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時節

含有「花開時節」共 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本文記錄了作者首次參加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的經歷,感受到獨立出版的魅力並參與多場對談活動。作者分享了與漫畫家、出版社交流的過程,以及對《杯底不養金魚》的期待,並反思女性主義在韓國的現狀。最後還有《臺灣漫遊錄》作者與英文版譯者的對談活動紀錄。
Thumbnail
「光明與陰影,美好與醜惡,花朵與槍砲,強盛帝國所拓展的視野以及殖民地所必然承受的禁錮,同時並存。」 看完這本書後,第一個想法是確認楊双子作品中我還有幾本沒讀過,檢查過庫存後終於可以安心寫心得為閱讀這本書的旅程畫下一個句點。
Thumbnail
5/5花開時節
《四維街一號》以臺中市西區四維街一號「日式招待所」為基底。這棟建築建於昭和13年,是當時內地公務員的單身宿舍;1945年後,由臺中縣稅捐稽徵處接收,一樣作為職員單身宿舍使用,後又發展為眷屬宿舍。2016年,被登錄為臺中市歷史建築,2010年代後期最後一批住戶遷出,如今的四維街一號已是無人居住的廢墟。
Thumbnail
這是朱宥勳於2018年讀台會的臺灣文學史書單上的第一本書,關於現代女大學生楊馨儀穿越回日本殖民臺灣時期,如何與時代、家族、摯友及自己相處。這是百合的故事,但相當的內斂輕柔;這是歷史故事,但不同於常見的國族大義;這是女子的故事,不再以男性視角解釋萬物,而是完全且透澈地,以女性的眼光凝視
Thumbnail
「月季花四季綻放,說起來,落花時節就是花開時節呢。」(p341) 沒有預期中,那慷慨激昂的家庭革命;更沒有努力奮鬥而扭轉的結局。主角心裡掙扎抗拒了許久,最終的選擇,始終讓我有些介懷,不能痛快接受。但這樣的介懷,也許正是作者要默默傳遞個讀者的訊息: 能有「介懷」的自覺與資格,真好。
Thumbnail
走入了「畢業即結婚」的窮途,此後餘生只能在現實和自我之間不斷調節,掂量損益。
Thumbnail
「大豆田」不錯,但是我認為編劇坂元裕二的前作「四重奏」更好,所以看過就放下了,我猜討論的人不多應該也是出自於同樣的理由吧?
「結婚」是古今中外的人類共同煩惱,舊觀念與新思想激烈碰撞,撞得青春年華的少男、少女渾身是傷。正逢新舊觀念交替期的日治時代,矛盾的力量更加明顯,自由戀愛是近乎禁忌的話題,但是新思潮不斷湧起,鼓勵婦女的思想啟蒙,誕生出新時代女性,以及專門「生產」有現代思維的女孩:高等女校,aka. 新娘養成學校。
Thumbnail
在友人推薦下讀楊双子《花開時節》,說是結合純文學與大眾文學的小說。雖然這本書號稱是穿越百合(很大眾文學的命題),但我認為它絕大比重還是純文學的主體。穿越元素不過是想透過現代人的眼,來看日據時代那些人們的壓抑、苦澀、身不由己,以及對人為何會降生於此的懷疑和迷惑。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