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拉雅
含有「西拉雅」共 1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透明方塊的沙龍
2025/06/30
2025 原創中文音樂劇【熱蘭遮:刺桐花開時】觀後感
他是荷蘭人父親和西拉雅族人母親所生,踏上這塊土地尋找生母的下落,卻捲入各族群之間微妙且一觸即發的緊張關係。
#
音樂劇
#
觀後感
#
原創
11
2
真然
2025/06/30
3
謝謝您的分享,文章中提到的諸多元素,是我一直以來很有興趣也持續關注的。 讀到您的文章很開心!
3
透明方塊
發文者
2025/06/30
1
真然 謝謝您喜歡我的文章!
1
氣泡水《用照片影像聊聊天》
2025/05/25
【台南景點】牛埔泥岩水土保持園區~龍崎夢幻湖丨新化老街素食
位於台南中正路一帶的新化老街,建於日治時期,是當時重要的政經中心,也是商賈雲集的繁華地帶。因此興建了大批洋樓、街屋,形成繁榮的商店街,而又以巴洛克式建築風格為其特色。 雖然知道老街上有很多美食,但因為停留的時間有限,能不能看到網路上介紹的美食,就隨緣吧。因為同行的媽媽吃素,所以沿路上一
#
台南景點
#
龍崎
#
夢幻湖
33
49
李英華
2025/05/25
5
小時候,阿公養了一隻這種灰色的大水牛,我們小孩子都要去田裏割草給它吃,較大的孩子需去蔗田拔蔗葉回家當它的糧草。 夏天晚上阿公把乾稻草捆成一束束焚燒,薰走叮它的蚊子。 老一輩的農夫一輩子不吃牛肉,把牛當親人看待。
5
氣泡水
發文者
2025/05/26
4
李英華 好溫暖的小時候回憶啊,我小時候很少看到牛,偶爾搭車經過,看到田裡有牛好像發現新大陸,哈! 我的外公那一輩也是不吃牛肉的,因為牛一輩子幫忙耕種,所以很感恩牠們。
4
菜有蟲的沙龍
2024/11/12
《熱蘭遮之淚 17世紀荷蘭牧師溫世繆在福爾摩沙的生命故事》不負責推薦
這本書還沒上市就很期待,因為是瞭解荷蘭時代的第一手資料,畢竟《倒風內海》是創作小說,虛構成分多,《熱蘭遮之淚》是真實人物的日記改編,雖然受到個人視角的限制,但更忠實反映了當時的臺灣真實生活。 所以電子書一上架就趕快買了下來,等看完手頭正在看的書後就立馬翻來看,內容超乎我所期望。
#
荷蘭
#
平埔族
#
西拉雅
33
留言
Palihabasan說故事的沙龍
2024/11/05
Q7.在外來殖民者來到之前,台灣原住民原本的生活是什麼樣子?
以17世紀生活在台南沿海的西拉雅人為例,西拉雅人居住在有許多梅花鹿的廣大草原,房屋高大寬闊,戶戶都有大庭院,女性地位很高,人們客氣有禮、重視平等、以討論的方式決定公共事務。
#
原住民
#
西拉雅
#
女性
33
1
陽台觀察者
2024/11/06
喜歡
圖文都好可愛,也充滿知識性,謝謝Palihabasan分享(但Q7讓人等好久)。❤️
喜歡
付費限定
Down to Earth 親土生活
2024/10/17
開耕了
種蕃茄 經過了一個雨季的荒廢,還有颱風季因為區域排水溝不通造成淹水大半月的浩劫,經過慢慢整頓,農場終於進入可耕狀態,迎接秋冬種植季的開始。 正覺得進度落後,今天先拿寬鋤頭除草,再拿深鋤頭挖深,順便確保水平基準線,這樣以後淹灌植株吃水才能一致,不會有深有淺。再種下蕃茄,間隔穿插蔥株來避忌蟲害。
#
淹水
#
農業
#
土壤
2
3
陽台觀察者
2024/10/20
喜歡
又是一個好的勞動天了,恭喜nipa開耕了。❤️ 也謝謝分享把水留住,滋養土壤的智慧。我住家曾想收集雨水利用,可惜大樓頂樓的排水孔直接通到地下室,管線深埋柱子裡,想中途截水出來用也沒辦法。但開心知道nipa有自己的土地可以打造自己的儲水池。😄
喜歡
nipa
發文者
2024/10/21
1
陽台觀察者 Hello陽台觀察者~ 高興在方格子上看到陽台觀察者來打招呼,我們荒廢了好一陣子呢 希望這季種植也會有好玩的事發生,以後會寫農場野生物與昆蟲,我也要用觀察者眼光來欣賞這些農場小生物一下~😃
1
王家歆的沙龍
2024/07/02
原住民的族名
每個原住民都有族名。 高山原住民有族名,平地原住民也有族名。 這些族名是怎麼來的呢? 很多年前,我在台北聽人類學家陳奇祿演講。 演講內容,我幾乎都忘光了,只記住一件事。 當時,陳奇祿說,原住民的族名是來自“人”字。 在日據時代,替原住民取族名,就看原住民語“人”字怎麼唸。
#
原住民
#
族名
#
高山
10
留言
王溢嘉的沙龍
2023/10/22
013 從草叢中翻出飛番墓
蕭壟勇士「飛番」程天與不只受西拉雅人傳頌,北頭洋還有他的墓。 我們用谷哥導航,在距離北頭洋文化園區不遠處的一個路邊,看到「飛番墓碑沿革」的告示。 但告示牌後方卻是一大片有半人高的蔓草,根本看不到什麼墓碑。 不想輕易放棄的我們,看到遠方有農家和叉路,於是走過去詢問一位農夫。然後依他指示,沿著小路
#
飛番墓
#
西拉雅
#
北頭洋
2
留言
王溢嘉的沙龍
2023/10/22
012 受到乾隆賞識的蕭壟勇士
在北頭洋文化園區眾多關於西拉雅蕭壟社的實體與圖文介紹中,我們看到一個非常傑出的蕭壟勇士——「飛番」程天與。 其實以前就在新北投的凱達格蘭文化館看過關於他的簡介,這次,終於親自來到他的家鄉。 據傳蕭壟勇士程天與有飛奔絕技,曾被帶到北京,在乾隆皇帝御前表演。 他頭髮懸繫百餘銅錢,與駿馬競跑,竟然疾
#
西拉雅
#
飛番
#
程天與
喜歡
留言
王溢嘉的沙龍
2023/10/22
010 來自拜壺民族的啟示
在台南佳里的北頭洋,走進陳設簡單的立長宮,看到神龕上豎立著手寫的「阿立祖」神位,供桌上則擺著大小、形狀不一的壺、瓶、罐、甕等。 宮門兩側有鹽分地帶作家吳新榮所題對聯:「一口檳榔祭阿立祖,千壺醇酒念先住民」。取名「立長宮」有「阿立祖源遠流長」之意。 立長宮是北頭洋西拉雅人的「公廨」,是族人共同祭祀
#
西拉雅
#
阿立祖
#
拜壺
喜歡
留言
王溢嘉的沙龍
2023/10/22
009 在北頭洋初識西拉雅
想認識西拉雅人的生活,我們來到了台南佳里的北頭洋。 「北頭」跟「北投」一樣,都是平埔族古語「巫女」之意,而「洋」則意指適合居住的地方。北頭洋是過去西拉雅人蕭壟社的生息之地。 據說清朝年間,忽然連續幾天飛沙走石,而在這裡堆出兩個山丘,一座是北頭洋山(高十八公尺),一座是蕃仔寮山(又稱飛沙崙,廿四公
#
西拉雅
#
平埔族
#
北頭洋
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