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熱門話題依然圍繞在 AI 上,從 Google I/O 後,AI 對搜尋引擎生態造成衝擊似乎已經是必然的事了。看過幾篇討論,自己也有些想像,但要說未來會怎麼走,好像還是太早。讓我們回想一下,當初德國提出工業 4.0,一時間「少量多樣」變成趨勢,可是將近 10 年過去,仍然有許多的技術困難。究竟 ChatGPT 是不是另一個 iPhone 時刻,我現在還說不準。
Gogolook 的 AI 產品可說是打在點上,諮詢需要大量的背景知識,在 GPT-3.5 預訓練模型基礎上,配上 Gogolook 的領域知識,效果就像是精通專業領域的聊天機器人,正是使用者需要的。我認為 Gogolook 的經驗告訴我們:AI 實踐自動化的方式跟以往不同,兩者如何配合會是開發上的重點。
商業很現實,成長治百病。當 Google 高速成長時,Pichai 是頭號功臣,而當 Google 被打個措手不及,他又成了問題原因了。別忘記,Google 在 Pichai 任內市值成長兩倍,營收屢創新高,而從財報來看,AI 還沒對 Google 的業務造成立即衝擊。捫心自問,你希望老闆是 Pichai 還是 Musk?前者會協助你成功,後者會痛罵一頓後開除你。
這篇文章從台灣本土新創的角度來談「出海」。對工程團隊來說,可能會覺得國際化等於 i18n,但如何建設國外的業務開發團隊也是重點。現有系統能否符合商開需求呢?不同國家的使用者習慣又有何差異?舉個社群應用的例子,每個國家的熱門話題都會不同,如何幫助使用者快速定位有興趣的話題,顯然需要不同的設計。
DHH 在這篇文章中解釋 Basecamp 離開雲端的技術選擇。儘管都說訂閱制能讓使用者依照需求使用,達到最佳效益的目的,但實際情況常常是訂閱比買斷昂貴。對新創團隊來說,雲端的優勢是讓團隊更容易因應成長帶來的變化,但當你的業務進入穩定期,自管理的基礎建設會帶給你更多優化選擇。
用 JSON 交換資料好像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在 20 年前可不是這麼一回事。Douglas Crockford 使用 JSON 是因為它跟 JavaScript 天生相容,而 JavaScript 起初只是瀏覽器中的腳本語言,限於特定領域,只有少數人在用。如果把事件視為語言,歷史跟大型語言模型很像,它會選擇具備某些傾向(例如簡約)的事物,只是你永遠不知道最後出來的會是哪一個。
Slavoj Žižek 支持 Trump,因為他認為 Trump 會更快帶來革命。這是個很 Zizek 的說法。無論如何,從資本主義來講 AI 可能是正確角度,每波科技革命,資本家幾乎都拿走最大利益。技術人傾向將技術創造力與社會影響分開看待,這樣會讓事情變得簡單一點,儘管那並非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