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龍

#文心雕龍含有「文心雕龍」共 1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梁武帝的改革1. 達摩一葦渡江與二入四行 2. 梁武帝的改革 3. 清官與濁官 4. 梁武帝的四度「捨身」與梁皇寶懺
Thumbnail
2021-10-28
7
「科普」《文心雕龍》:被誤解為以駢文寫成的巨著當教學進度來到曹丕〈典論論文〉,不免在介紹國學常識時,會提到劉勰《文心雕龍》,不過也僅僅提到它「第一本文學批評總論」,學生想要深入了解,可能就得查找網路資料,但素質良莠不一,真假相參。求助於教師,恐怕也只能一二句帶過,畢竟現在大學中文系有開設《文心雕龍》專書的課程已不多,教師泰半於修習中國文學史時,
Thumbnail
2021-04-02
6
閱讀&寫作│這艘船真漂亮,和鐵達尼號一樣〈文心雕龍指瑕篇、比興篇〉「比」與「興」哪裡是什麼高深的文學手法呢?難道不是不得而為之嗎?平鋪直敘的言語不足以準確闡明人的意思,為了溝通,又或者是為了傳達理念、以至於一個畫面,就得使用比、興。
Thumbnail
2021-03-23
2
為《文心雕龍》慶祝新生《文心雕龍》這本書不用介紹,抱著它亂誇「體大思精、空前絕後,是中國文學理論的巔峰」的人不可勝數,各種研究書刊論文也車載斗量,號稱「龍學」,許多人靠它吃飯。 但其實目前的水平還沒脫離識字階段。比如明朝大批評家鍾惺讀《銓賦篇》「賦也者,受命於詩人,招字於楚辭」時,對「招字」這兩個字特別欣賞,打了好幾個圈
Thumbnail
2021-02-03
1
閱讀&寫作│文字工作者的痛,文心雕龍懂雖然環境變化巨大,書寫從工具到意旨都不大相同了。 但《文心雕龍》探討的寫作本質,其情況至今也無差別。我們或許沒有一下午悠閒坐在書桌前撰稿的餘裕,但總在向生活卑躬屈膝地乞求「靜」──所以一個兩個都開始熬夜動筆了。
Thumbnail
2020-12-29
10
新書 | 龔鵬程《文心雕龍講記》自序疏,這種文體起於魏晉南北朝,乃漢人說經之體的延伸,形式上也吸收了佛教徒講經的若干辦法,與漢代較偏於文字性的章句訓詁分庭抗禮,故多口義。蓋漢朝文字系統大昌,魏晉則口談復熾,清談之外,《語林》《笑林》《世說》之類語言系統的記錄漸盛,講疏義疏即為其中一脈支流。其實例,部分已收入《十三經注疏》,想必大
Thumbnail
2020-12-23
2
讀書如大禹治水近代講《文心雕龍》這門課,一般認為最早即在北京大學,所以算是北大一個老傳統。當時,黃侃先生主講,並發表過著名的《文心雕龍札記》。乃是中國學術史上將《文心雕龍》正式帶入文學批評領域的劃時代專著。 不過,沈兼士、朱希祖兩先生曾有一份聽講《文心雕龍》的筆記原稿,只有前十八篇。兩君皆章太炎弟子,故是聽章氏所
Thumbnail
2020-12-04
2
詩簡介 (2)1. 詩的寫作手法 2. 李白《早發白帝城》、王昌齡《從軍行》
Thumbnail
2020-11-13
3
文學解經的傳統 (上)之前我們大致說了《文心雕龍》是在經學傳統中發展出來的文論,所以它不但跟經學有密切的關係,跟漢儒的關係也很密切。特別是跟揚雄、班固等漢代經學家論文學非常類似。 班固、揚雄對他們那個時代的文風其實就很不滿了,他們希望文學是跟經學結合起來發展的,所以揚雄說: 或曰:景差、唐勒、宋玉、枚乘之賦也益乎?
Thumbnail
2020-11-11
4
《文心雕龍》作者劉勰對佛教的貢獻夢到孔子而作《文心雕龍》的劉勰,當然是儒家信徒。但他身世特殊,長期居住寺院,對我國佛教文化之發展,貢獻很大。現在講佛教文化的人,卻常常忘了他,偶爾談起又多誤解,故我來發潛德之幽光。 劉勰他們本來是個大家族,但其父早死,孤兒寡母,在大家族中,
Thumbnail
2020-09-0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