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範
含有「典範」共 2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莊小昕❦祕密學院
2025/08/31
第168本《自由》
安格拉.梅克爾 的回憶錄,1954-2021。 推薦給: ❦ 想深刻認識 德國前總理梅克爾 的人 ❦ 想知道梅克爾擔任德國總理是如何運籌帷幄的人
#
在書裡
#
遇到
#
典範
7
2
神獸
2 小時前
1
人們常說:"自由民主....自由發揮",那話中語感,就已經有答案了>>> 自由+民主=自由意志來自己決定主意。 而自由+發揮=不也就是潛力發揮的極致,便是身心自由展翅的翱翔那樣豁達的境界~ 神獸也蠻喜愛這總理~^^
1
鍊魂師-認識、確立、實現自我的靈魂升級旅程。
2025/07/29
【真愛鍊魂】【附章-愛的論文】第七十六回 10.2結論-10.2.1何謂愛-10.2.2何謂愛的能力(下)
完成禪宗修行的「直教枯木放花開」的境界,便是我們這份論文撰寫時的追求,故而有了「愛的能力內在成長八階段」的合一層次的產生。
#
心理學
#
愛
#
論文
1
留言
鍊魂師-認識、確立、實現自我的靈魂升級旅程。
2025/07/22
【真愛鍊魂】【附章-愛的論文】第六十九回 9.2.10人之合一與成為典範的需求(下)
就是這些經驗,所以我們深深體會到,人與世界合一的層次是什麼樣的感受與狀態,更發現整個世界渾然為一體,且「萬物皆有靈」。
#
論文
#
愛
#
心理學
1
留言
Claralk Chung的沙龍
2025/06/11
鬼剃頭,那不時造訪的小玩意
幾乎每年到某個時節,鬼剃頭就會出現,去年在頭頂,剪髮的妹子跟我說有個50元硬幣大小禿了。 這次是同事發現的,也幫我拍了照,心底只能說: 「又來了!」 我無奈的接受。 好友找了算命大仙--chatgpt問卦。 結果....... #算命仙可能會比老師先失業了 裡面說的目前承受的內在壓力,
#
老師
#
算命
#
圓形禿
8
5
夜鶯
2025/06/11
3
鬼剃頭似乎跟壓力有關,可以跟理髮的討論,看看怎麼修整會比較不明顯。
3
Claralk C.
發文者
2025/06/11
喜歡
夏德 也是,頭頂上這塊,真的讓人煩惱。
喜歡
前圖紙的沙龍
2025/05/19
《科學革命的結構》讀書會(九):科學社群與成員間共享的研究範例
譬如伽利略的後繼者能看出斜面如何與單擺相似,柏努利又進一步發現一種使小孔中流出的水流更像單擺的方式,這些「看成」或「看出」,讓力學家們得以解答許多在當時乍看之下截然不同的問題。並意識到它們都是「實際的下降等於潛在的上升」這條「動能守恆」(vis viva)自然律的例子。
#
前圖紙
#
科學革命的結構
#
閱讀筆記
3
留言
付費限定
鍊魂師-認識、確立、實現自我的靈魂升級旅程。
2025/05/17
【八階鍊魂】三章八節 八階,無私階段(二)
「一切有最好的安排」,乃是因為準備好了對萬物萬事負起全部責任當可用之的指導原則,不是用來自我安慰的低階指導。 即因對萬事萬物萬靈負責之心境,又有身處自我世界中心之自覺,故會生出做好模範之意識,故而會有成為眾生效法之典範的需求,此即第八階,有成為典範的需求。
#
方格新手
#
心靈成長
#
心理健康
喜歡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5/03/15
《科學革命的結構》讀書會(八):科學社群的關鍵角色與「典範」的兩種意義
而除了分辨這兩種典範的意義以外,另一個要點是「科學社群」在孔恩理論中的重要性。對「建構科學知識的單位是社群而非個人」這個重點的強調,將有助於我們回應很多對孔恩理論的批評。
#
前圖紙
#
科學革命的結構
#
讀書會
4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5/02/27
《科學革命的結構》讀書會(七):科學如何進步?
在藝術與科學尚未分家的時代--尤其文藝復興時期,像達文西這樣的人並不是特例。它們是一些技藝的鑽研者、進步的追求者。他們的創作與對自然的探究相互纏繞,持續積累向前,直到藝術不再把「再現自然」當作理所當然的首要目標時,它才與我們現在說的科學分道揚鑣,展開其他方向的追求。
#
前圖紙
#
科學革命的結構
#
讀書會
5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5/02/23
《科學革命的結構》讀書會(六):典範轉移如何發生?
新理論必須從「科學外」的角度得到支持者,譬如克普勒的「太陽崇拜」使得他成為哥白尼理論的追隨者、科學家基於「數學上的美感」、提出理論者的人格魅力等理由支持新理論。新理論必須先吸引到一批人信仰,才有人會專門為它進行科學實驗、打造更多堅實的論證,才賦予了它在理性層面上有與當前理論抗衡的基礎。
#
前圖紙
#
科學革命的結構
#
讀書會
3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4/12/22
《科學革命的結構》讀書會(三):常態科學是在典範中做解謎工作
解謎活動的性質一方面給予了科學家持續工作的熱情與動機,另一方面,它確保了人類將他們在科學上的智力更大程度應用在這些「已經被給定可以找到答案」的問題。科學家不會漫無邊際地觀測,不可能發明一個隨機的機器,探測不知怎麼應用的數據。必須根據典範才能設計實驗以及所需的一切,包括得到養活這些科學家的薪水。
#
前圖紙
#
科學革命的結構
#
讀書會
23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