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收錄的兩篇文章剛好都在談生產力,我認同指標的重要性,但如何讓指標跟實際工作結合不是容易的事。曾經聽過一個故事:老闆想提高客戶的滿意度,他認為只要客服處理的效率增加,服務更多客戶,客戶滿意度就能提高,因此他壓了一個服務件數的 KPI,結果他的客服人員接起電話後,無論有沒有解決客戶問題,都會在 2 分鐘內掛掉電話,跑去服務新的客戶。由此可見指標管理的困難。
這篇是 Gumroad 的創辦人寫的文章,其中很多很棒的 insight,例如市場不會永遠保持高速成長,如果當市場停滯時,公司能否活得下去?在創造營收跟專注於使用者間,應該要怎麼保持平衡?怎麼定義成功或失敗?億萬級企業跟小型企業的戰略差異在哪?等等。
比較訝異的是 Gumroad 2015 的月營收居然僅有 89K 美金,成長這件事比想像中困難。
如何量測開發者的生產力一直是熱門的議題,DORA 重視雲端服務的開發速度與穩定性,而 SPACE 則加入開發體驗的維度。框架給開發者一個衡量自身的視角,只是實務上還是要注意
1) 哪些指標真的有意義?100 個開發團隊跟 1 個開發團用的指標不該一樣
2) 成本跟價值要抓,不要把你的時間都花在蒐集指標,維護系統也是很高的成本
3) 如何解釋指標很重要,營收不好可能是客服也可能是行銷問題,不要使用你不懂的指標,會出問題
管理界流傳一句名言:「可衡量才可以管理」,據說這句話出自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本篇文章的作者反對這說法,他詳細檢視後,發現杜拉克從未說過這句話,而衡量的結果常常被濫用為績效指標,進而導致一些光怪陸離的現象。
近期開源界的爭議事件,主題講者因為講說 Rust 開發者社群應該要改善種族多元性,引發社群反彈,主辦單位最後降級講者的 RustConf 演講等級。對以信任為基礎,講求貢獻與共識的開源界,如何在爭議問題上取得平衡一直不是件容易的事。
Hugging Face 原本只有關鍵字搜尋,如果你使用錯誤的關鍵字,就很難命中想要的目標。在 AI 起來後,「語義搜尋」變成可行選項,也讓搜尋的使用更接近自然語言。這位作者開發了 Hugging Face 用的語義搜尋程式,有興趣不妨嘗試看看。
新創企業可能沒太多流量議題,但當規模起來後,如何治理流量便成為一門學問。Figma 分享了他們的限流算法設計,其中有個實踐很有趣,為了讓使用者不要濫用信件功能,當透過 API 要求寄信時,只要超過流量上限,伺服器表面上還是會回 200,但實際上不會有任何動作,他們稱這技巧稱為 Shadow 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