使身處中國在中共嚴格控管資訊下也難以得知真相。瞭解一個國家不需親自走訪,更重要的是取得多元資訊、獨立思考和辨別真偽能力。臺灣因言論自由能公開討論問題,促使進步;中國則因資訊受控,難以解決社會問題。
Thumbnail
2025/06/26
許多人認為沒去過中國就不能評論中國,但此觀點過於簡化。文章探討資訊管道、媒體審查、言論自由等議題,說明即使身處中國在中共嚴格控管資訊下也難以得知真相。瞭解一個國家不需親自走訪,更重要的是取得多元資訊、獨立思考和辨別真偽能力。臺灣因言論自由能公開討論問題,促使進步;中國則因資訊受控,難以解決社會問題。
Thumbnail
2025/06/25
本文批判中國邀請國民黨抗日老兵參與閱兵典禮的諷刺性,認為中共此舉並非真心尊重老兵,而是政治作秀。文章對比臺灣政府對抗日老兵的照顧,以及部分臺灣民眾對中國的盲目幻想,表達了對中共虛偽行徑的憤慨與對歷史真相的重視。
Thumbnail
2025/06/25
本文批判中國邀請國民黨抗日老兵參與閱兵典禮的諷刺性,認為中共此舉並非真心尊重老兵,而是政治作秀。文章對比臺灣政府對抗日老兵的照顧,以及部分臺灣民眾對中國的盲目幻想,表達了對中共虛偽行徑的憤慨與對歷史真相的重視。
Thumbnail
2025/06/25
此篇文章僅為Chat GPT 提供之數據整理及分析結果,作者僅為資訊搬運工,未參與任何內容創作。文章內容起始於一篇特定文章,後續所有內容皆由 Chat GPT 整理呈現。 內容只比較中共國跟中華民國兩國的稅率狀況,不帶有任何情緒。 因為全是AI整理。
Thumbnail
2025/06/25
此篇文章僅為Chat GPT 提供之數據整理及分析結果,作者僅為資訊搬運工,未參與任何內容創作。文章內容起始於一篇特定文章,後續所有內容皆由 Chat GPT 整理呈現。 內容只比較中共國跟中華民國兩國的稅率狀況,不帶有任何情緒。 因為全是AI整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看到這類人一直強調「台灣」真的無語,中華民國本來就是一個國家!
Thumbnail
看到這類人一直強調「台灣」真的無語,中華民國本來就是一個國家!
Thumbnail
反送中與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威脅:現狀是在歷史不斷交織出來的因果所呈現一個個沉痛的問題: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境外勢力威脅抑或是我們本身存在著的認同危機,是否我們必須以次等身分存於國際社會,亦是我們能以台灣/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相互依存?
Thumbnail
反送中與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威脅:現狀是在歷史不斷交織出來的因果所呈現一個個沉痛的問題: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境外勢力威脅抑或是我們本身存在著的認同危機,是否我們必須以次等身分存於國際社會,亦是我們能以台灣/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相互依存?
Thumbnail
現在長文應該很少人看,所以我先說重點。我認為兩岸議題的終極提問只有兩個:你支持台灣獨立或是兩岸統一?如果你支持台灣獨立,當兩岸開戰時,你會選擇投降或抵抗?
Thumbnail
現在長文應該很少人看,所以我先說重點。我認為兩岸議題的終極提問只有兩個:你支持台灣獨立或是兩岸統一?如果你支持台灣獨立,當兩岸開戰時,你會選擇投降或抵抗?
Thumbnail
國民黨與民眾黨推動國會改革的行動引發討稐。美國《外交家》雜誌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強調,台灣新任總統才剛上任,立法應避免忽略民主程序而急於改革;該文章還提出改革內容可能對中國有利,暗示「北京或成台灣匆忙通過新法案的得利者」。但該文章的撰文團體,去年共20位重要政策官員及學者組成的訪團拜會民進黨,雙方就對
Thumbnail
國民黨與民眾黨推動國會改革的行動引發討稐。美國《外交家》雜誌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強調,台灣新任總統才剛上任,立法應避免忽略民主程序而急於改革;該文章還提出改革內容可能對中國有利,暗示「北京或成台灣匆忙通過新法案的得利者」。但該文章的撰文團體,去年共20位重要政策官員及學者組成的訪團拜會民進黨,雙方就對
Thumbnail
站在中共的角度,最害怕的是兩群守護土地的人合作:支持中華民國主權獨立的人、支持台灣主權獨立的人。如果能從中見縫插針,便能夠: 1.使一方不願保護另一方,則入侵成功機率增加; 2.使一方無法與另一方合作,則入侵成功機率大大提高; 3.使兩方武力對抗,則可順理成章的對外用國家內部動亂的理由出兵台灣...
Thumbnail
站在中共的角度,最害怕的是兩群守護土地的人合作:支持中華民國主權獨立的人、支持台灣主權獨立的人。如果能從中見縫插針,便能夠: 1.使一方不願保護另一方,則入侵成功機率增加; 2.使一方無法與另一方合作,則入侵成功機率大大提高; 3.使兩方武力對抗,則可順理成章的對外用國家內部動亂的理由出兵台灣...
Thumbnail
戰爭真的要發生在已承平七、八十年的台灣嗎?這實在太不可思議,想都不敢想。大多數台灣人都選擇平心靜氣,逃避這個問題,至於內心是否焦急?也可能因為對兩岸局勢的認知不同,以致顯現於外的態度也不同。沒人有把握不打仗,也沒人敢斷言一定會打仗…
Thumbnail
戰爭真的要發生在已承平七、八十年的台灣嗎?這實在太不可思議,想都不敢想。大多數台灣人都選擇平心靜氣,逃避這個問題,至於內心是否焦急?也可能因為對兩岸局勢的認知不同,以致顯現於外的態度也不同。沒人有把握不打仗,也沒人敢斷言一定會打仗…
Thumbnail
最近中共國大陸的陸配在臺灣獲得臺灣身分證,卻沒有認同臺灣的民主價值和生活方式。該法案過度開放陸配來臺的健保資源和身分證申請,有潛在安全風險,應更謹慎審慎門檻。
Thumbnail
最近中共國大陸的陸配在臺灣獲得臺灣身分證,卻沒有認同臺灣的民主價值和生活方式。該法案過度開放陸配來臺的健保資源和身分證申請,有潛在安全風險,應更謹慎審慎門檻。
Thumbnail
討論臺灣政治運作中選民思想價值的文章,採訪了藍營家庭出身的姊弟在選舉候選人及各政黨之間的不同立場,並分析了他們對政治的看法。評論了臺灣社會政治冷漠的現象,以及小黨在政治中的地位和影響。
Thumbnail
討論臺灣政治運作中選民思想價值的文章,採訪了藍營家庭出身的姊弟在選舉候選人及各政黨之間的不同立場,並分析了他們對政治的看法。評論了臺灣社會政治冷漠的現象,以及小黨在政治中的地位和影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