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戰

含有「認知戰」共 8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上週失聯11年的韓國同學打電話來, (我們2013年一起在北京語言大學進修) 我們開始敘舊。 我已放棄我當年的中國夢, 曾想過娶中國配偶,在中國工作, 後來發現在中國生存沒這麼簡單。 ​ 他倒是還沒放棄他的中國夢, 他想申請調到中國當領事, (他在韓國當警察,我不確定韓國警察體系要
Thumbnail
最近台灣社會最大的看點是長期鼓吹「武統台灣」的陸配網紅亞亞(劉振亞)被移民署取消長期居留權,並且被驅離台灣。由於離台前亞亞大動作舉行記者招待會,許多潜藏在台灣各階層的中共代理人組織及統派政治人物、媒體,都紛紛現形。不止執政當局,連一般百姓都看傻眼。
Thumbnail
hadasa-avatar-img
2 天前
李建崑-avatar-img
1
國家安全永遠大於意識型態
李建崑-avatar-img
1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 天前
hadasa 甚是。中共歸中共,中國歸中國;可以愛中國,絶不能信中共。🤔
美國最高法院對TikTok的判決已確認,國會有權通過法案限制特定外國企業的營運。理由是:國家安全,國會有權要求TikTok與字節跳動剝離,行政部門為國家安全考量也有權可以限制,並未違反言論自由。美國總統川普提出「剝離協議」,稱願意降低對中國關稅來促成 TikTok 的母公司字節跳動出售 給美國企業。
Thumbnail
Topher訪問前美國空軍軍官Tony Hu,分析美中臺戰爭推演的媒體報導真相。Tony Hu 說明公開的推演結果並非真實戰爭模擬,因其使用公開資訊且對美軍設限。美軍內部的機密推演結果與之大相逕庭,並非媒體報導的「美軍僅贏5次」那麼悲觀。重點在於中國認知戰企圖動搖臺灣民心,而非單純軍事侵略。
Thumbnail
戰略準備越充分,敵人越不敢輕舉妄動,導致民眾認為浪費錢,在美國一直發生。冷戰時期,美國內部一直有蘇聯的滲透,對左傾者宣傳蘇維埃的強大,美國打不贏,對右翼者傳播軍工業貪汙圖利又沒用,兩邊都滲入破壞,效果不一。故而美國在二戰後,戰略準備的強度隨著內外環境,一直有在變化。是戰略準備,不是軍武準備喔。
Thumbnail
接續上週的話題,西方走到這步,都不會擔心出問題嗎?不會的,各位記得一段話「和平的時代創造弱者,弱者製造艱困的時代」?以前對這句話的理解不夠透徹,隨著年齡與經驗的成長,已經可以抓到歷史循環論的特點。答案在「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Thumbnail
美國的問題就是老問題:和平癡呆,隨著冷戰結束,核戰陰影不再,正常人都想要過好日子。以政治國關軍事類的狀況來說,就是軍人觀點越來越不受政治官僚歡迎,套句小說常見的話就是「沒事打打殺殺幹嘛」。
Thumbnail
重要的是,現代戰爭的開戰日期,早就不是第一槍打響之時,而是在流血之前多年就先運作。或許你會疑惑,古往今來不皆是如此,平時都會做敵後工作不是?對,概念上一樣,但再怎樣的敵後工作,無論是收買還是破壞,都不會有今天的效果。
Thumbnail
歌渣-avatar-img
2025/01/12
7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阿~
7
赤化的中國國民黨完全不演了。 聊聊我們若是被中共同路人賣掉的話,我們的未來。 清醒吧!跳出來守衛台灣,我們一起避免台灣成為86不存在的戰區。 細數給中共侵略統治後我們會失去的自由。 鄭南榕換來的100%言論自由。 野百合、野草莓、太陽花,諸多學運、社運好不容易得到的自由,以及美好生活將再
Thumbnail
中國政府對人民的「認知作戰」包含了定期與不定期的「愛國表態日」、「假新聞」聯播、言論審查、針對指標異議份子的仿冒帳號、抹黑某些議題……等。網路上的「認知作戰」混合現實世界的抓捕、打壓、媒體操作,壓熄可能的反抗之火。 從外國人的角度來看,中共對外的大外宣和認知作戰是一種對民主國家敵意的表現。
Thumbnail
陽台觀察者-avatar-img
2024/10/31
1
對多明卡而言,NHK這個紀錄片的內容或許少有新知,但那些內容透過信譽不錯的日本電視台所查證揭露,得以讓世上更多人了解中國共產黨對人類的危害,我覺得感恩。也謝謝多明卡特地為文分享。❤️ 剛好也注意到薇羽關於《國有器官》所採訪、製作的短片,供參考: https://www.ganjingworld.com/zh-TW/video/1h5kpntn7632klSFFlw76cOqV14k1c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