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含有「專題報導」共 1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除了選定主題,我常被問到一個問題: 「你如何避免自己的影片變成主題報導?」 我認為最大的差異在於影片中情感的呈現。 紀錄片不僅是在講述一件事,而是透過畫面與情感,讓故事真正被感受。 如果我們要將這兩者做成比較圖,除了篇幅長短,我認為重點不在秒數,而在於是否能完整敘述主題的故事。主
Thumbnail
本篇主要專訪交通部觀光署署長周永暉,以中央觀光主管機關角度,展望未來,他指明接軌國際ESG潮流,如何展現台灣旅遊新面貌「綠色旅遊與永續旅遊」,關鍵在發展景區永續經濟,跨域整合區域旅遊特色,結合各部會及各縣市政府、國家風景區、觀光圈、產業聯盟、當地組織與民間業者等,攜手各界一同把台灣觀光推向世界。
Thumbnail
出版產業與實體書店低迷多年 11天前我企劃了這個題目 當時我就知道 自己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Thumbnail
G-EIGHT電玩展逛展展記。見見老朋友,串串門子,順便推薦些自己關注的台灣獨立遊戲。
Thumbnail
好詳細的分享!! 太棒了! 這次G8展覽真不錯,空間寬敞讓玩家可以真的親身試玩遊戲
有時候被採訪對象或被報導對象在意的,根本就不是記者寫的重點,可能只是其中幾句與本身有關的描述。
Thumbnail
專題編輯:李心喬 被「炎上」的校園性別專題報導 7月5日,全人中學記者在全人實驗中學校內留言板私密社團與公開寫作平台Vocus方格子上 發布了一篇名為《在忽視中得以留存的權力體系——校園中從未消逝的性別不平等》專題報 導,並在發布後引發校內前所未有的廣泛討論。 一篇報導有可能完全保持中立嗎?
Thumbnail
在面對繁忙生活、與壓力共存的同時,紓解負面情緒成為不可或缺的能力。透過繪畫、音樂紓壓的研究近年來廣為流傳,然而,很多人不知道要如何運用這個管道紓解——像是我們,背負著課業壓力的學生。希望透過本文對藝術紓壓的介紹,讓更多人知曉這個管道,甚至因此被幫助。
Thumbnail
「 碳捕捉技術」是最新的環境保護措施,方式為收集與封存二氧化碳的技術,目的是為減少溫室氣體之一的二氧化碳。 近年來全球空氣品質每況愈下,台灣本土中南部屬於重工業發展地區,大量的廢氣排放嚴重影響到空氣品質。 與我們息息相關的最新趨勢, 帶你一起了解。
Thumbnail
2017年2月18日凌晨,22歲的華裔女子沈可婷行經馬來西亞新山市區內環公路時意外撞上一群騎著改裝自行車的青少年(年齡分佈在13~16歲),釀成了8死8傷的慘況。 不只是國外,台灣青少年目前所適用的少年事件處理法,在保護他們的同時,也可能成為他們陷入窘境的原因。
Thumbnail
根據瑞典哥德堡大學的調查,全世界受境外假訊息侵擾最嚴重的前3名,分別是台灣、拉脫維亞、巴勒斯坦,而台灣從2013年起就已位居第1 。 為何政府所採用的措施都無法真正的解決問題?台灣在打擊假新聞的這條路上又該何去何從?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