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氣道管理:氧氣療法、氣管插管與LMA的應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氣道管理是急救工作的核心,特別是在處理呼吸困難、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時。掌握氧氣療法、氣管插管與喉罩氣道(LMA, Laryngeal Mask Airway)的使用,能確保患者的氧氣供應並預防窒息。


1. 氧氣療法(Oxygen Therapy)

適應症

  1. 呼吸困難(如哮喘、COPD急性發作)。
  2. 血氧飽和度(SPO2)<94%。
  3. 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
  4. 低血容量性休克、心肌梗塞或其他急症。

設備與使用方法

  1. 鼻導管(Nasal Cannula)
    • 氧流量:1~6 L/min,氧濃度可達24%~44%。
    • 適用於輕度低氧血症患者或長時間輸氧需求者。
  2. 簡易面罩(Simple Face Mask)
    • 氧流量:6~10 L/min,氧濃度可達40%~60%。
    • 適用於中度低氧血症患者。
  3. 非再吸入面罩(Non-Rebreather Mask, NRB)
    • 氧流量:10~15 L/min,氧濃度可達90%以上。
    • 適用於重度低氧血症患者,如休克或心肺衰竭。
  4. 袋瓣面罩(Bag-Valve Mask, BVM)
    • 使用於無法自主呼吸的患者,需與氧氣瓶連接(15 L/min,氧濃度可達100%)。

注意事項

  • 避免在COPD患者中使用過高濃度的氧氣,以防抑制自主呼吸驅動。
  • 持續監測SPO2,目標值為94%~98%(COPD患者為88%~92%)。

2. 氣管插管(Endotracheal Intubation, ETI)

適應症

  1. 意識喪失且無法保護氣道(如昏迷、GCS ≤8)。
  2. 重度呼吸衰竭或窒息風險。
  3. 預期困難氣道(如顏面創傷或氣道水腫)。

操作步驟

  1. 準備工具
    • 插管設備(氣管導管、喉鏡)。
    • 氧氣與BVM。
    • 確保吸引設備可用以清除氣道分泌物。
  2. 前置氧合
    • 使用BVM進行高濃度氧氣通氣,持續1~2分鐘。
  3. 插管技巧
    • 喉鏡撥開舌頭,暴露聲門。
    • 將氣管導管插入氣管內,確保位置正確(通常為16~22公分,視患者身高而定)。
  4. 確認導管位置
    • 觀察雙側胸部起伏,聽診雙肺呼吸音。
    • 使用二氧化碳波形圖(ETCO2)確認氣管插管是否成功。
  5. 固定導管
    • 用氣管導管固定帶固定,防止移位。

注意事項

  • 避免將導管插入食道(若無胸部起伏且無二氧化碳讀數,應重新插管)。
  • 密切監測血氧飽和度,避免低氧期間過長。

3. 喉罩氣道(LMA, Laryngeal Mask Airway)

適應症

  1. 傳統氣管插管失敗或困難氣道處置。
  2. 短時間氣道保護需求(如手術或短途轉運)。

操作步驟

  1. 選擇適當尺寸
    • 根據患者體重選擇LMA尺寸(如成人通常使用3~5號)。
  2. 準備與放置
    • 頭部保持中立位,清除氣道分泌物。
    • 將喉罩氣道沿著口腔後壁滑入,直至到達預定位置。
  3. 充氣與固定
    • 向氣囊充氣(根據設備說明指示的體積)。
    • 連接BVM進行通氣,觀察胸部起伏並聽診肺部音確認位置。

優點與限制

  • 優點: 操作簡單,適合氣道管理經驗有限的急救人員使用。
  • 限制: 無法完全避免胃內容物反流,對需要長時間氣道保護的患者不適用。

4. 案例分析:氣道管理的實際應用

案例1:低氧血症患者的氧氣療法


一名65歲男性COPD患者因呼吸困難呼叫急救,SPO2為86%,意識清醒。


  • 處置:
    1. 使用鼻導管給氧2 L/min,SPO2上升至90%。
    2. 運送途中持續監測,通報醫院準備進一步評估。

案例2:車禍後昏迷患者的氣管插管


一名30歲女性因交通事故昏迷,GCS為6,呼吸微弱且無法保持氣道通暢。


  • 處置:
    1. 前置氧合後,成功進行氣管插管並確認位置正確。
    2. 使用BVM連接高濃度氧氣,穩定病情後送至創傷中心。

案例3:喉罩氣道處置困難氣道患者


一名50歲男性因顏面創傷導致氣道阻塞,氣管插管失敗。


  • 處置:
    1. 放置4號喉罩氣道,連接BVM進行有效通氣。
    2. 穩定病情後送至具備耳鼻喉科能力的醫院進一步處理。

5. 結語

氣道管理是急救的關鍵技術,熟練掌握氧氣療法、氣管插管與LMA的應用,可顯著提高急性呼吸困難或氣道阻塞患者的存活率。EMT需根據現場情境選擇適合的技術,並結合持續監測與後送計劃,為患者提供最佳救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andwich-Care : 你的家庭健康守門員
7會員
157內容數
Sandwich-Care 是每個家庭的健康第一線,一旦家人出現任何身體不適、症狀不明、或有慢性病管理需求,它能即時提供專業建議,協助判斷 是需要立刻去醫院進一步檢查? 還是可以在家先觀察或調整生活方式? 有它在,家庭健康不再靠猜!
2025/01/31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與急診環境的變化,急救與急診團隊需要持續進修與學習,以應對日益複雜的臨床挑戰。永續的急救教育不僅能提升EMT與急診醫護的技術與判斷能力,還能強化團隊協作與決策效率,確保急救系統的穩定與發展。 1. 急救教育的重要性 1.1 面對快速變化的醫療環境 疾病與創傷模式的變遷: 例
Thumbnail
2025/01/31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與急診環境的變化,急救與急診團隊需要持續進修與學習,以應對日益複雜的臨床挑戰。永續的急救教育不僅能提升EMT與急診醫護的技術與判斷能力,還能強化團隊協作與決策效率,確保急救系統的穩定與發展。 1. 急救教育的重要性 1.1 面對快速變化的醫療環境 疾病與創傷模式的變遷: 例
Thumbnail
2025/01/30
隨著急救和急診領域的需求不斷增加,提升急救效率成為當前醫療體系面臨的重要挑戰。各種創新技術的出現,為改善急救處置提供了新的機會。然而,如何在提高效率的同時確保醫療質量,並克服現有系統中的障礙,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1. 當前急救效率的挑戰 1. 醫療資源不足 人力資源短缺: 許多地區,尤其
Thumbnail
2025/01/30
隨著急救和急診領域的需求不斷增加,提升急救效率成為當前醫療體系面臨的重要挑戰。各種創新技術的出現,為改善急救處置提供了新的機會。然而,如何在提高效率的同時確保醫療質量,並克服現有系統中的障礙,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1. 當前急救效率的挑戰 1. 醫療資源不足 人力資源短缺: 許多地區,尤其
Thumbnail
2025/01/28
隨著數位科技的迅速發展,急救與急診醫療正在進行革命性變革。人工智慧(AI)、電子病歷(EMR)和遠程指導等技術,正在提升急救效率、改善患者預後,並為急救人員提供新的支持工具。 1. 人工智慧(AI)在急救中的應用 1. 急救現場的AI輔助判斷 檢傷分類的自動化: 基於AI的應用程序能通過患
Thumbnail
2025/01/28
隨著數位科技的迅速發展,急救與急診醫療正在進行革命性變革。人工智慧(AI)、電子病歷(EMR)和遠程指導等技術,正在提升急救效率、改善患者預後,並為急救人員提供新的支持工具。 1. 人工智慧(AI)在急救中的應用 1. 急救現場的AI輔助判斷 檢傷分類的自動化: 基於AI的應用程序能通過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急診室,「呼吸」(Breathing, B) 是 ABCDE 評估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因為缺氧(Hypoxia)與換氣異常可能在數分鐘內導致心搏驟停。無論是因為肺部疾病、循環衰竭或神經問題,醫療人員都必須迅速判斷並處置,以維持足夠的氧合與換氣。 這篇文章將探討: ✅ 如何快速辨識呼吸異
Thumbnail
在急診室,「呼吸」(Breathing, B) 是 ABCDE 評估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因為缺氧(Hypoxia)與換氣異常可能在數分鐘內導致心搏驟停。無論是因為肺部疾病、循環衰竭或神經問題,醫療人員都必須迅速判斷並處置,以維持足夠的氧合與換氣。 這篇文章將探討: ✅ 如何快速辨識呼吸異
Thumbnail
在急診室,確保氣道通暢(Airway, A) 是最優先處理的步驟,因為 呼吸道阻塞可能在數分鐘內導致缺氧、心跳停止,甚至死亡。不論是急性過敏反應、異物哽塞,還是氣道水腫,迅速辨識並即時處置是搶救病人生命的關鍵。 本篇文章將詳細探討: ✅ 如何快速辨識呼吸道阻塞? ✅ 常見的氣道阻塞
Thumbnail
在急診室,確保氣道通暢(Airway, A) 是最優先處理的步驟,因為 呼吸道阻塞可能在數分鐘內導致缺氧、心跳停止,甚至死亡。不論是急性過敏反應、異物哽塞,還是氣道水腫,迅速辨識並即時處置是搶救病人生命的關鍵。 本篇文章將詳細探討: ✅ 如何快速辨識呼吸道阻塞? ✅ 常見的氣道阻塞
Thumbnail
急救現場的高效處置需要熟練掌握藥物和設備操作技能。自動體外除顫器(AED)的應用、急救止痛劑的正確使用以及點滴管理,是提升患者存活率和舒適度的關鍵技術。 1. 自動體外除顫器(AED) 適應症 心臟驟停患者,特別是心律異常(如心室顫動或無脈性心室頻脈)。 患者無意識、無脈搏且無自主呼吸。
Thumbnail
急救現場的高效處置需要熟練掌握藥物和設備操作技能。自動體外除顫器(AED)的應用、急救止痛劑的正確使用以及點滴管理,是提升患者存活率和舒適度的關鍵技術。 1. 自動體外除顫器(AED) 適應症 心臟驟停患者,特別是心律異常(如心室顫動或無脈性心室頻脈)。 患者無意識、無脈搏且無自主呼吸。
Thumbnail
氣道管理是急救工作的核心,特別是在處理呼吸困難、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時。掌握氧氣療法、氣管插管與喉罩氣道(LMA, Laryngeal Mask Airway)的使用,能確保患者的氧氣供應並預防窒息。 1. 氧氣療法(Oxygen Therapy) 適應症 呼吸困難(如哮喘、COPD急性發作)
Thumbnail
氣道管理是急救工作的核心,特別是在處理呼吸困難、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時。掌握氧氣療法、氣管插管與喉罩氣道(LMA, Laryngeal Mask Airway)的使用,能確保患者的氧氣供應並預防窒息。 1. 氧氣療法(Oxygen Therapy) 適應症 呼吸困難(如哮喘、COPD急性發作)
Thumbnail
[微心世界]解答大家最常遇到的問題: 8、14、20、21、22、26、33、35、38、42、48、50、51、55、60、61、73、79。 8. (1) 只有一人施行心肺復甦術,下列何者不...   8.    (1)    只有一人施行心肺復甦術,下列何者不正確?  ①每壓15下吹1口
Thumbnail
[微心世界]解答大家最常遇到的問題: 8、14、20、21、22、26、33、35、38、42、48、50、51、55、60、61、73、79。 8. (1) 只有一人施行心肺復甦術,下列何者不...   8.    (1)    只有一人施行心肺復甦術,下列何者不正確?  ①每壓15下吹1口
Thumbnail
關於就診的醫療,再偏鄉地帶或是城市區裡,時常會有掛急診的內科患者,基本上有一定比例是氣喘,氣喘的原因其實分類很多,而急診處理完後通常會建議門診胸腔科續追蹤這樣的情況,因為藥物的控制不穩定,仍發作機率是高的,這大概就是氣喘需要注意的事項。
Thumbnail
關於就診的醫療,再偏鄉地帶或是城市區裡,時常會有掛急診的內科患者,基本上有一定比例是氣喘,氣喘的原因其實分類很多,而急診處理完後通常會建議門診胸腔科續追蹤這樣的情況,因為藥物的控制不穩定,仍發作機率是高的,這大概就是氣喘需要注意的事項。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心肺復甦與梗塞的救護手法,包括有意識和無意識的情況下的處理方法。文章提供了非常詳細的救護步驟指引,可以幫助讀者快速學會應對這些緊急救護情況。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心肺復甦與梗塞的救護手法,包括有意識和無意識的情況下的處理方法。文章提供了非常詳細的救護步驟指引,可以幫助讀者快速學會應對這些緊急救護情況。
Thumbnail
「999,OX病房!999,OX病房!」每聽到廣播響起,代表著啟動麻醉科緊急插管。(各家醫院代號有所不同)
Thumbnail
「999,OX病房!999,OX病房!」每聽到廣播響起,代表著啟動麻醉科緊急插管。(各家醫院代號有所不同)
Thumbnail
我個人常常說:「一個病人錯過了自己的黃金治療時間,犧牲的只是自己生命,而一個國家決策者,萬一錯過了防疫的黃金時間,那得賠上千萬名自己國民生命呢!」 在covid19 重災區歐洲國家,第一缐醫療人員前繼後倒,當我看到西班牙每十個染疫中有一人可能是醫療人員!天啊!這真的是醫療漰潰。當然大家都以為醫療物資
Thumbnail
我個人常常說:「一個病人錯過了自己的黃金治療時間,犧牲的只是自己生命,而一個國家決策者,萬一錯過了防疫的黃金時間,那得賠上千萬名自己國民生命呢!」 在covid19 重災區歐洲國家,第一缐醫療人員前繼後倒,當我看到西班牙每十個染疫中有一人可能是醫療人員!天啊!這真的是醫療漰潰。當然大家都以為醫療物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