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來襲請小心:劇烈天氣變化下引發的心血管疾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就在夏秋溫度變化劇烈之際,一位白手起家的五金百貨創辦人,正當壯年時因為心臟病猝死而引起媒體的關注。

 

的確,心血管疾病與氣溫及氣壓這些天候因變化是息息相關的。人為了維持體內的生理代謝作用,必須維持固定的體溫。比如說,天氣太熱時會流汗,用汗水的氣化讓身體降溫;天氣太冷時收縮末梢血管,不讓溫度從皮膚散失,同時把溫熱的血集中送到身體的中心,維持重要器官的運轉。

 

除了氣溫之外,氣壓也會影響到人體。例如氣壓下降時,位於內耳的壓力感測器會啟動,刺激交感神經,透過各種內分泌來調控身體;比如收縮血管以及活化痛覺的感受器,對周遭變化更敏銳,也因此有人在低氣壓時會有神經痛類風濕關節炎的疼痛。

 

有研究統計發現,只要一天之內溫差相差攝氏10度以上,腦中風的患者就會增加。尤其清晨時最危險,因為一天裡最低溫都發生在清晨5、6點,太陽出來之前,前一天太陽的輻射熱也散盡,幾乎任何人量血壓都會比自己正常的血壓還高,因此有所謂清晨高血壓的名詞來形容此一現象。

 

如果有高血壓或動脈硬化的患者,寒流來的清晨直接從熱熱的被窩翻身起來,接觸到冰冷的空氣,血管急速收縮,心臟必須更強力的打出血液才能提供各器官與組織足夠的氧氣與營養物質;這時瞬間血壓就會飆高,脆弱的腦血管被強勁血流沖破而形成腦溢血

 

另外也有一種情況,因為不想在半夜爬起來上廁所,所以晚上就不太敢喝水;但是睡覺時身體的水分還是會透過呼吸跟皮膚而散失,結果血液會變得比較濃稠,容易形成血栓。所以每天睡前跟早上起床最好都要喝半杯至一杯的水。

 

raw-image

冬天的低氣壓和低氣溫,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等問題。

 

冬天若強烈的低氣壓來襲,氣壓急速下降,再加上氣溫低的雙重因素影響之下,各種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機率就會很高。有研究報告指出,若氣溫在短時間下降,血液中的紅血球、血紅素血清蛋白的濃度都會上升,血液自然就會變得濃稠,也因此平常即使沒有高血壓問題的人,因血液濃稠導致血管阻塞的情況也常發生。就像所謂經濟艙症候群一樣,長時間身體不動,靜脈血流無法透過肌肉運動的幫浦作用迅速流回心臟,凝滯的靜脈血液變得濃稠,凝結形成血塊導致血管栓塞。

 

台灣有個研究調查,從歷年來死於腦中風的數萬個患者作統計,發現死亡率最低的氣溫是攝氏27~29度,每降低一度,死亡率增加3%;但是氣溫高達32度以上時,死亡率卻增加了1.7倍。換句話說,天氣太冷太熱都對心血管不好,因為天冷會造成血壓高,天氣熱大量流汗,容易脫水,靜脈血液濃稠,這都是溫度對健康的影響。

 

有人喜歡泡三溫暖,在熱水與冰水池中交互浸泡,其實這是對我們心血管的極大挑戰。曾有人研究,只要把左手浸泡在4度C的冷水中1分鐘,收縮壓就會立刻增加50 mmHg,這表示平常血壓正常在120 mmHg的人,也會因為手浸冷水使血壓瞬間飆到170 mmHg。

 

皮膚碰到冷水或冷空氣,血管的平滑肌就會收縮,血壓就會上升,同時也會促進交感神經活化;交感神經導致血管收縮,同時也會作用在下視丘的自律神經中樞,造成血壓上升。這三種作用機制,幾乎都是同時發生,這也就是為什麼身體對寒冷的反應這麼激烈的原因。

 

所以,只要聽到氣象報告說今天半夜冷鋒駕到、氣溫降低,晚上睡覺前就要在床邊準備好外套跟圍巾,毛襪拖鞋也不要漏了。圍巾很重要,因為我們在脖子兩側的頸動脈竇有個溫度感測器,即使我們身上穿很暖,還戴上毛帽,卻露出光禿禿的脖子,人體還是會以為身體受寒了,立刻會啟動血管收縮機制,血壓還是會往上飆。

 

這些年在全球環境變遷的影響下,極端氣候發生的機率愈來愈高,一年之內有非常多次24小時之內溫差超過10度,甚至到15~20度的日子也不罕見。因此如何控制好自己血壓的變化,也成為當代人另一個身體保健的重點了。

 


 

所有圖片來源:goodfreephotos

編輯:熊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6K會員
2.2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3
 (一)拯救荒野 從拯救荒心開始 1992地球高峰會議上,當時担任參議員的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曾經講了一段話:「什麼地方,人的精神被踐踏了,生態環境便蒙受災難;什麼地方,人感到無力時,生態環境便蒙受災難;什麼地方,人活於驚悸中時,生態環境便蒙災難;什麼地方,人活著感受不出生命的意義和目的時,生態
Thumbnail
2025/05/03
 (一)拯救荒野 從拯救荒心開始 1992地球高峰會議上,當時担任參議員的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曾經講了一段話:「什麼地方,人的精神被踐踏了,生態環境便蒙受災難;什麼地方,人感到無力時,生態環境便蒙受災難;什麼地方,人活於驚悸中時,生態環境便蒙災難;什麼地方,人活著感受不出生命的意義和目的時,生態
Thumbnail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心肌梗塞,被戲稱為「無聲殺手」,是一種極具威脅性的心臟疾病。雖然它可能默默無聲地潛伏在體內,但卻能在瞬間發動致命的攻擊。即便是健康人也應當注意的問題。在寒冷的冬日,人們通常會提高對感冒、流感的防範意識,但少有人意識到寒冷天氣可能對心臟健康構成威脅。
Thumbnail
心肌梗塞,被戲稱為「無聲殺手」,是一種極具威脅性的心臟疾病。雖然它可能默默無聲地潛伏在體內,但卻能在瞬間發動致命的攻擊。即便是健康人也應當注意的問題。在寒冷的冬日,人們通常會提高對感冒、流感的防範意識,但少有人意識到寒冷天氣可能對心臟健康構成威脅。
Thumbnail
天氣越來越炎熱, 患上中風的幾率也會越來越高, 身體主要通過排汗的方式來調節體溫, 但如果出汗太多沒有及時補充水分的話 會減少血液流量, 讓血液變得越來越粘稠, 而減慢了血液循環的速度, 從而誘發熱中風。 那是什麼會導致的熱中風呢? 1. 【#氣溫太高】 隨著年齡越大
Thumbnail
天氣越來越炎熱, 患上中風的幾率也會越來越高, 身體主要通過排汗的方式來調節體溫, 但如果出汗太多沒有及時補充水分的話 會減少血液流量, 讓血液變得越來越粘稠, 而減慢了血液循環的速度, 從而誘發熱中風。 那是什麼會導致的熱中風呢? 1. 【#氣溫太高】 隨著年齡越大
Thumbnail
#嚕嚕冷到半夜發抖說夢話🤣 #患者的貓很愛來找我但昨晚來診間竟待在籠子裡發抖不出來⛄️ 這個年假實在冷爆🤧 衣櫃裡所有的冬衣保暖配件應該都全出場了吧? 我想起以前在醫院的日子,每到低溫來襲,醫院總會湧進大量心血管、中風的急重症病患,急診室像菜市場一樣的吵雜忙亂。😭 每次我都跟患者說
Thumbnail
#嚕嚕冷到半夜發抖說夢話🤣 #患者的貓很愛來找我但昨晚來診間竟待在籠子裡發抖不出來⛄️ 這個年假實在冷爆🤧 衣櫃裡所有的冬衣保暖配件應該都全出場了吧? 我想起以前在醫院的日子,每到低溫來襲,醫院總會湧進大量心血管、中風的急重症病患,急診室像菜市場一樣的吵雜忙亂。😭 每次我都跟患者說
Thumbnail
溫度變化劇烈常有因心臟病猝死的壯年朋友。的確,心血管疾病與氣溫及氣壓這些天候因變化是息息相關的,因為人為了維持體內的生理代謝作用,必須維持固定的體溫,假如外在環境變化劇烈,人體會透過各種機制,想盡辦法保持固定的體溫。 比如說,天氣太熱時會流汗,用汗水的氣化讓身體降溫;天氣太冷時,會收縮末梢血管,不讓
Thumbnail
溫度變化劇烈常有因心臟病猝死的壯年朋友。的確,心血管疾病與氣溫及氣壓這些天候因變化是息息相關的,因為人為了維持體內的生理代謝作用,必須維持固定的體溫,假如外在環境變化劇烈,人體會透過各種機制,想盡辦法保持固定的體溫。 比如說,天氣太熱時會流汗,用汗水的氣化讓身體降溫;天氣太冷時,會收縮末梢血管,不讓
Thumbnail
多年來心血管疾病一直在十大死因中名列前矛,每當季節交替時,都有許多患者因此住院。 大家曉得寒流來襲時,可能讓心臟病惡化。不過,在天氣炎熱時其實也不能大意。太冷、太熱對心臟功能有什麼影響?又該如保養呢?請心臟科專家來說明白。
Thumbnail
多年來心血管疾病一直在十大死因中名列前矛,每當季節交替時,都有許多患者因此住院。 大家曉得寒流來襲時,可能讓心臟病惡化。不過,在天氣炎熱時其實也不能大意。太冷、太熱對心臟功能有什麼影響?又該如保養呢?請心臟科專家來說明白。
Thumbnail
血壓太高會可能會引發許多慢性、心血管疾病, 而血壓太低則身體可能會出現諸多不適。
Thumbnail
血壓太高會可能會引發許多慢性、心血管疾病, 而血壓太低則身體可能會出現諸多不適。
Thumbnail
  高血壓是國人常見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引發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血壓若是控制不佳,可能會引起動脈粥狀硬化、中風、心臟病等疾病。
Thumbnail
  高血壓是國人常見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引發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血壓若是控制不佳,可能會引起動脈粥狀硬化、中風、心臟病等疾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