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

含有「核電」共 6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台灣的政壇在2025年正經歷一場激烈的震盪:藍綠之間的對決持續深化,「大罷免」雖以全軍覆沒收場,但所留下的社會裂痕與政治後座力依然存在;同時,重啟核電的公投議題再度被推上檯面,成為新一輪公共政策與價值辯論的焦點。夾在其中的民眾黨,看似有機會在藍綠激戰下取得空間,卻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抉擇與困境。究竟在大
Thumbnail
兩岸問題也要放在科學與政治兩個層面去衡量。
Thumbnail
本文探討核電的發展方向,從科學角度分析核分裂與核融合的優缺點,並批判以政治手段阻礙能源政策的作法。文章以臺灣核三廠為例,點出核電廠的環保疑慮,並主張應以科學根據作為能源政策決策的依據,而非政治操作。
Thumbnail
👁‍🗨 社會觀察與感觸|關注社會現象與民眾心理,從財務與人生視角反思時代議題 ✍️ 作者:50歲退休練習生|專注於股息投資與現金流規劃 🌍 引言:能源焦慮下的集體心理投射 在這個能源焦慮感逐漸升高的時代,核電的存廢早已超越技術範疇,成為一種社會心理的映照。 我們不妨從一則新
前言 二十一世紀的能源轉型是一場關於速度、成本和規模的競賽。在全球應對氣候變遷的迫切需求下,任何能源技術的價值都必須通過其能否快速、經濟且大規模地取代化石燃料來衡量。核電,長期以來被其支持者定位為穩定、低碳的基載電力來源,然而,一份對全球數據的嚴謹審視,卻揭示了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 本報告旨在論
Thumbnail
src
Morris Yen-avatar-img
2025/08/18
公投, 多數為贏!
爽閒妻-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19
Morris Yen 對阿~就看那邊人多參與就贏了 無關好壞對錯
2025年8月23日的全國性公民投票第21案,聚焦是否同意第三核能發電廠(核三)經主管機關確認無安全疑慮後繼續運轉,引發社會熱議。中央選舉委員會舉辦的第二場意見發表會,由正方代表翁曉玲(立法委員)與反方代表林子倫(台大教授)展開論辯,圍繞能源安全、環境健康、國際趨勢及經濟成本等面向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