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流年】關於 AI 與未來 | 第 2 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週熱門話題依然圍繞在 AI 上,從 Google I/O 後,AI 對搜尋引擎生態造成衝擊似乎已經是必然的事了。看過幾篇討論,自己也有些想像,但要說未來會怎麼走,好像還是太早。讓我們回想一下,當初德國提出工業 4.0,一時間「少量多樣」變成趨勢,可是將近 10 年過去,仍然有許多的技術困難。究竟 ChatGPT 是不是另一個 iPhone 時刻,我現在還說不準。

Gogolook 推出 Roo AI

Gogolook 的 AI 產品可說是打在點上,諮詢需要大量的背景知識,在 GPT-3.5 預訓練模型基礎上,配上 Gogolook 的領域知識,效果就像是精通專業領域的聊天機器人,正是使用者需要的。我認為 Gogolook 的經驗告訴我們:AI 實踐自動化的方式跟以往不同,兩者如何配合會是開發上的重點。

Google 內幕解密:OpenAI 搶占先機的原因比想像複雜

商業很現實,成長治百病。當 Google 高速成長時,Pichai 是頭號功臣,而當 Google 被打個措手不及,他又成了問題原因了。別忘記,Google 在 Pichai 任內市值成長兩倍,營收屢創新高,而從財報來看,AI 還沒對 Google 的業務造成立即衝擊。捫心自問,你希望老闆是 Pichai 還是 Musk?前者會協助你成功,後者會痛罵一頓後開除你。

台灣新創與加速器雜談筆記

這篇文章從台灣本土新創的角度來談「出海」。對工程團隊來說,可能會覺得國際化等於 i18n,但如何建設國外的業務開發團隊也是重點。現有系統能否符合商開需求呢?不同國家的使用者習慣又有何差異?舉個社群應用的例子,每個國家的熱門話題都會不同,如何幫助使用者快速定位有興趣的話題,顯然需要不同的設計。

[英] Why we're leaving the cloud

DHH 在這篇文章中解釋 Basecamp 離開雲端的技術選擇。儘管都說訂閱制能讓使用者依照需求使用,達到最佳效益的目的,但實際情況常常是訂閱比買斷昂貴。對新創團隊來說,雲端的優勢是讓團隊更容易因應成長帶來的變化,但當你的業務進入穩定期,自管理的基礎建設會帶給你更多優化選擇。

JSON 的故事:與 Douglas Crockford 的訪談

用 JSON 交換資料好像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在 20 年前可不是這麼一回事。Douglas Crockford 使用 JSON 是因為它跟 JavaScript 天生相容,而 JavaScript 起初只是瀏覽器中的腳本語言,限於特定領域,只有少數人在用。如果把事件視為語言,歷史跟大型語言模型很像,它會選擇具備某些傾向(例如簡約)的事物,只是你永遠不知道最後出來的會是哪一個。

[英] Will A.I. Become the New McKinsey ?

Slavoj Žižek 支持 Trump,因為他認為 Trump 會更快帶來革命。這是個很 Zizek 的說法。無論如何,從資本主義來講 AI 可能是正確角度,每波科技革命,資本家幾乎都拿走最大利益。技術人傾向將技術創造力與社會影響分開看待,這樣會讓事情變得簡單一點,儘管那並非事實。

備註:

我未來會用自架網站發布技術內容,如果想看新消息的,歡迎來新家逛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en Chen 的沙龍
11會員
16內容數
關於電影的雜談。
Ken Chen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6/07
這期收錄的兩篇文章剛好都在談生產力,我認同指標的重要性,但如何讓指標跟實際工作結合不是容易的事。曾經聽過一個故事:老闆認為只要客服處理的效率增加,客戶滿意度就能提高,因此壓了一個服務件數的 KPI,結果他的客服人員無論有沒有解決客戶問題,都會在 2 分鐘內掛掉電話,跑去服務新的客戶。
2023/06/07
這期收錄的兩篇文章剛好都在談生產力,我認同指標的重要性,但如何讓指標跟實際工作結合不是容易的事。曾經聽過一個故事:老闆認為只要客服處理的效率增加,客戶滿意度就能提高,因此壓了一個服務件數的 KPI,結果他的客服人員無論有沒有解決客戶問題,都會在 2 分鐘內掛掉電話,跑去服務新的客戶。
2023/05/21
聽到陳皓過世的消息,覺得非常可惜。軟體開發之所以能蓬勃發展,就是因為有一群像他一樣的開發者不吝於分享自己的經驗。有時會覺得時間流逝得很快,以前自己是個接收者,受到來自各方的幫助,才能成長到現在,也希望哪天自己能找到回饋的方式,將資源交給需要的人。
2023/05/21
聽到陳皓過世的消息,覺得非常可惜。軟體開發之所以能蓬勃發展,就是因為有一群像他一樣的開發者不吝於分享自己的經驗。有時會覺得時間流逝得很快,以前自己是個接收者,受到來自各方的幫助,才能成長到現在,也希望哪天自己能找到回饋的方式,將資源交給需要的人。
2023/05/07
這幾天刷網頁、追科技新聞,忍不住想,這些行為真的有產出嗎?會不會只是自我感覺良好,好像自己看很多看其實經不起檢驗?不行不行,既然說到產出,還是得來驗證一下,於是腦海中冒出個念頭:如果把讀過有意思的新聞集結起來,會不會有誰有興趣呢?這個專題會嘗試把看過的資訊匯聚起來,要是看完覺得有意思,歡迎留言互動。
2023/05/07
這幾天刷網頁、追科技新聞,忍不住想,這些行為真的有產出嗎?會不會只是自我感覺良好,好像自己看很多看其實經不起檢驗?不行不行,既然說到產出,還是得來驗證一下,於是腦海中冒出個念頭:如果把讀過有意思的新聞集結起來,會不會有誰有興趣呢?這個專題會嘗試把看過的資訊匯聚起來,要是看完覺得有意思,歡迎留言互動。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危機就是轉機!曾經被說跟不上 GAI 浪潮的 Google 是不是扳回一城了呢?這期《怪獸雙週快報》,我們來看 Google 和 OpenAI 的戰局現況,還有兩本好書《追不到夢想就創一個》、《找出生活中的灰犀牛》,帶你認識風險和找出顛覆自我的關鍵。
Thumbnail
危機就是轉機!曾經被說跟不上 GAI 浪潮的 Google 是不是扳回一城了呢?這期《怪獸雙週快報》,我們來看 Google 和 OpenAI 的戰局現況,還有兩本好書《追不到夢想就創一個》、《找出生活中的灰犀牛》,帶你認識風險和找出顛覆自我的關鍵。
Thumbnail
上禮拜有人問我:「你做《怪獸科技公司》是想讓大家知道科技變化很快,必須了解到這些應用以及如何因應,不過我們文組也早就知道 ChatGPT、Midjourney 這類 AI 了,你到底想要告訴我們什麼?」
Thumbnail
上禮拜有人問我:「你做《怪獸科技公司》是想讓大家知道科技變化很快,必須了解到這些應用以及如何因應,不過我們文組也早就知道 ChatGPT、Midjourney 這類 AI 了,你到底想要告訴我們什麼?」
Thumbnail
OpenAI 是一家成立於 2015 年的人工智能研究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創始人包括 Tesla 和 SpaceX 的 CEO Elon Musk、PayPal 創始人 Peter Thiel、LinkedIn 的聯合創始人 Reid Hoffman....
Thumbnail
OpenAI 是一家成立於 2015 年的人工智能研究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創始人包括 Tesla 和 SpaceX 的 CEO Elon Musk、PayPal 創始人 Peter Thiel、LinkedIn 的聯合創始人 Reid Hoffman....
Thumbnail
從這幾個月的AI發展趨勢,甚至有人大膽預測AI技術已經超過了「科技奇點」,不可能往後退,更大的機會是成指數型的曲線發展。無庸置疑,AI工具的普及我們能夠更快速地完成更多事。不過我也覺得這是一個比以往都更需要問自己「Why」的時刻
Thumbnail
從這幾個月的AI發展趨勢,甚至有人大膽預測AI技術已經超過了「科技奇點」,不可能往後退,更大的機會是成指數型的曲線發展。無庸置疑,AI工具的普及我們能夠更快速地完成更多事。不過我也覺得這是一個比以往都更需要問自己「Why」的時刻
Thumbnail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這將能支持我們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Thumbnail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這將能支持我們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Thumbnail
ChatGPT推出不過3個月,不只吸引眾多使用者,也引起了多數媒體報導,同時震撼了各大科技巨頭,特別是搜尋引擎龍頭『Google』。本文將深入淺出由四個重點分析。 一、ChatGPT是什麼? 二、生成式AI將取代搜尋引擎: 三、研發『生成式AI』將進入寒武紀大爆發: 四、AI人工智慧衍生的的問題:
Thumbnail
ChatGPT推出不過3個月,不只吸引眾多使用者,也引起了多數媒體報導,同時震撼了各大科技巨頭,特別是搜尋引擎龍頭『Google』。本文將深入淺出由四個重點分析。 一、ChatGPT是什麼? 二、生成式AI將取代搜尋引擎: 三、研發『生成式AI』將進入寒武紀大爆發: 四、AI人工智慧衍生的的問題:
Thumbnail
微軟CEO納德拉日前正式敲響了AI大戰。微軟宣布將傳聞已久的 OpenAI 的 CHATGPT 模型加入到 Bing 中,在搜尋引擎中提供類似於 ChatGPT 的體驗,並以更快的速度、更詳細的內容、更人性化的回復提供資料搜尋的能力。
Thumbnail
微軟CEO納德拉日前正式敲響了AI大戰。微軟宣布將傳聞已久的 OpenAI 的 CHATGPT 模型加入到 Bing 中,在搜尋引擎中提供類似於 ChatGPT 的體驗,並以更快的速度、更詳細的內容、更人性化的回復提供資料搜尋的能力。
Thumbnail
最近玩了一下近期很紅的 AI 工具 包括 Chat GPT,Midjourney 等 也看了網上許多人,對人工智慧 對各項領域的影響,以及未來發展性 個人主觀覺得,AI 在 5~10 年內 會有劃時代的進步,到時候的確 所有人的生活,產業型態都會改變 有些事物,會顯得格外重要 低階技術的迭代 先說,
Thumbnail
最近玩了一下近期很紅的 AI 工具 包括 Chat GPT,Midjourney 等 也看了網上許多人,對人工智慧 對各項領域的影響,以及未來發展性 個人主觀覺得,AI 在 5~10 年內 會有劃時代的進步,到時候的確 所有人的生活,產業型態都會改變 有些事物,會顯得格外重要 低階技術的迭代 先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