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這篇文章的分享讓我想到--儘管我們總是習慣為他人貼上扁平的印象標籤,每個人也依然正在努力畫出聚集各種顏色的光譜,讓本來互不了解的彼此可以看見不同的世界。
2.文中的觀點「例如我們以為的善意,事實上可能反應我們並不把盲人視為正常人的潛意識,也可能無形中強化盲者將自己視為弱者的認知。可是善意同時又是同理心的原點。」讓人觸動的同時也感到兩難:究竟該如何使用善意才不會傷害到本來想要善待的人們?釋出善意的行為本身是否隱藏著偏見與自我滿足?但我認為文中也已經提示了某一種可能,就像盲人有各自不同的情形,失明也只是他們一部分的故事。如果能將盲人視為日常社會的一分子,像和熱情的鄰居打招呼、像與親密的朋友相處,一步步摸索覺得舒服的距離從不是多數族群的專利,在與每個人相處的時候都需要思考這些事情,相信這本書的問世會讓更多讀者瞭解看不見的人不一定會迷失方向,也可能比大多數的人更瞭解自己。
3.無論是原書引用或分享的文字都讓人不斷產生新的思考,書中深刻的觀點也為我打開新的視界,不知道是否方便讓我把這篇文章分享到FB?想要以後重讀時可以快速找到這篇文章,也想讓更多讀者看到這些文字與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