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現代戰爭的樣貌,開火前很多年就在打文仗了,削弱敵國人民意志,吹噓本國強大戰力,鋪平未來侵略之路。反正抵抗是徒然的,不如早點談判,和平協議簽了吧。這套才不是中國發明的,人類幾千年來都這樣玩,只是共產黨在現代宣傳上多走幾步。
迷思不是只有我們有,美國自己也很多,長期看筆者寫東西的,應該會看到很多罵學者不知兵、專家只知自家事的文。其實這算地圖炮,因為現象不是台灣特有,只是我們多了意識形態,還有黨國時代,政治管理相關科系開始被把持的後遺症。
美國的問題就是老問題:和平癡呆,隨著冷戰結束,核戰陰影不再,正常人都想要過好日子。以政治國關軍事類的狀況來說,就是軍人觀點越來越不受政治官僚歡迎,套句小說常見的話就是「沒事打打殺殺幹嘛」。
經歷冷戰的官僚難道不知道,世界和平是帝國海軍維持的?當然知道,但從聯中制俄的大方向訂下來後就改不了,季辛吉派這幾年被罵翻,好聽說是不知變通,難聽就是通敵。自古以來所有的帝國,只要制定任何的聯盟方案,都會有非常多的政客,從聯盟對手那獲取好處,翻翻看羅馬帝國以後的每一個歷史,直到大英帝國都是如此,現在的說法是掮客。
冷戰官僚知道自己是掮客,領錢辦事沒問題,但他們的同學在大學怎麼教的?要培養子弟兵,可以用的自己人,當然是把價值觀洗下去,這造成20年後小布希上台,整套政策開始扭曲。而這第一步就是把軍人觀點慢慢遠離政治核心,極端點說就是自己人的定義限縮,某些學校、某些科系、師長關係建構的穩定人脈。美國沒有跟台灣不一樣,只是做法溫柔、文明、漂亮的多。
這是在說什麼?筆者想給各位一個概念,為何烏克蘭問題搞這麼麻煩,兩年多後來看,很多事情當年一開始就了斷,什麼事情都沒。
還是回到冷戰架構,冷戰體系除軍隊外有兩個平衡關鍵,一個是核子武器,另一個是情報體系。用電影的說法,即核戰末日與007系列。
大家有沒發現?俄羅斯一威脅要使用核武,西方大半學者,通通跳起來呼籲冷靜,分析文章一大堆。若你有進一步分析,會赫然發現對核武戰略的理解,簡直低能到髮指,全部的核武相互毀滅論,都建立在過時的觀點,也就是冷戰後的核武戰略沒更新。
這邊稍微提一下,冷戰前的核武戰略核心是大國核武末日威脅,冷戰後蘇聯解體,核心是防止核武擴散到小型勢力。經過十幾年以上的追蹤,早已證明恐怖組織無法取得核武,就算有可能,也不具備投射能力,除非學湯姆克蘭西(編:美國著名軍事小說家,有不少作品改編成好萊塢電影)小說劇情。
懂核武戰略分析的人,會立刻想到的是「升級的原因」,不是一旦核武丟出去,就要打世界大戰。簡單說,俄羅斯威脅動用核武,是要拿去丟誰?丟烏克蘭,請問是丟戰略還是戰術核武?如果這樣做,後果是什麼?戰略核武,其意義等於解禁中國對台灣丟核彈,以後就會變成美國會優先使用核武對付俄中,理由很簡單,「踏馬的神經病當然先往死裡打」。若是戰術核武?這就有意思了,若是小型核武,威力沒有比現有武器大太多,意義很低,只會讓全世界找到制裁俄國的正當性,然後中國北韓也會失去支持俄國的藉口。
如果攻擊目標不是烏克蘭呢?「踏馬的你有病喔!」
打烏克蘭打到不順,就往德國法國種香菇,以美國的角度來講,不用再廢話了,立刻核武跟全空軍押上,把俄國核子武力輾平再講。跟神經病講道理?
核武相互毀滅戰略的根本,就是你預期對方不是神經病,如果是的話呢?就不要客氣,往死裡打就對了。
普京不是神經病,喊核武威脅擺明是唱雙簧,根本就不會丟。講白了,西方是在怕個××,但事實就是怕得要命,你以為是菁英的政客,成打的在擔憂爆發世界末日。
如果政治高層對核武戰略有了解,當時俄國威脅的當下,立刻啟動美國原有的核武計畫提高戰備,轟炸機押上邊界,直接警告別開核戰玩笑,俄國一定縮。連鎖反應下去,俄國甚至有可能會政變。
情報體系的問題就在於美國修法,把CIA的權力拿掉很多,以前常見的干預他國內政,政變他國首腦,已經都不能用了。這就導致情報組織純粹變成情報收集、分析單位,傳統可以用的手段都消失,或者說被原有掌控人脈的外圍收割。簡單說,你今天想找莫斯科裡面的反普京派,軍方的反普京將領,還得找外包公司,膝蓋想都知道行不通。
民主與和平的副作用,就是冷戰時期可用的手段,建立的思想傳承,都在和平的名義下被屏除。
道理也不難懂,如果你是政客,要挑哪一種幕僚?天天跟你說核武威脅,怎樣維持軍隊威嚇力,還是怎樣收買民心選上的那種?這注定戰略幕僚都不會是政客私人的,除非政客本身人脈就有。
所以當你選上高層時,國安相關的幕僚,你想找天天說備戰止戰的那個?還是怎樣做媒體公關好讓民眾開心的那個?
也就是,真正能提供面對戰爭威脅,曉得應付冷戰敵人的專家,立場極為被動。
再加上這年代,誰想要聽戰爭,不要打打殺殺挺好的啊。
是啊,俄中都這樣收買網紅的,也不需要開統編,只要抖內時強調喜歡和平,戰爭好討厭,一刷十萬鎂。
你覺得現在的網紅有誰會不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