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藝術史

#台灣藝術史含有「台灣藝術史」共 1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挑戰舊有典範是現代藝術的前進之路,從西方與台灣藝術史的探討藉由歷史的往前推進,藝術不斷的在質疑舊的典範。 在西方的現代性觀念中,現代主義常被理解為持續挑戰舊有典範的一種態度。通常,我們對現代主義有這樣的認識,而在這種現代性中,時間性概念通常不被強調。曾經我閱讀過《歷史的天使》這本書,書中談到了現代哲學如何看待時間概念。基本上,有一個被稱為歷史主義的觀
Thumbnail
2024-02-29
4
閱讀《陳澄波密碼》本篇文章為陳澄波密碼心得。 這幾天都沈浸在柯宗明作家撰寫的《陳澄波密碼》裡,雖出版於2018年,我現在才把他看完,是一本相見恨晚的書,在這裡也推薦給大家。 故事以兩個美國留學回來的青年畫家阿政與記者方燕為主軸,因受到陌生人委託修復陳澄波畫作《琳琅山閣》,展開解密陳澄波的故事,非常推薦!
Thumbnail
2023-01-20
4
時代風景,繪筆下的風土紀行:Allen 帶你預覽 2022梅樹月以歷史串接土地的記憶,用藝術淬鍊時代的雋永 — 出自 2022梅樹月手冊
Thumbnail
2022-04-22
5
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特展/北師美術館/2022.4出生在這個國家便愛這個國家,生於此土地便愛此土地,此乃人之常情。雖然說藝術無國境之別,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創作,但終究還是懷念自己出生的土地。我們臺灣是美麗之島更令人懷念。 ─ 黃土水,〈出生於臺灣〉,《東洋》,1922
Thumbnail
2022-02-24
9
「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 — — 臺灣攝影歷史書寫(1869–1949)」座談問答補充「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 — — 臺灣攝影歷史書寫(1869–1949)」線上論壇(7/10場次)座談問答補充
Thumbnail
2021-07-13
6
展覽「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 — — 臺灣攝影歷史書寫(1869–1949)」論壇提綱展覽「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 — — 臺灣攝影歷史書寫(1869–1949)」線上論壇(7/10場次)座談提綱
Thumbnail
2021-07-13
3
《傑克蓋的房子》- 藝術變態,堅持到底的惡那種特別的當代感,還是在敘事的變化,也就是電影中傑克對於材料的偏執:如屍體運用與殺人方式。導演對於音畫材料的偏執,在於從精神狀態去探索人的存在並向外展現對於神話、宗教的興趣,乃至於他的電影中常常出現類似宗教裡繁雜的符號,到近期偏愛各種美術史的繪畫,但重點還是為了建構出戲劇上胡謅鬼扯的偽神話、偽科學
Thumbnail
2021-05-03
3
回到1920年台灣美術的光輝時代-談北師美《不朽的青春》之背後歷史脈絡及藝術精神『 藝術家永遠在封存時間,最後達到永垂不朽。』 北師美術館這檔收錄了台灣1920年代以來台灣最具代表性的的藝術家。本篇著重於此檔展覽下1920年代的歷史脈絡,以及藝術家的精神。並分享觀展後的衍生閱讀資料,讓觀者一起認識1920台灣藝術最輝煌的時代。
Thumbnail
2021-01-09
23
什麼是後印象派?後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t)   後印象派沿襲印象派對於光與物體的關係,但誇大個人主觀性,突破只重視世界的面貌的印象派,改往更深處的途徑發展。最顯著的表現手法是色彩的運用,直接感受.......
Thumbnail
2020-06-04
2
現代主義是什麼?現代主義源於工業化所帶來的社會改變,是社會共同在文化、思想、科學的運動。就藝術而言,如果要強加一個定義的話那就是.......
Thumbnail
2020-05-2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