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農週記】2025年1月的第2週:番茄殺菌/結豆子了!/再種高麗菜,施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農曆十二月初六~十二月十二)(1月第一週跨年出去玩休耕)

進入國曆一月後,感覺到「本番」的冬天到來。就算是太陽露臉的大晴天,冷風一吹來還是凍到直打哆嗦,於是我和阿媽做完必要的工作後就早早收工回家。

繼上週珠蔥豐收之後,田裡的其他蔬菜也慢慢進入可以採收的階段。菠菜開始漂亮起來,陽光灑在翠綠菠菜葉上的景象,讓人看了心情很好。另一方面,本來阿媽種來冬至煮湯圓用(結果來不及)的香菜也可以收成了!

快要可以收成的菠菜

快要可以收成的菠菜

番茄整理、殺菌

前一次種大番茄,好不容易照顧到滿大的,卻因不明原因全數爛根死亡,阿媽說可能是天氣的關係,不過我懷疑是感染了什麼病菌,因為番茄似乎是滿容易生病的作物。

書上番茄推薦和蔥一起種,因為蔥的根部會產生抗生物質,有抗病的效果。不過這次種下番茄時因為偷懶也沒有連蔥一起(而且阿媽一直說不用),後來我一直想要移植蔥來種,遲遲沒有時間著手處裡,所以一直都隱隱擔心著會不會番茄突然就陣亡了?

不過番茄目前看起來一切安好,持續長出需要拔除的側芽。而且還有了花苞,看起來快開花了!

這禮拜一起種菜的姑婆帶了一種殺菌劑「百菌清」推薦我使用,是可以預防生病的資材,據說無毒(不是農藥),於是我就稀釋之後噴了一些在番茄植株的莖葉上面,當作保平安。

豆子結果

豆子開花一週後,開始結果了。雖然豆藤和葉有受到風災和蟲害,長得沒有很漂亮,有些甚至倒在地上乾枯的藤又冒出新的分支,卻還可以長出這麼可愛的花和豆子,真是神奇的植物啊。(後來得知颱風之後阿媽有補種幾棵,並不是所有都是颱風的倖存者)不過阿媽說收成要再等等,必須豆莢變得澎澎的!

raw-image

種高麗菜、施肥

今年的菜長得不好,萵苣、捲心白菜、高麗菜等都遭遇還沒結球前就爛掉,或是被蟲咬得坑坑疤疤。擔心沒菜吃的我問阿媽現在可以種什麼菜嗎?阿媽說白菜沒辦法太晚了,高麗菜可能還可以。於是上禮拜我們種下了今年最後一批高麗菜:20株雪翠。

高麗菜施肥中

高麗菜施肥中

挖坑決定種植的位置是由我負責的,這禮拜阿媽來看就說我有點種太近了。(反省)

而種下時只有放43號肥料,這禮拜就加了一點有機肥。(複習:雖然番茄草莓當初也沒有放有機肥,不過長到現在這個程度就不用再加了,因為有機肥會讓葉子漂亮,果實就漂亮不起來了)

avatar-img
6會員
5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言函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禮拜時陰時雨,溫度又低,不見太陽露臉,田裡的土好像沒乾過。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好不容易挺過颱風的高麗菜忽然開始腐爛(前一陣子長得還不錯)。高麗菜是從下方中心的葉子開始發黑,仔細一看還長了白色像發霉的東西。阿媽說她種高麗菜不曾遇到這種狀況,或許是生病了。
(農曆十一月廿三~十一月廿九) 去日本旅遊了兩週,一下飛機就與家人回到山上阿媽家,結果感覺好像比在日本還要冷(!?),雖然氣溫有16度左右,穿上發熱衣加兩件毛衣,卻還是感覺山上濕冷的寒氣從透進衣服來。 不過冬天日間去田裡不會太熱,大部份時候工作起來是滿舒服的,比起夏天是十分適合務農的季節。
(農曆十一月初一~十一月初八)今年中秋節時,阿媽說:如果有看到月亮就會是好年冬喔。 結果雖然我們看到月亮了,不過今年顯然不是好年冬。颱風與連續的雨天嚴重影響收成,不僅反映在高漲的菜價上,新聞、社群網路也不時看見「今年菜真的很難種」的消息。我們家呈現斷糧(菜)的狀態,幾乎沒有菜可以吃,必須去買外面的。
(農曆十月廿四~十一月初一) 陰雨好幾週後終於迎來一個大晴天。雖然放晴,氣溫還是頗低,鼻子吸到乾冷的空氣會有一點痛痛的感覺。下午一兩點太陽正大時下田工作,風冰冰的,陽光暖暖的很舒服,感受到冬天陽光是天公伯多麼可貴的恩賜。在陽光露臉的好日子,我們也準備好來種植新一波作物。
(農曆十月十八~十月廿四) 短暫放晴後,又是一段綿綿細雨的日子。因為下雨不太方便做農事,颱風之後也對於種新的菜還沒什麼動力(還在難過中嗚嗚),於是這天就跟著阿媽加減拔一下雜草整理空地。剛下過雨時最適合拔草,土壤會變軟,比較容易將草連根拔起。隔天下午雨勢暫歇,阿媽決定要來整理山藥田。
(農曆十月十一~十月十七) 颱風過後,因為東北風的影響又持續陰雨綿綿了一陣子,這禮拜終於盼到陽光稍微露臉。太久沒看到藍天,忽然對於四周風景產生一種陌生的感覺,忘了原來站在這裡抬頭望向樹梢時,背景是藍色看起來原來是這副景象。這禮拜還幫阿媽買了芹菜、高麗菜等新的菜苗,準備再來培育新的一批作物。
這禮拜時陰時雨,溫度又低,不見太陽露臉,田裡的土好像沒乾過。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好不容易挺過颱風的高麗菜忽然開始腐爛(前一陣子長得還不錯)。高麗菜是從下方中心的葉子開始發黑,仔細一看還長了白色像發霉的東西。阿媽說她種高麗菜不曾遇到這種狀況,或許是生病了。
(農曆十一月廿三~十一月廿九) 去日本旅遊了兩週,一下飛機就與家人回到山上阿媽家,結果感覺好像比在日本還要冷(!?),雖然氣溫有16度左右,穿上發熱衣加兩件毛衣,卻還是感覺山上濕冷的寒氣從透進衣服來。 不過冬天日間去田裡不會太熱,大部份時候工作起來是滿舒服的,比起夏天是十分適合務農的季節。
(農曆十一月初一~十一月初八)今年中秋節時,阿媽說:如果有看到月亮就會是好年冬喔。 結果雖然我們看到月亮了,不過今年顯然不是好年冬。颱風與連續的雨天嚴重影響收成,不僅反映在高漲的菜價上,新聞、社群網路也不時看見「今年菜真的很難種」的消息。我們家呈現斷糧(菜)的狀態,幾乎沒有菜可以吃,必須去買外面的。
(農曆十月廿四~十一月初一) 陰雨好幾週後終於迎來一個大晴天。雖然放晴,氣溫還是頗低,鼻子吸到乾冷的空氣會有一點痛痛的感覺。下午一兩點太陽正大時下田工作,風冰冰的,陽光暖暖的很舒服,感受到冬天陽光是天公伯多麼可貴的恩賜。在陽光露臉的好日子,我們也準備好來種植新一波作物。
(農曆十月十八~十月廿四) 短暫放晴後,又是一段綿綿細雨的日子。因為下雨不太方便做農事,颱風之後也對於種新的菜還沒什麼動力(還在難過中嗚嗚),於是這天就跟著阿媽加減拔一下雜草整理空地。剛下過雨時最適合拔草,土壤會變軟,比較容易將草連根拔起。隔天下午雨勢暫歇,阿媽決定要來整理山藥田。
(農曆十月十一~十月十七) 颱風過後,因為東北風的影響又持續陰雨綿綿了一陣子,這禮拜終於盼到陽光稍微露臉。太久沒看到藍天,忽然對於四周風景產生一種陌生的感覺,忘了原來站在這裡抬頭望向樹梢時,背景是藍色看起來原來是這副景象。這禮拜還幫阿媽買了芹菜、高麗菜等新的菜苗,準備再來培育新的一批作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立秋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標誌著一年中夏季的結束和秋季的開始。它通常出現在8月7日或8日左右。 一些關於立秋的特點: 氣候變化:立秋後,白天和夜晚的溫差開始變大,氣溫逐漸下降,秋高氣爽的秋天到來。 農業生產:稻谷開始收割,果樹陸續成熟。一些地區開始播種冬小麥和油菜。立秋是一個收獲和
Thumbnail
大暑(7月 22或23日) 在「小暑」之後的第十二個節氣「大暑」,也是夏天最後一個節氣,各地大多高溫炎熱的天氣。 二期水稻開始插秧,田區需水量增加,若雨水不足,易發生乾旱,迫使休耕。也因颱風季節來臨,大風大雨往往會毀掉農民半年的辛勞所得, 「大暑大落大死,無落無死」也表示大暑下雨之大小,對水稻
Thumbnail
小暑(國歷7月 6或7日) 國曆七月天氣日漸炎熱,水稻第二期作秧苗期,而一期稻作黃熟,所以有「小暑小禾黃」之諺語。而台灣六月已完全脫離梅雨期,四周海域隨時有低氣壓形成,颱風從此說來就來。
Thumbnail
今日節氣交大暑。大暑為一年最熱、也是喜熱作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
2024/06/29 剛搬完裝備就熱到想下班了,夏天實在是太可怕了,曬到太陽的瞬間就會有火烤皮膚的感覺。 今天進行花園改建樹木移除,有一顆四樓高的雞蛋花很漂亮,要移植到別邊繼續開花綻放。 今天感覺有趣的地方是混合工種地形,有水電有拆除有園藝,大家此起彼落不同的工作聲。 下午忽然下
Thumbnail
最近的熱,除了拼命沖澡,換衣服,在冷氣房,對美食的慾望,自然也沒有冬日來的熱切,而且很奇妙的是...夏天當季蔬菜,水果,都是因為在台灣的關係,有點時差錯亂。 當然,你可以在夏天吃到西瓜,芒果,荔枝,龍眼,卻也已經可以吃到新興梨,高接梨了,如果蔬菜葉菜類,盡情的吃空心菜(這時的空心菜是便宜又便宜),
Thumbnail
阿媽之前說,五月節過後就是「熱天」了。 這週過了端午節,感受到真的是如此。不再是感覺到空氣微妙的悶熱,不知不覺流了很多汗,而是走到室外幾分鐘就快熱昏,回到室內要立刻用電風扇直吹臉部。窗外傳來熱烈的蟬鳴,午後下一場讓鞋子濕透的大雷雨,讓人深深體感這就是夏天啊! 從小開始我們家端午節就會回阿媽家包粽子
Thumbnail
這一個多禮拜以來天氣非常的不穩定,時而艷陽高照,炎熱如夏,高溫到達32度,鋒面來襲時卻又陰雨連綿,氣溫驟降,幾天甚至降到只有18、19度,宛如回到台北的冬天。
Thumbnail
春天過了一半, 儘管字面意思是寒暑各半了, 但是北台灣仍是寒冷的感受居多, 仍須注意添衣,小心保養身體,預防感冒唷!
Thumbnail
農曆年尾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快到了,氣溫急凍的同時有哪些保暖措施或養生守則需要注意呢,本文一次告訴你!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立秋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標誌著一年中夏季的結束和秋季的開始。它通常出現在8月7日或8日左右。 一些關於立秋的特點: 氣候變化:立秋後,白天和夜晚的溫差開始變大,氣溫逐漸下降,秋高氣爽的秋天到來。 農業生產:稻谷開始收割,果樹陸續成熟。一些地區開始播種冬小麥和油菜。立秋是一個收獲和
Thumbnail
大暑(7月 22或23日) 在「小暑」之後的第十二個節氣「大暑」,也是夏天最後一個節氣,各地大多高溫炎熱的天氣。 二期水稻開始插秧,田區需水量增加,若雨水不足,易發生乾旱,迫使休耕。也因颱風季節來臨,大風大雨往往會毀掉農民半年的辛勞所得, 「大暑大落大死,無落無死」也表示大暑下雨之大小,對水稻
Thumbnail
小暑(國歷7月 6或7日) 國曆七月天氣日漸炎熱,水稻第二期作秧苗期,而一期稻作黃熟,所以有「小暑小禾黃」之諺語。而台灣六月已完全脫離梅雨期,四周海域隨時有低氣壓形成,颱風從此說來就來。
Thumbnail
今日節氣交大暑。大暑為一年最熱、也是喜熱作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
2024/06/29 剛搬完裝備就熱到想下班了,夏天實在是太可怕了,曬到太陽的瞬間就會有火烤皮膚的感覺。 今天進行花園改建樹木移除,有一顆四樓高的雞蛋花很漂亮,要移植到別邊繼續開花綻放。 今天感覺有趣的地方是混合工種地形,有水電有拆除有園藝,大家此起彼落不同的工作聲。 下午忽然下
Thumbnail
最近的熱,除了拼命沖澡,換衣服,在冷氣房,對美食的慾望,自然也沒有冬日來的熱切,而且很奇妙的是...夏天當季蔬菜,水果,都是因為在台灣的關係,有點時差錯亂。 當然,你可以在夏天吃到西瓜,芒果,荔枝,龍眼,卻也已經可以吃到新興梨,高接梨了,如果蔬菜葉菜類,盡情的吃空心菜(這時的空心菜是便宜又便宜),
Thumbnail
阿媽之前說,五月節過後就是「熱天」了。 這週過了端午節,感受到真的是如此。不再是感覺到空氣微妙的悶熱,不知不覺流了很多汗,而是走到室外幾分鐘就快熱昏,回到室內要立刻用電風扇直吹臉部。窗外傳來熱烈的蟬鳴,午後下一場讓鞋子濕透的大雷雨,讓人深深體感這就是夏天啊! 從小開始我們家端午節就會回阿媽家包粽子
Thumbnail
這一個多禮拜以來天氣非常的不穩定,時而艷陽高照,炎熱如夏,高溫到達32度,鋒面來襲時卻又陰雨連綿,氣溫驟降,幾天甚至降到只有18、19度,宛如回到台北的冬天。
Thumbnail
春天過了一半, 儘管字面意思是寒暑各半了, 但是北台灣仍是寒冷的感受居多, 仍須注意添衣,小心保養身體,預防感冒唷!
Thumbnail
農曆年尾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快到了,氣溫急凍的同時有哪些保暖措施或養生守則需要注意呢,本文一次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