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觀察》美國社工界與覺醒文化(五):道德準則(Code of Ethics)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OpenAI生成

OpenAI生成

前情

雖然前面幾篇說了那麼多社工教導的概念與覺醒文化的關係,但好像沒特別提及這些觀念執行是從何而來也沒給過「覺醒」的定義。全國社工聯合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發布的社工道德準則(Code of Ethics)是一入學就要讀的東西,裡面清楚說到準則不但反映社工價值,也是引領社工在實務的操作。本篇主要是想回顧跟分享究竟準則裡是什麼樣的具體語言與覺醒相關聯。文末也會附上社工道德準則的連結。

道德準則(Code of Ethics)

首先,覺醒(Woke/Wokeism)一詞的起源可追溯到美國內戰時期,以文獻和字典的解釋來說多半與「意識到社會不公義與歧視」等等字眼相關。而社工核心價值正是在於意識到體制不公正並去實踐並打破歧視。道德準則當中與覺醒相關的幾條內容:

  • 社會正義(Social Justice)是倫理原則其一的價值。此價值提及社工需要挑戰社會不公,需要與或是替弱勢及受壓迫族群促進社會改變。社會改變是為了提倡社會對於壓迫與文化及族裔多元的敏感度和認識。社工也致力於讓所有人都能有意義地參與到決策過程。
  • 1.05 跨文化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強調社工需要有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工作的能力。其中也說到社工需要了解自己的偏見並自我修正。再者,更需要透過教育學習種族、性別、性向、國籍、年齡、宗教、政治傾向、和身心理能力等等來了解社會多元和壓迫的本質。
  • 6.04 社會與政治行動(Social and Political Action)說到社工需要幫助所有人擁有能平等獲取同樣資源的機會。當中幾條準則也強調社工應該擴展給予所有人的機會,尤其是弱勢及受壓迫的族群。社工需要促進尊重多元的政策,擴展自己對多元文化的知識,並擁護那些保障所有人公平和社會正義的機構。


從上述提及價值應該不難看出社工核心價值與覺醒文化是綁在一起的。社工不但需要自我認識到社會的不公不義,還需要去推動改革,並讓社會對於壓迫變敏感(覺醒)。而強調多元的社工,也需要確保自己不會做出歧視性行為並去做修正,更需要去擴佔展自己與社會對多元的認知。有趣的是,準則並沒有提及「誰」是弱勢和受壓迫的族群,也沒有解釋何謂「壓迫與多元本質」,但是以本人經歷的現有社工教育下,這個本質即為「美國是建立在種族歧視的體制之上」。也因此「社工需要在這前提下讓社會意識到這件事並做出改革」,而「白人」和「男人」為壓迫者的眾矢之的。

其實準則不給出過多解釋我認為也合乎常理,畢竟根據不同時代或是社會發展下定義是會隨時改變的。準則也有提及需要有批判性的自我反思(不過就一句),比起強調「所有人」、「多元」、與「壓迫」等詞彙來說佔比很少。不過因為準則並沒有清楚定義許多詞彙,也許應該反思在社會變革下「受壓迫」的定義是否可以被挑戰?以及是否可以從「族群」定義(例如白人、男人)回到「個人」。我曾在《男人的憂傷,只有屌知道》心得分享過現代社會下的男人其實也很辛苦,不但要擔當,又要夠貼心,簡直是被要求剛柔並濟。並不是說男人沒有性別上的優勢,而是去認知到即便這些優勢仍可能存在,在社會重大改革下原本的優勢方也需要承受改變帶來的適應和壓力。我們要衝撞的是有害的「體制」,而不是「特定族群」。

我記得台灣曾經有位社工說過提升機會(accessibility)指的是可以讓所有人都共享到資源,也不會讓原本受惠的人的權利被剝奪。舉例來說,設立無障礙坡道不但幫助行動不便和輪椅使用者,所有人也都可以使用。這樣的解釋其實我覺得與我相信的社工價值比較相呼應。在我們擴展機會給所有人的時候,不應該是少數人或部分族群獲得更大權力,然後讓原本的多數人或其他族群權利被剝奪。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在美國思考心理認同為跨性別或非二元性別的生理男性是否可以使用女廁時會造成這麼多反彈。因為這恰好是在擴展機會給少數群體的同時,卻沒考慮到生理女性對安全考量的案例(很不幸有太多心懷不軌的生理男性想藉由說自己心理認同為女性而進女廁的意圖)。很多地方其實除了有男女廁以外也有增設獨間無性別廁所,而我認為增設這樣的廁所反而才較符合擴展機會給所有人的意思。因為這個廁所代表的就是不論生理或心理性別,所有人都能使用。

後記

社工準則是建立於「覺醒」的核心,而社工本身則是在這基礎上誕生的職業。我並不認為社工造就覺醒文化的極端,畢竟社工薪水又低,國家也不重視,怎麼可能那麼容易把美國大環境改變地這麼徹底(笑)。相反地,正因為社工的覺醒價值與本質,我認為社工反而是較容易受到極端化影響的族群之一。

大部分的社工都是左派,而社工群對於所謂不同政治傾向的多元其實以我的主觀經驗來說並不包容。我很希望這次大選過後的結果是有更多社工反思美國極端的覺醒文化與社工價值的距離在哪,以及作為推動社會改革的社工,是否能看看在同溫層的自己,有沒有做到道德準則裡所列的「政治傾向」的多元認知去做擴展呢?大選過後究竟是要崩潰罵人,還是如準則說的要反思自己的偏見並回歸社工應該做到的聆聽、對話、跟理解呢?

NASW‘s Code of Ethics: https://www.socialworkers.org/About/Ethics/Code-of-Ethic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獨旅 | 讀旅
18會員
39內容數
🧳分享一些獨旅攻略 📖也分享一些讀書心得 🙈偶爾聊聊美國社工界和助人產業
獨旅 | 讀旅的其他內容
2025/04/05
前情 上篇說到當社工學位逐漸被定型為「成為心理諮商師的最快途徑」,傳統社工職位因低薪高工時不再受歡迎,更可能加速造成傳統社工人手短缺問題,也可能造成更少社工願意往政策面與研究面發展,讓受困人群持續受困。 體制面:非營利的KPI與矛盾服務 傳統社工常見的工作領域通常隸屬非營利(學校、監獄、社
Thumbnail
2025/04/05
前情 上篇說到當社工學位逐漸被定型為「成為心理諮商師的最快途徑」,傳統社工職位因低薪高工時不再受歡迎,更可能加速造成傳統社工人手短缺問題,也可能造成更少社工願意往政策面與研究面發展,讓受困人群持續受困。 體制面:非營利的KPI與矛盾服務 傳統社工常見的工作領域通常隸屬非營利(學校、監獄、社
Thumbnail
2025/03/31
美國的社工和台灣一樣,都會遇到低薪高工時外加人手極度不足的三大問題。不過美國的社工界也有自己獨特的困境。美國與台灣的社工產業不同之處(如有錯請指正)在於,美國的社工師(有執照的稱為社工師)是可以在特定條件下從事心理諮商和心理治療的,而台灣需要是諮商師/心理師/精神科醫師才可以。這樣的差別,導致社工界
Thumbnail
2025/03/31
美國的社工和台灣一樣,都會遇到低薪高工時外加人手極度不足的三大問題。不過美國的社工界也有自己獨特的困境。美國與台灣的社工產業不同之處(如有錯請指正)在於,美國的社工師(有執照的稱為社工師)是可以在特定條件下從事心理諮商和心理治療的,而台灣需要是諮商師/心理師/精神科醫師才可以。這樣的差別,導致社工界
Thumbnail
2025/01/06
前情 覺醒的度很難界定,因為它是一個意識到不公義的「狀態」而不是像數學公式一樣是有看得見的具體答案。畢竟每個人的生活經驗不同也必定造成對事情理解與感受的不同。美國社會的確還有各種歧視存在,制度也還有許多不完善之處。即便如此,我們要衝撞的是有害的「體制」,而不是「特定族群」。也因此社會改革仍需要有覺
Thumbnail
2025/01/06
前情 覺醒的度很難界定,因為它是一個意識到不公義的「狀態」而不是像數學公式一樣是有看得見的具體答案。畢竟每個人的生活經驗不同也必定造成對事情理解與感受的不同。美國社會的確還有各種歧視存在,制度也還有許多不完善之處。即便如此,我們要衝撞的是有害的「體制」,而不是「特定族群」。也因此社會改革仍需要有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MeToo運動在全球引起了廣泛的回響,這個運動從揭露性騷擾和性侵犯的事件開始,進一步揭示出權力動態的問題,讓我們開始思考更深層的議題。運動的核心宗旨在於「用同理心實現賦權」(empowerment through empathy),而團結各種不同的人們,不論貧富、種族與國籍。
Thumbnail
#MeToo運動在全球引起了廣泛的回響,這個運動從揭露性騷擾和性侵犯的事件開始,進一步揭示出權力動態的問題,讓我們開始思考更深層的議題。運動的核心宗旨在於「用同理心實現賦權」(empowerment through empathy),而團結各種不同的人們,不論貧富、種族與國籍。
Thumbnail
台大經濟系學會候選人提出歧視性政見--「LGBTQ與狗不得在會中辦打傳說對決」、「A罩杯以下女生國防必修2學分」、「ㄐㄐ10公分以下要上家政課」引起社會譁然。很多人發文,表示國家花這麼多資源教育出來的優秀學生,竟然在品格與文明水平上腐朽不堪。
Thumbnail
台大經濟系學會候選人提出歧視性政見--「LGBTQ與狗不得在會中辦打傳說對決」、「A罩杯以下女生國防必修2學分」、「ㄐㄐ10公分以下要上家政課」引起社會譁然。很多人發文,表示國家花這麼多資源教育出來的優秀學生,竟然在品格與文明水平上腐朽不堪。
Thumbnail
如果你正在考慮社會工作這個科系/工作,或是想瞭解一些關於社會工作的,可以在這裡做一點參考:1)什麼是社工;2)社工系學什麼;3)社工做哪些工作。
Thumbnail
如果你正在考慮社會工作這個科系/工作,或是想瞭解一些關於社會工作的,可以在這裡做一點參考:1)什麼是社工;2)社工系學什麼;3)社工做哪些工作。
Thumbnail
許多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有害怕跟別人不一樣的時刻,也許你正在經歷這樣的煩惱,又或者你已經度過這個時期。但是要如何定義「與他人不同」呢?如果一個人身上,同時擁有許多「不一樣」的標籤,他會受到更嚴重的排斥,還是反而得到比較正向的對待呢?
Thumbnail
許多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有害怕跟別人不一樣的時刻,也許你正在經歷這樣的煩惱,又或者你已經度過這個時期。但是要如何定義「與他人不同」呢?如果一個人身上,同時擁有許多「不一樣」的標籤,他會受到更嚴重的排斥,還是反而得到比較正向的對待呢?
Thumbnail
打破成規|已經逐漸視變化為理所當然的日常,在這樣的形態之下,我們過往的經驗是否反而會成為未來的阻礙呢!?這篇文想透過一本講述領導議題的書籍 —— 僕人1-修道院的領導啟示錄一書,其中關於打破成規的內容來進行分享與探討。
Thumbnail
打破成規|已經逐漸視變化為理所當然的日常,在這樣的形態之下,我們過往的經驗是否反而會成為未來的阻礙呢!?這篇文想透過一本講述領導議題的書籍 —— 僕人1-修道院的領導啟示錄一書,其中關於打破成規的內容來進行分享與探討。
Thumbnail
筆者在之前提到秩序,下一步要談的是,為何需要秩序?有了秩序之後又是為了什麼? 秩序是為了成為一個共同體( Community),要用日文或是其他社群、集體都可以,以下都用共同體來指稱。共同體的成立,必須要先有一個秩序,秩序是「有意識」的去遵循,不管我們稱這個秩序是什麼,若沒有秩序,共同體就不會存在。
Thumbnail
筆者在之前提到秩序,下一步要談的是,為何需要秩序?有了秩序之後又是為了什麼? 秩序是為了成為一個共同體( Community),要用日文或是其他社群、集體都可以,以下都用共同體來指稱。共同體的成立,必須要先有一個秩序,秩序是「有意識」的去遵循,不管我們稱這個秩序是什麼,若沒有秩序,共同體就不會存在。
Thumbnail
外交部有一個很有意義的活動─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的國際事務人才培訓班 ,這個活動從西元2004年開始創辦,每年藉由專題研討及工作坊的探討,讓對服務學習有興趣的青年學子與已在社福機構的社會人士,有一個能切磋學習的機會,也因為成員組成多元化,更能產生不一樣
Thumbnail
外交部有一個很有意義的活動─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的國際事務人才培訓班 ,這個活動從西元2004年開始創辦,每年藉由專題研討及工作坊的探討,讓對服務學習有興趣的青年學子與已在社福機構的社會人士,有一個能切磋學習的機會,也因為成員組成多元化,更能產生不一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