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is in the Bin:過剩的、娛樂的、價值隨機的資訊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公民社會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News is in the Bin:過剩的、娛樂的、價值隨機的資訊〉2023-10-25


  資本主義的生產邏輯關注的是效率與增長。大部分的數字到了這種邏輯的面前,都會被簡化地理解為「越多越好」。當媒體業來到了這個邏輯面前時(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自媒體),它--如同在其他地方發生的一樣--造成了一種嚴重的扭曲。


  從素樸的角度來說,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相信資訊越多越好。然而,如今的時代,我們的耳畔早已充斥過多不需要甚至不想要的資訊。但媒體人卻仍舊每天被要求生產出大量新聞,愈快愈好、愈多愈好。而這些自我複製的新聞稿重視的並不是它們是否傳遞了正確與重要的資訊,而是如何吸引到更多的點擊、轉發與熱議。


  腥羶色的、容易引發兩極對立的題材、不深刻但覆蓋面卻很廣的名人私生活,成為最能有效滿足媒體KPI的方向。人們並非不知道它們只是一些虛假的捷徑,但很多時候,那些不合理的產能要求逼迫著新聞從業者為了達標不得不走這些捷徑。同時,當有一間媒體這麼做並取得更多的點閱與流量之後,其他人如果不這麼做,便更是逆水行舟了。



  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傳統媒體與自媒體、嚴肅的新聞台與把時事當梗的網紅被擺放在同一條賽道上競爭。並不是所有人都天生想要在每一刻裡面被娛樂。但在演算法的推波助瀾下,媒體剩下兩條路,要嘛極明確、且越來越明確地走向特定的方向,極緻地把握住自己的特定分眾,否則就要一天比一天更加娛樂化,試圖去和短影音、手遊等一切碎片化娛樂競爭人們僅剩的放鬆時間。


  然而,這些內容早已經完全過剩,早已超過了每個人能夠吸收、處理與應用的資訊量。以至於到了幾乎可以說是精神污染的程度了。並且,比商場裡五花八門的商品更加可怕的是,這些資訊都是免費的,它們不停地透過工程師與廣告策畫自我優化,好讓自己能夠更準確且具誘惑力地被推送到你面前。或者說,免費的其實是你。


  我們沒有能力總是閉起雙眼,更沒辦法「閉起雙耳」。我們被迫要養成篩選訊息與媒體識讀的能力。那是上一輩的人在他們成長的時代裡面相對可以不完全具備的。在那些時代裡面,資訊雖然服務於特定的意識形態,但卻也一定程度上受到品質把關。如今我們有太多虛假的與煽動性的資訊,它們甚至是惡意與反人類的,有時同樣服務於某些意識形態,另一些時候,它們甚至是「反意識形態」與「反認知」的。



  如今的好萊塢動作片、迪士尼動畫電影或各式各樣最受歡迎的影視作品。其多半是由數個情緒塊組成,並僅僅是在這之間做一些模稜兩可的銜接。這些故事多數無法通過合理性與一致性的檢視,卻能夠在該催淚時催淚,該令人歡喜或憤怒時,充分地令你歡喜與憤怒。


  短影音則進一步極化這樣的趨勢,它們用更缺乏邏輯的短故事來更快速地煽動觀者的情緒。我們或許還有能力吐槽、能對這些內容稍稍免疫。但在還沒有接觸過細膩作品便以抖音為主要娛樂方式的世代的世界觀中,這樣的誇張表演與明確對應特定情緒的音樂已經能讓他們快速地前一刻哭下一刻笑,就像比特幣的價值一樣,一切都快速變動、瞬間天堂瞬間地獄、什麼都可以是過眼雲煙。


  「後事實」的核心不是關於假訊息,而是關於人們不再相信、甚至不再在乎已經沒有東西可以相信。「上帝已死」對這個時代的人而言已經不是秘密,甚至不是什麼需要在意的事情。人們已經養成了一個隨時信奉新偶像並在下一刻將之完全拋棄的能力。


  市面上有我們永遠都寫不完的腥羶色題材、有永遠不會被解決的吵不完的架、有一張張新的臉,它們上一刻還在拍賣會上被競標,下一刻便從碎紙機中以紙屑的方式出來。但只要我們願意,這一切的價值還可以更高,如同其不存在的本質那樣,隨時可以本質地存在。





延伸閱讀:

〈起身面對無法可管的網路媒體〉

〈資本時代的媒體陰暗面:《獨家腥聞》的黑色美國夢〉

〈簡化與快速的時代:偏見的傳承與高效率娛樂〉

〈「知識的支離破碎」:那些轉生成了網路文章的書中文字〉

〈抖音傷仲永:社群短影音時代中的孩子〉

〈關於我最近在Threads上看人吵架的一點心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05會員
876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作為一名每天晚上留給自己兩小時坐在電腦前打字的人,今天的行程自然也是這樣。如果要說今年有什麼成就的話:沒有任何一天真的沒挪出時間或寫不出東西。這值得給自己一點微鼓勵(左右手食指快速彼此觸碰六下)。本來還想寫些下個年度的安排,但今日事今日畢,明年的事情,明年再來說。
2024/12/31
  作為一名每天晚上留給自己兩小時坐在電腦前打字的人,今天的行程自然也是這樣。如果要說今年有什麼成就的話:沒有任何一天真的沒挪出時間或寫不出東西。這值得給自己一點微鼓勵(左右手食指快速彼此觸碰六下)。本來還想寫些下個年度的安排,但今日事今日畢,明年的事情,明年再來說。
2024/12/30
  我們能看見樓上的房東與樓下的房客,我們能往上走也能往下落。我們會經歷痛苦與不安、焦慮與急躁,但同時又有足夠的支持性社會網絡。我們不是那些「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人,也不是那些「再怎麼努力都注定要被辜負」的人。我們所要前往的地方既要求著努力,也要求著機運。
2024/12/30
  我們能看見樓上的房東與樓下的房客,我們能往上走也能往下落。我們會經歷痛苦與不安、焦慮與急躁,但同時又有足夠的支持性社會網絡。我們不是那些「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人,也不是那些「再怎麼努力都注定要被辜負」的人。我們所要前往的地方既要求著努力,也要求著機運。
2024/12/29
  一個真正遵循道德或任何一種規範的所謂「自律」的人,不應該僅僅是遵循一個現存的規範,依樣畫葫蘆地將自己行為成該種規範的形狀。而是,他會去給出一個,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構造出來的規則。他不是放棄思考,被動地遵循。而是,透過規則,他去將自己展現為自身行為的主人,去透過規則落實自己的價值觀與意志。
2024/12/29
  一個真正遵循道德或任何一種規範的所謂「自律」的人,不應該僅僅是遵循一個現存的規範,依樣畫葫蘆地將自己行為成該種規範的形狀。而是,他會去給出一個,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構造出來的規則。他不是放棄思考,被動地遵循。而是,透過規則,他去將自己展現為自身行為的主人,去透過規則落實自己的價值觀與意志。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你有在理財嗎?何時開始關注理財的呢?對於理財的想法是什麼呢?
Thumbnail
你有在理財嗎?何時開始關注理財的呢?對於理財的想法是什麼呢?
Thumbnail
視覺故事+比喻=不無聊 描述惡性通膨: 人們把一夕之間失去價值的現金裝袋,堆上推車,卻只能在當地銀行換來一小搓的新貨幣。 公司的會計錯誤導致虧損: 就好像名車經銷商,每個月讓一名試乘客人免費開走一輛豪車不歸還一樣。 醫療死亡人數: 想想一個棒球場有多少座位就好,這些人數整座棒球場都容不下。
Thumbnail
視覺故事+比喻=不無聊 描述惡性通膨: 人們把一夕之間失去價值的現金裝袋,堆上推車,卻只能在當地銀行換來一小搓的新貨幣。 公司的會計錯誤導致虧損: 就好像名車經銷商,每個月讓一名試乘客人免費開走一輛豪車不歸還一樣。 醫療死亡人數: 想想一個棒球場有多少座位就好,這些人數整座棒球場都容不下。
Thumbnail
三次元的生活中我們為了生存而工作,工作的目的是為了賺錢,賺來的錢再用來買股票和投資,希望讓錢能生錢,而大部分的錢卻進入了金融大鱷和精英的口袋中,他們再把用不正當手段得來的錢拿去投資科技,甚至購買武器,製造戰爭。 媒體再通過他們的虛假傳播製造我們意識上的戰爭(五種渠道),讓我們在五蘊中時刻處於戰爭狀
Thumbnail
三次元的生活中我們為了生存而工作,工作的目的是為了賺錢,賺來的錢再用來買股票和投資,希望讓錢能生錢,而大部分的錢卻進入了金融大鱷和精英的口袋中,他們再把用不正當手段得來的錢拿去投資科技,甚至購買武器,製造戰爭。 媒體再通過他們的虛假傳播製造我們意識上的戰爭(五種渠道),讓我們在五蘊中時刻處於戰爭狀
Thumbnail
貧富難道真是命運主宰? 富人這一句暴富關鍵,您必須要知道
Thumbnail
貧富難道真是命運主宰? 富人這一句暴富關鍵,您必須要知道
Thumbnail
闡述如何正確掌握思考與行動模式,擺脫金錢奴隸的命運,成為自由的知識/財富巨擘。 提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只憑努力工作難以獲得超越平均水準的成果,還探討了財富與幸福感的關係,以及人們常見的謬誤論斷。 最後強調財富積累不僅止於金融知識,更需對人性/心理有深刻認知。
Thumbnail
闡述如何正確掌握思考與行動模式,擺脫金錢奴隸的命運,成為自由的知識/財富巨擘。 提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只憑努力工作難以獲得超越平均水準的成果,還探討了財富與幸福感的關係,以及人們常見的謬誤論斷。 最後強調財富積累不僅止於金融知識,更需對人性/心理有深刻認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