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免費加入會員,不會錯過每一篇文章喔。
也可以用聽的了解AI喔
目錄
- 別再說機器人「不夠聰明」!企業自動化的痛點與轉機
- Helix現身:不只是機器手臂,更是企業的「AI通用人形助手」
- 突破性技術解密:Helix如何做到「前所未見」的五大關鍵?
- 「系統一、系統二」雙腦架構:解開Helix高效運作的AI秘密
- 從工廠到店面到你家:Helix即將引爆的產業應用潛力
- 人形機器人時代來臨?Helix不只是一小步,更是產業大躍進的起點
- 資料來源

1. 別再說機器人「不夠聰明」!企業自動化的痛點與轉機
各位企業主、高階主管,大家好,我是阿峰老師。
在數位轉型的浪潮下,AI人工智慧、自動化技術已經是顯學,大家都在談怎麼樣用機器人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但說實話,很多企業導入機器人之後,卻發現好像沒有想像中那麼好用?
傳統的機器人,在工廠生產線上的確表現出色,重複性的動作、標準化的流程,它們可以做得又快又好。但一遇到比較複雜、彈性的環境,像是倉儲物流、零售服務,甚至是更客製化的客戶服務,就常常卡關。
為什麼?因為傳統機器人「不夠聰明」。
它們只能執行事先設定好的指令,稍微超出範圍就傻住;面對沒看過的東西、沒學過的任務,就完全束手無策。要教它們新技能,不是要花大錢請專家來寫程式,就是要花大量時間去示範、收集數據。這樣一來,導入成本高、時間長,效益自然就打折扣。
難道機器人就只能在工廠裡鎖螺絲嗎?
當然不是!現在,Figure公司推出的Helix模型,就是要來打破這個僵局,為企業自動化帶來真正的轉機。

2. Helix現身:不只是機器手臂,更是企業的「AI通用人形助手」
Helix到底是什麼?簡單來說,它是一個「視覺-語言-行動」(VLA)AI模型,專門設計來控制人形機器人的。但它跟傳統機器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具備了「通用性」。
過去的機器人,就像是專才,一種機器人可能只會做一種工作。但Helix的目標,是要打造出像人類一樣的「通才」。它不只是一隻機器手臂,更像是企業的「AI通用人形助手」。
Helix的核心概念,就是讓機器人能夠像人一樣思考和行動。透過整合視覺感知、自然語言理解、以及精確的動作控制,Helix讓機器人能夠:
- 聽懂人類的自然語言指令,不用再寫複雜的程式碼。
- 看懂複雜的環境,即使是雜亂無章的家庭或倉庫,也能夠應對自如。
- 做出精細靈巧的動作,不只是簡單的搬運,更能執行組裝、分類、甚至客服等更複雜的任務。
更重要的是,Helix具備「零樣本泛化能力」,對於沒看過的東西、沒學過的任務,也能夠舉一反三、即時反應。這就好像我們人類,即使第一次看到仙人掌,也能理解「撿起沙漠物品」是什麼意思,並且知道該怎麼做。
這樣的「AI通用人形助手」,對於企業來說,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機器人不再只是生產線上的工具,而是可以深入到企業營運的各個環節,成為真正的「智慧勞動力」。
3. 突破性技術解密:Helix如何做到「前所未見」的五大關鍵?
Helix之所以被稱為「劃時代」的技術,並不是空穴來風。它確實在機器人技術上實現了多項**「首次」**的突破,讓過去認為不可能的事情,變成了現實。
Helix的五大關鍵技術突破:
- 全上半身精細控制:
過去的機器人,頂多控制手臂夾爪,但Helix卻能精細控制人形機器人上半身的35個自由度,包含手腕、軀幹、頭部、甚至手指。而且是每秒200次的高頻率連續控制,動作非常流暢精準。這讓機器人能做到更複雜、更靈巧的動作,應用場景也更廣泛。
- 多機器人協作無縫接軌:
過去要讓多台機器人協同工作,非常困難,要個別訓練、還要設定複雜的協作程式。但Helix卻能讓兩個機器人使用同一套AI模型,就能即時協作完成任務,就像人類團隊合作一樣自然。這大幅提升了效率,也降低了部署成本。
- 「撿起任何東西」的超強泛化力:
傳統機器人要撿東西,只能針對特定物品編程。但Helix卻能透過簡單的自然語言指令,撿起幾乎任何小型家用物品,即使是從未見過的東西。這展現了驚人的物體泛化能力,讓機器人更能適應真實世界的多樣性。
- 單一AI模型搞定所有任務:
過去的AI模型,通常一種模型只能做一種任務。但Helix卻只用一組神經網路權重,就能學習所有行為,包含撿取物品、操作家電、多機器人協作等等,無需針對特定任務微調。這簡化了AI模型的複雜度,也更方便企業部署和維護。
- 商業化落地近在眼前:
過去的VLA模型,運算需求龐大,很難實際應用。但Helix卻能在低功耗的嵌入式GPU上高效運行,這代表Helix已經具備了商業部署的條件,不再只是實驗室裡的技術展示。

這五大突破,讓Helix不只是技術上的創新,更是人形機器人商業化應用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4. 「系統一、系統二」雙腦架構:解開Helix高效運作的AI秘密
Helix之所以能做到這麼多「前所未見」的事情,背後的核心功臣就是它獨特的「系統一、系統二」雙腦架構。
這個架構的概念,其實有點像我們人類的思考模式。
- 系統二 (S2):
- 就像我們人類的「慢思考」負責高層次的思考、理解語言、分析場景、規劃任務。
- S2使用預訓練的視覺語言模型 (VLM),就像機器人的「大腦」,雖然運作頻率較慢 (7-9赫茲),但思考周密、擅長處理複雜問題。
- 系統一 (S1):
- 就像我們人類的「快思考」,負責快速反應、執行動作、即時調整。
- S1是一個快速反應的視動策略,將S2的規劃轉換成精確的機器人動作,每秒高達200次。S1就像機器人的「身體」,反應迅速、動作精準。
S2負責「想」,S1負責「做」,兩個系統協同合作,就像人類的「大腦」和「身體」完美配合一樣。
舉個例來說,當你跟Helix機器人說「把餅乾放到抽屜裡」,S2會先理解你的指令,分析「餅乾」是什麼、「抽屜」在哪裡;然後S1就會根據S2的規劃,快速精準地控制機器手臂,把餅乾放到抽屜裡。
這種雙系統架構的優點,就是既能「思考周全」,又能「反應迅速」,讓Helix機器人能夠在複雜多變的真實環境中,高效穩定地完成任務。
5. 從工廠到店面到你家:Helix即將引爆的產業應用潛力
具備「通用AI腦」的Helix人形機器人,將會為各行各業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 智慧製造: 在工廠生產線上,Helix機器人可以執行更精細的組裝、檢測任務,提升產品品質和生產效率。相較於傳統自動化設備,Helix更具備彈性,可以快速適應生產線的調整和產品的更換。
- 物流倉儲: 在倉庫和物流中心,Helix機器人可以更彈性地處理貨物搬運、分揀、包裝等工作。面對種類繁多的商品、不斷變化的庫存,Helix的「零樣本泛化能力」將能發揮巨大優勢。
- 零售服務: 在零售店面,Helix機器人可以提供更人性化的顧客服務,例如商品導覽、產品介紹、甚至結帳協助。透過自然語言互動,Helix可以提升顧客體驗,也減輕店員的工作負擔。
- 醫療照護: 在醫療院所和居家照護領域,Helix機器人可以協助搬運重物、遞送藥品、輔助病人行動,減輕醫護人員和家屬的負擔。尤其在人口老化的社會,Helix在長照領域的應用潛力更是備受期待。

除了以上這些產業,Helix在餐飲業、農業、建築業、甚至家庭服務等領域,都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可以預見,隨著Helix技術的成熟和普及,人形機器人將會深入到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智慧勞動力」。
6. 人形機器人時代來臨?Helix不只是一小步,更是產業大躍進的起點
Figure Helix的問世,不只是一個技術上的突破,更代表著人形機器人技術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它讓我們看到,過去科幻電影裡的場景,正在一步步變成現實。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能在辦公室、工廠、店面、甚至家裡,看到人形機器人忙碌工作的身影。它們將會成為我們工作上的好幫手、生活上的好夥伴,為企業帶來效率提升、成本降低,也為人類創造更便利、更舒適的生活。
當然,人形機器人技術的發展,還有許多挑戰需要克服,例如安全性、倫理規範、社會接受度等等。但Helix的出現,無疑為人形機器人產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也讓我們對AI技術的未來,充滿了更多期待。
身為企業主和高階主管,現在就應該開始關注人形機器人技術的發展趨勢,思考如何將這項新技術應用到企業的營運中,搶佔市場先機。Helix不只是一小步,更是產業大躍進的起點,你準備好了嗎?
掌握 AI 新知,就在「下班學 AI」!
想要學習更多關於 AI 的實用知識和技巧嗎?歡迎加入阿峰老師的「下班學 AI」學習社群,並訂閱我的 Podcast 頻道,跟著阿峰老師一起學習,讓你跟上 AI 的腳步!
我不僅擁有豐富的AI教學經驗,並在多家企業、政府單位與組織推動AI教育培訓,更有超過500小時的教學時數,能因應各種產業與需求。
最後如果對AI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有
針對組織部門中高階主管的AI趨勢課程。
也有針對基層員工的客製化手把手AI工作坊。
AI教學經歷:
- 企業組織:台灣理光、華碩電腦、南山人壽、新加坡商蝦娛樂電商、歐德傢俱、裕隆日產、順益集團、南都汽車集團(Toyota經銷商)、圖爾思生物科技。
- 政府單位:行政院數位發展部、行政院勞動力發展署分署、經濟部能源署計畫專案管理辦公室、高雄市政府、高雄市社會局、高雄市文化局、國立美術館、中華民國海洋委員會、新竹市衛生局、嘉義縣政府、宜蘭縣工業會、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世新大學。
- 其他組織:台北市東南扶輪社、台北市e東扶輪社、台北市東和扶輪社、台北市新北投扶輪社、新北市中和扶輪社、台中市豐原北區扶輪社、IMC桃園社。
- 教學時數:超過500個小時。
聯繫阿峰老師:
- 教學時數超過500個小時
- 老師的背景:https://peaker.com.tw/ai
- 聯繫阿峰老師:Line ID 0976715102 or line連結
- 免費訂閱阿峰老師的EMAIL,持續接收最新AI資訊。( 點此訂閱 )
- 加入阿峰老師AI社群獲取更多AI資訊。( 點此加入 )
- 阿峰老師的AI podcast節目( 收聽連結 )
- 阿峰老師每週有免費的AI線上30分鐘課程。( 點此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