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謀論

含有「陰謀論」共 15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磚牆謎攻》的四大看點 對愛情和創傷處理的探討 對陰謀論的處理 對科技的反思 那陣濃濃的cult 味 這是一套在Rotten Tomato 上有46%新鮮度的作品,可見大家意見的兩極。大概是那陣Cult味所做成,但也是那種感覺吸引著我這cult片磁石。
Thumbnail
你會呼吸、會行走、擁有情緒和記憶,所以你覺得你「活著」, 但你有沒有想過,這些可能只是某個系統設計給你的「感覺」? 就像一部程式為你打造的大型虛擬實境, 讓你以為你在選擇、你在經歷、你的愛與恨,都是「自由意志」的展現。 這不是陰謀論,這是每一個醒來者最初的震撼。 就像《駭客任務》的主角尼歐那樣,
Thumbnail
最近很多讀者問我關於川普與馬斯克吵架這件事,問我,這會不會導致美國國策的改變呢?這是否單純一場公開表演呢?對於這兩條問題我的答案是,第一,不會;第二,我不清楚這是否一場公開表演,因為我無法知道川普與馬斯克私下的交情怎樣,有沒有甚麼公眾不知道秘密協議。 雖然後面的想法多少有陰謀論的成份,不過我會覺得
Thumbnail
上週末和朋友的對話,聊到對現況的焦慮和無助。我對於不信任司法的陰謀論興起以及任何助長的態勢,都認為是在玩火。我認為那像是某種穩固、仲裁的機制被擊潰了,政治語言先於一切,彷彿認為在政治上取得優勢後再回來踩好煞車,一切就還能穩住。 若無法放下意識型態,任何的對話都像是互探立場,無助於釐清,因為大家
Thumbnail
  此外,公民團體與政府也需要建立專門的反應團隊,讓熟悉法律、媒體、議題的專業人士能夠即時串聯,在每一次的資訊對抗上,以最快的時間做出簡明回應。並且,這樣的回答必須以足夠好懂的形式出現,透過多層次的議題拆解,讓受眾可以先明白問題的癥結、再一步步地熟悉更具深度的版本。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陰謀論就像一種特殊的精神糖果,甜膩、容易上癮,卻未必營養充足。它們的核心魅力,不在於真實性,而在於能為人提供一種簡化、封閉且情感上滿足的世界觀。
Thumbnail
Morris Yen-avatar-img
2025/08/11
人都想知道一個"真相", 陰謀論提供一種解答? ~~~ 世界沒有真相, 只有你選擇相信什麼!!! ~~~
開域空間讀書會-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17
Morris Yen 👏
心態矛盾是二戰後,歐洲諸國的主軸,只是在強大的外敵壓力下沒辦法,加上兩大核武強權不停的堆疊核武數量,直到足以毀滅地球好幾次,美蘇外的國家已經到了連上桌談判的資格都沒。這對幾百年來都是帝國強權的歐洲人民來說是難以接受的,反倒是沒當過強國的小國,民眾對於依附霸權沒什麼心理負擔。
Thumbnail
「這是親潘派與反潘派的螺旋對決。因為這一吻導致了很多對女神的幻滅,而成立了類似反潘派的粉專,他們開始試著追查所有不利於潘見紅的所有消息,實際上這些人因為崩潰而轉換成以陰謀論作為核心概念,他們認為你跟潘見紅的表面合作肯定有背後的各種原因,因此許多人已經推測你是幹練的人中探員,只是為了某種目的刻意參加人
Thumbnail
宇牛-avatar-img
2025/07/29
不要打孔哥臉🤣
老鳳-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30
宇牛 啪啪啪啪啪
本文探討法蘭克福猶太博物館與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淵源,並藉由博物館展覽反思猶太人在德國的歷史遭遇,以及人類歷史中一再重演的悲劇循環。文章從家族發跡史、在19世紀的輝煌與二戰後的低調,到陰謀論的批判,深入淺出地介紹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興衰,並結合歷史事實與個人感受,提醒讀者正視歷史,避免悲劇重演。
Thumbnail
多年舊病歷中浮現驚人共通點:陌生人夢見相同場景——鏡中街、裂牆之眼、沉沒的城市。 這些夢境不只是巧合,而是記憶的重疊、意識的洩漏,甚至可能是另一個世界的召喚。 當過去的夢開始滲入現在,記憶與人格開始交錯。 某個門,正等著有人找回那把埋藏於夢中的鑰匙。 那不是夢,是被遺忘的真相在重啟。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