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文學

含有「女性文學」共 4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精靈之屋》是智利作家伊莎貝拉·阿言德的代表作,以魔幻寫實筆法描寫一個家族四代人在20世紀拉丁美洲政局動盪下的命運糾葛。文章深入解析伊斯坦班·楚巴與克萊拉、布蘭加與特賽羅·加夏、艾爾芭與米格爾等角色的關係,揭示階級、性別與政治壓迫如何在愛情與家庭中延續與轉化。
Thumbnail
5/5精靈之屋
方蔻兒-avatar-img
2025/07/30
感覺這類評論多半是來自喜歡傳統高奇幻類的男性?我認為奇幻類型本來就是幻想,幻想就是啥都可以,正式服務多元類型讀者群的一個最大傘框架。 會認為近年來浪漫奇幻類「汙染」了奇幻,實則是一種既得利益者的視角。不管事奇幻科幻,最早八零年代或甚至九零年代時,成為服務直男凝視與慾望快感的 pulb fiction 空間,也是一段經歷。那是後來出現的所謂黃金時期、文學奇幻等大師級作者與作品,加上多年各獎項的形象行銷,才提升幻想文學的文學藝術價值類觀感。 不少九零年代的所謂高奇幻,當中都慣例要穿插賣羊頭掛狗肉的賣肉戲,男性凝視居多,當年也是理所當然。大概只是風水輪流轉後不習慣而已,老實說也沒人有何道德制高點的立場,說現在的浪漫奇幻有何問題。就是另外一種類型,不想看就去看別的。
方蔻兒 這類評論以男性為多數,但其中也不乏女性,不過共同點都是high fantasy的擁護者,認為如今浪漫奇幻的風行,扭曲了奇幻領域high fantasy的正典框架。   好認同你分享的,文學本就講求虛構與創意,尤其奇幻文學都是天馬行空的fantasy了,卻用早年文學正典的鄙視鏈與陽剛霸權,去否定女性的創作。浪漫奇幻的屬性,剛好構成文壇對「羅曼史&女性情慾書寫」的雙重賤斥。男性作者大力描繪情慾沒人有意見,一旦性別轉換就感到不適,僅是相對剝奪感作祟罷了,奇幻界一下由女性掌權就吃不消。   像奇幻、懸疑這類通俗類型文學,也是靠著歷年來的獎項推動和行銷,才能有如今的地位,希望不要落入象牙塔學者自視甚高那一套啊!任何類型都有其受眾與值得肯定之處。
Shadow Daddy這類浪漫奇幻熱愛的男角屬性,通常被描述為黑髮、膚色黝黑,不可思議地英俊,具有操控暗影或黑夜的魔力,性格陰鬱強勢。而且擁有長生不老的永恆壽命,年齡超出正值青春年華的女主角好幾倍。然而,Shadow Daddy的神祕莫測與遊走於灰色地帶的道德觀,都讓他們在讀者眼中無比性感。
Thumbnail
好文!雖然羅曼史不是我喜歡讀的類型,算來算去只喜歡《簡愛》,但是能研究到這麼深入實在非常厲害
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 感謝回饋🥹由於對羅曼史領域深感興趣,所以有機會就分享自身的研究和感想,很開心格友喜歡這類主題。
本篇將淺談《第四翼》之所以是讀者的guilty pleasure,以及女性情慾展現賦予的罪惡感,導致多數的羅曼史文本中的女性情慾再現產生困境,出現「嘴巴說不要,身體很誠實」的矛盾。倘若我們在現實中無法擺脫對女性情慾的恥辱感,許多羅曼史/浪漫奇幻作者便無法在作品中,讓女性角色擁有真正的情慾自主。
Thumbnail
《她的名字》:作者趙南柱深刻描繪韓國女性在生活、職場與婚姻的無奈,喚起廣大讀者共鳴,引起人們反思女性在社會的地位與自我認同。
Thumbnail
所以腐女的BL粉紅濾鏡會那麼有趣,就是在以另類的「女性凝視」來對抗「男性凝視」,身為男性也覺得這樣的濾鏡很有趣
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 對啊!BL會崛起的部分原因,便是為了擺脫早年主流文本的男性凝視,以另類的女性凝視翻轉失衡敘事。我提的小說評論是BG題材,BG跳脫男性凝視其實也行之有年,但還是有讀者認為女性受眾為主的BG,書中描寫的女性情慾令人不適,這個現象就滿有意思的。
《記憶無非徹底看透的一切》(L'Événement)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安妮.艾諾(Annie Ernaux)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榮獲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的電影《正發生》原著。以看似簡潔實則如手術刀鋒利的字句,剖析女性被迫壓抑、如波濤般洶湧的傷痛,既是講述冒險墮胎的故事,也是獻給所有女性力量與勇氣的故事。
Thumbnail
女性讀者在Romantasy預期看到的不一定是「物理上的冒險」,而是「對社會/命運的反抗」,冒險只是逃離或遠離社會的一個途徑,幻想的魔法是女性少數能勝過男性的領域(比起體能的肉搏或劍術),愛情則是從內往外去撼動社會與命運桎梏的展現。
Thumbnail
5/5第四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