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

含有「水稻」共 3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吉貝素(GA,gibberellic acid)是很重要的植物激素,對種子發芽、節間延長都很重要。 有趣的是,當初的發現是因為被真菌感染的水稻會罹患「水稻惡苗病」,而真菌會產生GA。 不過,最近的研究發現了GA的新技能:幫助植物抗逆境! 這實在太神奇了!來看看吧!
Thumbnail
謝謝老師分享!老師好認真!!植物荷爾蒙的複雜作用,也是超乎想像呢!
根瘤菌會與植物共生,幫助植物固氮,這個可說學過生物的人應該都聽過。不過,我們在研究根瘤菌時,通常都是關心植物的時候比較多;但是細菌遇到植物時,到底會產生什麼樣的反應呢? 最近有研究團隊,使用了不同植物的萃取物來測試根瘤菌,結果還蠻有意思的!
Thumbnail
謝謝老師分享!最後一段說得很有道理!!
早上分享了「十大重要醫藥發明」,後來想到,應該再多壓榨一下我的AI顧問團! 所以我就又問了它們一堆問題~ 答案還挺有意思的!
Thumbnail
可能是訓練資料來源造成的?已經發展很久的藥物在現在的網路上比較少提到,沒有調整比重的話就會有很重要的藥用植物但是因為太老舊而降低排序 (這樣說來ChatGPT的選擇比較接近我的名單)
今天是一年的最後一天,來分享一個有點趣味的故事。 故事的開始是,在11月,有一篇論文在討論「氣候變遷影響中國與日本的稻米品質」。 原本其實也沒什麼,畢竟氣候變遷對全世界的農作物的品質都造成影響。 但是,在最近這兩天,卻在《自然》期刊上出現了一篇非常用力的反駁文。
Thumbnail
謝謝老師分享!有關稻米好吃原因的內容就很有趣了,最後看了引用文章的標題,加上您的說明,就更了解其中的趣味了!😆😆 謝謝老師總是分享有趣的科普文章,願您新的一年心想事成,平安順利~~
在大家看《水稻說:SSS~矽!》的時候,不知道是否有注意到一個特殊的詞「昆蟲-雷射」呢? 聽起來很奇怪,但這其實是「蚜蟲切口技術」(aphid stylet technique)的更新版。 原來是使用蚜蟲,但是在水稻的這篇論文裡,他們開發了使用褐飛蝨的方法~
Thumbnail
謝謝老師幽默分享! 還是說……褐飛蝨比較不怕痛?
從人類注意到有些農作物不能在同一塊土地上連作、到懂得施肥與輪作,甚至開始利用豆科植物來提升農作物的產量,中間可能有上千年的歷史。 後來有許多研究,確定了植物有17個必需元素。但是,有些植物需要的比別人更多一點。 像禾本科植物,就需要矽。最近的研究發現了一個與矽相關的蛋白質!
Thumbnail
我們在學習生物學的時候,總會提到「大部分」的突變都對生物有害。其中有一類的突變稱為「移碼突變」,是因為刪除或加入核苷酸,造成轉譯時無法再依照原來的方式讀密碼。 但是,有時候雖然發生了移碼突變,基因卻還是能產生有功能的胺基酸! 這實在太奇妙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Thumbnail
要如何提升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好讓糧食得以增產呢?我們曾介紹過將藻類的蛋白核植入的方法,也提到過有些科學家想要把C3植物改成工作效率高一倍的C4植物。 要把C3改成C4,牽涉到「髓鞘細胞」,恐怕大不易喔!不過,最近的研究發現,可能比我們想得要簡單「一點點」!
Thumbnail
謝謝老師分享!至少找到禾本科的源頭了!DOF!!
為了滿足不斷增加的人口導致的糧食需求,科學家不斷地試圖從水稻中開發新的基因,但於近年來遇到瓶頸,因此,需要從野生稻中開發新的基因資源。 最近,科學家們從各大洲收集了野生稻進行定序,成果非常豐碩!
Thumbnail
謝謝您的分享❤️
提到施肥,大家總是會先想到所謂的三要素:氮、磷、鉀。但是,植物的必需元素並不只有這三個,還有其他的巨量元素與微量元素,對植物也非常重要。 最近的研究發現,以奈米顆粒的方式施肥,對微量元素來說,或許是一個好方法!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