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運動

含有「社會運動」共 25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付費限定
在我創業初期,那些專案實在不是很成功,很常出現的問題是,我給了員工的工作他們承受不了。那並不是我不斷催促他們,金睛火眼的在後面看著的那種,而是他們在我的指揮下的心理壓力非常大。至於心理壓力大是甚麼呢?是因為我常常都相信他們能做到一些事,然後給他們一些任務,然後他們根本就沒有能力做完,又不敢或不想違抗
付費限定
以前有一句成語,叫作三人成虎,也就是只要三個人都說有老虎,就算老虎不存在,一樣可以無中生有,使大家都認為老虎存在。在二戰的時期,納粹黨與大日本帝國的大本營戰報就是利用這點,不斷以不同的身份說差不多的話,最終洗腦了整個社會,控制了主流思想。 各國政府看到之後,也發現了這招很好用,然後就產生六七十年代
因為很多人批評蔣雨融的演說,所以我就去看了。主要的批評多數是說她說的不就是知識份子們最愛聽的世界主義天下一家那一套嗎?又或者有人談論她的背景是權貴,所以說這種話是風涼話,這類評論在中國那邊的朋友比較能聽到;有些就單純從技巧評論,覺得她的演說技巧不好,情感虛假,太過矯情甚麼的。 我留意到大多數網上批
付費限定
有不少朋友特別是香港朋友問我關於臺灣罷免的事情,問我,這次罷免失敗是民進黨大挫敗嗎?雖然我好像有解釋過我的看法,不過可能說得不夠明確,那麼我不再妨再說一下:在我看,形勢沒有任何明顯的改變。 首先我在想,臺灣政治有一個非常令人容易誤會的地方,就是他像美國一樣,「執政黨」的定義是總統所在的黨,而不是國
付費限定
在古希臘時代的阿里士多德說,大部份工作其實都是長時間的體力勞動,沉悶沒有趣味的,而從事這樣工作的人,而長時間從事這些不用思考,沒有趣味,只是重複工作的人。他們總是情緒化欠缺理性,也欠缺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人云亦云,因此他們是不應成為可以參與政治決策與保護城邦的公民的。 他們的腦子與品格沒能力維持城邦,
付費限定
網絡跟傳統的媒體不一樣的地方是,他對於公眾人物與小老百姓的界線,是非常含糊的。在以前傳統媒體的時代,劉德華在二十歲之前是名不經傳的小老百姓,而當他在電視劇上當演員之後,他就成為了公眾人物了。而葉繼歡在上報紙新聞前是小老百姓,上了報紙就是公眾人物。 那是因為媒體是一個非常有限的資訊來源,在八十年代,
付費限定
在二十多年前我很年輕的時候,我有段時間在深圳工作,收的薪水是人民幣。那時我跟其他香港差不多年齡的人,談及深圳的生活時,通常都是意見有很大衝突。因為他們看到的深圳跟我的太不一樣。 那是應該是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期,在他們的形容中,深圳是個很好的地方,非常的先進光鮮,到處都是華麗的高樓大廈,五光十色,消
付費限定
這篇文章其實是寫給不是臺灣人(主要是香港人,應該也有包括海外華人,南洋華人與中國人)的朋友們的科普文,讓大家搞清楚到底臺灣在發生甚麼事,以及發生的原因。因為我想外面的人是不容易理解為何在臺灣,罷免這件事跟其他地方有甚麼不同。 臺灣的罷免制度是獨特的存在,的確這世界上很多民主國家都有罷免制度,但臺灣
本頁探討了民進黨立委王義川在政論節目中的厭女爭議及其對台派形象的影響,並分析了民主運動中性別平等與台派價值的融合挑戰。性平部譴責王義川的言論反映父權框架,呼籲台派摒棄性別歧視,但「不要厭女的台派」的論述被批評可能過於簡化,導致內部分裂。此外,文中討論了性別平等與主權意識形態的位階衝突,強調需更細膩的
Thumbnail
投票
主題看膩了要換嗎?
2 個選項 · 前往投票
付費限定
中國在民初革命期間誕生而延續至今的政黨,皆為「列寧式政黨」,而這些政黨去到今天,都是東亞地區最富有影響力的政黨(也就是中國共產黨)。那你當然就會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同樣是「政黨」,列寧式政黨跟民主政黨,也就是臺灣與歐美大部份的政黨有甚麼分別呢? 其實一般大眾是分不清的,對他們而言,有個黨字的看起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