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

含有「自動化」共 25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穗波在中風後的復健之旅。穗波一開始對復健感到迷惘,認為復健是「人為的」回復,但後來理解到「習慣成自然」的道理,並且通過不斷重覆練習來建立新的神經廻路。穗波分享了日常復健的經歷,包括走路練習和寫作,並提到飼養小貓「麻吉」帶來的歡樂和激勵。
Thumbnail
彼得潘-avatar-img
1 天前
1
無意冒犯 這個說法痛擊了我兩次:一人中風 全家發瘋。 家裡隔十年胞兄和家母都因出血性中風半癱 出院後都安排復健課程 很遺憾都以坐輪椅告終 可能腦部傷害太嚴重以致運動或平衡機能喪失 也或許復健的身心痛苦讓人卻步 我親見胞兄面目猙獰扭曲的邁不出一小步 實在不忍。 昨天入睡前和老婆說了幾句話:無災無難(緬甸地震)無病無殃可能是世上最好的福報!
1
穗波心理師-avatar-img
發文者
1 天前
1
彼得潘 以下: 神經可塑性的證明 (圖 : 國衛院論壇2021)
1
飛那達專注於提供高效智能自動化解決方案,與Fanuc合作,推動先進機械技術的應用,其機械手臂產品涵蓋從小型精密作業到重型搬運,具備高剛性結構與伺服控制技術,提升生產效率,適用於各行各業的自動化需求,助力企業智慧製造轉型。
Thumbnail
其實,我本來只是想錄個 "簡短" 的影片來介紹 make.com 的 Webhook~ 沒想到竟搞出了一個長影片來,意外呀! 如果,不知道 Make.com 可以做什麼,那就看看下面的文章,有興趣再來看影片。
UPBIT交易所上新幣能引發短時間內的爆拉潮,搞一個自動買入系統!
Thumbnail
  演算法、通知提醒與AI工具的發展把這個「智慧型」的進程又往前推了一步,我們不再需要主動安排自己的時間、主動選擇自己要做什麼、工作中一大部分的思考也委託給AI來完成。一定程度下,我們貨真價實地成為了「機器的一根螺絲釘」,為什麼出現在那裡?為什麼旋轉?不清楚,電腦決定的。
工具變聰明後,人類反而變笨了。
建築物工程專案是一項極具挑戰的工作,處理不好的話會產生好大問題,亦有機會虧本,或引致意外發生。隨著數位化技術的進步,自動化建築工程管理成為提升效率與優化資源的重要解決方案。透過全面整合數據、實現智能化監控,建築企業將能更高效地應對複雜的專案管理挑戰。以下將深入探討自動化建築工程管理的應用與優勢。
Thumbnail
付費限定
亞德客國際集團 (1590.TW):2月月度業績:因電子/紡織行業需求疲軟低於高盛預期3%;重申買入評級 3月5日,亞德客公佈2月營收為人民幣5.27億元(環比+6%,同比+63%)/新台幣23.71億元(環比+7%,同比+68%),低於高盛預期3%。 2月業績未達預期主要原因包括:(1)
Thumbnail
Figure公司推出Helix,一款具「通用性」的AI模型,賦予人形機器人理解語言、適應環境及執行複雜任務的能力。Helix突破傳統限制,實現全上半身精細控制、多機器人協作、零樣本泛化及商業化部署。這項技術預示著機器人將廣泛應用於各產業,開啟自動化的新篇章。
Thumbnail
想像一下,你剛成立了一家新公司,手頭資源有限,但卻需要快速擴展業務。這時,你發現有一種技術可以幫你自動完成大部分工作,從市場行銷到客戶服務,甚至連網站建設都能一手包辦。這不是科幻電影的情節,而是AI Agents(人工智慧代理)正在改變的現實。隨著AI技術的飛速發展,AI Agents已經不再是未來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