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聆聽寂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聆聽寂靜

聆聽寂靜

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名探險家,而且還曾經獨自一人穿越南極,也去過北極和珠穆朗瑪峰,就是因為有過這樣的經歷才能頓悟到「寂靜」的意義。

一般人若是身處在完全無聲的世界當中,大概會覺得很慌亂,會不知所措,我們都太習慣噪音和背景音,儘管紛擾吵雜的環境會令人焦慮不安,但似乎也形成另一種保護色,只要一再被外界干擾,就不需要去面對自己內在的聲音,不用去碰觸內心的傷口。

作者說「寂靜是新的奢侈品」,這句話說得真好,因為那是有錢也買不到,要將世界關在外面,不要讓自己受到影響,需要很大的決心,也不是每個人都願意這麼做,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如何關掉大腦的聲音,每個人早上醒來,我們的大腦就開始說話,一整天下來直到睡著為止從不停歇,如果肯用第三者或觀察者的角度去聽,真的會非常驚訝,我們的大腦真的太吵了,而且絕大多數都是負面的,好想對它大吼「閉嘴!」。

每次練習靜心冥想時,都會告訴自己要專注在呼吸上,甚麼都不要去想,但只要一個不留神,思緒就會無聲無息地飄出去,分心想起別的事情,一旦意識到這種情況就要趕緊把它拉回來,不過還是令人感到挫敗,只能繼續努力。

#聆聽寂靜

#厄凌.卡格

#大塊文化

平日愛看的書籍有感以及生活覺察紀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自從開始練習冥想,就看了不少身心靈方面相關的書和影片,楊定一博士也是其中之一,不過他在YT上的影片總是讓我很容易分心,大概是因為他的音調總是低低的,沒有太多高低起伏,而且很小聲,真的可以催眠,所以還是看書比較容易專心。 這本新書是我運氣好在圖書館搶到,不用等到一年後,通常熱門書籍都需要這麼長的時間
今天終於在圖書館架上找到這本書,熱門書通常都要等上一年以上,不然只能乖乖排隊等候。 這本是諮商心理師和攝影師聯手出的書,許皓宜大家都認識就不用介紹,這位攝影師凌先生用黑白和對比照片加上自己經歷的短文讓人看得不禁動容。 許皓宜在書中舉出的幾個真實案例讓我幾度哭出來,不過人在圖書館內只能克制忍耐,不
終於在圖書館借到青山美智子的這本書。 對於前往神社或廟宇的信眾來說大致上分成兩種,一種是有所求,一種是迷途中,書中的每一個小故事中的主角應該都是屬於後者,迷失在狹隘的世界中走不出來,在神社外面遇到了這隻名叫神籤的貓,拿到了寫在葉子上的籤而獲得指引。 我沒想到自己也會在書中看到想要的答案,其中一篇是曾
個人真心推薦這套書,一連看了兩次還捨不得還給圖書館,打算續借之後有空再看一次,受到很大的感動以及佩服。 ☆日照梧桐葉,翩然飄落地 —高濱虛子☆ 作者運用一篇又一篇的小故事,上一篇的相關人物帶到下一篇的故事,用鉛字印刷出來的文字彷彿有一條看不見的線彼此牽引著,文
這本書的作者是由韓國的幾位年輕精神科醫師所寫的,而且就像是《被討厭的勇氣》和《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那樣採用對話式的寫法,由精神科醫師和病患在問診當中發現問題,我覺得很有情境感,也因為對話都很日常,所以更容易讓讀者看懂,以及感同身受,畢竟一般人對於精神科總是跟精神異常、瘋子畫上等號,所以會本能地排
跟上一本《你不奇怪,只是比較敏感》相比,這本書就更專業了,因為作者本身就是臨床心理師,但它的專業卻又不會太過艱澀,用上一堆專業術語之類,反而很容易看懂,而且還有相當多的檢視量表來讓讀者檢視自己的敏感程度,也能更了解自己。 這本書除了高敏人本身的問題之外,還分成親情、友情和愛情,以及職場,甚至面對小孩
自從開始練習冥想,就看了不少身心靈方面相關的書和影片,楊定一博士也是其中之一,不過他在YT上的影片總是讓我很容易分心,大概是因為他的音調總是低低的,沒有太多高低起伏,而且很小聲,真的可以催眠,所以還是看書比較容易專心。 這本新書是我運氣好在圖書館搶到,不用等到一年後,通常熱門書籍都需要這麼長的時間
今天終於在圖書館架上找到這本書,熱門書通常都要等上一年以上,不然只能乖乖排隊等候。 這本是諮商心理師和攝影師聯手出的書,許皓宜大家都認識就不用介紹,這位攝影師凌先生用黑白和對比照片加上自己經歷的短文讓人看得不禁動容。 許皓宜在書中舉出的幾個真實案例讓我幾度哭出來,不過人在圖書館內只能克制忍耐,不
終於在圖書館借到青山美智子的這本書。 對於前往神社或廟宇的信眾來說大致上分成兩種,一種是有所求,一種是迷途中,書中的每一個小故事中的主角應該都是屬於後者,迷失在狹隘的世界中走不出來,在神社外面遇到了這隻名叫神籤的貓,拿到了寫在葉子上的籤而獲得指引。 我沒想到自己也會在書中看到想要的答案,其中一篇是曾
個人真心推薦這套書,一連看了兩次還捨不得還給圖書館,打算續借之後有空再看一次,受到很大的感動以及佩服。 ☆日照梧桐葉,翩然飄落地 —高濱虛子☆ 作者運用一篇又一篇的小故事,上一篇的相關人物帶到下一篇的故事,用鉛字印刷出來的文字彷彿有一條看不見的線彼此牽引著,文
這本書的作者是由韓國的幾位年輕精神科醫師所寫的,而且就像是《被討厭的勇氣》和《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那樣採用對話式的寫法,由精神科醫師和病患在問診當中發現問題,我覺得很有情境感,也因為對話都很日常,所以更容易讓讀者看懂,以及感同身受,畢竟一般人對於精神科總是跟精神異常、瘋子畫上等號,所以會本能地排
跟上一本《你不奇怪,只是比較敏感》相比,這本書就更專業了,因為作者本身就是臨床心理師,但它的專業卻又不會太過艱澀,用上一堆專業術語之類,反而很容易看懂,而且還有相當多的檢視量表來讓讀者檢視自己的敏感程度,也能更了解自己。 這本書除了高敏人本身的問題之外,還分成親情、友情和愛情,以及職場,甚至面對小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震耳欲聾也是一種寂靜地 千呼萬喚何嘗不是無聲? 鬧中取靜,不就如此嗎? 任由他人喧囂,心靜則一切皆過耳之間 聽進去了嗎?有或沒有,也不是太重要 因為早有定見,對於質疑不解不會動搖 不是不去聽,讓四周安靜,自己就是靜 因為當有聲時,你起波瀾了,此靜非境 那只是一種際遇,依附短暫的存有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在清晨享受孤獨時光的美好。從放空耳朵到享受大自然的擁抱,作者分享了獨處時帶給他的內在安靜和力量。鼓勵讀者們刻意追尋這種孤獨的安靜力,並在其中重新認識自己。
Thumbnail
聽說美國有間實驗室,曾設計一個無聲房間: 一般人如果在裡面待超過45分鐘,會開始失去理智。 那是絕對的安靜。 而獨旅某個程度上,也是安靜的出走。
Thumbnail
在如今這個忙碌且喧嘩的世界中,擁有一顆安靜的內心和真誠的聆聽能力,往往能讓人脫穎而出,贏得他人的尊敬和信任。本文將探討如何通過內在的安靜、真誠的聆聽與積極的態度,來樹立自己的影響力與尊嚴
Thumbnail
這是一個沒有邊境的世界,路途上只有一種聲音:「孤寂」。 我無需分辨實相、無相,因為,在我的宇宙裡都是相通的。 從暗黑到黑暗,那個初始,像個定音鼓,永遠發著同樣頻率的聲響~OM,通過靜謐的捷徑,我選擇來到這顆藍色的星球。 我赤裸地站在是出口,亦是入口的地方。 一位工匠,正忙著塑刻著地標:《地獄
止語,是上等智慧; 止心,是上等修行, 人生的修行就是不斷調整自己。 心若浮躁,浮生皆亂; 心若菩提,舉世皆安。 靜,不是耳邊無聲,而是內心無爭。 人生在世,學會沉默是一種高級的智慧, 讓心平靜下來是一種高級的修行, 人生其實就是一個不斷地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行為的過程
Thumbnail
透過分享挪威探險家卡格的《聆聽寂靜》帶領讀者體會寂靜的奧義,書籍內容精簡深刻,激勵人們在煩囂的世界中找到寧靜。另外,作者透過「一頁共鳴」的方式分享和朋友一同書中所引起的觸動和共鳴。同時也邀請大家收聽關於「直覺共鳴力」的機制的 Podcast。
Thumbnail
在當今社會中,追求快節奏的生活已成為常態,但是深受社會影響的我們往往忽略了對內在世界的探索。這篇文章透過探討停下來探索內心的重要性,提醒我們應該放下忙碌,面對自我,並開始自我發現之旅。
Thumbnail
聆聽一首曲子,聆聽旅途中嘈雜的人群,聆聽心裡的旋律,聆聽窗外落葉飄下的聲音。在世界的穹頂下,我們以不同的身份穿梭、生活,這個身份是某一部分的自己,但又更像可以穿脫的衣物,可以被拿起,也可以被輕輕放下。在身份的背後,是渾然天成的本質,像珍珠或橡實一樣,隨著歲月與閱歷,珍藏在層層包覆的保護色裡。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震耳欲聾也是一種寂靜地 千呼萬喚何嘗不是無聲? 鬧中取靜,不就如此嗎? 任由他人喧囂,心靜則一切皆過耳之間 聽進去了嗎?有或沒有,也不是太重要 因為早有定見,對於質疑不解不會動搖 不是不去聽,讓四周安靜,自己就是靜 因為當有聲時,你起波瀾了,此靜非境 那只是一種際遇,依附短暫的存有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在清晨享受孤獨時光的美好。從放空耳朵到享受大自然的擁抱,作者分享了獨處時帶給他的內在安靜和力量。鼓勵讀者們刻意追尋這種孤獨的安靜力,並在其中重新認識自己。
Thumbnail
聽說美國有間實驗室,曾設計一個無聲房間: 一般人如果在裡面待超過45分鐘,會開始失去理智。 那是絕對的安靜。 而獨旅某個程度上,也是安靜的出走。
Thumbnail
在如今這個忙碌且喧嘩的世界中,擁有一顆安靜的內心和真誠的聆聽能力,往往能讓人脫穎而出,贏得他人的尊敬和信任。本文將探討如何通過內在的安靜、真誠的聆聽與積極的態度,來樹立自己的影響力與尊嚴
Thumbnail
這是一個沒有邊境的世界,路途上只有一種聲音:「孤寂」。 我無需分辨實相、無相,因為,在我的宇宙裡都是相通的。 從暗黑到黑暗,那個初始,像個定音鼓,永遠發著同樣頻率的聲響~OM,通過靜謐的捷徑,我選擇來到這顆藍色的星球。 我赤裸地站在是出口,亦是入口的地方。 一位工匠,正忙著塑刻著地標:《地獄
止語,是上等智慧; 止心,是上等修行, 人生的修行就是不斷調整自己。 心若浮躁,浮生皆亂; 心若菩提,舉世皆安。 靜,不是耳邊無聲,而是內心無爭。 人生在世,學會沉默是一種高級的智慧, 讓心平靜下來是一種高級的修行, 人生其實就是一個不斷地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行為的過程
Thumbnail
透過分享挪威探險家卡格的《聆聽寂靜》帶領讀者體會寂靜的奧義,書籍內容精簡深刻,激勵人們在煩囂的世界中找到寧靜。另外,作者透過「一頁共鳴」的方式分享和朋友一同書中所引起的觸動和共鳴。同時也邀請大家收聽關於「直覺共鳴力」的機制的 Podcast。
Thumbnail
在當今社會中,追求快節奏的生活已成為常態,但是深受社會影響的我們往往忽略了對內在世界的探索。這篇文章透過探討停下來探索內心的重要性,提醒我們應該放下忙碌,面對自我,並開始自我發現之旅。
Thumbnail
聆聽一首曲子,聆聽旅途中嘈雜的人群,聆聽心裡的旋律,聆聽窗外落葉飄下的聲音。在世界的穹頂下,我們以不同的身份穿梭、生活,這個身份是某一部分的自己,但又更像可以穿脫的衣物,可以被拿起,也可以被輕輕放下。在身份的背後,是渾然天成的本質,像珍珠或橡實一樣,隨著歲月與閱歷,珍藏在層層包覆的保護色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