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南榕
含有「鄭南榕」共 3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羅賓小書房的沙龍
2025/07/25
【我那小小多山的國家】
鄭南榕先生改寫詩人聶魯達的作品...
#
書法
#
鄭南榕
#
聶魯達
3
留言
邊境牧羊犬的觀察筆記
2025/07/18
你可能沒聽過的 5 個臺灣紀念日
本文介紹 5 個較少人知的臺灣紀念日:反侵略日、言論自由日、解嚴紀念日、國家防災日以及臺灣聯合國日,並簡述其歷史背景與重要意義。文章旨在喚醒讀者對這些紀念日的重視,並鼓勵反思臺灣的歷史與未來。
#
言論自由日
#
解嚴紀念日
#
反侵略日
13
8
VeinTRON
2025/07/18
3
希望不要發生戰爭,中共很想併吞台灣,但台灣歷史上沒有一個叫做中國大陸的統治過,頂多有被清朝統治但那時還不叫做中國大陸,被中共統一了的話有我們好受了,被中共統一一定一定第一勞改營思想改造,第二聽從黨的命令跟黨走等,違抗者一個字死。
3
邊境牧羊犬
發文者
2025/07/18
1
VeinTRON 臺灣人很堅強,只要有信念,一定可以撐過難關的💪
1
李四郎的沙龍
2025/06/25
懷想玉山
玉山頂端待一個小時 寒風凍透了大腿骨 冷到不得不蹲下來縮起來 朝陽吸引目光時 結冰岩縫裡有小花正自豪 奔走衝刺下山 地球引力為身體加速 背包不時懸空宛如飛行 看準落腳處 彷彿蜻蜓點水 轉眼間跑出登山口 告別了松林雲海群峰疊嶂 只想多帶條褲子 再上去仔細飽覽深刻感
#
詩
#
鄭南榕
#
玉山
22
2
當下的香草
2025/06/25
3
冷!!!!!🥰🥰🥰🍀🍀🍀
3
李四郎
發文者
2025/06/25
1
當下的香草
1
林晏丞的沙龍
2025/05/21
關於鄭南榕
聆聽鄭竹梅演講心得 以下文字來自我個人情感以及參考鄭南榕史料與講座感想,並經過AI潤飾 (記於上個月,今天才搬運來方格子): 1984年,《自由時代》雜誌創刊。在那個監控與槍口並存的年代,它一刊接一刊地出版,不曾停歇。那一年,台灣人權促進會也成立了。鄭南榕與眾多夥伴們,一起推開了威權的牢籠,最終在
#
言論自由
#
鄭南榕
#
自由時代
喜歡
留言
多明卡的沙龍
2025/05/04
從《認識鄭南榕》反思臺灣民主
把鄭南榕基金會出的《認識鄭南榕》這本小書看完了。 讓我比較有感的是他作為活動家的表現和自我規範,如果鄭南榕活在現在,他一定是超級政治網紅,但是他不只言論走在前鋒,他也是「承擔者」。「本刊文責一律由總編輯鄭南榕負責」,不是收割,他是真的負責,付出法律、金錢、生命代價。
#
閱讀心得
#
閱讀書評
#
鄭南榕
3
留言
邱振瑞的沙龍
2025/03/22
悲壯與崇高性:李敏勇《火鳥的聖歌:小說鄭南榕》
對一個傳記作家而言,書寫他崇敬的英雄人物,表面上看似容易入手,其實反而有諸多挑戰。這個挑戰並非因於史料不足,有時還因為資料過多,而無法做冷靜自持的取捨。在我看來,其中更大的挑戰,在於作者要站在什麼樣的歷史位置上,與他筆下的傳主保持理性客觀的距離。也就是說,既不掉入政治正確的敘述模式,又不把傳主捧成刻
#
鄭南榕
#
小說
#
言論自由
3
留言
鄭子遴的沙龍
2025/03/19
文字的重量:鄭南榕與百分百言論自由
本文探討鄭南榕的言論自由理念及其影響,並反思文字工作者的社會責任。鄭南榕的「百分百言論自由」主張,源於其對極權統治的批判,以及對人民受壓迫與剝削的關注。他以行動實踐其理念,即使面對政府打壓,仍堅持爭取言論自由。文章並反思其生命終結方式,強調其背後信念的價值。
#
言論自由
#
鄭南榕
#
自由時代
喜歡
留言
書書與它們的產地
2025/02/27
鄭南榕的思想,對我來說是歷經時間淬煉後仍活在此刻——讀《認識鄭南榕》
曾經,鄭南榕這號人物對我而言,僅是課本上的某一篇章草草帶過的歷史事件中的人,然而讀完這本書後,我再也不會把他僅視為「知道」就好的人,而是要銘記他的訴求與犧牲,才能理解台灣人是如何走到今日。
#
鄭南榕
#
言論自由
#
中華民國憲法
1
1
Claydee
2025/03/27
喜歡
我們是小國小民,是好國好民:)
喜歡
YJ的沙龍
2025/01/14
閱讀心得:國際觀的第一本書、文選集《本刊文責一律由總編輯鄭南榕負責》、萊緹的遺忘之海
最近看幾本我覺得有獨特收穫的書,一是2008年劉必榮的《國際觀的第一本書》、一是2020年的鄭南榕文選《本刊文責一律由總編輯鄭南榕負責》,再來是2019年尼爾蓋曼的小說《萊緹的遺忘之海》。先講尼爾蓋曼,我可能由於他的故事引發我心中的善意跟愉悅所以太喜歡他,連帶我會覺得要關注一下他去年初受控性侵的醜聞
4/5
本刊文責一律由鄭南榕負責
#
鄭南榕
#
國際觀
#
溫家寶
37
8
旅人小萌
2025/01/20
1
謝謝您的分享❤️
1
再不台就悲劇平台的沙龍
2024/08/16
《鹽水大飯店》下篇-轟動全台的林宅血案,竟成就了1980年的民主街頭狂飆!
本文探討了1980年代臺灣民主進程中的重要事件,包括林宅血案對當時社會的震撼及其影響。透過描述林義雄的事跡,與黨外運動的起源,揭示了當時民眾對政府的質疑與對民主自由的追求。分析了林宅血案如何讓社會大眾重新思考對黨外人士的認知,並促進了臺灣後續民主運動的發展,展現了民主制度逐漸成熟的過程。
#
林義雄
#
林宅血案
#
美麗島事件
24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