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天籟:追尋內心平靜的生命之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年輕時我習慣一回家就打開音響或電視,也不是為了聽什麼節目,就只是讓這些人為的聲音填塞思緒裏每一絲可能的空間。

 

直到十多年前搬到山裏面,才重新開始聆聽寂靜。這才發現,在現今的世界,要找到沒有人工聲響的寧靜之地,是多麼的困難。比如住在山裏面,若是關起門窗,把大自然的天籟稍加隔絕之後,發現老舊冰箱馬達不時就起動的聲音吵得要命,後來換了一台綠色標章超節能的新冰箱之後,總算好一點,這時候日光燈的起動器,細微的聲音卻又嗡嗡地干擾著耳朵。

 

想起前兩年有位美國的錄音師寫過一本書:《一平方英吋的寂靜》。他踏遍全世界,想尋找到可以完全收不到人為聲音的地方,結果發現非常困難,因為即便遠離人煙的蠻荒曠野,還是不時會有飛機聲,遠處輪船、火車或者各式各樣交通工具所傳來的低頻震動聲。後來他總算在遠離飛機航道的國家公園森林深處,置放一顆小石頭,將這小小的場域,圈護出一平方英吋的寂靜。

 

或許有人會好奇,為什麼要追求寧靜?我們不是希望透過各種感官來豐富我們的生活嗎?

 

raw-image

在自然的循環中,能找到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合一的安心感。Photo source:pixabay

 

當然,我們可以藉由眼睛耳朵來探索世界,但是隨著時代變遷,我們的生活中物質太豐富、聲光娛樂太剌激,都讓我們無法安靜下來;尤其手機聲響彷若催魂鈴,讓人無所遁逃於天地之間。世界雖大,卻無處能夠單獨、安靜地面對自我,反而形成與這個世界的疏離。

 

科技使人疏離人、疏離自然、疏離了自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午夜夢迴時會問自己:「電視、行動電話、電動遊戲到底是增加,還是折損了人類經驗的品質?」當我們有了更多的東西,不但沒有豐富自己,反而更加貧窮,這種貧窮是注意力的喪失,是真實生命的消逝。

 

因此,我喜歡一個人獨自走在山裡,那是種既豐富又安心的感覺。森林裡的眾多物種有其生命流動的韻律,花開花落,在自然的循環中,找到了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合一的安心感。

 

我也喜歡在海潮漲退中沿著海岸邊散步,所有的情緒都被帶向大海,甚至連理性的思考也沖刷一空了。整個人像是隨浪滾動的貝殼,隨時迎接海與風沙的流動,不知不覺間,人就融於虛空、融入海天一色了。

 

若晚上在海邊走得累了,便躺在沙灘上仰望滿天星斗,感覺身體似乎慢慢向外展延,進入浩瀚星空。

 

在追尋寂靜的過程,最好是獨自一個人。也只有在孤獨中,才能與自我對話。

 

raw-image

也只有在孤獨中,才能與自我對話。Photo source:pixabay

 

這些年來,有許多朋友每天會找時間靜坐。因為從寧靜中所湧現的平和與覺知,可以使我們的生命恢復完整,也可以回到自我的根源,求得身心安頓。

 

很多人用喧鬧的聲音來逃避寂靜,我想也是不願真誠地面對自己的生命吧?就像《西藏生死書》裡提到的:

 

如果我們觀察自己的生活,就可以很清楚地發現,我們一生都在忙著無關緊要的責任,可以把它比喻為「夢中的家務事」。我們告訴自己要花點時間在生命中的大事上,卻從來也找不出時間。我們的生活似乎在代替我們過日子,生活本身具有的奇異衝力,把我們帶得暈頭轉向。到最後,我們會感到對生命一點選擇也沒有,絲毫無法作主。

 

的確,當我們不斷地往外追尋,靠著外界的事物來界定自己,這樣的心靈會是不自由的;但假如我們能往內傾聽,聽從心底雖微弱,但是一定存在的聲音時,心靈才會是自由的。

 

那麼該如何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呢?或許就從安靜下來,走入大自然,聆聽天籟,聆聽寂靜開始吧。

 


封面圖片來源:pixabay

編輯:洪崇德

責任編輯:熊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6K會員
2.2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住在山裡面有二大好處,第一是空氣新鮮無汙染,這對飽受pm2.5威脅的都市人來說,是再貴的豪宅也無法取代的優點,第二個好處是安靜,可以聆聽天籟。     以前住在城市裡,習慣性的一回家就打開音響或電視,也不是為了聽什麼音樂或節目,就只是用這些聲音隔絕屋外喧囂的車聲與噪音。     直到搬到山裡,才
Thumbnail
住在山裡面有二大好處,第一是空氣新鮮無汙染,這對飽受pm2.5威脅的都市人來說,是再貴的豪宅也無法取代的優點,第二個好處是安靜,可以聆聽天籟。     以前住在城市裡,習慣性的一回家就打開音響或電視,也不是為了聽什麼音樂或節目,就只是用這些聲音隔絕屋外喧囂的車聲與噪音。     直到搬到山裡,才
Thumbnail
寂靜通常很願意是我們的朋友,他可以是一種安慰,更可以是內心富足的源頭。 也許不只在戶外,在辦公室中、通勤時、會議前,我們隨時可以選擇停頓、抽離,並留心於寂靜中。 願我們都能找到內心的南極洲。
Thumbnail
寂靜通常很願意是我們的朋友,他可以是一種安慰,更可以是內心富足的源頭。 也許不只在戶外,在辦公室中、通勤時、會議前,我們隨時可以選擇停頓、抽離,並留心於寂靜中。 願我們都能找到內心的南極洲。
Thumbnail
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名探險家,而且還曾經獨自一人穿越南極,也去過北極和珠穆朗瑪峰,就是因為有過這樣的經歷才能頓悟到「寂靜」的意義。 一般人若是身處在完全無聲的世界當中,大概會覺得很慌亂,會不知所措,我們都太習慣噪音和背景音,儘管紛擾吵雜的環境會令人焦慮不安,但似乎也形成另一種保護色,只要一再被外界干擾
Thumbnail
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名探險家,而且還曾經獨自一人穿越南極,也去過北極和珠穆朗瑪峰,就是因為有過這樣的經歷才能頓悟到「寂靜」的意義。 一般人若是身處在完全無聲的世界當中,大概會覺得很慌亂,會不知所措,我們都太習慣噪音和背景音,儘管紛擾吵雜的環境會令人焦慮不安,但似乎也形成另一種保護色,只要一再被外界干擾
Thumbnail
住在山裡面有二大好處,第一是空氣新鮮無汙染,這對飽受pm2.5威脅的都市人來說,是再貴的豪宅也無法取代的優點,第二個好處是安靜,可以聆聽天籟。 以前住在城市裡,習慣性的一回家就打開音響或電視,也不是為了聽什麼音樂或節目,就只是用這些聲音隔絕屋外喧囂的車聲與噪音。 直到搬到山裡,才重新開始聆聽寂靜。
Thumbnail
住在山裡面有二大好處,第一是空氣新鮮無汙染,這對飽受pm2.5威脅的都市人來說,是再貴的豪宅也無法取代的優點,第二個好處是安靜,可以聆聽天籟。 以前住在城市裡,習慣性的一回家就打開音響或電視,也不是為了聽什麼音樂或節目,就只是用這些聲音隔絕屋外喧囂的車聲與噪音。 直到搬到山裡,才重新開始聆聽寂靜。
Thumbnail
住在離上班地點交通來回需兩個小時的地方,漫長的通勤時間,習慣性的戴著降噪型的耳機播放音樂,將外界一切隔絕。無須跟任何人交談,享受靜靜獨處的時刻,將城市的燥響置身事外,我正在聆聽寂靜。
Thumbnail
住在離上班地點交通來回需兩個小時的地方,漫長的通勤時間,習慣性的戴著降噪型的耳機播放音樂,將外界一切隔絕。無須跟任何人交談,享受靜靜獨處的時刻,將城市的燥響置身事外,我正在聆聽寂靜。
Thumbnail
住在山裡面有二大好處,第一是空氣新鮮無汙染,這對飽受pm2.5威脅的都市人來說,是再貴的豪宅也無法取代的優點,第二個好處是安靜,可以聆聽天籟。 以前住在城市裡,習慣性的一回家就打開音響或電視,也不是為了聽什麼音樂或節目,就只是用這些聲音隔絕屋外喧囂的車聲與噪音。 直到搬到山裡,才重新開始聆聽寂靜。
Thumbnail
住在山裡面有二大好處,第一是空氣新鮮無汙染,這對飽受pm2.5威脅的都市人來說,是再貴的豪宅也無法取代的優點,第二個好處是安靜,可以聆聽天籟。 以前住在城市裡,習慣性的一回家就打開音響或電視,也不是為了聽什麼音樂或節目,就只是用這些聲音隔絕屋外喧囂的車聲與噪音。 直到搬到山裡,才重新開始聆聽寂靜。
Thumbnail
住在山裡面有二大好處,第一是空氣新鮮無汙染,這對飽受pm2.5威脅的都市人來說,是再貴的豪宅也無法取代的優點,第二個好處是安靜,可以聆聽天籟。 以前住在城市裡,習慣性的一回家就打開音響或電視,也不是為了聽什麼音樂或節目,就只是用這些聲音隔絕屋外喧囂的車聲與噪音。 直到搬到山裡,才重新開始聆聽寂靜。
Thumbnail
住在山裡面有二大好處,第一是空氣新鮮無汙染,這對飽受pm2.5威脅的都市人來說,是再貴的豪宅也無法取代的優點,第二個好處是安靜,可以聆聽天籟。 以前住在城市裡,習慣性的一回家就打開音響或電視,也不是為了聽什麼音樂或節目,就只是用這些聲音隔絕屋外喧囂的車聲與噪音。 直到搬到山裡,才重新開始聆聽寂靜。
Thumbnail
近來日子過得焗促,深知人可掌控的東西本來就少之有少,仍然遺憾很多事情都不能在自己的預料之中,而無常總會在你不經意之時找上你。內心煩憂不斷,偶爾也想找辦法為自己「降噪」,香港地,走到哪裡都是人,要不然尋找一個寧靜的地方往往需要金錢。不要建議我去公共圖書館享受免費的靜音,想追求的那種寂靜不是一個密閉式
Thumbnail
近來日子過得焗促,深知人可掌控的東西本來就少之有少,仍然遺憾很多事情都不能在自己的預料之中,而無常總會在你不經意之時找上你。內心煩憂不斷,偶爾也想找辦法為自己「降噪」,香港地,走到哪裡都是人,要不然尋找一個寧靜的地方往往需要金錢。不要建議我去公共圖書館享受免費的靜音,想追求的那種寂靜不是一個密閉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