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革命的結構》讀書會(三):常態科學是在典範中做解謎工作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從作品出發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科學革命的結構》讀書會(三):常態科學是在典範中做解謎工作〉2024-12-22

 

  科學團體是為特定典範工作的人,於是這裡出現了一個問題,如果「典範」是一個已經完成的科學理論或體系,那又為什麼需要科學團體為其工作?所以答案很簡單,典範不是那樣的東西,典範不只要具有足夠的解釋力,在相對的另外一面,它還需要有足夠多「可以被填充的空白」。

 

  什麼是可以被科學團體(或者說,領薪水的科學家們)長期去做(填補)的呢?孔恩認為,這些工作可以分為三大類:

 

  一、那些已由典範指出來的,最能夠讓我們去了解事物本質的那些事實。譬如說,化學物質的成分、不同溶液的沸點等。典範為我們指出來了一些測量與紀錄數據的標準方式,只要我們用符合標準的方式去測量一切事物,就能豐富這些基於典範寫成的「表」。並將它們用作其他科學研究或應用的設計基礎。

 

  二、本身雖然沒有重大價值,但因為可以用來和理論的預測做比較所以重要的觀測或實驗。譬如說,在一些較少能夠直接觀測比較的領域中,有些主要以計算來論證出的理論,像是與廣義相對論相關預測的驗證,或一些天文上的預測。去發明設計出那些有辦法觀測相關現象的儀器,譬如特殊的天文望遠鏡、能夠用以觀測微觀尺度、特殊環境的儀器等。它們可以證明典範裡那些還未被證明過的部分,或讓其中一部分變得更精確、或提高應用性。

 

  第三種類型則是「精煉典範」,孔恩舉的是「熱液說」的例子,我對此不太熟悉,但大略的意思是,在面對同一個生熱的現象時,我們可以從化合生熱、摩擦生熱、壓縮或吸收氣體以生熱等不同的可能性去解讀它,這些可能性都符合「熱液說」這個大的理論架構。因此,去透過實驗、計算、思辨等方式找出最合理的解讀,也是常態科學填補典範的一個重要方式。

 

 

  一件有趣的事情是,實驗要如何設計、觀察結果有意義與否等,都需要建立在一個已經存在著的典範。然而,隨著這些器材被發明出來、新的實驗結果被記錄下來,這個現存的典範又會被進一步修補。

 

  從典範發展一段時間之後再回頭看最初的「經典」,人們會發現,當初的經典有那麼多「不夠精準」甚至出錯的地方。在牛頓物理學典範中工作的研究生,專業領域上甚至比牛頓本人懂得更多,更知道如何應用。

 

  所以,他們才可以年復一年地,在實驗室裡面,解決一個又一個典範之下的「常態科學問題」。

 

 

  因此,有別於我們想像中的「科學總是在探究新事物」,孔恩指出,常態科學的本質毋寧說是一種解謎活動。典範就像習慣法的一個判例,它一方面對於特定的一個事情給出答案,但更重要的事情是,它蘊含了一套「應該要怎麼問、以及怎麼回答問題」的判準。

 

  典範底下的不同項目,就像一盒又一盒不同的拼圖。在拚任何一盒的時候,科學家都必須遵守這個典範的規定,譬如「每個小片都要用到」、「全部都必須是正面」、「要接縫剛好對齊才能拼在一起,不能硬塞」等。

 

  即便是尚未有人完成過的一套特定的拼圖(科學假設),只要它是按照典範規定的方式設計的,那麼,科學家就能確定它一定是個「有答案的問題」。

 

 

  這個解謎活動的性質一方面給予了科學家持續工作的熱情與動機,另一方面,它確保了人類將他們在科學上的智力更大程度應用在這些「已經被給定可以找到答案」的問題。

 

  科學家不會漫無邊際地觀測,不可能發明一個隨機的機器,探測隨機的、不知怎麼應用的數據。必須根據典範才可能設計實驗以及實驗所需的一切,以及,現實的事情是:必須根據典範,才能夠申請到夠他們做這些實驗的經費,包括養活這些科學家的薪水。

 

 

  在第五節裡,孔恩還提到了另一個令人很有共鳴,又能有所反思的例子。他提到一個學習自然科學的學生,從他大一的課程到寫作博士論文的時候,他都一直在學習這一套「在典範中進行科學實作」的方法。

 

  從用紙本做習題、重複前人做過的實驗、到解決還沒有人真正解決過的問題(填補典範的空白),隨著這名學生逐步累積在這個典範中實作的經驗,他會被指派更難、且更缺乏前例可以直接援引的題目。但其本質都是解謎,就像顏色與形狀更難分辨的拼圖、或者起始數字線索更少的數獨。

 

  這稍稍緩解了我對於「有標準答案的基礎教育」的疑慮,因為在這些學習之中,雖然最終的「答案」可能是生硬且不那麼重要的死板知識。可是學習解題的那個過程,學生就已經開始在實踐性地練習科學解謎了。(當然,大部分的填鴨式教育還是值得警惕與批判的。這只是初步地為「有標準答案的基礎教育」保留了一點可能有意義的空間。)


  在科學實踐的過程中,不同的科學家可能會發展出自己不同的解謎技巧,譬如拼拼圖時,有些人可能會先將角和邊拼起來、另一些人可能會先把顏色相近的小片放在一堆。只要科學家們同意最終要在拼圖(典範)規定的主要規則下工作,他們仍舊擁有一定的自由與創造空間。

 

 

  這樣的常態科學工作會一直持續下去,貫穿大多數科學家的一生。但在某些時候,這些在常態科學之中,本來應當是基於典範所設計的、服務於典範中「謎題」的實驗或觀測卻給了探究者一些不能用當前的典範足夠好地處理的「異常現象」。在後續的篇章中,孔恩會開始討論這些異常現象出現的狀況,以及那足以挑戰常態科學的「科學危機」。




前篇:

〈(一):導論、孔恩思想發生的背景〉

〈(二):科學活動不是教科書上寫的那樣〉



延伸閱讀:

〈黑鴉鴉一片:「烏鴉悖論」的科學哲學啟發〉

〈他的故事:一次對「事實/詮釋」問題的現象學回應〉

〈「身體圖式」概念的發展:一塊身體現象學的敲門磚〉

〈費曼的困惑與人文學的價值(一):無用的學問〉

〈《論重複》讀書會(一):新的,但是重複〉

〈《記憶與救贖》讀書會(一):
 種族滅絕與大屠殺在歷史理性中的不可能(不可以)〉

avatar-img
86會員
754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圖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這些版圖的中心點,放置著一個立體的模型,那是福博士用來毀滅世界的邪惡機器。有趣的地方在於,這個模型並不只是裝飾,它有一個類似但不同於典型骰塔的作用。在每回合裡,福博士會在不同的時代裡面製造「時空裂痕」,當一個時代出現四個時空裂痕時,那個時代就會被時空漩渦給破壞。
  在終於拿到五連勝之後,本來想直接關遊戲休息一下,但想起過程中遇到的「善心人士」,一種「把這份情傳下去」的心情油然而生。我也再開了幾場對戰,參與了幾次「送幸福」。相較於為了解連勝活動所打的那幾場對戰,開對戰然後投降的時候,反而更感覺自己是在做一件主動的、讓(玩家整體的)遊戲體驗變得更好的事情。
  我很願意相信學生不是被規定要畫這個主題,但這名未成年的畫作作者,在生活中的多數時候應該主要會是行人(或乘客)而非駕駛。我們很難想像他有這樣的觀念想要表達,是完全出自自己的體驗。也就是說,台灣瀰漫著的行人不友善觀念,讓他在還沒有駕駛經驗的時候就接受了這種「大家都在等行人,行人權利過大」的思想。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句出自十六世紀英國詩人約翰.多恩(John Donne)的詩句時常在我腦海裡響起。很長一段時間,我沒有讀過這首詩,我並未將之理解為一句涉及「人類整體」之某種宏大敘事的詩句。而是,在我的想像中,它談及的是一種對人而言不可或缺的與他人的親密連結。
  就像所有兒時玩過系列老遊戲的人體驗過的一樣,這個呂布剛出現的時候,會給我們一種難到彷彿打不過的印象(在最開始遊戲的時候,除了下邳之戰之外,友軍都會建議你避開呂布,不要與之硬碰硬)。如果前面是你在「割草」,那這一刻,就換成呂布在割草。在呂布的面前,你和其他的雜兵沒有不同,頂多就是血厚了一點點罷了。
  在那個奇幻世界中,的確,魔族被給定是惡的,或至少對人類與其他主要種族而言是惡的。從整體的社會考量來說,我們必須團結起來,並且時刻地對這樣危險的、虎視眈眈的敵人保持戒心,並需要在世界局勢的層次上壓制住它們。但作為一個個體,那名年幼的魔族,想要的或許僅僅只是安穩的、不被憎恨地活下去。
  在這些版圖的中心點,放置著一個立體的模型,那是福博士用來毀滅世界的邪惡機器。有趣的地方在於,這個模型並不只是裝飾,它有一個類似但不同於典型骰塔的作用。在每回合裡,福博士會在不同的時代裡面製造「時空裂痕」,當一個時代出現四個時空裂痕時,那個時代就會被時空漩渦給破壞。
  在終於拿到五連勝之後,本來想直接關遊戲休息一下,但想起過程中遇到的「善心人士」,一種「把這份情傳下去」的心情油然而生。我也再開了幾場對戰,參與了幾次「送幸福」。相較於為了解連勝活動所打的那幾場對戰,開對戰然後投降的時候,反而更感覺自己是在做一件主動的、讓(玩家整體的)遊戲體驗變得更好的事情。
  我很願意相信學生不是被規定要畫這個主題,但這名未成年的畫作作者,在生活中的多數時候應該主要會是行人(或乘客)而非駕駛。我們很難想像他有這樣的觀念想要表達,是完全出自自己的體驗。也就是說,台灣瀰漫著的行人不友善觀念,讓他在還沒有駕駛經驗的時候就接受了這種「大家都在等行人,行人權利過大」的思想。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句出自十六世紀英國詩人約翰.多恩(John Donne)的詩句時常在我腦海裡響起。很長一段時間,我沒有讀過這首詩,我並未將之理解為一句涉及「人類整體」之某種宏大敘事的詩句。而是,在我的想像中,它談及的是一種對人而言不可或缺的與他人的親密連結。
  就像所有兒時玩過系列老遊戲的人體驗過的一樣,這個呂布剛出現的時候,會給我們一種難到彷彿打不過的印象(在最開始遊戲的時候,除了下邳之戰之外,友軍都會建議你避開呂布,不要與之硬碰硬)。如果前面是你在「割草」,那這一刻,就換成呂布在割草。在呂布的面前,你和其他的雜兵沒有不同,頂多就是血厚了一點點罷了。
  在那個奇幻世界中,的確,魔族被給定是惡的,或至少對人類與其他主要種族而言是惡的。從整體的社會考量來說,我們必須團結起來,並且時刻地對這樣危險的、虎視眈眈的敵人保持戒心,並需要在世界局勢的層次上壓制住它們。但作為一個個體,那名年幼的魔族,想要的或許僅僅只是安穩的、不被憎恨地活下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科研工作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學術論文的數量每天都在增加,研究領域的交叉和融合日益頻繁。如何在海量的文獻中迅速找到對自己研究有價值的信息,成爲了科研人員必須面對的問題。同時,科研工作的複雜性也在不斷提高,從文獻閱讀到數據分析,從實驗設計到論文撰寫,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時
我們都讀過不少書, 看過不少知識型影片, 成長過程中受到不少科學訓練 我們腦袋裡面其實裝了很多「知識」、「觀念」 包括:如何做筆記、 如何摘要書本重點精華、 如何學好一門知識、 如何讀出文章作者的言外之意、 如何探索自己的情緒與想法、 如何分析當下情況的優劣、 如何做好計畫時
基礎模型 (Foundation Model)的研究真的日新月異, 一兩個禮拜就都有新的工作出來, 看都看不完。 現在的學術工作,就跟快時尚一樣, 每週一三五都會有新品上市。 但人的精力有限, 不可能每一篇論文都能仔細看, 如此,選擇哪些論文仔細讀,就非常重
Thumbnail
本文介紹不同類型的理論,讓研究者理解這些理論在研究的應用及其意義。說明了分析型理論、解釋型理論、預測型理論、解釋與預測型理論、設計與行動型理論,以及使用理論時的考量和如何使用理論進行研究的五步驟。
Thumbnail
本文討論體制外教育的方法和目標,以及博物館和公民科學體驗的重要性。透過提高學生對新知的渴望,期望他們能主動探索新事物並發展出具邏輯性與批判性的科學性思考。除了博物館外,也介紹了公民科學活動和科學節等活動方式。
對於那些覺得基礎科學研究離實際應用太遙遠的人來說, 這篇文章可能會改變你的看法。 理解科學研究如何轉化為社會可用的技術, 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支持並推動創新。 接下來,讓我們透過三個故事, 看看這些看似抽象的研究是如何解決實際問題的。 ▋故事一 - 從學院到產業的轉變
Thumbnail
科學中的對話在這個社會越來越重要,本文討論了知識民主化和科學信任危機對科學對話的影響,並探討公眾參與對科學發展的影響。文章還介紹了公眾對話的形式和設計,以及在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對於對話的重要性,作者也提出了持續對話的觀點。
Thumbnail
過去在學校只為了應付考試而選擇性學習十分的可惜。閱讀科技產業動態和趨勢是有趣又具有價值的,因此需要培養閱讀理解能力。知識背後的insight比起知識本身更為重要,閱讀歷史可以讓人從過去學習未來。本文談及科技產業的動態和趨勢,及古時期至當今的科技發展重要的大歷史框架。
「基礎科學研究與現實脫節是理所當然, 許多廣為商用的技術在發明之初也是無用之物。」 我在文章〈004|為什麼研究人員需要了解商業模式?〉上收到了回覆。 的確,我在28歲以前也這樣覺得。 尤其我從18-25歲這七年,分別在台大數學系,台大應用數學所,中研院統計所裡面看到的基礎研究,
「做筆記最困難的是看見資訊的內部連結。」 我在鑽研卡片盒筆記法3年後,獲得如此感悟。 卡片盒筆記法於我而言,價值在可以用於學術研究的實務。 作為研究人員,我無法像網路上的知識傳道士一樣, 停留在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沾沾自喜的狀態。 研究人員的工作,是產生新的知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科研工作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學術論文的數量每天都在增加,研究領域的交叉和融合日益頻繁。如何在海量的文獻中迅速找到對自己研究有價值的信息,成爲了科研人員必須面對的問題。同時,科研工作的複雜性也在不斷提高,從文獻閱讀到數據分析,從實驗設計到論文撰寫,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時
我們都讀過不少書, 看過不少知識型影片, 成長過程中受到不少科學訓練 我們腦袋裡面其實裝了很多「知識」、「觀念」 包括:如何做筆記、 如何摘要書本重點精華、 如何學好一門知識、 如何讀出文章作者的言外之意、 如何探索自己的情緒與想法、 如何分析當下情況的優劣、 如何做好計畫時
基礎模型 (Foundation Model)的研究真的日新月異, 一兩個禮拜就都有新的工作出來, 看都看不完。 現在的學術工作,就跟快時尚一樣, 每週一三五都會有新品上市。 但人的精力有限, 不可能每一篇論文都能仔細看, 如此,選擇哪些論文仔細讀,就非常重
Thumbnail
本文介紹不同類型的理論,讓研究者理解這些理論在研究的應用及其意義。說明了分析型理論、解釋型理論、預測型理論、解釋與預測型理論、設計與行動型理論,以及使用理論時的考量和如何使用理論進行研究的五步驟。
Thumbnail
本文討論體制外教育的方法和目標,以及博物館和公民科學體驗的重要性。透過提高學生對新知的渴望,期望他們能主動探索新事物並發展出具邏輯性與批判性的科學性思考。除了博物館外,也介紹了公民科學活動和科學節等活動方式。
對於那些覺得基礎科學研究離實際應用太遙遠的人來說, 這篇文章可能會改變你的看法。 理解科學研究如何轉化為社會可用的技術, 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支持並推動創新。 接下來,讓我們透過三個故事, 看看這些看似抽象的研究是如何解決實際問題的。 ▋故事一 - 從學院到產業的轉變
Thumbnail
科學中的對話在這個社會越來越重要,本文討論了知識民主化和科學信任危機對科學對話的影響,並探討公眾參與對科學發展的影響。文章還介紹了公眾對話的形式和設計,以及在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對於對話的重要性,作者也提出了持續對話的觀點。
Thumbnail
過去在學校只為了應付考試而選擇性學習十分的可惜。閱讀科技產業動態和趨勢是有趣又具有價值的,因此需要培養閱讀理解能力。知識背後的insight比起知識本身更為重要,閱讀歷史可以讓人從過去學習未來。本文談及科技產業的動態和趨勢,及古時期至當今的科技發展重要的大歷史框架。
「基礎科學研究與現實脫節是理所當然, 許多廣為商用的技術在發明之初也是無用之物。」 我在文章〈004|為什麼研究人員需要了解商業模式?〉上收到了回覆。 的確,我在28歲以前也這樣覺得。 尤其我從18-25歲這七年,分別在台大數學系,台大應用數學所,中研院統計所裡面看到的基礎研究,
「做筆記最困難的是看見資訊的內部連結。」 我在鑽研卡片盒筆記法3年後,獲得如此感悟。 卡片盒筆記法於我而言,價值在可以用於學術研究的實務。 作為研究人員,我無法像網路上的知識傳道士一樣, 停留在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沾沾自喜的狀態。 研究人員的工作,是產生新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