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合在一起,依山傍海——花東合作經濟之推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我們不窮,只是沒有錢。」
「那不是都一樣!」
「那不一樣。」
《太陽的孩子》裡這幾句母女對話,輾轉說出了台灣東部許多社區和部落的心聲。如果這裡的人們不是都市中產階級,如果一戶人家手邊沒有幾百幾千萬,是否就等於貧窮、等於一無所有?從花東縱谷的良田到綿長湛藍的海岸線,有許多聚落跳脫了這樣單純的劃分,尋求另一種生產\生活方式:不是少數人發大財,或大家一起去當發大財者的員工;而是大家一起做老闆,共享利潤和成果,甚至合力讓這聚落既有的產業更進一步,將彼此的故事和文化延續下來——在工廠園區、大飯店和遊樂園之外,他們選擇另一條路,組成了「合作社」。讓我們透過這篇文章,為你介紹合作社究竟是什麼,然後帶你到花東的幾個聚落走走,聽聽「合作社們」的一些故事。

花東合作社:重建經濟與文化

世上最早的合作社典範可追溯到19世紀中、英國28位紡織工人成立的「羅虛戴爾公平先驅社」,由向社員低價提供麵粉、麥粉、糖、葡萄乾四種貨物起家,改善社員們的生活。它建立的章程及規約,有些一直沿用到今天。當代較明確的定義,則是國際合作社聯盟(ICA)在1995年提出的:「為滿足人們共同之經濟、社會與文化需求與願望之存在目的」。
簡言之,當聚落成員們共同希望改善經濟生活、維護彼此緊密互助的人際關係,或想延續聚落傳統文化,成立合作社的需求就應運而生。具體的法律條件,包括要有七人以上提出申請、召開宣傳活動,建立章程和理事團隊等等。
上面提到的三種需求裡,社會與文化需求在這半世紀以來的農村,愈發強烈。當新興大城市不斷吸納附近鄉村的青壯人力、全球化孕育的跨國企業進駐主導了地方發展,「地方」要怎麼留下來,變成人們討論的話題——當人們換上制服到大工廠、觀光業工作,傳統的農林業生活和社區鄰里間的互動,逐漸被上下班作息跟現代化娛樂給取代了。
台灣的農村,也面臨這樣的問題:青壯人力外流到城市工作,村裡人口老化、農業難以為繼。農業科技研究者陳玠庭指出,台灣農村常年作為因發展工業而供給犧牲者、產生落後停滯的形象,並在當代都會中產階級移居農村、興建農舍別墅的潮流中被「地方替代」、失去聚落原有的人際關係與文化。花東地區是台灣的農業大縣,相關問題尤其顯著。籌組合作社,成為花東聚落面對產業與文化課題的一項理想提案。

街巷與草地上的市集:小農合作社新徑

沿著太平洋海濱的臺11線公路南下,經過峭壁、海風與北回歸線,來到86公里處一條岔往山邊的綿長街道,兩旁幾落民宅與十來間早餐店、菜舖與餐廳,簇擁成一個小小的鬧區——這裡是鄰近漁港和澄澈「玻璃海」的長濱市區,也是一群崇尚自然農法的農夫舉辦「長濱野市集」、進而設立社區合作社的起點。
「那時候討論出一個目標,就是(農作)沒有農藥化肥,友善環境,有共同理念的人,就來野市集玩···並沒有一個真正的Leader,很多事情都是大家共同決定。」發起人之一呂尚昆這樣描述「野市集」的特性。而在定期擺攤交流裡,見到了彼此缺乏硬體的困境,和可以協力互助的契機:「大家做的事情都有點重複,例如:銷售、接電話、寄東西,甚至在農事上面有一些共同的事情可以共同來做。」這樣的願望,促使這群小農在2018年成立了「長濱野市集社區合作社」,希望透過合作社來協助各自的稻米、果樹、麵包、海鹽、皮雕、弓箭·······等各種產品的產製銷售,將生產所得回歸社員所有。目前持續朝增進生產品質的方向努力,未來也希望有餘力之後,嘗試透過深度體驗、小旅行來推廣農產。
同樣從一群小農集結而來的,還有位於富里的「富糧稻米運銷合作社」。花蓮富里與池上鄉一溪之隔,同樣坐擁縱谷開闊的原野、草地與良田,柏油小路蜿蜒穿越稻浪之間,彷彿乘著綠色浪花,通向山頂雲端。2010年後陸續從台北返回富里老家的鍾雨恩父子,從成立有機米產銷班、「天賜糧緣」農產銷售公司,到與產銷班「同學」們組成合作社來共同運銷彼此的產品,始終延續著這樣的核心價值:將小農凝聚在一起,讓富里的農產被更多人看見。
在推廣過程中,最令人驚喜的衍生產物莫過於今年將舉辦第五屆的「穀稻秋聲——富里山谷草地音樂會」。最早是為推銷農產而舉辦市集,以戶外音樂會的方式吸引人群,增進產銷成果。克服器材運送和周邊費用的種種難關,「穀稻秋聲」從第一年十來個帳篷的小巧規模,到近兩年人潮絡繹不絕,林生祥、陳明章、舒米恩等著名樂手輪番登台,儼然形成富里乃至縱谷線的田野活動新熱點。輔導單位甚至已在協調來台交流的日韓合作社團體行程,希望能將行程拉到富里,一起聆聽穀稻上的秋聲,也見到地方小農們的活力。
除了由市集凝聚而成,或借市集來擴大各項產銷成果的合作社,花東地區也有聚焦於特定作物,希望能建立更好產銷基礎的例子。台東橄欖葉合作農場,以《聖經》典故中鴿子帶來橄欖枝和希望的故事而命名,從栽種西洋香草改為採集種植柑橘、月桃等本土植物,希望透過合作社強化香草生產與精油煉製;西林部落於林道周邊種植山蘇已超過十年,為能建立自主的運銷組織和共同議價、收購來取得更好收益,也組成了合作社;森林蔥鬱、坐擁「森林博物館」的鸞山,當地林農何介臣希望與週邊林農組成合作社,將肖南、樟樹等樹種提煉出精神,並發展生態旅遊、木藝DIY等更精緻化的林業內容······
就算沒有偌大的廠房和海量資金,縱谷和海濱的小農們依舊透過合作社,以七人到數十人、十多萬到數十萬的規模,串連起來,並積極向外尋求產銷加工和精緻農業的合作機會,朝著自立自足、擴大影響的目標邁進。這些小農合作社是花東的頑石與稻浪,展現出堅韌自強的生命力。

開心農場與編織山海——另一種「類合作社」

合作社的核心概念,是「共同需求」——改進生產、加工、運銷、勞動和設備,為社群裡所有人追尋更好的生活。用這種標準來看,某些在花蓮的農業社群或許在籌備中、或許因為人力資金種種因素,還未透過台灣的《合作社法》來立案,但也具有「滿足成員共同需求」的特質——這裡就以「富興」和「旮部融岸」兩個以一級產業為主、發展出群體願景的「類合作社」為例子吧。
座落於瑞穗鄉台九線和「大農大富」園區旁的富興里拔哈(LiPaHak)農場,像一塊在縱谷大道與幽靜森林之間,栽培出各式作物和生物的「魔法田地」,人們暱稱那是「傻瓜們的生態農場」,卻也知道它是名副其實的「開心農場」——LiPaHak在阿美族語裡,就是「開心、快樂」的意思。
在網站自介上,農場夥伴這樣分享成立的初衷:
「回想早期沒有農藥的年代,田野、河流,除了是孩童的遊樂場,也是大人們的『糧倉』,在那個年代,人與自然是處於一種共存互生的狀態,而不是像現在只重生產,枉顧自然的極端現象。那麼,有沒有辦法把早期那種人與自然合諧共存、生產與生態永續利用的農業環境找回來呢?」
和同伴、其他生物一起開心地生活。這是農場的起源,也是目的地。富興農場的同伴們因此向台糖承租了5.9公頃的一塊梯形土地,分為私田(每戶一分地自由栽種)、實驗田(多方合作)、棲地(2公頃,給動物生活)三個區塊,做多樣化的利用——參與的「農夫」們包括當地居民、花蓮農改場、東華大學、林務局等產官學民各方人馬,結合試驗與實務耕種,透過共同制定公約、使用生態農法的精神,希望建立一個理想的農業地景——是經濟場域、人文風景,也(重新)成為生態系的一環。
經過近十年耕耘,目前私田部分已有10餘戶小農,農場整體種植以稻米、甘蔗、果樹為主力,也自產白\糙米、蔗糖蜜來推廣,並以提升加工銷售水平、發展生態農業,作為更進一步的目標。農場陸續為外界師生、各行業人所知,也增添許多來「下田換宿」的志工。雖然收入不如大面積、機械化耕作那番豐厚、作物也常有蟲鳥「共食」,但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們在共同生活裡,凝聚成了新的社群,而且LiPaHak(開心);那是每一天一起耕作和聊天時,都在達成的事。
除了像富興生態農場這樣懷著「重建農業地景」的願望,人們會以近似合作社的型態共同勞動、商議,還有一項深層的「共同需求」:重返原本聚落的生活方式,重新振興文化。在東部原住民部落,百年來受現代化生活衝擊、青壯人力外流、生活習慣劇烈變遷,如何維繫或尋回傳統文化的課題,有著不亞於生存的重要價值。人們在這樣的價值中組織起來,不僅是為了推廣農產、讓它們「有故事」,還要透過農業與手工藝,將自己部落的故事一路說下去;例如台東的「旮部融岸」。
海岸公路台11線旁的「都歷(Dulik)」部落,名稱源於阿美族語「把東西綁牢、編織」之意,在海岸山脈、海崖水田、日治神社遺跡和月桃樹環抱之間,族人們也確實將生活與山海細細地織在一起。部落中成立的「旮部融岸(Kapolongan,意為『大家的』)文化教育促進會」,將族人們凝聚起來,農事上互相分擔,以種植有機稻米、無毒檸檬、研發月桃鹽等為主要基礎,並希望結合部落的月桃編織工藝、河口撒網、划船捕魚等傳統文化,發展更深度的農事體驗與海洋旅遊;將辛苦和收穫,勞動和訴說,都發展成一件,屬於Kapolongan的事。
「大海是我們的冰箱。」這句廣為流傳的部落生活寫照,宣示的其實不是「所有權」,而是人類在環境中與其他人事生物協調共存,「共有的使用權」。共有共享,從而促進共同的福祉。部落千百年來「共同勞動、成果共享」的群體傳統,和西方上個世紀發展出的合作社概念,在現代社會經濟衝擊下自然地融匯在一起,並在東海岸陸續迸發新一代的火花。

等人、等錢、等時間——合作社的習題和願望

如同其他所有的產業模式,生活現況不會總是一帆風順。各個合作社在產銷方面的步伐不一:有些人力較缺乏,在第一級產業層面努力穩固基本生產面積和成果;有些則是穩定生產後,苦惱於何處尋得足夠資金或設備來進行第二級加工;甚至有些例子在兼顧基本生產外,希望發展第三級的小旅行和深度體驗,亟需建立周邊服務設施、導覽人力與內容,及更細緻的產品\生活樣貌。
也有萬事基礎具備,正在默默耕耘的合作社們。條件到位後,剩下的是時間和等待,像靜靜地看顧著自己栽種的作物,發芽的那一刻。
但他們有共通的出發點和核心價值。套句陳昇的歌詞說:路遙遠,我們一起走。像種植稻田、果樹或細心編織打造作品,沒有一條捷徑,但透過合作社這樣集結眾人心力與資金的組織,人們可以一起走,共享成果,慢慢走得很遠。直到一個更好的明天到來。
【參考資料】
  1. 〈合作社問與答〉,內政部合作事業入口網。https://coop.moi.gov.tw/cphp/aboutView/list7
  2. 〈合作社Q&A〉,「LET’S COOP」網站。http://coop.ndhu.edu.tw/qa.php
  3. 〈從臺灣本土脈絡思考地方消滅論的啟示〉,陳玠廷,農傳媒,2019.07.17。https://www.agriharvest.tw/theme_data.php?theme=article&sub_theme=article&id=3448
  4. 〈富興LiPaHak生態農場 一種快樂生活的想像〉,People公民新聞報,公視,2013.06.02。
  5. 《地方創生——山里生活博物館》,王翠菱等撰稿,花蓮市,花蓮縣政府出版,2017.11。
  6. 《花東地區山村、部落友善生產之產業合作社輔導計畫》期中報告書,東華大學執行,2019.05.08。
  7. 《花東地區合作事業發展輔導》,國家發展委員會編著,2018.10。
共生共好的花東山村合作經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019是台灣地方創生元年,政府期待地方的復興能夠為國家帶來新的動能。從花東地方經濟的案例,我們發現透過產業六級化,妥善運用各地的資源優勢,小地方也是有機會長出更多產業的可能,又或者透過合作社或其他社區經濟組織,集結志同道合的夥伴們,分進合擊達到社區的共榮共好。然而,在產業發展初期,這群地方的夥伴們
行經蜿蜒的小路,鸞山距離台東市開車不過三十分鐘,地景、聲景甚至是空氣中的氣味都明顯與城市不同,樹木盤根錯節的交纏,蕨類、苔蘚點綴其中,一位友善農業專家,人稱「何班長」的何介臣就居住在此。 何班長來自高雄岡山的養蜂人家,30多年前因為崇尚自然農法而來到台東生活,在當時基礎建設還很匱乏的鸞山買下一塊地,
近年,青年返鄉和地方創生形成一波熱潮,有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回到家鄉打拼,原因不盡相同,然而,懷抱熱血踏上回家之路不足以成事,真正能留下來的人才是關鍵。回家面對的是一場扎扎實實的生存戰,畢竟,剝去理想的外衣,滿腔的熱血很難填飽肚子。
「畢業後你會回家嗎?」 「不會,我要留在臺北工作。」 每年面臨畢業季,從人們的對話裡彷彿能夠具像化地看見,來自都市強大的拉力是如何將來自「相對郊區」的年輕人拔地而起,在空中拉出一道道看不見的拋物線,最後再牢牢地嵌入甚至和自己一點關係也談不上的土地。
親愛的,你喜歡體驗不同的文化嗎? 自2000年以來,「生態導覽」和「文化體驗」的概念逐漸映入臺灣大眾的眼簾,歷經近20年的成長與蛻變,與文化創意產業巧妙地融合了在一起,甚至誕生了非常可愛的代名詞──「文化之旅」。 這種帶有韻味卻不油膩、輕鬆卻不膚淺的描述,大大擴張了人們對短暫外出遊玩的憧憬與想像‧‧‧‧‧‧
「世界一開始就被創造成不需要人為了找食物,或是什麼樣的食物而浪費精神能量的地方。一切都按照人的需要依序生長、成熟。進食就該像呼吸一樣,不需要將注意力分散在食物上面、讓思想偏離重點。造物者把這交給別的去處理了,使人可以盡情活出自己的天賦。」這是風行全球的俄國著作《鳴響雪松》中,震撼人心的一段話。
2019是台灣地方創生元年,政府期待地方的復興能夠為國家帶來新的動能。從花東地方經濟的案例,我們發現透過產業六級化,妥善運用各地的資源優勢,小地方也是有機會長出更多產業的可能,又或者透過合作社或其他社區經濟組織,集結志同道合的夥伴們,分進合擊達到社區的共榮共好。然而,在產業發展初期,這群地方的夥伴們
行經蜿蜒的小路,鸞山距離台東市開車不過三十分鐘,地景、聲景甚至是空氣中的氣味都明顯與城市不同,樹木盤根錯節的交纏,蕨類、苔蘚點綴其中,一位友善農業專家,人稱「何班長」的何介臣就居住在此。 何班長來自高雄岡山的養蜂人家,30多年前因為崇尚自然農法而來到台東生活,在當時基礎建設還很匱乏的鸞山買下一塊地,
近年,青年返鄉和地方創生形成一波熱潮,有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回到家鄉打拼,原因不盡相同,然而,懷抱熱血踏上回家之路不足以成事,真正能留下來的人才是關鍵。回家面對的是一場扎扎實實的生存戰,畢竟,剝去理想的外衣,滿腔的熱血很難填飽肚子。
「畢業後你會回家嗎?」 「不會,我要留在臺北工作。」 每年面臨畢業季,從人們的對話裡彷彿能夠具像化地看見,來自都市強大的拉力是如何將來自「相對郊區」的年輕人拔地而起,在空中拉出一道道看不見的拋物線,最後再牢牢地嵌入甚至和自己一點關係也談不上的土地。
親愛的,你喜歡體驗不同的文化嗎? 自2000年以來,「生態導覽」和「文化體驗」的概念逐漸映入臺灣大眾的眼簾,歷經近20年的成長與蛻變,與文化創意產業巧妙地融合了在一起,甚至誕生了非常可愛的代名詞──「文化之旅」。 這種帶有韻味卻不油膩、輕鬆卻不膚淺的描述,大大擴張了人們對短暫外出遊玩的憧憬與想像‧‧‧‧‧‧
「世界一開始就被創造成不需要人為了找食物,或是什麼樣的食物而浪費精神能量的地方。一切都按照人的需要依序生長、成熟。進食就該像呼吸一樣,不需要將注意力分散在食物上面、讓思想偏離重點。造物者把這交給別的去處理了,使人可以盡情活出自己的天賦。」這是風行全球的俄國著作《鳴響雪松》中,震撼人心的一段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灣推動社區營造已近三十個寒暑,也見證了社會變遷。近年來,倡議由下而上、公私協力這股社區營造的暖流,也走入了公寓大廈、集合式住宅當中。以社會設計深耕臺中舊城區的「好伴設計」, 透過參與社會住宅計畫,在臺中帶來新形態的社區營造模式。最初,好伴是一群對臺中城市公共
Thumbnail
國際合作節,來聊聊合作社議題,介紹《哇!原來這也是合作社》一書,分享大不列顛合作的多元實踐形式,反思國內是否可嫁接其經驗,解放傳統的僱傭關係,推動合作經濟。探索臺灣合作社的多元想像,加強合作教育,讓真正具有相同信念的人自然留下,引起社會對合作社的認知並擴大就業選項。
Thumbnail
純樸的集集小鎮,曾被票選為「台灣十大觀光小城」的集集小鎮,不但擁有歷史悠久的鐵道支線特色,更結合迷人自然生態、懷舊人文風光,還有各式在地小吃和創意美食,感受樸實恬淡的小鎮氛圍。 返鄉青年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家鄉更美好,形成永續生態支持系統,這才是永續城鄉真正的實踐。透過「人、地、產」的盤點,挖掘
Thumbnail
農村社區、休閒農場、休閒農業區傻傻分不清楚? ▍農村社區:農村社區通常指的是一個小型的農村聚落,是農民和農村居民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休閒農場:休閒農場是一個提供給遊客休閒娛樂和農業體驗的場所。 ▍休閒農業區:休閒農業區是一個結合了農業、休閒和觀光等多種元素的綜合性場所。
Thumbnail
遊佐町農友以稻豐為基礎,一步步打造循環農業及能源自給,從提攜稻米到推進養豬事業,並以品牌推廣酒造業。過程中發生多個大事小情,展現著在地生活俱樂部生協與遊佐町農友間的緊密合作與共同成長。
Thumbnail
探討臺灣另類食物網絡如何建立反對資本主義的經濟模式,並強調觀點需要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與實作方式。公民食物網絡(Civic food network)也被提出,探討了各地方對工業化生產的反思,以及對社會正義和環境永續等議題的關注。此篇文章對於人類世的影響、在地生活實踐以及地球的未來也提出了思考。
Thumbnail
我們現在所生存的這個世界有很大一部份已經脫離不了全球化商業的供應和需求,全球化和台灣住民的「常態經濟」牢牢結合在一起是進入二十世紀後由十九世紀的帝國主義產業鏈基礎擴張而成,這種經濟現象在一百年前是很難想像的。
Thumbnail
長青村以「只問需求不問資格」接納有需求老人居住的特色,並且透過互助,節約資源,打造一個共融經濟和互助大家庭。本篇文章介紹了長青村的獨特經營模式,如共食、共融經濟、老有所用的理念。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Thumbnail
槺榔又稱台灣海棗,是從冰河時期留下來的原生植物,分布在台灣濱海一帶,能承受貧脊土壤、耐鹽抗旱,頭頂著尖刺葉形結穗如檳榔豆,高大筆直的槺榔樹突出於沙丘地表,至今西部沿海仍有許多村落以槺榔命名。 即使是一個小地方,也應該有自己的故事,本主題即以台南七股槺榔,一個位於曾文溪河口北岸的農場為出發的生活故事。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灣推動社區營造已近三十個寒暑,也見證了社會變遷。近年來,倡議由下而上、公私協力這股社區營造的暖流,也走入了公寓大廈、集合式住宅當中。以社會設計深耕臺中舊城區的「好伴設計」, 透過參與社會住宅計畫,在臺中帶來新形態的社區營造模式。最初,好伴是一群對臺中城市公共
Thumbnail
國際合作節,來聊聊合作社議題,介紹《哇!原來這也是合作社》一書,分享大不列顛合作的多元實踐形式,反思國內是否可嫁接其經驗,解放傳統的僱傭關係,推動合作經濟。探索臺灣合作社的多元想像,加強合作教育,讓真正具有相同信念的人自然留下,引起社會對合作社的認知並擴大就業選項。
Thumbnail
純樸的集集小鎮,曾被票選為「台灣十大觀光小城」的集集小鎮,不但擁有歷史悠久的鐵道支線特色,更結合迷人自然生態、懷舊人文風光,還有各式在地小吃和創意美食,感受樸實恬淡的小鎮氛圍。 返鄉青年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家鄉更美好,形成永續生態支持系統,這才是永續城鄉真正的實踐。透過「人、地、產」的盤點,挖掘
Thumbnail
農村社區、休閒農場、休閒農業區傻傻分不清楚? ▍農村社區:農村社區通常指的是一個小型的農村聚落,是農民和農村居民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休閒農場:休閒農場是一個提供給遊客休閒娛樂和農業體驗的場所。 ▍休閒農業區:休閒農業區是一個結合了農業、休閒和觀光等多種元素的綜合性場所。
Thumbnail
遊佐町農友以稻豐為基礎,一步步打造循環農業及能源自給,從提攜稻米到推進養豬事業,並以品牌推廣酒造業。過程中發生多個大事小情,展現著在地生活俱樂部生協與遊佐町農友間的緊密合作與共同成長。
Thumbnail
探討臺灣另類食物網絡如何建立反對資本主義的經濟模式,並強調觀點需要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與實作方式。公民食物網絡(Civic food network)也被提出,探討了各地方對工業化生產的反思,以及對社會正義和環境永續等議題的關注。此篇文章對於人類世的影響、在地生活實踐以及地球的未來也提出了思考。
Thumbnail
我們現在所生存的這個世界有很大一部份已經脫離不了全球化商業的供應和需求,全球化和台灣住民的「常態經濟」牢牢結合在一起是進入二十世紀後由十九世紀的帝國主義產業鏈基礎擴張而成,這種經濟現象在一百年前是很難想像的。
Thumbnail
長青村以「只問需求不問資格」接納有需求老人居住的特色,並且透過互助,節約資源,打造一個共融經濟和互助大家庭。本篇文章介紹了長青村的獨特經營模式,如共食、共融經濟、老有所用的理念。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Thumbnail
槺榔又稱台灣海棗,是從冰河時期留下來的原生植物,分布在台灣濱海一帶,能承受貧脊土壤、耐鹽抗旱,頭頂著尖刺葉形結穗如檳榔豆,高大筆直的槺榔樹突出於沙丘地表,至今西部沿海仍有許多村落以槺榔命名。 即使是一個小地方,也應該有自己的故事,本主題即以台南七股槺榔,一個位於曾文溪河口北岸的農場為出發的生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