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真正理解『後悔當媽媽』這件事,並為母親創造更多空間,社會就必須停止將母職視為一種角色,而應理解為一段關係——一段母親擁有主體性、會思考、會衡量的關係。」──《後悔當媽媽:一本成為母親之前,該讀過的書》

如果你還不是媽媽,你未來會想當媽媽嗎?
你是否認為,一個女人只有成為媽媽,人生才算完整?
應出版社邀請,讀了《後悔當媽媽》這本書,作者是以色列社會學家、女性主義行動者,奧娜・多納特(Orna Donath,1976年生)。這是她的第二本書,以質性研究為基礎,訪談了23位,來自不同年齡層與社經背景的女性,深入探討她們為何會「後悔當媽媽」。
書中有許多片段,讓我感同身受;也有一些內容,因為台灣與以色列的文化背景差異,讓我看見在不同文化中,對「母職」的不同想像。
被「媽媽」吞噬的自我:當了媽媽之後,我想念我自己
讀這本書的期間,正值暑假,和兩個小學生的孩子朝夕相處,一天24小時幾乎不曾間斷,彷彿又回到他們學齡前的日子,生活圍繞著他們轉動,日常三餐就耗去大半時間,常常感覺餐具剛洗完,下一餐就要開始張羅,手才擦乾,又得忙下一頓。
三餐之間,要督促沉迷3C的小男孩,閱讀、寫功課、適時回應小女生,天馬行空的分享,還經常得擔任姊弟爭執時的「家庭法官」,家務之外,「媽媽」這份工作,情緒勞動其實更耗神。
儘管如此,與孩子幼兒時期相比,現在已經輕鬆太多,全職媽媽的我,24小時完全被「母職」占據,自我幾乎全被吞噬,親友見面關心的永遠是孩子,而在新的朋友前,我的名字也幾乎全部自動變成「〇〇媽」,像似封建時代的女性,一個個沒有名字,只剩下姓氏。
不只是金錢:母職背後的時間、精力投入和社會評判
還記得,我家小男生剛學會走路時,政府為了鼓勵生育,幾個縣市開始加碼育兒津貼,有位媽媽朋友問我:「津貼要加到多少,你才願意再生一個?」,「類單親」一打二的我,回答她:「給我再多錢,我都不要再生,因為我想念我自己——那個可以自由行動、做自己想做的事的我自己。」
撇除生理上的條件,許多人,包括極力想要催生的政府部門,以及當媽媽前的我自己,都以為「要不要生孩子」是經濟議題,是生養一個孩子要花多少錢才夠的計算,真正當了媽媽後,我才體會到,金錢只是最表層的問題。
當然,金錢絕對可以解決很多問題,讓育兒變得輕鬆許多,但更多讓媽媽感到疲憊、壓力山大的,是巨量的時間與精力投入,以及社會與文化裡,對母親角色的高度期待與評判,而這些負擔,幾乎只落在媽媽身上,無論是台灣,還是以色列,對父職的要求都極低,似乎只要爸爸按時把錢帶回家,就自動是「一百分的好爸爸」。
但對媽媽的要求,就完全不同,從嬰兒時期,孩子的體重、生長曲線的位置,到孩子上學後,在學校的表現,都可以成為旁人評判母親的標靶;即使是陌生人,都可以因為孩子在公共場所的表現,沒有符合主流價值的期待,指責這個孩子的母親不會教、不盡責;每一年的母親節,當我們在讚頌母親有多偉大時,我們也在用一個神聖的,高不可攀的標準,在要求現實生活中的,每一個只是血肉之軀的凡人母親。
聖母的神話:東西方社會對母親的雙重標準
《後悔當媽媽》裡有很多的訪談,訪談紀錄或長或短,最讓我有深刻的體感,卻是一個短短的紀錄,那個媽媽叫歐德拉,歐德拉說:「這無關孩子是否會哭,我是否會生氣,我能不能忍受,重點是──這意味著我要放棄自己的人生,對我來說,這樣的犧牲實在太大。」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常想到Netflix電影《婚姻故事》裡,美魔女律師對女主角Nicole說的那段話:
「社會可以接受爸爸喝點酒、罵孩子,說他是混蛋;但無法接受媽媽犯同樣的錯。我們願意接受不完美的父親,但母親則不行。因為我們來自一個聖母瑪利亞被神聖化的文化,母親必須完美。即使父親再糟,也無所謂。對女人的標準,永遠更高。」
原來東西方社會都一樣,女性一但進入婚姻,尤其是承擔母職之後,她就得先是一個完美的母親、完美的妻子,然後,她才有資格去談「自己」。
角色與關係:母職光譜上的哲學辯證
作為一位資歷不算短的媽媽,我在孩子逐漸長大、脫離密集照顧期後,我開始漸漸覺得,自我與母職,並不互相衝突,當了十幾年的媽媽,媽媽這個身份,早已滲入自我,成為自我的一部分,無法分割,儘管在當媽媽的早期,我的確有很強烈的犧牲感,也的確曾經「後悔當媽媽」,但隨著孩子的成長,孩子帶給我的生命的滋養,讓我愈來愈喜歡媽媽這個身份。
書中提到:「若要真正理解『後悔當媽媽』這件事,並為母親創造更多空間,社會就必須停止將母職視為一種角色,而應理解為一段關係——一段母親擁有主體性、會思考、會衡量的關係。」
我完全認同後半段的觀點——母親是有主體性的個體,生命價值不應由孩子的表現來評斷,但我也認為,「角色」與「關係」,應該是一個隨時間流動的光譜;孩子越小,角色的責任越重;隨著他們長大,「關係」的比重應該逐漸上升,最後凌駕「角色」,「角色」與「關係」兩者之間,若無法適時轉換,就容易出現教養失衡,或過度控制的問題。
《後悔當媽媽》英文書名是《Regretting Motherhood》,簡潔直白;但我更喜歡中文的書名《後悔當媽媽:一本成為母親之前,該讀過的書》,對於已經當媽媽的我們,這本書可能帶來安慰,原來「後悔當媽媽」不是罪惡,而是一種值得被理解與接納的情緒;對還沒當媽媽的女性而言,這本書或許能幫助你,靠近、看清,母職真正的樣貌,在你準備踏入那段旅程之前,先為自己打好心理的預防針。
*利益揭露:書名的連結是TAAZE網路書店的行銷分紅連結,點選連結購書,我可以獲得淨銷售金額 1%的分潤。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