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需要的課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自從踏上養樂多之旅後,為了能更了解如何培養孩子們心理層面的成長,我開始學習從各個層面了解心理學相關的知識。而最近Youtube上一部由錫蘭所製作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深入探討部分心靈課程的業者如何巧妙運用人類大腦的心理機制,透過精心設計的話術和情境,利用情緒的變化影響參與者的心理狀態。看完之後也讓我領悟到,唯有深入理解更多心理學的知識,才能在這趟養育的旅程中,與孩子們一同探索正向的心靈成長。

「能有多難?我與深入理解這件事的距離,不過就差了一本書。 或者是,就差了去讀一篇學術論文。」 - 黃仁勳

這讓我想起來最近剛讀完的一本書《心流》,作者是一位匈牙利裔的美國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書中說明了關於《心流》這個作者所提出關於正向心理學的概念,那是一種全神貫注在一件事情上時所產生的心境,而這個心境可以將一個人的身心能力都發揮到極致,進而激發我們更多的潛能與創造力,實現我們理想中的生活。

「我們一直想著未來要過甚麼樣的生活,但是到頭來,卻像沒有真正活過一樣。」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心流》

這本書一開始先重新詮釋了幸福與成功的定義,也讓我開始反思,想知道自己在這趟養樂多之旅的目的是哪裡。以前的童話故事,公主與王子總是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而如今Netflix出了童話故事下集訴說著婚姻中的現實,養育孩子更是現今社會許多人唯恐避之不及的人生課題。那我在養育樂樂多多的這趟旅途裡,所追求又是怎麼樣的生活。

「成功,就像幸福一樣,不是追求而來的;它們是一個人全心全意投入一件事,而忘卻自我的副產物。」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心流》

但是這本書接著提醒了我,我已經開始這趟旅程了,而現在的我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全心全意投入在這趟旅程裡。

作者接著在書中解釋了他認為享樂與樂趣的差別。他形容享樂是一種能帶來短暫愉悅的一種活動,一旦退出活動,那種被動的娛樂感便會隨著消失。然而樂趣是一種你需要主動去投入具有挑戰性的活動,並且全心全意投入其中才能得到的感受,而且樂趣會因為我們持續學習新的技能,而堆疊出不同層次的感受。持續學習並且挑戰更複雜的樂趣,就會給人帶來幸福與成功的感受。

「順境時的美好事物令人欣羨,逆境時的美好事物則讓人欽佩。」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心流》

讀完這一本書時,剛好是樂樂與多多滿六個月的日子,也代表著我們已經一起踏上這條養樂多之旅六個多月了。我回想這六個月裡發生的點滴,看著樂樂自己扶著奶瓶喝奶時的專注神情,多多學會翻身時的燦爛笑容,我深刻體會到書中所說的樂趣,了解幸福其實就發生在每一個當下,只要我們持續樂在其中,無論順境或逆境,這趟旅程總是會有屬於我們的美好風景。

在這趟養樂多之旅中,我期待著與旅伴們一同專注在旅途的每一天,在每個挑戰中找到屬於我們的心流。我相信這不僅是一段育兒旅程,更是一段與孩子共同成長的心靈課程。你是否有專屬於你的心靈課程,也跟我一樣在這趟旅程中學習呢?歡迎與我們分享你的想法與經驗。而我也會持續用文字記錄這段長途旅程,留下我們的喜悅與感動,分享這趟旅程為我們帶來的思維與啟發。

raw-image



avatar-img
16會員
30內容數
我是雙胞胎樂樂👶多多👶的爸爸 在育兒路上探索持續成長的可能 在這個關於養樂多之旅的沙龍裡 讓我們一起 ✍️ 文字分享日常的風景 🧭 探索正向思維的引力 💭 學習管理情緒的價值 👣 記錄自我成長的歷程 相信我們可以在這趟旅程裡 一起找到人生各自的美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養樂多之旅 的其他內容
六個月大的雙胞胎樂樂和多多開始自己喝奶,但食慾下降,喝奶量減少,保母擔心營養不足,父母則選擇尊重孩子的意願。文章分享了父母在照顧孩子過程中,學習平衡擔憂與尊重孩子意願的經驗,並鼓勵讀者分享想法與經驗。
大S的驟逝令人震驚與難過,文章以此為引,搭配育兒的旅途,探討人生短暫的議題,反思如何運用有限的生命,並鼓勵讀者積極面對人生挑戰,留下屬於自己的深刻回憶。
作者分享過去在父親嚴厲的管教方式以及由此產生的童年陰影。透過翻閱舊照片,作者重新面對過去的傷痛,並期許在養育子女的過程中,能將過去的經驗轉化成理解與包容。
在龍年尾聲,回顧養樂多之旅這一年與孩子共同成長的點滴,從閱讀、時間管理到情緒管理,分享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並將正向價值觀傳遞給孩子。
透過一件小雞造型服裝引發的家庭互動,道出了育兒過程中常見的價值觀差異。文章細膩描繪了孩子們的阿姨送禮,與作者自身教育理念之間的掙扎,以及如何在維護親情與堅持原則間尋求平衡。文末帶出育兒路上沒有絕對的對錯,重要的是學會包容不同形式的愛,並在過程中找到共同的方向。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育兒過程中學習時間管理的心路歷程,如何在碎片化時間中保持專注,並兼顧育兒與個人生活。
六個月大的雙胞胎樂樂和多多開始自己喝奶,但食慾下降,喝奶量減少,保母擔心營養不足,父母則選擇尊重孩子的意願。文章分享了父母在照顧孩子過程中,學習平衡擔憂與尊重孩子意願的經驗,並鼓勵讀者分享想法與經驗。
大S的驟逝令人震驚與難過,文章以此為引,搭配育兒的旅途,探討人生短暫的議題,反思如何運用有限的生命,並鼓勵讀者積極面對人生挑戰,留下屬於自己的深刻回憶。
作者分享過去在父親嚴厲的管教方式以及由此產生的童年陰影。透過翻閱舊照片,作者重新面對過去的傷痛,並期許在養育子女的過程中,能將過去的經驗轉化成理解與包容。
在龍年尾聲,回顧養樂多之旅這一年與孩子共同成長的點滴,從閱讀、時間管理到情緒管理,分享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並將正向價值觀傳遞給孩子。
透過一件小雞造型服裝引發的家庭互動,道出了育兒過程中常見的價值觀差異。文章細膩描繪了孩子們的阿姨送禮,與作者自身教育理念之間的掙扎,以及如何在維護親情與堅持原則間尋求平衡。文末帶出育兒路上沒有絕對的對錯,重要的是學會包容不同形式的愛,並在過程中找到共同的方向。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育兒過程中學習時間管理的心路歷程,如何在碎片化時間中保持專注,並兼顧育兒與個人生活。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一隻野雁對於朋友的定義,可能會是「擁有共同勝利儀式的野雁」。這就好比人類用飲食及抽菸來社交: 下班回家路上跟我喝一杯的人,不見得就是我的死黨,但跟沒一起喝過酒的人相比,我較不容易對他產生敵意。
探討人們為何選擇身心靈課程,並反思這類課程背後的動機與產業化現象。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最初對水晶的興趣,逐步踏入靈修世界。觀察並依年齡與人生處境區分學習目的。此外,揭露部分課程如何成為商業化運作。透過學習動機的分析,拋出問題:「真正想從身心靈課程中獲得什麼?」最終,引導讀者回歸自身內在。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探討現代社會盛行的心靈成長課程,從自我認同的觀點分析其成效與潛在風險。文章指出此類課程透過特定語言、體驗框架和社群支持,創造短期的自我轉變假象,但若缺乏內在轉化,容易導致自我認同崩解。文章強調真正成長來自內在而非速成,需建立在自我理解與接納的基礎上,並透過長期實踐逐步建立穩定的自我。
  這幾天心靈成長課程再次引起討論,課程被詬病的點主要是課程資訊不夠透明、收費昂貴、感覺被心理學技巧PUA、類直銷要學員拉人上課,以及疑似邪教的洗腦模式等等。參加過的網紅對此意見不一,愛莉莎莎和福爾思庭一起公開不同階段的課程內容,基本上同意上述爭議,並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察覺異狀、逃離關係圈。
一隻野雁對於朋友的定義,可能會是「擁有共同勝利儀式的野雁」。這就好比人類用飲食及抽菸來社交: 下班回家路上跟我喝一杯的人,不見得就是我的死黨,但跟沒一起喝過酒的人相比,我較不容易對他產生敵意。
探討人們為何選擇身心靈課程,並反思這類課程背後的動機與產業化現象。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最初對水晶的興趣,逐步踏入靈修世界。觀察並依年齡與人生處境區分學習目的。此外,揭露部分課程如何成為商業化運作。透過學習動機的分析,拋出問題:「真正想從身心靈課程中獲得什麼?」最終,引導讀者回歸自身內在。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探討現代社會盛行的心靈成長課程,從自我認同的觀點分析其成效與潛在風險。文章指出此類課程透過特定語言、體驗框架和社群支持,創造短期的自我轉變假象,但若缺乏內在轉化,容易導致自我認同崩解。文章強調真正成長來自內在而非速成,需建立在自我理解與接納的基礎上,並透過長期實踐逐步建立穩定的自我。
  這幾天心靈成長課程再次引起討論,課程被詬病的點主要是課程資訊不夠透明、收費昂貴、感覺被心理學技巧PUA、類直銷要學員拉人上課,以及疑似邪教的洗腦模式等等。參加過的網紅對此意見不一,愛莉莎莎和福爾思庭一起公開不同階段的課程內容,基本上同意上述爭議,並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察覺異狀、逃離關係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當想要學習身心靈課程時,首先要與自己對話,確認目標。可以透過尋求諮詢和療癒來評估是否需要進行學習。課程常以分階段方式呈現,投資應視經濟狀況進行評估。面對問題時應冷靜分析,並不應期望一次改變現狀。遇到不合適的老師應該聽從直覺。學習後需練習,維持品質的生活需要做相對的工作。
Thumbnail
前言 你有聽過的「心靈調頻」嗎? 上週我在女力線上課程上一堂 心靈作家柚子甜的「心靈調頻的秘密」的課程, 今天就來分享這個課程中的大綱與我的學習吧! 一、調頻是什麼? 簡單來說,就是調整頻率的意思. 每個人都會散發出某種氛圍; 例如: 有的人你接近他的時候,你會覺得他充滿了正能
本文介紹了身心靈的定義,探討了身心靈的平衡以及進行身心靈修煉的必要性。文章最後分享了選擇水晶作為身心靈夥伴的重要性。身心靈修煉是當今社會學習或修煉的核心,同時也強調了水晶在學習身心靈路上的價值。
Thumbnail
在工作坊中的療癒過程可以幫助人們觸動內在的議題,並為生命注入更多的能量。重要的是要確立參加工作坊的目標,並專注於學習如何與自己的內在相處,而非追尋療癒的效果。
Thumbnail
「心流」在今天已是耳熟能詳的概念, 不用把這件事交給命運,也不必苦苦等待繆斯女神, 只要經過練習,每個人都可掌握自主進入心流的能力, 並隨時隨地、隨心所欲享受它所帶來的眾多好處。 不只是提高生產力!實踐心流將為你帶來改變人生的益處~
Thumbnail
我相信大家絕對會很好奇到底什麼是靜心? 靜心會回到自身內在,與自己相處,是更加了解自己,還有身體狀況的過程
Thumbnail
有別於其它外面心靈成長課程,我的教學是先學會呼吸,光是呼吸我可講很久很久很久,很多人都覺得不重要的事情,對我來說,都非常重要! 古人云:『上樑不正,下樑歪。』因此,一開始的基礎就很重要。有些頗有天份的人,在學會了呼吸之後,後面的課也就可以不用上了。
Thumbnail
本文主要討論已經學了很多靈性課程的人可能陷入的靈性成癮問題,探討這些課程是否有助於內在轉變,以及避免沉迷靈性體驗而影響現實生活。
Thumbnail
身心靈課程是近年來在台灣逐漸興起的一種新興課程,強調透過身體、心理、靈性等層面的整合,達到身心健康與提升自我意識的目的。身心靈課程的內容五花八門,包括瑜伽、冥想、正念、催眠、塔羅牌、靈氣等,有些課程還會結合宗教信仰或哲學思想。 身心靈課程是否具有認知作戰的潛力,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認知作戰是
Thumbnail
身心靈課程有多樣的形式,適合不同人的需求。最好挑選適合自己興趣、目標和生活方式的課程。應保持開放的心態,準備從中學習和成長。
Thumbnail
當想要學習身心靈課程時,首先要與自己對話,確認目標。可以透過尋求諮詢和療癒來評估是否需要進行學習。課程常以分階段方式呈現,投資應視經濟狀況進行評估。面對問題時應冷靜分析,並不應期望一次改變現狀。遇到不合適的老師應該聽從直覺。學習後需練習,維持品質的生活需要做相對的工作。
Thumbnail
前言 你有聽過的「心靈調頻」嗎? 上週我在女力線上課程上一堂 心靈作家柚子甜的「心靈調頻的秘密」的課程, 今天就來分享這個課程中的大綱與我的學習吧! 一、調頻是什麼? 簡單來說,就是調整頻率的意思. 每個人都會散發出某種氛圍; 例如: 有的人你接近他的時候,你會覺得他充滿了正能
本文介紹了身心靈的定義,探討了身心靈的平衡以及進行身心靈修煉的必要性。文章最後分享了選擇水晶作為身心靈夥伴的重要性。身心靈修煉是當今社會學習或修煉的核心,同時也強調了水晶在學習身心靈路上的價值。
Thumbnail
在工作坊中的療癒過程可以幫助人們觸動內在的議題,並為生命注入更多的能量。重要的是要確立參加工作坊的目標,並專注於學習如何與自己的內在相處,而非追尋療癒的效果。
Thumbnail
「心流」在今天已是耳熟能詳的概念, 不用把這件事交給命運,也不必苦苦等待繆斯女神, 只要經過練習,每個人都可掌握自主進入心流的能力, 並隨時隨地、隨心所欲享受它所帶來的眾多好處。 不只是提高生產力!實踐心流將為你帶來改變人生的益處~
Thumbnail
我相信大家絕對會很好奇到底什麼是靜心? 靜心會回到自身內在,與自己相處,是更加了解自己,還有身體狀況的過程
Thumbnail
有別於其它外面心靈成長課程,我的教學是先學會呼吸,光是呼吸我可講很久很久很久,很多人都覺得不重要的事情,對我來說,都非常重要! 古人云:『上樑不正,下樑歪。』因此,一開始的基礎就很重要。有些頗有天份的人,在學會了呼吸之後,後面的課也就可以不用上了。
Thumbnail
本文主要討論已經學了很多靈性課程的人可能陷入的靈性成癮問題,探討這些課程是否有助於內在轉變,以及避免沉迷靈性體驗而影響現實生活。
Thumbnail
身心靈課程是近年來在台灣逐漸興起的一種新興課程,強調透過身體、心理、靈性等層面的整合,達到身心健康與提升自我意識的目的。身心靈課程的內容五花八門,包括瑜伽、冥想、正念、催眠、塔羅牌、靈氣等,有些課程還會結合宗教信仰或哲學思想。 身心靈課程是否具有認知作戰的潛力,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認知作戰是
Thumbnail
身心靈課程有多樣的形式,適合不同人的需求。最好挑選適合自己興趣、目標和生活方式的課程。應保持開放的心態,準備從中學習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