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子重新開張,在美國參加的第一場 Symposium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方格子重新開張,在美國參加的第一場研討會

不知不覺已經四個月沒寫文章了,重新養成寫作習慣大概不容易,希望暑假期間跟學分較少的下學期,能允許我至少兩週一更,今天是復出的第一篇文,決定要來分享自己在美國參加的第一場 Symposium:Neuromodulation Symposium。不過,在主題開始之前,我想先解釋 Symposium 是什麼?跟 Conference 一樣嗎?以運作模式來說,兩者同樣都有研究者報告成果,不管是以海報形式,抑或是口頭,但 Conference 的規模較大,所囊括的主題也較多,像我這次參與的 Symposium,口頭報告跟海報都各只有一個空間,並不像以前介紹過的動行研討會一般盛大。

會場在學校旁的飯店會議室中

會場在學校旁的飯店會議室中

由於這次主題是 Spinal cord injury (脊椎損傷),受邀講者多為這方面的專家,然而在受邀名單中,我覺得最特別的是醫療產業公司代表、FDA(美國食品及醫療相關產品管制單位)代表跟受試者們,也因為如此,在會議中講題不只有工程、生物領域的研究進展,還有業界現況與未來展望、跟政府端的對話,以及受試者們針對身處現況所給予的意見,如此多元的會議真的讓我收穫滿滿!

會議參加證

會議參加證

會議最新奇,遇到意料之外的頂尖研究者

由於是小型會議,參與者多來自美國各研究機構,甚至大部分來自明大的實驗室,但有一位來自瑞士的學界講者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Andrea Galvez 博士所在的團隊去年成功讓下身癱瘓的人能夠再次行走,這個發表當時轟動全球,我也覺得超級興奮,從來沒想過能遇到研究者本人,演講中他提到研究方法還在優化中,希望可以讓使用者走得更順暢,後來在會場遇到,我鼓起勇氣攀談了一下,期待未來看到更新的研究進展。除此之外,來自業界的講者也很讓我驚訝,心裡狂想:「喔哇!是本人欸!」的是新創公司 Synchron 的 CTO (技術長) Riki Banerjee 博士,這間公司在腦機介面領域採用一個相當有趣的技術,從血管植入電極去年有人體試驗相關報導釋出的時候,我就對這個技術相當感興趣,這次竟然可以親眼見到高層,甚至有交談機會(會議期間他還短暫坐在我隔壁),真的是非常新奇的體驗。

會議間的茶點時間很適合與人攀談

會議間的茶點時間很適合與人攀談

拓展人脈之路開始,與全球建立連結!

以往如果沒有報告,我多半不會在會議期間與人交際,除非剛好對內容有疑問,或是跟自己的研究有關,才有可能特別詢問,但來美國唸博班後,一方面覺得需要替未來做打算,希望能廣泛的建立人脈,一方面也覺得在美國有更多機會見到各國學者,錯過認識的機會相當可惜,所以來美國前就印好名片、架了個人網站跟Linkedin,打算在各式會議時拿出來社交。實驗室老闆說:「雖然現階段不確定這些人脈有什麼作用,但十幾年後還是可能會有幫助。」他還鼓勵我在會後寄信跟這些人打聲招呼,盡力留下印象,而下次的目標是和在會議上認識的人一起吃午餐跟晚餐,希望我有朝一日能辦到!

在會議上建立人脈相當重要

社交密集的文化差異,嶄新的體驗

在美國參加會議的體驗真的跟在臺灣的時候很不一樣,最明顯的文化差異在於:這裡的人「很擅長搭話」,不管認不認識,在這裡只要對上眼,一場對話很容易就此展開,內容通常只是噓寒問暖,但也能藉機討論專業,是個實打實的社交場所,會場中擺攤的醫材廠商甚至送我跟同行友人他們的周邊襪子,約好會議第二天要穿來一起拍照。在臺灣的時候,我們通常只跟認識的人聚成一團,不太會主動認識其他人,像這樣到處社交的體驗雖然疲憊,但也蠻有意思的。總結來說,透過這兩天的會議,我獲得的不只是知識上的成長,在建立人際網絡上,也增廣了許多見聞,期待下一次的會議!

為了吃會議早餐而早起搭的輕軌

為了吃會議早餐而早起搭的輕軌


追蹤我的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rainhavemouth

追蹤我的哀居粉專→https://www.instagram.com/brainhasmouth/

有時候太忙沒時間撰寫長文還是會發限時動態!


喜歡我的文章按讚追蹤加分享!或是斗內抖起來!

  也能在留言處提出你的看法喔!

avatar-img
2.6K會員
182內容數
寶可夢可能是許多人的兒時回憶,但它不僅是一部卡通,裡面其實蘊含相當多的生物知識,讓我們一起從演化生物學、生態學、發育學、比較解剖學……,一起從頭到腳認識寶可夢,成為寶可夢大師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政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大家好,我是菜編。五天的研討會馬拉松在上週結束了,分別是2022跨領域神經科學國際研討會,還有中研院分生所(IMB) retreat,經過在中研院實習的一年,我也終於有海報成果發表!大學時在動物行為、生態和神經科學領域跳躍,不停得尋找研究興趣後,覺得進行神經科學研究更吸引我,想持續鑽研下去。
  大家好,我是菜編。距離2022動物行為與生態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已經好幾個月了,今年度由國立臺東大學主持的這場「大拜拜」,主辦者由生命科學系的呂佩倫副教授擔任,要舉辦如此大型的研討會想必相當辛苦,這次我們很榮幸得邀請到老師,來和大家談談「辦理研討會」可能會發生什麼事?
台灣基礎神經科學學會聚集了全臺的神經科學家,從行為神經科學到神經發育學應有盡有,這週末原定於成大進行的神經科學新知研討會,因為疫情轉為線上辦理,使用Webex跟Gather town進行活動,第一次用虛擬會議場地還蠻有趣的。
這屆亞洲演化生物學會議由日本主辦,因為疫情,會議以線上形式辦理,不過仍不減學術新知交流的魅力。雖然大部分內容屬基因體、分子生物的研究,比較不是我熟知的領域,我還是在其中找到一些感興趣的題目,在此跟各位分享。
原定於1/25、26於臺南大學舉辦的第32屆動物行為與生態研討會緊急轉移到線上,雖然因為變成線上會議缺少了一些實際參與的感受,但仍然感謝主辦單位於這麼緊急的事態下,還能成功辦理研討會,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這次動行研討會中聽到的一些研究,跟自己參與的心得。
大家好,我是菜編。五天的研討會馬拉松在上週結束了,分別是2022跨領域神經科學國際研討會,還有中研院分生所(IMB) retreat,經過在中研院實習的一年,我也終於有海報成果發表!大學時在動物行為、生態和神經科學領域跳躍,不停得尋找研究興趣後,覺得進行神經科學研究更吸引我,想持續鑽研下去。
  大家好,我是菜編。距離2022動物行為與生態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已經好幾個月了,今年度由國立臺東大學主持的這場「大拜拜」,主辦者由生命科學系的呂佩倫副教授擔任,要舉辦如此大型的研討會想必相當辛苦,這次我們很榮幸得邀請到老師,來和大家談談「辦理研討會」可能會發生什麼事?
台灣基礎神經科學學會聚集了全臺的神經科學家,從行為神經科學到神經發育學應有盡有,這週末原定於成大進行的神經科學新知研討會,因為疫情轉為線上辦理,使用Webex跟Gather town進行活動,第一次用虛擬會議場地還蠻有趣的。
這屆亞洲演化生物學會議由日本主辦,因為疫情,會議以線上形式辦理,不過仍不減學術新知交流的魅力。雖然大部分內容屬基因體、分子生物的研究,比較不是我熟知的領域,我還是在其中找到一些感興趣的題目,在此跟各位分享。
原定於1/25、26於臺南大學舉辦的第32屆動物行為與生態研討會緊急轉移到線上,雖然因為變成線上會議缺少了一些實際參與的感受,但仍然感謝主辦單位於這麼緊急的事態下,還能成功辦理研討會,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這次動行研討會中聽到的一些研究,跟自己參與的心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距離第一篇文章居然已經過了兩年,當初發表後不久即找到正職工作,忙著學習打理一間小店的事務,卻放空了寫作的初衷。 期間信箱還是會不時收到方格子的通知,但直到最近平台轉型的樣態呈現出來,才讓我產生回頭研究的好奇心。比起初期主攻專業內容帶動虛擬貨幣收入,如今的方格子比較像是分享想法的社群平台,每個人開闢
今天分享一些我參加研討會的經驗。 我在博士一年級到三年級時, 把研討會當作是一個「讓別人認識我的機會」。 例如我曾在統計年會Joint Statistical Meetings (JSM) 2019與2020, 這兩屆研討會去Present我在博士早期的工作。 在會議中
Thumbnail
去年我整理了一份各大研討會的時間資訊,得到還不錯的迴響,自己在查研討會的時間也是很方便,今天也陸續來更新各大會議的時間與內容。
Thumbnail
自上次發文至今,快要一個月沒有發文章了,呵。 今天,我想來分享一下昨天晚上參加了某個社群平台舉辦的線上自媒體講座的一些感想。
Thumbnail
從去年的八月開始,我便作為guest去旁聽了不同的分會,初步參與到他們的活動中,並藉此了解不同分會的特性與氛圍,累計參與過六個在台北各個地方的分會活動,其中有兩個是雙語分會(中英文隔週),四個是全英文分會。
今年重回寫作,也遇上了方格子改版沙龍,給了一個機會,重新整理專題(房間)以及未來寫作方向的思考。
參加方格子2024年創作者聚會的心得和感想。以及對整個活動流程的小建議,希望更有成果的下次聚會。
Thumbnail
文章主要分享了作者對方格子舉辦的活動的感受和對未來合作的打算,以及創作成就報告。文章內容豐富,包括活動總結、40%代表的意義、未來規劃等內容。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久好不見,一小段時間沒有上來更新文章了(逃)前陣子有格友私訊問我會不會來參加方格子的尾牙活動,確認行事曆後發現時間剛好有對上,報名前心情還蠻忐忑的.....
Thumbnail
方格子沙龍初體驗:向大家報告最近我使用方格子在以下兩方面的改變,(1)閱讀格友的文章和與格友互動,及(2)準備和發放自己的文章。這些體驗讓我反思如何分配時間並適應這新的互動模式。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距離第一篇文章居然已經過了兩年,當初發表後不久即找到正職工作,忙著學習打理一間小店的事務,卻放空了寫作的初衷。 期間信箱還是會不時收到方格子的通知,但直到最近平台轉型的樣態呈現出來,才讓我產生回頭研究的好奇心。比起初期主攻專業內容帶動虛擬貨幣收入,如今的方格子比較像是分享想法的社群平台,每個人開闢
今天分享一些我參加研討會的經驗。 我在博士一年級到三年級時, 把研討會當作是一個「讓別人認識我的機會」。 例如我曾在統計年會Joint Statistical Meetings (JSM) 2019與2020, 這兩屆研討會去Present我在博士早期的工作。 在會議中
Thumbnail
去年我整理了一份各大研討會的時間資訊,得到還不錯的迴響,自己在查研討會的時間也是很方便,今天也陸續來更新各大會議的時間與內容。
Thumbnail
自上次發文至今,快要一個月沒有發文章了,呵。 今天,我想來分享一下昨天晚上參加了某個社群平台舉辦的線上自媒體講座的一些感想。
Thumbnail
從去年的八月開始,我便作為guest去旁聽了不同的分會,初步參與到他們的活動中,並藉此了解不同分會的特性與氛圍,累計參與過六個在台北各個地方的分會活動,其中有兩個是雙語分會(中英文隔週),四個是全英文分會。
今年重回寫作,也遇上了方格子改版沙龍,給了一個機會,重新整理專題(房間)以及未來寫作方向的思考。
參加方格子2024年創作者聚會的心得和感想。以及對整個活動流程的小建議,希望更有成果的下次聚會。
Thumbnail
文章主要分享了作者對方格子舉辦的活動的感受和對未來合作的打算,以及創作成就報告。文章內容豐富,包括活動總結、40%代表的意義、未來規劃等內容。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久好不見,一小段時間沒有上來更新文章了(逃)前陣子有格友私訊問我會不會來參加方格子的尾牙活動,確認行事曆後發現時間剛好有對上,報名前心情還蠻忐忑的.....
Thumbnail
方格子沙龍初體驗:向大家報告最近我使用方格子在以下兩方面的改變,(1)閱讀格友的文章和與格友互動,及(2)準備和發放自己的文章。這些體驗讓我反思如何分配時間並適應這新的互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