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革命的結構》讀書會(八):科學社群的關鍵角色與「典範」的兩種意義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從作品出發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科學革命的結構》讀書會(八):科學社群的關鍵角色與「典範」的兩種意義〉2025-03-15

 

  這次讀的是書的後記,起因是由孔恩的學生--東京大學的中山茂博士提議要放在他翻譯的日文版裡,在孔恩的意願下,也放在了後續再版的英文版本中。我本來以為內容只會涉及到一些像是心得、體悟和少許的回應。

 

  但實際讀了才發現,這篇文章中除了包含對內容一些論題的推進、七年內主要批評的回應,也點出了原書很多不足的地方,給讀者與後續的研究者指出了許多可以進一步探究的方向。是一篇非常紮實的學術補充。也難怪他會希望,也把文章放回英文版的原書後面。


  所以就像上次一樣,這次討論的內容我也打算分為兩篇來慢慢處理。這一篇,只會先梳理孔恩在本篇後記主要處理的大方向,細節、補充與可能的後續發展,則放在下一篇。

 

 

  首先,孔恩提到,在書本出版之後,有熱心的讀者整理出「典範」這個關鍵概念,在書中有至少二十二種不同的用法。孔恩認為這裡面有很多是因為自己表達方式的不統一造成的,裡面大部分的細部差異其實可以透過語言、編輯上的調整來消解,但確實,有兩種明顯可以區分的用法,是書本中都有出現,且不能用上述方式化解的。

 

  這兩種典範的意義分別是:一、社群成員共享的信仰、價值、技術等整體群集;二、上述群集中的一個元素:一個具體謎題的解答,而這個解答能夠被當作「有助於解謎」的模型或範例。而這兩種典範分別是怎樣的,又在理論中扮演什麼角色,是這篇後記中很重要的主軸。

 

  而除了分辨這兩種典範的意義以外,另一個要點是「科學社群」在孔恩理論中的重要性。對「建構科學知識的單位是社群而非個人」這個重點的強調,將有助於我們回應很多對孔恩理論的批評。譬如說,其中一個最大的批評是:《結構》一書對於「理論間不可共量」、不同科學社群學者難以溝通、無法單用邏輯或規則作出科學理論決斷的說法,好像是在說科學理論的選擇是主觀、非理性的。

 

  但對孔恩來說,那種不可共量、且帶有無法被簡單地文字化、規則化的理論選擇理由,是成功的科學社群成員共同接受的,是一種隱含在共享範例中的「內隱知識」,而非某種個人的、相對主義式的非理性或任意。

 

  因此,在七年後的這篇文章裡,孔恩也指出,如果他可以重新寫這一本書的話,他會把對科學社群結構的討論放在最前面,以此來帶出「典範是由這樣的團體成員所共享的東西」這個關鍵性的要點。

 

 

  正如前面所說,孔恩同意自己在原書中對於「典範」的用法有不精確之處,且至少有兩種最核心的主要用法。為了避免混淆,在這裡,孔恩使用了學科基質(disciplinary matrix)這個概念來作說明。

 

  這個詞可以表示,那「特定學科」中所有成員共有的、且範圍並未如「理論」那樣狹窄,由種種不同元素組成的東西。而這些元素中,會包含另一個,或許可以被稱為「狹義的典範」的東西。

 

 

  學科基質的第一個成分是「符號通式」(symbolic generalization)。它們經常被以符號表式,譬如「f=ma」;有時也以文字形式展現,例如「作用力等於反作用力」。這些公式被當作是科學社群解謎事業的重要立足點,讓常態科學活動可以運作下去。

 

  孔恩指出,這些通式一方面表示了某種自然律,但另一方面,它也成為了式子中(部分)符號的定義。接受一條新的式子,有時就是接受了一種新的科學定義,譬如說「同時性的相對性」,對於並未接受愛因斯坦理論通式的人而言,甚至在定義上就是不可接受的。

 

  學科基質的第二個,或許會被稱為「形上成分」的部分,也就是社群共同信守的信念。譬如對某個模型的信心、社群對於類比與譬喻上的偏好等。它們會決定哪些現象會被認作典範中待解決的謎題,也會決定這些謎題呈現的方式與重要性。

 

  譬如伽利略典範的信徒所擁有的那種特定的類比方式,讓他們有辦法在相同的感官刺激下,看見單擺與斜坡的相似性,這是亞里斯多德典範的信徒根本不可能看見的。

 


  第三點,則是社群成員間共享的價值。以整個大的科學社群來說,這樣的價值可以是「預測應該準確」、「量的預測比質的預測好」;在特定的小的社群中,也可能有其他的價值,譬如「理論應該要簡單」、「理論與其他理論間的一致性」、甚至是「科學應該要能造福社會大眾」等。這也是學科基質的一部份。

 

  而第四點--孔恩特別強調,這只是他這裡論述的最後一點,而非窮盡所有學科基質的最後一點--則是在書中有時也被稱為典範的「共同範例」。


  這些範例往往是科學的新入門者在學習時都要碰到的基礎問題之解答。無論是在教科書上、還是實驗室中,科學的學生都需要先學習這些範例,前面提的那些公式、信念才會有經驗內容。他們才能在其他的自然現象中,「看見」相似的、能夠被放在典範中解決的其他問題。常態科學才能運作起來。

 

 

  在後續的篇幅中,我們會再進一步處理這些關於「典範」與「科學社群」的細節,包括「內隱知識」如何透過範例對科學社群中的成員起作用、不同社群間的成員如何透過一種宛如「翻譯」的方式進行溝通與說服,以及當孔恩的說法將科學與其他領域拉近時,它們之間還有什麼不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05會員
869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然而,如果被攻擊與被殖民的一方也基於同樣的自我防衛理由展開還擊,卻會被立即認定為野蠻的、前現代的非理性暴力,並以此來加深對這些群體的殘暴屠戮。「保衛生命」於是弔詭地變成了毀滅生命的理由,只不過其中的一些生命被看作無論如何要守護的生命、另一些則從一開始就未曾真正活過。
Thumbnail
2025/04/28
  然而,如果被攻擊與被殖民的一方也基於同樣的自我防衛理由展開還擊,卻會被立即認定為野蠻的、前現代的非理性暴力,並以此來加深對這些群體的殘暴屠戮。「保衛生命」於是弔詭地變成了毀滅生命的理由,只不過其中的一些生命被看作無論如何要守護的生命、另一些則從一開始就未曾真正活過。
Thumbnail
2025/04/27
  某種一神論般的浪漫腳本教育人將「愛」理解為一種獨佔的、極度排他的狂喜狀態。但那背後的代價或許是一步步斷絕掉你與其他關係的連結,由於只被允許從對方那裡得到滿足,在現實的無奈與身體性的疲憊之中,人終究必須失望、墜入自我懷疑、相互猜忌與存在主義式的無力悲哀。
2025/04/27
  某種一神論般的浪漫腳本教育人將「愛」理解為一種獨佔的、極度排他的狂喜狀態。但那背後的代價或許是一步步斷絕掉你與其他關係的連結,由於只被允許從對方那裡得到滿足,在現實的無奈與身體性的疲憊之中,人終究必須失望、墜入自我懷疑、相互猜忌與存在主義式的無力悲哀。
2025/04/22
  對我來說更有效與健康的作法,是以之為一個討論的對象。和它談論你初步的靈感,它會協助展開幾條可能的路徑、或提出某些在你盲點之中,你未曾想過的角度。又或者,它會如芬克那樣,用一種與你原出構想截然不同的方式形構串接你想法的新理路。但無論如何,你都能更加地釐清自己初步的點子其實是關於什麼、不關於什麼。
Thumbnail
2025/04/22
  對我來說更有效與健康的作法,是以之為一個討論的對象。和它談論你初步的靈感,它會協助展開幾條可能的路徑、或提出某些在你盲點之中,你未曾想過的角度。又或者,它會如芬克那樣,用一種與你原出構想截然不同的方式形構串接你想法的新理路。但無論如何,你都能更加地釐清自己初步的點子其實是關於什麼、不關於什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今天又來翻書- 《史詩人生-米爾頓艾瑞克森》,一翻就翻到 《艾瑞克森醫生與死亡有關的案例》。 若在團體中突然有位學生走了,那麼接下來這個團體動力會是?
Thumbnail
今天又來翻書- 《史詩人生-米爾頓艾瑞克森》,一翻就翻到 《艾瑞克森醫生與死亡有關的案例》。 若在團體中突然有位學生走了,那麼接下來這個團體動力會是?
Thumbnail
參加由趨勢滙流人文書院舉辦的國家圖書館活動,題目是「焦慮時代-人文的追尋」,聆聽楊儒賓老師和紀金慶老師的精彩講座,深入探討新人文精神、人文的創造性,還有科學革命的誕生及其對現代世界的影響。活動心得分享在下方文章內容中。
Thumbnail
參加由趨勢滙流人文書院舉辦的國家圖書館活動,題目是「焦慮時代-人文的追尋」,聆聽楊儒賓老師和紀金慶老師的精彩講座,深入探討新人文精神、人文的創造性,還有科學革命的誕生及其對現代世界的影響。活動心得分享在下方文章內容中。
Thumbnail
以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和工業革命為主軸,探討人類的發展史以及如何形塑了今天的我們。
Thumbnail
以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和工業革命為主軸,探討人類的發展史以及如何形塑了今天的我們。
Thumbnail
作以「關係和概率」的歸納,取代「類型和概念」的概括,是人類思想革命的典範轉移,顯示與概率論相關之統計學也已進入美國思想家的視野。霍姆斯、詹姆斯、皮爾士、杜威想把理念、原則和信仰帶到人類的層面,他們不想看到藏在抽象層面的暴力。這是南北戰爭的教訓之一。他們四人的哲學設計出來,要支持的政治制度是民主。
Thumbnail
作以「關係和概率」的歸納,取代「類型和概念」的概括,是人類思想革命的典範轉移,顯示與概率論相關之統計學也已進入美國思想家的視野。霍姆斯、詹姆斯、皮爾士、杜威想把理念、原則和信仰帶到人類的層面,他們不想看到藏在抽象層面的暴力。這是南北戰爭的教訓之一。他們四人的哲學設計出來,要支持的政治制度是民主。
Thumbnail
這是一般人沒聽過的文字,敝人唸科學的背景,終於讓我搞懂無知之幕。也就是說大家都想好,但誰要去衝第一名?第一名的人可能就是犧牲的人。無知之幕是一種思想實驗,用以探討共生社會下的道德問題。其概念在1955年被經濟學家約翰·夏仙義提出,並為政治哲學家約翰·羅爾斯在1971年於著作《正義論》
Thumbnail
這是一般人沒聽過的文字,敝人唸科學的背景,終於讓我搞懂無知之幕。也就是說大家都想好,但誰要去衝第一名?第一名的人可能就是犧牲的人。無知之幕是一種思想實驗,用以探討共生社會下的道德問題。其概念在1955年被經濟學家約翰·夏仙義提出,並為政治哲學家約翰·羅爾斯在1971年於著作《正義論》
Thumbnail
  《詞與物》(Les Mots et les choses: une archéologie des sciences humaines)又名「事物的秩序」,副標題為「人文科學考古學」,出版於1966年。傅柯(Michel Foucault, 1926—1984)從16世紀至19世紀詞與物
Thumbnail
  《詞與物》(Les Mots et les choses: une archéologie des sciences humaines)又名「事物的秩序」,副標題為「人文科學考古學」,出版於1966年。傅柯(Michel Foucault, 1926—1984)從16世紀至19世紀詞與物
Thumbnail
  在陸劇《覺醒年代》中,陳獨秀說明《新青年》宣揚西方民主與科學等進步思想(革新派),而反對中國傳統孔教三綱(保守派)的原因:   「中國舊學,是世界學術中的一部分;儒家孔學,是中國舊學中的一部分;孔教三綱,是孔學中的一部分,甚至是很小的一部分。對於孔學本分之內的價值存在,我們並不反對
Thumbnail
  在陸劇《覺醒年代》中,陳獨秀說明《新青年》宣揚西方民主與科學等進步思想(革新派),而反對中國傳統孔教三綱(保守派)的原因:   「中國舊學,是世界學術中的一部分;儒家孔學,是中國舊學中的一部分;孔教三綱,是孔學中的一部分,甚至是很小的一部分。對於孔學本分之內的價值存在,我們並不反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