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山與原住民的關係:西林部落的「綠金」產業

2019/10/24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今年3月,花蓮縣萬榮鄉的西林部落,一群與山蘇產業為鄰的農民,與東華大學人文社科學院、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林務局代表,聚集在一起,以「社會企業」、「合作社」、「山村文化」、「友善耕種」等關鍵字進行討論,希望在西林部落發展「產業六級化」的社會經濟。
西林部落面臨到的問題,就如同台灣一般農村的問題:青壯人力外流到城市工作,村裡人口老化、農業難以為繼。留在部落的農民、村民,都在思考關於「地方」要怎麼留存下來?是否能「創生」?如何能創造更多當地工作機會、減緩人口(減少)問題,提昇生養後代的條件、為地方創造生機。

「林下經濟」:靠山吃山的永續力

地點:支亞甘部落遺址、攝影:陳宜萍
花蓮縣萬榮鄉西林村(Ciyakang),又稱「西林社區」、「西林部落」,屬太魯閣族「支亞干部落」(為「支亞干遺址」舊稱)」,為萬榮鄉最北邊的部落。部落的經濟農作產量不多,且大多是小規模種植,唯一較大宗的作物是「台灣山蘇」。台灣山蘇最主要的栽種區域在花蓮縣,起初是由秀林鄉佳民村的太魯閣族原住民,開始食用並加以栽培,其後慢慢推廣至其他區域。
目前較具規模的山蘇農場栽種區,皆位於花蓮的光復鄉以北,西林部落也包含其中。西林部落也因地勢靠山,位置緊依中央山脈,居民可以利用所處的山林環境優勢,以及當地太魯閣族人的靠山吃山的永續經營思維,發展出不傷害土地的高附加價值的產業。西林的山蘇來源為原住民到山區原始林中,經由攀爬至樹上採集後,再拿到坡地繁殖。種植區域沿西林林道至8K兩側坡地,以及部落周邊的平地,種植面積超過20甲。西林部落種植山蘇已超過十年,皆為原住民保留地,土地產權清楚。
山蘇在台灣的山產店內一向是非常受歡迎的野菜,山蘇的特性在於烹調時不易變色,顏色鮮綠賣相佳、口感香脆帶點黏性等。近年來由於大面積的推廣種植,消費者也能在傳統市場及超市內買到包裝整理好的山蘇,由於蕨類植物的病蟲害少,山蘇多半採有機種植,此外附生植物的特性,便是不需要太厚實的土壤跟大量的肥料,在重視食物安全的今天,山蘇適合有機種植的特性,若銷往北部的運輸過程順暢,未來很有潛力成為普遍的家庭料理。

部落農友的「友善耕作」理念和堅持

近年來,政府開始關注「友善耕種」的發展,並預期設立相關法令來規範。友善耕作就字面解釋,即友善自然環境的一種農耕方式;做法上則是從保護環境、生態開始做起,並且不使用化學藥劑的一種農耕方式。
西林部落目前約有15戶以上太魯閣族農友,採「友善耕種」的方式種植山蘇。主要的友善耕作方式包含:自然採集適地適種、不使用除草劑或除草劑減量,改以人工割草、林下耕種不整地和不破壞、不使用化學肥料,使用有機肥。此外,並在原有的檳榔林下種植,增加水土固著;原有的次森林下種植,不伐除林木。
在適應季節上,春季3~6月為山蘇盛產期, 夏季7~8月產量最少,9~12月漸恢復產量,1~2月產量平均也較小(平地栽植區)。一整年為春季產量多過秋冬季節,夏季產量則最少。夏季山區因溫度較低,生長數量較平地多。約每兩個月施用有機肥1次(臺肥含鎂寶效1號生技有機質複合肥料);一甲地約使用4~5包的肥料(40公斤/包)。

市場結構下的農民難獲利

採收後的山蘇,經由農民親自挑選、清洗、整理後,會一批一批的裝入紙箱,交由中盤商收購。紙箱由中盤商供應,每箱都清楚標示農民姓名與編號,中盤商對於每戶農民的耕種面積、產量、產期都有詳細的紀錄,可以準確預估農民的採收期與產量。整個早上,一位農民約可完成6~8箱,每一箱淨重六斤,收購平均價格落在一箱180元,也就是一斤30元。夏天通常60~80元,冬天則為一斤30元,夏季收購價較高。
中盤商以「產量」決定價格,產量越多,價格越低。若以農民清晨五點開始工作,從早上至中午七小時工時計算,不包含作物成本或其他成本,可獲得平均約800~1000元工資(每小時時薪約為114~143元)。因與市場販售價格落差甚大,已漸不符合生產成本,農民開始思考西林部落是否可組成如合作社的經濟組織,從採收到銷售,以「產業一條龍」的概念,將生產的附加價值留在產地。因而部落中壯年開始思考籌組「合作社」,自產自銷。
農民採收時間為早上五點至九點,於西林部落的公共聚落處,進行山蘇的整理。(攝影:陳宜萍)
面對中盤商、產業亟待轉型,農民的心聲,能否被聽見?能否真的協助山蘇之農民瞭解合作事業?
攝影:陳宜萍

走出一條新路:籌備「支亞干合作社」

根據在西林調查的問卷統計,今年一月總共收了10,158斤的山蘇,換算市場價格,由盤商收購的價格和自產自銷的差價,若西林部落將來能夠籌組合作社,賺回這些差額就可以留在部落進行老人、兒少的照護,也可使青年返鄉負責合作社的管理等,增加部落就業機會。
為因應此需求,已有四年六級化產業輔導經驗的國立東華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受林務局的委託,希望實踐林務局自106年開始的「農村再生基金」之「山村綠色經濟永續發展計畫」,藉此鼓勵山村社區、部落實踐綠色經濟轉型。從「平台」的概念來進行輔導,並籌備建立「山村合作社」,著重輔導森林經營、生態保育、生態旅遊、環境教育、山村經濟等面向的可持續發展。
在過程中,透過資源和業師的媒合,預期在西林部落設立一個簡單的農產加工廠,進行山蘇的產品成分檢驗、加工技術輔導、產品形象包裝設計等工作,並不定期舉辦教育宣傳和講座,增強農民相關知識。對於籌組合作社的想法,仍要再對農民進行合作教育,讓大家對於合作社有更多了解,包括出資、分配、社員權利義務等的相關層面。
此外,合作社的相關後續問題也是亟待需要思考的部分,包含農民自己自產自銷時,需要足夠的自籌金運轉,則是挑戰政府對於合作社、社會經濟組織的資金扶助,例如貸款,遠不如中小企業的優惠。
後續需要思考的問題還包含:同一片坡地,是否有山蘇搶種(產量太多)的問題,限制了多元產業經濟的發展可能性?(種類除了山蘇,還有其他適地適種的作物?)產業如何與部落文化串連,發展更多青年返鄉新合作可能性?以及,雖然合作社集合了生產的力量,但若要農友自產自銷,後面的塑造品牌和銷售部分,政府是否能協助更進一步?
面對高齡西林部落,年輕人尚未找到回家的機會,一群高齡農民則開始了「支亞干合作社」。未來這條路如何走?希望在有眾人合力之下,能讓部落改善經濟生活、繼續維持緊密互助的人際關係,以及延續聚落的傳統文化,並共享利潤與成果。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陳宜萍 Ariel Chen
陳宜萍 Ariel Chen
創業者、專欄作家。關注新媒體、社會創新、文化內容產業。「社企流」創始成員、「方格子 vocus」共同創辦人,曾獲得經濟部「女性創業菁英獎」。現居美國舊金山灣區,養有兩隻寶貝貓。畢業於交通大學經營管理所。歡迎來信聊聊:facebook.com/Ariel.yipingchen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