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 Chen

Ken Chen

8 位追蹤者
11會員
14內容數
關於電影的雜談。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楊德昌的電影,為苦悶的我展現一種述說的方式,不僅僅是電影中熟悉的台北街景,好幾次,我走到跟建中隔條南海路的植物園,心底都會想,這是小四在電影開頭看見滑頭與女友接吻的場景,木訥的他會想到,有一天他會需要以激烈的手段,拋開體制禁錮,回應破碎的經驗嗎?
Thumbnail
前幾個禮拜,AWS 舉行 Startup Day Taiwan。想當然爾,最熱門的主題非生成式 AI (Generative AI) 莫屬。既然 AWS 有現成的工具,身為一名工程師,自然看看無妨,這篇文章算是新手開箱文,會說明如何部署一套基礎模型,並使用 AWS SDK 與其互動。
Thumbnail
抓到了,這模型是詹迷!
這期收錄的兩篇文章剛好都在談生產力,我認同指標的重要性,但如何讓指標跟實際工作結合不是容易的事。曾經聽過一個故事:老闆認為只要客服處理的效率增加,客戶滿意度就能提高,因此壓了一個服務件數的 KPI,結果他的客服人員無論有沒有解決客戶問題,都會在 2 分鐘內掛掉電話,跑去服務新的客戶。
聽到陳皓過世的消息,覺得非常可惜。軟體開發之所以能蓬勃發展,就是因為有一群像他一樣的開發者不吝於分享自己的經驗。有時會覺得時間流逝得很快,以前自己是個接收者,受到來自各方的幫助,才能成長到現在,也希望哪天自己能找到回饋的方式,將資源交給需要的人。
本週熱門話題依然圍繞在 AI 上,從 Google I/O 後,AI 對搜尋引擎生態造成衝擊似乎已經是必然的事了。看過幾篇討論,自己也有些想像,但要說未來會怎麼走,好像還是太早。讓我們回想一下,當初德國提出工業 4.0,一時間「少量多樣」變成趨勢,可是將近 10 年過去,仍然有許多的技術困難。究竟
這幾天刷網頁、追科技新聞,忍不住想,這些行為真的有產出嗎?會不會只是自我感覺良好,好像自己看很多看其實經不起檢驗?不行不行,既然說到產出,還是得來驗證一下,於是腦海中冒出個念頭:如果把讀過有意思的新聞集結起來,會不會有誰有興趣呢?這個專題會嘗試把看過的資訊匯聚起來,要是看完覺得有意思,歡迎留言互動。
Small talk 很需要心血來潮的靈感,在線上比線下困難許多 🥲
在讀書會跟朋友聊起《信任邊際》這本書,信任一直是巴菲特事業的核心。巴菲特有時會說,他的成功是幸運的意外,是股東們彼此信任的優雅結構,每每讓聽的人大夢初醒。大道至簡,原來我們只要信任合作的夥伴,我們也可以像巴菲特一樣屢次創造奇蹟。可是,如果道理真的如此簡單明瞭,為什麼沒有人成功複製巴菲特的成功呢?
Thumbnail
「不論是聽人說故事,或是讓人把故事說完,都需要時間。在你理出真正的脈絡之前,大多數人的故事聽起來都雜亂無章,我的故事也不例外。」也許,傾聽是關係的第一步,種種繁複的行為背後,都關乎著信任。
Thumbnail
運氣,這不可捉摸卻又關鍵的事物,幾乎是創投界天天在面對的事,你怎麼知道投入的資金不會在幾個月後變成壁紙?為了回答這問題,《矽谷創投啟示錄》深入探討幾十年來矽谷創投的商業模式,有意思的是,即使是創投本身,也不斷在調整自己的商業模式。
Thumbnail
電影開始時,一名船夫問鈴:「你要去哪裡?」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同時也是在問:你的目標是什麼?你要成為什麼?通過這趟旅程,你想前往哪裡?這名船夫載著鈴,從原本的地方,到其他的場所,這往返的旅程可以視為一套模型,一端是明確的、能依靠能掌握的「現實」,另一端是夢幻的、蘊藏創造與毀滅的「另一個地方」。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