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說:SSS~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水稻。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水稻。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從人類注意到有些農作物不能在同一塊土地上連作、到懂得施肥與輪作,甚至開始利用豆科植物來提升農作物的產量,中間可能有上千年的歷史。


到了公元1860年,Julius Sachs發明了水耕法,找到了哪些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可說是一大進步。雖然當時因為種種限制,Sachs並沒有找到全部的必需元素,不過對於必需元素的研究,從此進步得越來越快。


隨著技術的進步,我們現在已經知道,對所有的植物來說,有十七個元素是必需的。少了它們,植物就會長不好、會死掉。


但是,除了這十七個必需元素,有些植物需要更多一點點!例如之前就發現,禾本科植物需要矽(Silicon)。缺矽的植物容易倒伏、根部容易被真菌感染。添加了矽,會讓它們長得更好。


但是,到底禾本科植物如何吸收矽呢?吸收以後,會發生什麼事呢?最近有個研究團隊,發現了一個重要的「矽信號蛋白」(SSS,Shoot-Silicon-Signal),讓我們對這些問題有了一些答案。


他們是如何發現SSS的呢?一開始,研究團隊是在研究水稻節部的營養分配調控。那個時候,他們在進行轉錄體分析時,發現了一個看似節部特異表現的候選基因。


後來,當他們在另一項研究時,在分析矽敏感突變株siet4時,發現SSS在缺矽的葉片中表現,但在添加矽處理一天後表現量就明顯下降啦。


這這就讓他們開始強烈的懷疑,SSS是不是與矽信號調控有關呢?於是他們進行了SSS的詳細表現分析。結果發現,在營養生長期,SSS只在地上部分表現,而且只要矽一出現,它很快就有反應,還存在著劑量依賴關係。


為了要證實SSS對水稻有多重要,研究團隊製作了sss基因剔除突變株。結果發現,sss突變株的稻穀產量降到只有野生種的1/3!仔細分析發現,sss突變株每株穗數減少到剩下野生種的51-70%,這使得總產量僅為野生種的26-32%。


他們分析突變株,發現雖然突變株株高與野生種相近,甚至可說整體外觀並沒有明顯差異,而且開花時間也幾乎不受影響(這點特別有趣,因為SSS是開花素florigen的同源基因);但是根部吸收矽的能力降至野生種的一半,而稻殼中的矽含量降至野生種的72-79%、旗葉中的矽含量降至野生種的37-40%。也就是說,SSS的確對矽的吸收很重要。


另外,他們還分析了野生種以及sss突變株的轉錄體,而且還做了加矽與不加矽的處理。結果發現,在缺矽時,有100個基因在突變株中表現量下降,其中也包括了Lsi1Lsi2Lsi3等矽運輸相關基因。


雖然大部分受影響的基因與野生種添加矽後的表現模式相似,但是他們發現,Lsi1Lsi2的基因表現,在突變株中降至基線,且不論加不加矽,表現量都比較低,明顯的與野生種在矽處理後才降低表現的狀況不同。也就是說,Lsi1Lsi2這兩個矽運輸蛋白,的確會受到SSS基因的影響喔。


由於Lsi1Lsi2出現在根部,而之前曾觀察到,SSS在水稻的節部表現。因此研究團隊想瞭解,究竟SSS出現在水稻的哪些部分。首先,他們使用西方墨點法,在水稻的根部測到SSS蛋白質的存在。這證實了SSS可能在根部影響水稻對矽的吸收。而sss突變株的性狀也告訴我們,它可能被運輸到根部,在根部影響植物對矽的吸收。為了要看看植物是否會運輸SSS,他們開發了「昆蟲-雷射」的方法,來收集水稻韌皮部的液體,結果發現SSS可透過韌皮部從葉片運輸到根部。


他們觀察到,SSS蛋白質在韌皮部中可以被運輸到根部周期細胞(pericycle)。但是Lsi1Lsi2並不會出現在這個地方。所以SSS是如何與這兩個運輸蛋白發生互動的?研究團隊把SSS加上兩個綠色螢光蛋白(GFP),讓它大到無法被韌皮部運輸,結果這個超大SSS就不出現在根部了。這個發現意味著,SSS一定要靠著韌皮部運輸,才能到達根部。


雖然研究團隊在使用Lsi1啟動子驅動SSS表現時,的確可以讓Lsi1Lsi2的表現量上升,但是效果並不如預期。這暗示了,從SSSLsi1Lsi2之間,可能存在著複雜的調控網路。


另外,轉錄體分析也發現,SSS也調控其他礦物運輸相關基因,包括Lsi3(矽外流轉運體)和Nramp5(錳/鎘轉運體)。所以,這個發現也意味著SSS可能是更大調控網路的一部分,可能不是直接與Lsi1Lsi2進行互動。

總而言之,透過一系列縝密的實驗設計和驗證,研究團隊確認了SSS在水稻矽營養調控中的重要作用。雖然它如何與Lsi1Lsi2進行互動還不明瞭,但是水稻的矽吸收肯定是少不了它的。


那麼,SSS是否也存在於其他禾本科植物中?


答案是肯定的。研究團隊在三種禾本科植物中發現了SSS的同源基因。它們都只在地上部分表現,根部不表現。而且,也都會受到矽處理的調控而表現量下降。其中小麥 (Triticum aestivum)有三個(TaFTL12ABD),而其中兩個(A和D)表現類似。不過,與水稻不同的是,這些基因在基部節部並不表現。玉米 (Zea mays)也有一個(ZmFTL12),不過即使長期矽處理後,它仍然保持基礎的表現量。而孟宗竹 (Phyllostachys edulis)也有一個(PeFTL12),它在長期矽處理後表現完全消失,也與水稻不同。


所以,這些發現告訴我們,SSS信息傳導途徑是禾本科植物特有的。雖然在演化過程中不同物種發展出略微不同的調控機制,但基本上都還是會對矽有反應。它們不同的調控機制,也反映不同禾本科植物對矽的需求和利用策略差異。


參考文獻:


Yamaji, N., Mitani-Ueno, N., Fujii, T. et al. Shoot-Silicon-Signal protein to regulate root silicon uptake in rice. Nat Commun 15, 10712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55322-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葉報報
245會員
795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老葉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大麥曾經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之一,雖然現在食用的人並不多,但依然是重要的動物飼料原料與釀造作物之一。因此,大麥的產量當然重要。 大麥的產量由它的花序,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麥穗來決定。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大麥花序的形態,其實是由一套名叫CLAVATA訊息傳遞系統負責的喔!
Thumbnail
2025/04/29
大麥曾經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之一,雖然現在食用的人並不多,但依然是重要的動物飼料原料與釀造作物之一。因此,大麥的產量當然重要。 大麥的產量由它的花序,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麥穗來決定。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大麥花序的形態,其實是由一套名叫CLAVATA訊息傳遞系統負責的喔!
Thumbnail
2025/04/29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Thumbnail
2025/04/29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Thumbnail
2025/04/28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主要使用可見光。傳統上,科學家認為超過700奈米的長波光(也就是所謂的「紅外光」)能量太低,無法推動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關鍵氧化還原反應。因此,「700奈米」被視為光合作用的紅色極限(red limit)。 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在藍綠菌中找到了突破點!
Thumbnail
2025/04/28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主要使用可見光。傳統上,科學家認為超過700奈米的長波光(也就是所謂的「紅外光」)能量太低,無法推動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關鍵氧化還原反應。因此,「700奈米」被視為光合作用的紅色極限(red limit)。 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在藍綠菌中找到了突破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有些植物在缺氮時,會召喚固氮菌來幫忙。它們一同工作形成根瘤,不只是對自己有利,也讓相同區域的其他植物一同受惠。 過去針對固氮菌的許多研究,都是著眼在植物的產量。最近的研究發現,固氮菌對植物還有其它的影響喔!
Thumbnail
有些植物在缺氮時,會召喚固氮菌來幫忙。它們一同工作形成根瘤,不只是對自己有利,也讓相同區域的其他植物一同受惠。 過去針對固氮菌的許多研究,都是著眼在植物的產量。最近的研究發現,固氮菌對植物還有其它的影響喔!
Thumbnail
你知道現在我們可能要兩顆橘子,才有辦法獲得跟1950年代一顆橘子同等的養分嗎? 研究發現,現在的許多的作物養分正在大量流失,美國研究發現現在的作物跟1950年代相比,「鐵含量下降37%,維他命A下降21%,維他命C下降30%。」而高麗菜、番茄、菠菜等作物,從1914-現在,礦物質含量僅剩下10%。
Thumbnail
你知道現在我們可能要兩顆橘子,才有辦法獲得跟1950年代一顆橘子同等的養分嗎? 研究發現,現在的許多的作物養分正在大量流失,美國研究發現現在的作物跟1950年代相比,「鐵含量下降37%,維他命A下降21%,維他命C下降30%。」而高麗菜、番茄、菠菜等作物,從1914-現在,礦物質含量僅剩下10%。
Thumbnail
硼和我們之前介紹過的微量元素很不一樣,它既不是酶的組成,也不和有機化合物配合,也不參與電子傳遞和氧化還原,但硼的存在還是非常重要,它大多集中在植物的莖間、根尖、葉片、花器當中,具有特殊的營養功能。 以花器為例,花器包含柱頭、子房、雌蕊和雄蕊,硼可以讓花粉快速萌芽,花粉管迅速進入子房,就能幫助種子的
Thumbnail
硼和我們之前介紹過的微量元素很不一樣,它既不是酶的組成,也不和有機化合物配合,也不參與電子傳遞和氧化還原,但硼的存在還是非常重要,它大多集中在植物的莖間、根尖、葉片、花器當中,具有特殊的營養功能。 以花器為例,花器包含柱頭、子房、雌蕊和雄蕊,硼可以讓花粉快速萌芽,花粉管迅速進入子房,就能幫助種子的
Thumbnail
植物的含鐵量會隨著植物種類和部位有所差異,像菠菜、萵苣......都是含鐵量比較高的植物。鐵不是葉綠素的組成分,但合成葉綠素的時候還是需要鐵,否則葉綠素無法形成,鐵還影響了植物捕光的器官。 另外,植物體內許多氧化酶的組成份都含有鐵,因此鐵對植物的代謝扮演重要角色,像是呼吸過程。 同樣也是酶的重要
Thumbnail
植物的含鐵量會隨著植物種類和部位有所差異,像菠菜、萵苣......都是含鐵量比較高的植物。鐵不是葉綠素的組成分,但合成葉綠素的時候還是需要鐵,否則葉綠素無法形成,鐵還影響了植物捕光的器官。 另外,植物體內許多氧化酶的組成份都含有鐵,因此鐵對植物的代謝扮演重要角色,像是呼吸過程。 同樣也是酶的重要
Thumbnail
生物膜在生物體當中是控制物質進出的角色,細胞膜也是生物膜的一種,鈣能夠穩定膜的結構,提高細胞膜的疏水性,並增加細胞膜對鉀、鈉、鎂等離子吸收的選擇性,缺鈣的時候這方面的能力就會降低。 再加上細胞分裂需要鈣,但鈣會被固定在細胞壁當中,不容易被轉移或再利用,必須適時補充,否則會影響新細胞形成,以及植物對
Thumbnail
生物膜在生物體當中是控制物質進出的角色,細胞膜也是生物膜的一種,鈣能夠穩定膜的結構,提高細胞膜的疏水性,並增加細胞膜對鉀、鈉、鎂等離子吸收的選擇性,缺鈣的時候這方面的能力就會降低。 再加上細胞分裂需要鈣,但鈣會被固定在細胞壁當中,不容易被轉移或再利用,必須適時補充,否則會影響新細胞形成,以及植物對
Thumbnail
氮是植物體內蛋白質、核酸、葉綠素、酶、維他命、植物生長素、生物鹼......等有機化合物的組成份,大概佔了植物體重量的0.3%~0.5%。 特別是蛋白質,氮在其中佔的含量大概是16%~18%,而蛋白質在植物生長與發育過程中又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少了蛋白質,新細胞形成就會受到抑制,植物的生長、發育
Thumbnail
氮是植物體內蛋白質、核酸、葉綠素、酶、維他命、植物生長素、生物鹼......等有機化合物的組成份,大概佔了植物體重量的0.3%~0.5%。 特別是蛋白質,氮在其中佔的含量大概是16%~18%,而蛋白質在植物生長與發育過程中又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少了蛋白質,新細胞形成就會受到抑制,植物的生長、發育
Thumbnail
在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中,有十六種不可或缺的元素,稱為「必需元素」,依照植物體內的含量區分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包含碳、氫、氧、氮、磷、鉀、鈣、鎂、硫,微量元素則有鐵、硼、錳、銅、鋅、鉬、氯。 另外還有一些元素,不是必需,但對某些特定植物有幫助,稱為「有益元素」,如鈉、矽、鈷....
Thumbnail
在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中,有十六種不可或缺的元素,稱為「必需元素」,依照植物體內的含量區分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包含碳、氫、氧、氮、磷、鉀、鈣、鎂、硫,微量元素則有鐵、硼、錳、銅、鋅、鉬、氯。 另外還有一些元素,不是必需,但對某些特定植物有幫助,稱為「有益元素」,如鈉、矽、鈷....
Thumbnail
好好種出只有陽光、空氣、水和土壤孕育出來的米,是沒有技術、不具經濟價值、低階的農業。 而現代糧食生產體系正努力轉型為生物科技業,源源不絕的創意、各種意想不到的技術,但堅持不要標示,因為 這會引起市場不必要的恐慌
Thumbnail
好好種出只有陽光、空氣、水和土壤孕育出來的米,是沒有技術、不具經濟價值、低階的農業。 而現代糧食生產體系正努力轉型為生物科技業,源源不絕的創意、各種意想不到的技術,但堅持不要標示,因為 這會引起市場不必要的恐慌
Thumbnail
無農藥,大部分的人都能理解,就算用農藥的人多少也會同意農藥是必要之惡,如果沒有病蟲害沒人會想去用這種東西。但說到無肥料,那就會讓人百思不得其解,人要吃飯,為什麼種菜不施肥呢?這樣是在虐待作物、剝削土地吧?
Thumbnail
無農藥,大部分的人都能理解,就算用農藥的人多少也會同意農藥是必要之惡,如果沒有病蟲害沒人會想去用這種東西。但說到無肥料,那就會讓人百思不得其解,人要吃飯,為什麼種菜不施肥呢?這樣是在虐待作物、剝削土地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