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收
含有「採收」共 1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言函兔的沙龍
2025/03/20
【務農週記】2025年2月的第4週:草莓收成!/刈菜三階段進化!傳統客家仆菜(福菜、梅干菜)製作
(農曆一月廿七~二月初三) 天氣漸漸溫暖,田裡的蔬菜開始陸續抽苔、開花,昆蟲也變多了。奶油白菜從兩三週前就開始開花,這禮拜已經開成一片花田,蜜蜂到處飛舞採蜜。收成已經多到吃不完(開花還是可以吃),阿媽說那就留下種子秋天再來種吧! 終於收成第一顆草莓!
#
山居生活
#
小農
#
務農
1
留言
知秋的沙龍
2025/03/15
窗臺小農園:療癒系香草栽種分享(芝麻葉、香菜、迷迭香、九層塔、青蔥)
耕耘小農園最大的好處不在於省錢,而是看著它從幼苗慢慢成長到可以採收的過程,實在非常療癒。
#
採收
#
香菜
#
辛香料
9
4
李英華
2025/03/16
2
「而是看著它從幼苗慢慢成長到可以採收的過程,實在非常療癒。」 農夫很少得憂鬱症。
2
言函兔的沙龍
2025/03/15
【務農週記】2025年2月的第3週:幫草莓鋪床/整理番茄/曬菜脯
(農曆一月二十~一月廿六) 田裡的蔬菜到達採收全盛時期,家裡冰箱大爆滿好幾個禮拜之後,開始有些走下坡的跡象。今年菠菜長得又多又漂亮,可以說是種得最成功的菜了,現在也觀察到有點發黃的現象,必須加緊腳步趕快採起來吃了。 隨著草莓結實越來越大顆,為了避免果實直接觸到土壤爛掉,是時候來幫它鋪床了。
#
務農
#
種菜
#
務農週記
喜歡
留言
言函兔的沙龍
2025/03/14
【務農週記】2025年2月的第2週:種茄子/預備清明節的草仔粿用!收集刺殼(鼠麴草)
(農曆一月十三~一月十九) 從過年開始天氣穩定之後,田裡的菜持續大豐收。似乎是在低溫、乾燥、陽光的天氣,蔬菜會長得特別好。而草莓開始開花兩三週後,也開始結起果實了,不過都還是白白綠綠未成熟的狀態,而且形狀跟想像中不太一樣,看起來細細長長的有點瘦,不知道是不是肥料不夠了?
#
務農週記
#
務農
#
山居生活
喜歡
留言
言函兔的沙龍
2025/03/05
【務農週記】2025年1月的第4週:種韭菜(和蔥)/草莓、番茄開花
(農曆十二月廿十~十二月廿六)豆子開始收成經過一週後,從零星結果轉為結實纍纍,而另一邊的小番茄也像是在互相呼應一般,結了好幾串。我覺得番茄和豆類結果的樣子很可愛,像是小音符掛在五線譜上,有種奇妙的韻律感。 韭菜和蔥一樣,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挖起來重新種一次,才會長得漂亮。
#
務農週記
#
種田
#
山居生活
喜歡
留言
我蓋了一間農舍
2025/03/01
2025農莊隨筆(2):今年有自家蕃茄可吃,很感恩
蕃茄在台灣不算是好種的水果(有人把蕃茄歸類為蔬菜),可能氣候過於濕熱,蕃茄容易生病,蟲害也多,一般慣行的蕃茄種植需要用很多農藥,而且一棵植株上結出的蕃茄,並非一次全部成熟,所以連採收期都必須持續噴藥。網路上有資料指出,在農藥容易殘留的蔬果中,蕃茄榜上有名。
#
蕃茄
#
有機農業
#
農藥
5
留言
言函兔的沙龍
2025/02/18
【務農週記】2025年1月的第2週:番茄殺菌/結豆子了!/再種高麗菜,施肥
(農曆十二月初七~十二月十三)(1月第一週跨年出去玩休耕) 進入國曆一月後,感覺到「本番」的冬天到來。就算是太陽露臉的大晴天,冷風一吹來還是凍到直打哆嗦,於是我和阿媽做完必要的工作後就早早收工回家。 繼上週珠蔥豐收之後,田裡的其他蔬菜也慢慢進入可以採收的階段。菠菜開始漂亮起來,陽光灑在翠綠菠菜葉
#
務農週記
#
務農
#
種田
喜歡
留言
言函兔的沙龍
2025/02/07
【務農週記】2024年12月的第4週(下):珠蔥大豐收!/可愛豆子花/驚嘆生命力強韌的小番茄
這禮拜時陰時雨,溫度又低,不見太陽露臉,田裡的土好像沒乾過。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好不容易挺過颱風的高麗菜忽然開始腐爛(前一陣子長得還不錯)。高麗菜是從下方中心的葉子開始發黑,仔細一看還長了白色像發霉的東西。阿媽說她種高麗菜不曾遇到這種狀況,或許是生病了。
#
種菜
#
務農週記
#
小農
喜歡
留言
林佑的沙龍
2025/01/11
兔尾草萌萌小可愛,為生活增添色彩!其最佳養護、繁殖方法學起來!
如果你是個忙碌疲憊的打工人,被生活這座大山壓迫得幾乎喘不過氣來!如果你覺得生活節奏太快,祈望尋找解壓和釋放的方法!如果你過著孤獨寂寞的日子,很想寄情於某些物件,以求身心平衡與健康!那些毛絨絨,軟萌的"兔尾巴",能同時滿足你視覺和觸覺、心靈的三重享受。它就是兔尾草(Lagurus ovatus)。
#
兔尾草
#
Lagurusovatus
#
植物
1
1
旅人小萌
2025/01/11
謝謝您的分享❤️
老葉報報
2024/11/25
如何製造「快乾」玉米
發源於中美洲的玉米,現在已經成為世界產量最大的穀物。不只是人吃玉米,動物也吃玉米。根據2021年數據,全球玉米年產量達12.1億噸;但是,隨著人工成本不斷上升,需要提高生產效率是非常迫切的需求。如果能夠用機械採收玉米,當然可以大幅降低成本。但是,玉米必須要夠乾才能用機採。 要如何讓玉米乾得快些呢?
#
植物
#
基因
#
玉米
6
1
❦ 莊小昕
2024/11/25
謝謝老師分享! 讀著讀著,突然覺得,人類好……那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