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難、真主與鮮血:伊斯蘭什葉派的誕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伊斯蘭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宗教之一,如同其他大的宗教一樣,內部分為許多支派。其中,最重要的在於「遜尼派」(Sunni)「什葉派」(Shia)的兩大支派分別,其獨特的歷史背景在今天中東地區的政治衝突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台灣的穆斯林大部分是遜尼派,大多是來自印尼的移民工和雲南地區的移民,遜尼派也是當今伊斯蘭信徒的主流,約佔全球85%;相對來說,什葉派在台灣為少數,其信徒主要分佈在伊朗、伊拉克、黎巴嫩和印度北部,而伊朗目前由什葉派掌權。

 

raw-image

位於杜拜的什葉派清真寺。Photo source : yeowatzup@flickr CC BY 2.0

 

什葉派是完全獨立於遜尼派的,有不同的組織架構,甚至完全不同的歷史發展脈絡。其關係相當於基督教分為新教跟天主教。儘管什葉與遜尼派的真主、先知和經書相同,但越深入了解,越會理解什葉派是「獨立版本的伊斯蘭」。在某種程度上,什葉派強調犧牲與先知以外人物的特性,被不少比較保守的遜尼派視為異端。

 

出於早期的歷史,什葉派的基本課題是如何面對迫害,而「殉難」是什葉派很重要的精神——這些都構成什葉派獨特的樣貌。

 

伊斯蘭內鬥:誰才是先知繼承人?

 

遜尼派與什葉派最原始,同時最核心的分野,在於先知穆罕默德繼承人的問題。所有宗教都會分裂成不同派系,而伊斯蘭的分裂發生在創教,不像基督教(天主與東正)是創立後100多年才發生。

 

先知穆罕默德過世以後,誰可以領導社群成了很嚴重的繼承問題。先知在世時由先知領導,但先知過世之後,誰最能掌握伊斯蘭的知識、誰最有資格,以及採用什麼方式,信徒們莫衷一是。有一派認為應該由公認選出,支持這派的主要是麥加當地的傳統部族;另一派則認為應該由先知的親人和子嗣繼承,因為他們與先知最為接近,最能知道、領略先知的想法和行為。

 

前者是今天的遜尼派(遜尼是順服的意思),後者就是後來的什葉派,意思是「支持阿里的人」。阿里是先知的堂弟,後來娶先知的女兒法蒂瑪(Fatimah)為妻,也是最早信奉伊斯蘭教的人。什葉派認為,先知在歸真之前曾指名由阿里擔任繼承者。阿里很早就伴隨先知爭戰天下,也陪伴先知被麥加的當權者逐出城,逃到麥地那,先知也曾多次誇讚阿里。種種事蹟都讓什葉派認為阿里才是先知的正宗繼承人。何況,先知許多兒子都夭折,阿里娶先知女兒為妻,並生下男性子嗣,更名正言順地成為聖裔家庭。

 

然而,早期的政治折衝結果,前三任哈里發(伊斯蘭世界領導人的稱呼),都不是由先知穆罕默德的親屬擔任,分別是阿布伯克爾(Abu Bakr)歐瑪爾(Umar)歐斯曼(Uthman)三人。這段時期也是初生的阿拉伯帝國擴張最快速的時候,征服了從北非到今天伊朗的廣大區域。

 

儘管阿里和其信眾認為自己才是正統的繼承人,但仍選擇接受,直到西元656年才成為第四任哈里發,此時龐大的帝國已經禁不住分裂的矛盾。不幸地,阿里在執政第5年就被自己的部屬殺害,因為他嘗試和政敵達成和平協議。之後,政敵穆阿維亞取代阿里成為哈里發,並創立伊斯蘭第一個世襲王朝「伍麥亞王朝」(Umayyad Caliphate)

 

西元680年,阿里的兒子,也就是先知的孫子侯賽因(Hosein,波斯語:حسین)公開反對伍麥亞王朝第二任哈里發亞茲迪。什葉派認為,侯賽因的反抗是為了淨化伊斯蘭並重建原始的原則,因為亞茲迪的宮廷裡開始有喝酒的行為,並出現前伊斯蘭時期(蒙昧時代(Jahiliyyah),伊斯蘭創立以前的阿拉伯,指不信奉伊斯蘭教的社會)的一些做法。

 

raw-image

侯賽因的普羅形象:披綠色長袍象徵伊斯蘭,堅毅果決。Photo source : bizturkmeniz

 

侯賽因最後帶著72名成員逃到卡巴拉(今天伊拉克境內)附近,他被400個亞茲迪士兵包圍,要求效忠哈里發。侯賽因最後被弓箭射死,包括他的嬰孩,他的人頭被帶到大馬士革,而身軀隨後在卡巴拉火化。直至今日,每年的「阿舒拉節」(Ashura,波斯語:عاشورا)是什葉派穆斯林最重要的節日,紀念這場戰役和侯賽因的犧牲。

 

阿里和當時其他穆斯林群體的矛盾不僅僅是政治性的,還是地理性的。阿里的支持者大部分都出身於庫法(於今天伊拉克,巴格達南方不遠處)。侯賽因反抗亞茲迪的時候也試圖尋求庫法人的支持,只是未能趕上。這也是為什麼今天什葉派兩大重要的聖地,庫法和卡巴拉,都在伊拉克境內。

 

被迫害是最基本的課題

 

對什葉派信徒來說,被迫害是最基本的課題。早在伊斯蘭創教的時候,先知就被麥加的氏族迫害逃到麥地那(Hijrah),從那時起,什葉派就繼承了伊斯蘭歷史上對既有權力霸凌信徒的不愉快回憶;當侯賽因被亞茲迪的部隊包圍坑殺時,也更加深了這種被迫害的感覺。

 

侯賽因象徵著一個無辜的人被迫害致死,而侯賽因所受到的不公平對待刻劃在每個什葉派信徒的心中,加上什葉派信徒一直處於少數,遜尼派長期獨大的狀況又加深了什葉派被迫害的即視感。這種情感反覆在歷史上重演,每當腐敗權力壓迫眾生時,就會催生什葉派信徒的宗教信念。

 

而當初迫害阿里子嗣侯賽因的亞茲迪哈里發,也成為什葉派信徒眼中腐敗殘酷統治者的代名詞。1970年代,伊朗社會逐漸對巴勒維國王的統治不滿時,就會以「亞茲迪」指控國王。直至今日,如果統治者被指為「亞茲迪」,仍是相當嚴重的指控。

 

什葉派第二個重要的概念為殉教。什葉派認為侯賽因反抗亞茲迪的動機是為了淨化伊斯蘭教,使其回到原始的教義,最終卻成為犧牲品——侯賽因是為了伊斯蘭跟什葉派教徒而犧牲。這個犧牲的概念,跟耶穌基督為了人類而犧牲的概念類似。因此,有一觀點為基督教跟什葉派都強調犧牲,屬性較像;而遜尼派和猶太教較為接近,因為兩者都更強調秩序。當然,他們都還是非常不同的宗教,這樣的比較只是有助於人們了解差異。

 

raw-image

位於伊拉克卡巴拉舉辦的阿舒拉紀念日活動。Photo source : whoishussain

 

「殉教」的概念到了現代,還可以結合國族主義。例如兩伊戰爭時,伊朗官方就動用殉教的概念,動員伊朗大眾參與戰爭、為國奉獻。在阿舒拉節當中,信徒會自己鞭打自己到出血,為了紀念當初侯賽因所受到的殘殺,也是某種殉教概念的體現;信徒也會在活動中刻意弄傷自己的身體,以示感受當年侯賽因的痛苦。血流的越多,傷口越痛,越表示能感同身受。

 

儘管宗教人士經常會跳出來反對這種自殘的行為,仍然無法阻止這種血腥的傳統傳承。

 

雖然遜尼派和什葉派系出同源,但兩者在歷史上和哲學體系上都漸漸分道揚鑣,分別從早期的伊斯蘭歷史當中汲取不同的養分與重點。什葉派教徒認為自己比遜尼派更有權擔任伊斯蘭正宗有其原因:先知對麥加統治者的反抗、被驅逐到麥地那的故事、惡劣統治者與正直信徒的二元對立、多數霸凌少數的歷史記憶,與為宗教犧牲的前人情操等。

 

這些宗教概念持續影響什葉派的處事方式與世界觀,不過什葉派後來還加上了其他概念,內部又經歷了一次分裂,這個我們下回再談。

 


 

封面圖片來源:bizturkmeniz

編輯:熊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張育軒的沙龍
10會員
6內容數
<p>大部分的台灣人在介紹伊朗的時候,都是介紹伊朗的古蹟、旅遊、城市等,但我理解的伊朗完全是另外一個面向:活力、多元、現代化。我想用輕鬆的方式介紹這個生機蓬勃的國家和民族,希望能建立起一個對伊朗有共同興趣的社群。伊朗文化不僅有古波斯文化的傳統,更有大量的海外伊朗人在西方創造出獨特現代的伊朗文化。</p>
張育軒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7/05/18
<p>伊朗總統大選有千人報名,六人合格參選。最後幾天幾位參選人紛紛退選,到現在已經確定是兩強對抗的格局——由現任總統改革派的魯哈尼(Hassan Rouhani)對上Imam Reza陵寢基金會主席保守派的萊西(Ebrahim Raisi)。</p>
Thumbnail
2017/05/18
<p>伊朗總統大選有千人報名,六人合格參選。最後幾天幾位參選人紛紛退選,到現在已經確定是兩強對抗的格局——由現任總統改革派的魯哈尼(Hassan Rouhani)對上Imam Reza陵寢基金會主席保守派的萊西(Ebrahim Raisi)。</p>
Thumbnail
2017/04/18
<p>什葉派的千年歷史傷痕記憶,一如猶太的千年放逐或者基督的十字架屈辱,迴響在信徒的心中。然而,遜尼派的歷史上不存在這種傷痕,伊斯蘭創教之後就迅速建立一個大帝國,十字軍東徵從未觸及伊斯蘭的核心地帶,搔癢而已。</p>
Thumbnail
2017/04/18
<p>什葉派的千年歷史傷痕記憶,一如猶太的千年放逐或者基督的十字架屈辱,迴響在信徒的心中。然而,遜尼派的歷史上不存在這種傷痕,伊斯蘭創教之後就迅速建立一個大帝國,十字軍東徵從未觸及伊斯蘭的核心地帶,搔癢而已。</p>
Thumbnail
2017/04/07
<p>波斯新年「諾魯茲」這個字詞是「新的一天」的意思——「諾」是新,「魯茲」是日子。</p>
Thumbnail
2017/04/07
<p>波斯新年「諾魯茲」這個字詞是「新的一天」的意思——「諾」是新,「魯茲」是日子。</p>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當年寫(2006)本書的所有文稿 這一篇的編號是最後一篇 *********************************** ╬ 聖女新娘這部小說純屬虛構,請勿當真 ╬ *********************************** 政治真的就是政治…… 此外再無其他了…… = 聖女新娘
Thumbnail
當年寫(2006)本書的所有文稿 這一篇的編號是最後一篇 *********************************** ╬ 聖女新娘這部小說純屬虛構,請勿當真 ╬ *********************************** 政治真的就是政治…… 此外再無其他了…… = 聖女新娘
Thumbnail
680/10/10先知血脈遇害之什葉、遜尼到底吵什麼?
Thumbnail
680/10/10先知血脈遇害之什葉、遜尼到底吵什麼?
Thumbnail
論及伊斯蘭復興運動,人們總先想到原教旨主義思潮,並認為這是對西方現代性、世俗生活的反動。然而由伊斯蘭自身的發展脈絡觀之,所謂再伊斯蘭化的現象其實屢見不鮮,且歷史悠久,絕非當代才有的現象。
Thumbnail
論及伊斯蘭復興運動,人們總先想到原教旨主義思潮,並認為這是對西方現代性、世俗生活的反動。然而由伊斯蘭自身的發展脈絡觀之,所謂再伊斯蘭化的現象其實屢見不鮮,且歷史悠久,絕非當代才有的現象。
Thumbnail
上回书说到,在《历代志》结尾,写到国破家亡的以色列人,因波斯王居鲁士的“恩典”,可以返回耶路撒冷重建家园。今天所写的这三位以及他们的“记”,便是在“圣城”重建过程中,带领百姓重归耶和华的三位。 然而,戏少则少,但终于可以说“啊我在历史书里学过”,从而把圣经和现实建立起某种模糊的联系了。 以斯拉
Thumbnail
上回书说到,在《历代志》结尾,写到国破家亡的以色列人,因波斯王居鲁士的“恩典”,可以返回耶路撒冷重建家园。今天所写的这三位以及他们的“记”,便是在“圣城”重建过程中,带领百姓重归耶和华的三位。 然而,戏少则少,但终于可以说“啊我在历史书里学过”,从而把圣经和现实建立起某种模糊的联系了。 以斯拉
Thumbnail
身為一個基督徒,看這類書純粹就是一個文化、宗教認識的概念。這本書是香港的教長寫的,作為入門認識伊斯蘭文化、宗教的書,內容上相當平實,行文也通順,並且分主題的呈現,讀者可以很方便從目錄選擇好奇的內容閱讀。考量讀這本書的人可能多數不是伊斯蘭教徒,所以行文有許多人名的翻譯附註了基督宗教的翻譯,一方面容易進
Thumbnail
身為一個基督徒,看這類書純粹就是一個文化、宗教認識的概念。這本書是香港的教長寫的,作為入門認識伊斯蘭文化、宗教的書,內容上相當平實,行文也通順,並且分主題的呈現,讀者可以很方便從目錄選擇好奇的內容閱讀。考量讀這本書的人可能多數不是伊斯蘭教徒,所以行文有許多人名的翻譯附註了基督宗教的翻譯,一方面容易進
Thumbnail
2015年和2017年因工作關係各去一次伊朗,讓我對這裡的印象非常深刻,尤其是2017年帶退休老師團時。 在這兩趟工作中讓我印象深刻之一的是宗教:「瑣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ism」,還未去過伊朗前,只知道伊朗是多數信仰伊斯蘭教
Thumbnail
2015年和2017年因工作關係各去一次伊朗,讓我對這裡的印象非常深刻,尤其是2017年帶退休老師團時。 在這兩趟工作中讓我印象深刻之一的是宗教:「瑣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ism」,還未去過伊朗前,只知道伊朗是多數信仰伊斯蘭教
Thumbnail
在西元三世紀至七世紀這段期間,位於中亞伊朗地區曾存在一個強大的帝國。它西鄰羅馬帝國,東鄰貴霜帝國,並無時無刻不在擴張,從這兩大帝國手中奪去了不少領土。他們是波斯人,信奉一個名叫「瑣羅亞斯德教」的宗教-世上最古老一神教。這個帝國便是被稱為波斯第三帝國的薩珊王朝。
Thumbnail
在西元三世紀至七世紀這段期間,位於中亞伊朗地區曾存在一個強大的帝國。它西鄰羅馬帝國,東鄰貴霜帝國,並無時無刻不在擴張,從這兩大帝國手中奪去了不少領土。他們是波斯人,信奉一個名叫「瑣羅亞斯德教」的宗教-世上最古老一神教。這個帝國便是被稱為波斯第三帝國的薩珊王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