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閱讀&寫作│文字工作者的痛,文心雕龍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1 腦漿飲料:寫文章真的很累啊!

消耗腦力的工作

在年末趕工時,對〈養氣篇〉特有所感。

「至於文也,則申寫鬱滯,故宜從容率情,優柔適會。若銷鑠精膽,蹙迫和氣,秉牘以驅齡,灑翰以伐性。」為文用思,總是傷命困神的。特別是為了完成工作而寫,又有時間壓力限制時,總覺得自己寫的不是文章,只是腦漿榨汁的快餐飲料而已。

又想起大一那年上文學概論,每週一千字起跳的課堂心得,我偏偏拖拉累積到截止日期前一口氣完成十八周的作業,一晚寫了至少兩萬字。不誇張地說,在打字時真實感覺到生命的急速流失。所以說「才疏而徒速」並非不存在,只是寫出來的也稱不上文章罷了。

raw-image

熬夜向世界偷取「靜」

「人之稟才,遲速異分;文之制體,大小殊功。」

寫得快、慢、長、短,和文章之性質,作者的功力、學養有關。然而東西方大抵都承認神思,或言「靈感」的存在,又聽聞許多文字工作者都染上熬夜的惡習,往往得等夜深人靜,才獨自與發光的螢幕奮,說是那時才「文思泉湧」。

如果說為文是言、意、情的流動,是消耗精神以吐出甘露,那又為什麼這麼多人對死線前的創作沾沾自喜?又慣於越來越晚的創作時間?我想除了拖延症的影響外,就是「陶鈞文思,貴在虛靜」。

憶起高三暑假那年,是我離「靜」最近的一次。
那年在台北耕莘文教院有網球王子Only場,讓網路上的同好們有機會帶自己創作的小說、漫畫、周邊小東西等,到現場擺攤位販售,也有時間彼此交流。
販售會舉辦在九月,自五月便確認學校的我,彷彿時間的富翁,有多到令人心顫的閒暇從事創作。那是我第一次自出版小說,在筆記本上寫著、畫著劇情大綱,又抱著筆電一點一點構築起世界──遠離了學測作文,累積了許久卻不敢動筆的思緒,在極致的靜中,得到抒發的空間。

之後陸陸續續寫了不少小說,也為著學分完成多篇作品,寫得更快、字數更多,但再沒有一次像那個暑假,心平氣和,又彷彿遨遊雲霄間的愉快創作。

靜,現在要求靜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

光是我書寫至此,便有數十則LINE的訊息,又有信件通知再閃爍。
當然,我並不是要一邊享受科技的便利,一邊像不知福的孩子,躺在舒適的環境,虛指世界以指責這個現代社會才有的文明通病。

快節奏、資訊爆炸,這不是時代的潮流,不過是生活的一部分罷了。

於是依然仰賴靈感以動筆的人們開始熬夜了。等周遭都進入夢鄉──或者是朋友與工作的同夥都假定對方已睡覺,所以不會再失禮的傳訊息打擾時──才開始享有「靜」。熬夜是一種竊取,在過了午夜十二點,仍自我欺騙的認定現在是「今晚」,實則和「今早」的自己透支睡眠與精神。

雖然環境變化巨大,書寫從工具到意旨都不大相同了。 但《文心雕龍》探討的寫作本質,其情況至今也無差別。我們或許沒有一下午悠閒坐在書桌前撰稿的餘裕,但總在向生活卑躬屈膝地乞求「靜」。

只是那終究不是劉勰所說的虛靜,只是一種偷竊。
也無怪乎越來越多創作者走向精神或肉體的早衰。



raw-image

#2 自我質疑:文學的價值在哪?

閱讀楊牧的文章,思索著自己──雖然我沒有立志當個詩人,但勉勉強強也算是從事小說寫作的人──對寫作的理想又是什麼?

寫完了,就希望出書,出了,就希望賣完,賣完了,就希望能繼續寫下去。重覆著這個循環,與夢想無關,更沒有什麼對世界的抱負,似乎就只是「無所事事,便繼續寫吧」的心態。

感覺課堂上的、文章所言的,那些對社會的責任、與情感的連結,都離我頗有距離。可能是鍵盤上的敲打太過簡單,所以還來不及思考這些哲理,字就已經一溜煙地飛得好遠好遠。

讀《文心雕龍》,雖然是在分析、認識文章寫作,卻也給我機會反思自己的創作。雖然那些興致而來的小說,或者是那些繁雜的作業,又或者是方格子專欄上的分享、書單,在這樣的標準下,似乎都算不上「文章」。

而什麼才稱得上文章呢?新詩算嗎?矯飾卻喬裝太好以至於真的感動到人的散文算嗎?真情勸說的一封信算嗎?把自己藏在角色後向世界吶喊的小說算嗎?

或許我把《文心雕龍》的標準套用在現代,算是一種強人所難了。文章、文學、文字創作,從載體到意涵既經歷過革新,又被多元詮釋,早不是能簡單歸類的面貌了。

又或者說,《文心雕龍》存有著部份現代主義式的驕傲,一種英雄式的偉大理念。認為世間確實有真理,一切美好具有永恆性,對社會存有樂觀的想像,稱頌秩序與知識,並樂於將這一切主動傳達給世界
我願意大力拍手讚揚這種勇於批判浮濫華美之風,並欲建立新秩序的氣魄。這確實令人佩服,心裡卻清楚:那是生在後現代所缺乏,又永遠不會走上的道路。

倒不是否認文章存有匡正社會風氣、承載情思意志的可能性,只是在這個去中心化、拒絕固定單一解釋的時代,實在很難對任何事物產生那麼強烈的積極理解了。總認為作者振筆疾呼的所謂真理,不過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對世界的一種詮釋罷了。

於是乎,在質疑《文心雕龍》對文學意義的詮釋時,我其實也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他們認為具有意義的文字才是文學,而我認為:我的文字沒有意義,或者說,不需要具有意義也可以存在。


raw-image

#3 真實性:我可以捏造故事嗎?

〈情采〉專講內容與形式關係,談及情與文的平衡。讚頌「昔詩人什篇,為情而造文」,是精神有所感,情治自然流露的。批「辭人賦頌,為文而造情」,認為那是矯揉做作、堆砌詞藻,純粹沽名釣譽。

這讓我想起過去在其他課堂上──因鍾怡雯撰〈神話不再〉一文批評文學獎得主,居然在文中偽造愛滋病經歷,根本是存心欺騙評審以獲得獎項──老師與我們展開一場討論:「散文必須要書寫真實經歷嗎?」

現代文學在形式上的定義往往曖昧不清,但散文大抵而言可以稱是一種「形散神不散」的創作。比起小說由情節串連,讀者通常更期待在散文的文字間,看見作者最坦露的情感──所以,散文可否虛構?

回過頭來看《文心雕龍》,劉勰對作者的期待又是什麼呢?

〈情采〉說:「文質附乎性情」,所以不論質樸或華美,躍於紙上的文字,都必須是依附於作者真實的情知感受。

但什麼才可被稱為「性情」?
我經歷一事的感受;我經歷了事件但沒有感受到,卻希望自己能擁有的心情;觀察他們經驗所感;聽聞他人分享之情感;又或者是如同那位文學獎得主,完全虛構一個故事,把自己投射進去,再寫下其中的感受──可被書寫的感情還有太多面向了,這些都能算是真實的性情嗎?

〈神思〉寫到文章是意、言、情三者巧妙的合一,又試圖探究靈感的來源,說:「故思理為妙,神與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氣統其關鍵;物沿耳目,而辭令管其樞機。」這樣看來,真實性並非以作者的人生經驗為依據,而是看此情是否出自內心。也就回到〈情采〉最起初的批評:為文造情。

這邊倒有點義務論的色彩了。並不是說他像康德,而是與義務論強調本心出發點的想法有些類似。我助人,但若是出自「助人為快樂之本」的緣由,那就與道德的善惡無關了。伸出手時,必須是以對方為唯一目的,而不是我獲得快樂的手段。

行為與結果、下筆與成文都是中性的,差別只在於動心起性的自己。

所以重點不是作者寫了什麼、做了什麼,親身經歷也好、耳聞他人經驗也好,文章真實與否的關鍵,是在於其中的「情」,到底是為了寫而生,還是生而後寫。


raw-image

這篇其實是我五年前讀《文心雕龍》的心得改作。

得到了一些提醒(譬如一定要養好身體,別熬夜了),有了一些反思(情意是否相符),但當年讀《文心》之後,更多的是對自己的寫作、文字產生很大的質疑,感覺自己相較於所謂的「文人」,就是一坨大型不可回收垃圾

但痛苦過後,我大概也有些反骨吧?或者是當年就萌生了「我就爛」的自爛式樂觀精神。接受了自己不是文學巨擘,不是天選之人,而是平凡地書寫著平凡的文字

這樣一想,赫然發現:垃圾如我,居然跟偉大的文學作家有一樣的煩惱?
所以我在寫作時有這些掙扎、苦痛,應該是可以被允許的吧?不需要討厭總是想太多的自己吧?冥冥之中,也在清奇的角度得著安慰。



謝謝你的閱讀,希望你喜歡這些作品。如果想要支持我繼續創作,你可以:

  1. 歡迎追蹤我的閱讀專欄,想斗內我可以選擇贊助!
  2. 留個言吧!您的留言永遠是我最棒的精神糧食!謝謝你!
    如果害羞的話,可以到匿名的貓貓跟我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axJames-avatar-img
2021/01/06
覺得有能力讀文心雕龍就很厲害了XD
喬哥-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1/07
作業所需,不行也得硬著頭皮上(
亭安 Ann Lin -avatar-img
2020/12/31
"特別是為了完成工作而寫,又有時間壓力限制時,總覺得自己寫的不是文章,只是腦漿榨汁的快餐飲料而已。"好有感覺的一段啊!
喬哥-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1/07
這篇原本就是在趕文心雕龍的閱讀心得作業,一邊寫一邊覺得被文心婊得體無完膚(
avatar-img
窟的第N個狡兔
141會員
371內容數
坑坑相連到天邊,厭世型斷更作者。一個愛說垃圾話,寫文特別慢,CP跟愛好非常雜,工作幹爆多的傢伙。
窟的第N個狡兔的其他內容
2021/03/25
夢是非常私人的事。夢到什麼?為何夢到?記得多少? 又為何要說出夢?和誰說?在什麼時候說?
Thumbnail
2021/03/25
夢是非常私人的事。夢到什麼?為何夢到?記得多少? 又為何要說出夢?和誰說?在什麼時候說?
Thumbnail
2021/03/23
「比」與「興」哪裡是什麼高深的文學手法呢?難道不是不得而為之嗎?平鋪直敘的言語不足以準確闡明人的意思,為了溝通,又或者是為了傳達理念、以至於一個畫面,就得使用比、興。
Thumbnail
2021/03/23
「比」與「興」哪裡是什麼高深的文學手法呢?難道不是不得而為之嗎?平鋪直敘的言語不足以準確闡明人的意思,為了溝通,又或者是為了傳達理念、以至於一個畫面,就得使用比、興。
Thumbnail
2021/02/19
竹子,是巨大的草?還是沒有年輪的樹?
Thumbnail
2021/02/19
竹子,是巨大的草?還是沒有年輪的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小說停更一週,那就多發點日常或短篇好了?   今天幾乎都泡在電腦前修稿,調整先後順序比我想像中的要難上許多,尤其是調整過後還要加上原本沒有的段落,前後劇情跟對話也要大幅調整,才不會有銜接上的問題,這好考驗耐心,翩翩是個沒什麼耐心的人。   感謝我桌面的幾位帥哥為我提神,我好受多了!  
Thumbnail
  小說停更一週,那就多發點日常或短篇好了?   今天幾乎都泡在電腦前修稿,調整先後順序比我想像中的要難上許多,尤其是調整過後還要加上原本沒有的段落,前後劇情跟對話也要大幅調整,才不會有銜接上的問題,這好考驗耐心,翩翩是個沒什麼耐心的人。   感謝我桌面的幾位帥哥為我提神,我好受多了!  
Thumbnail
想到進度落後的工作就一臉憋屈,面對空空如也的腦袋,思及要寫作,便覺身陷地獄。你也有類似的困擾嗎?哎啊,大概是我抗壓性太低了吧?我是不是該運用意志力,一鼓作氣卯起來生產?還是去吃個巧克力布朗尼來激勵自己?來來來,卡片盒筆記法,告訴你不用靠意志力或外部獎勵,即可做到輕鬆工作、快樂寫作...
Thumbnail
想到進度落後的工作就一臉憋屈,面對空空如也的腦袋,思及要寫作,便覺身陷地獄。你也有類似的困擾嗎?哎啊,大概是我抗壓性太低了吧?我是不是該運用意志力,一鼓作氣卯起來生產?還是去吃個巧克力布朗尼來激勵自己?來來來,卡片盒筆記法,告訴你不用靠意志力或外部獎勵,即可做到輕鬆工作、快樂寫作...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從開始寫文章以來的心路歷程,描述了寫作過程中的挑戰和成就感。作者分享了堅持寫文章的重要性,以及不同類型文章的寫作方式,包括工具型文章、課程心得文章和心情抒發型文章。最後,作者強調寫作不僅是知識的整理,還能帶來雙贏的收穫,雖然過程中偶爾也會面臨手部疲勞等問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從開始寫文章以來的心路歷程,描述了寫作過程中的挑戰和成就感。作者分享了堅持寫文章的重要性,以及不同類型文章的寫作方式,包括工具型文章、課程心得文章和心情抒發型文章。最後,作者強調寫作不僅是知識的整理,還能帶來雙贏的收穫,雖然過程中偶爾也會面臨手部疲勞等問題。
Thumbnail
一直覺得自己在寫小說,許多的地方實力不足,處在學習的狀態中,在台灣的悅閱更新小說連載,算得上難得的經驗,家人的共同意見,認為我適合當小說的創作者,如果要靠小說為生,真的要喝西北風° 這句話,用在我的寫作情形,真的好貼切,關於年輕的記憶,我知道自己熱愛寫作,彷彿吸收空氣中的氧氣如此自然躍動著,所以在
Thumbnail
一直覺得自己在寫小說,許多的地方實力不足,處在學習的狀態中,在台灣的悅閱更新小說連載,算得上難得的經驗,家人的共同意見,認為我適合當小說的創作者,如果要靠小說為生,真的要喝西北風° 這句話,用在我的寫作情形,真的好貼切,關於年輕的記憶,我知道自己熱愛寫作,彷彿吸收空氣中的氧氣如此自然躍動著,所以在
Thumbnail
工程獅🦁都改版兩款還寫文, 好像不來測試一下新功能, 有點不好意思...... 原本要漸漸安靜地登出了..... 竟然被自己訂閱的文章cue了回來閱讀......¥( •_• )¥ ...........(因為無法,常常有那個時間打開筆電,十指打字) 所以大拇指兩指打字 是常用的方式....
Thumbnail
工程獅🦁都改版兩款還寫文, 好像不來測試一下新功能, 有點不好意思...... 原本要漸漸安靜地登出了..... 竟然被自己訂閱的文章cue了回來閱讀......¥( •_• )¥ ...........(因為無法,常常有那個時間打開筆電,十指打字) 所以大拇指兩指打字 是常用的方式....
Thumbnail
提供 5 招文思枯竭時「解渴」的方法,從此文思泉湧。
Thumbnail
提供 5 招文思枯竭時「解渴」的方法,從此文思泉湧。
Thumbnail
一般人對寫作的記憶,大部分都停留在學測或指考的那一天。在這之後,可能就不再拿起筆寫一篇文章。
Thumbnail
一般人對寫作的記憶,大部分都停留在學測或指考的那一天。在這之後,可能就不再拿起筆寫一篇文章。
Thumbnail
雖然環境變化巨大,書寫從工具到意旨都不大相同了。 但《文心雕龍》探討的寫作本質,其情況至今也無差別。我們或許沒有一下午悠閒坐在書桌前撰稿的餘裕,但總在向生活卑躬屈膝地乞求「靜」──所以一個兩個都開始熬夜動筆了。
Thumbnail
雖然環境變化巨大,書寫從工具到意旨都不大相同了。 但《文心雕龍》探討的寫作本質,其情況至今也無差別。我們或許沒有一下午悠閒坐在書桌前撰稿的餘裕,但總在向生活卑躬屈膝地乞求「靜」──所以一個兩個都開始熬夜動筆了。
Thumbnail
自從開始寫作後,現在看書,除了享受書裡的故事,遇到讀起來很舒服的文章,我也會特別留意,為什麼這篇文章會讓我讀起來很放鬆。經過一段時間的自我觀察,大概抓到了一點線索。 我曾經看過一本書,作者當過雜誌編輯,他在書裡說道,他剛開始入行時,對自己的身份很有責任感,感覺身為堂堂一個雜誌編輯,絕不能寫出泛泛之輩
Thumbnail
自從開始寫作後,現在看書,除了享受書裡的故事,遇到讀起來很舒服的文章,我也會特別留意,為什麼這篇文章會讓我讀起來很放鬆。經過一段時間的自我觀察,大概抓到了一點線索。 我曾經看過一本書,作者當過雜誌編輯,他在書裡說道,他剛開始入行時,對自己的身份很有責任感,感覺身為堂堂一個雜誌編輯,絕不能寫出泛泛之輩
Thumbnail
在鍵盤上一字一字敲著,流暢時,文字好似有它自己想要的方向,大腦蹦出一個又一個字詞,靈感併著語感,載文字去它要的地方。當然卡關的時候也有,這時怎麼寫都不對,或是根本什麼也寫不出來。
Thumbnail
在鍵盤上一字一字敲著,流暢時,文字好似有它自己想要的方向,大腦蹦出一個又一個字詞,靈感併著語感,載文字去它要的地方。當然卡關的時候也有,這時怎麼寫都不對,或是根本什麼也寫不出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