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困難(Acute Dyspnea) 是急診常見的危急狀況,當病人出現 低氧血症(Hypoxemia)或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 時,如何選擇適當的氧氣治療模式至關重要。
目前常用的非侵入性氧氣治療方式包括:
✅ 高流量鼻導管氧療(High-Flow Nasal Cannula, HFNC)✅ 雙相氣道正壓通氣(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BiPAP)
本篇文章將探討:
✅ HFNC 與 BiPAP 的作用機制與適應症
✅ 何時該選擇 HFNC,何時該使用 BiPAP?
✅ HFNC/BiPAP 何時失敗?何時該準備插管?

🔹 1. 高流量鼻導管氧療(HFNC):提供高濃度氧氣與減少呼吸功耗
🌬 HFNC 的作用機制
- 提供 高流量氧氣(可達 60 L/min),減少死腔氣體
- 加濕與加熱,減少氣道乾燥與不適
- 一定程度的 PEEP(呼氣末正壓),幫助維持肺泡開放
- 減少氣管插管的需求,提高病人舒適度
📌 HFNC 的適應症

📌 何時不適合 HFNC?
- 嚴重高碳酸血症(PaCO₂ > 50 mmHg)
- 呼吸肌疲乏或意識不清(可能無法維持足夠通氣)
- 氣道阻塞(如嚴重氣喘、COPD 增惡期)
📌 HFNC 適用於低氧性呼吸衰竭,但不適用於 CO₂ 蓄積的病人!
🔹 2. 雙相氣道正壓通氣(BiPAP):提供呼吸支持並減少插管需求
💨 BiPAP 的作用機制
- 提供 吸氣正壓(IPAP) 來協助通氣(降低呼吸功耗)
- 提供 呼氣正壓(EPAP) 來維持肺泡開放(改善氣體交換)
- 減少呼吸肌疲乏,降低氣管插管的需求
📌 BiPAP 的適應症

📌 何時不適合 BiPAP?
- 低血壓(收縮壓 < 90 mmHg) → 可能減少靜脈回流,進一步降低心輸出量
- 無法保護氣道的病人(如 GCS < 8)
- 大量分泌物或無法自行排痰
- 臉部創傷或無法密合面罩的病人
📌 BiPAP 適用於高碳酸血症的病人,特別是 COPD 急性增惡!
🔹 3. 何時選擇 HFNC?何時選擇 BiPAP?
🩺 HFNC vs. BiPAP 選擇原則

📌 簡單區分:
- 低氧血症為主(PaO₂ ↓)→ 選 HFNC
- 高碳酸血症為主(PaCO₂ ↑)→ 選 BiPAP
🔹 4. HFNC / BiPAP 何時失敗?何時該插管?
如果病人持續惡化,則應考慮 改用氣管插管與機械通氣。
📌 需插管的 5 大指標(Intubation Criteria)
1️⃣ 呼吸窘迫惡化(RR > 35 次/分,使用輔助呼吸肌)
2️⃣ 低氧血症無法改善(PaO₂ < 50 mmHg,儘管已使用 HFNC 或 BiPAP)
3️⃣ 二氧化碳急劇上升(CO₂ retention)(PaCO₂ > 60 mmHg)
4️⃣ 意識改變(GCS < 8)(無法保護氣道)
5️⃣ 血流動力學不穩(Shock, Hypotension)(低血壓合併呼吸衰竭)
📌 「HFNC 或 BiPAP 失敗 → 立即插管!」
🛑 結語:HFNC 與 BiPAP 的選擇關鍵
✅ HFNC 適用於低氧性呼吸衰竭,但不適用於 CO₂ 蓄積病人
✅ BiPAP 適用於高碳酸血症病人(COPD、氣喘、肺水腫)
✅ HFNC 更舒適,適用於 COVID-19 或拔管後支持
✅ 當病人持續惡化(RR > 35、PaO₂ < 50、GCS 下降),應考慮插管!
🚑 「低氧選 HFNC,高碳酸選 BiPAP,惡化就插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