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本事】鹿城一九八五:知文堂創藝書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不知是否因為前天正是三月廿三媽祖生,到訪位於彰化縣福興鄉知文堂的這日仍能感受鬧熱的餘溫,我聽說媽祖生前後總是會落雨,而天色確實是陰陰暗暗的,現在空氣中聞得到金紙檀香,也聽得到鑼鼓聲響,卻又不能肯定這味道這聲音究竟是從哪傳來。是龍山寺還是天后宮的方向呢?知文堂創藝書坊的女主人秋玲姊說鹿港的風很大,也許風大以致讓一切失去邊際,分不出東南西北,同時也把人吹向鹿城的一九八五年。

 

一九八五年前後的台灣,終將解嚴的社會氣氛,街頭各種抗爭運動雲湧,這是我們記憶中的八〇年代。

 

一九八五年前後的鹿港,反杜邦運動如火如荼展開,開發與環境的問題成為新聞議題,不知當年海風是否一如今天吹得讓人站不穩腳,那時鹿城濱海地區又是一片怎樣的風景?

 

「那一夜,回到鹿城,和你靜靜地走向海邊……」這文章答案般適時就浮現在我的眼前,當年秋玲姊參加中央日報文學獎的得獎之作,字裡行間盡是對人事對故鄉的密意濃情,不知為何初見文章好像也有聲音也有味道,該是鹿港的香舖夾雜海風席捲而來的氣味?而背景定是一片鑼鼓聲響。文章局部此刻就浮印在知文堂的落地玻璃窗面,它像是楔子,替每個到訪知文堂的愛書人拉開一頁鹿城故事。

 

有趣的是,玻璃帷幕上面的句段,現在被設計成上下隔開的樣子,白色字體是拍岸浪花,本來是一篇散文,現在倒像一首現代詩了。中間空出的篇幅時常更換一些句子,到訪這天是法國詩人保爾.艾呂雅的:「我生來是為了認識/為了呼喊你的名字/自由」。其實本只是單獨的一節詩句,因為夾在〈鹿城一九八五〉之中,整體又像是一篇新作了。念國小三年級的弟弟是知文堂值日生,牆上詩作就是他負責抄寫的,字寫起來歪歪斜斜很可愛,且不管是媽媽還是法國詩人大作當前,他也要揮灑自己的想法,於是又多補了幾筆,形成創意中有創意、文字中有文字、記憶中有記憶的特殊畫面。

 

「記憶裡的事總是和鹿城連在一起……」五年級世代的秋玲姊與凱鶴哥從前是鹿港國中相知相熟的一對戀人,分開多年之後兩人再度重逢,並於中年返鄉回返鹿城開設書店。我喜歡他們的故事,更巧的是書店就在母校不遠處,「人生像是一個圓圈」,凱鶴哥說,而這一切像是註定好的。

 

raw-image

秋玲姊與凱鶴哥

 

二〇一五年十月知文堂開幕,書店空間本體前身是間鐵屋,書店進來是書區,有新書也有舊書,後半部是展場,許多講座課程就在這裡進行。值得注意的是,書店挑得很高,高處有塊透光方窗,發想來自鹿港常見的天井建築,天井怎麼飛到了鐵皮屋頂?這讓白天屋內也能享受自然光線,光線此刻瀑布般直直打在我們訪談的空間,形成氛圍,倒也像一個在攝影棚內的現場錄訪了。不是嗎?值日生小弟弟拿著平板電腦不斷幫我們側拍,我猜想他是不是又在創作了?

 

小弟弟的畫作〈機器人大戰史前時代〉就與無數藝術作品並排牆上,成長於一個鼓勵創作的環境多麼令人羨慕,這當中自有秋玲姊與凱鶴哥對於人生藝術的各種體會。確實知文堂從內到外盡是一家人的巧思美意:凱鶴哥專精於工藝與篆刻,店裡多數是他的作品,加上秋玲姊的文字、家人留下的舊式秤子、阿嬤的縫紉機……。凱鶴哥提及心中有美,自有定見;認為美是從生活培養而起,我注意到生活是關鍵字。實則中年回鄉自是多了分人事的歷練與滄桑,如今回到最初的鹿港,想要認真過好每一天。有趣的是,過去不曾想過派上用場的物與事,比如國中時期的畫作,現在因著知文堂出現而重新登場,並產生了意義──知文堂為此一如記憶的展區了:收藏、分類、回收、展示秋玲姊與凱鶴哥兩位鹿城囝仔的鹿城故事。正如他們曾經中斷的愛情故事,三十年後又開啟了新頁,〈鹿城一九八五〉果真完而未了,這命運怎麼說呢?

 

一九八五、一九九五、二〇〇五、二〇一五……昔時國中翹課約會的海堤,現在是彰濱工業區,鹿港或許也已不是當年的鹿港,訪談結束走出知文堂,八方四面突然響起成串鞭炮,聲音仍然不知從哪傳來飛來,鹿港的風很大,響度為此更大,我想這是要獻給知文堂的祝福了。

 

 

 


 


圖片提供:書店裡的影像詩

拜訪更多書店: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楊 富閔的沙龍
10會員
16內容數
<p>最初與書、書架、書店接觸的場景,形成介面,長成影像,生成平台,而你伸出手指輕觸登入,下一秒就要重返現場;這些小鎮書局或連鎖書店,成為我們求學期間不斷穿越的所在。這個寫作計畫以全台灣特色書店為探索對象,一方面試圖梳理自身的知識養成;一方面也嘗試與書店空間進行對話。書店作為台灣教育的基樁節點,我在其中穿越也被穿越,沿途所見卻是形形色色的人。我們曾從中帶走、又留下什麼呢?</p>
楊 富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6/09/28
<p>花磚如果是一間房子的表情符號,曬書店內給人的感受定是熱情的,因整間店都在行光合作用:地上有花,一本本攤開的書冊也是一朵朵的花,為此走進曬書店除了看冊食茶聽演講,其實也是遊賞百花了。</p>
Thumbnail
2016/09/28
<p>花磚如果是一間房子的表情符號,曬書店內給人的感受定是熱情的,因整間店都在行光合作用:地上有花,一本本攤開的書冊也是一朵朵的花,為此走進曬書店除了看冊食茶聽演講,其實也是遊賞百花了。</p>
Thumbnail
2016/09/14
<p>走過戰後金門各個歷史階段:八二三炮戰、乃至長期扮演反共前哨的軍防位置,直至一九九二年金門才解除戒嚴令,陳老師和他的長春書店可謂金門時代的見證者與參與者。歷史顯影在金門無處不在,在長春無處不在,日曆一頁撕過一頁,很慶幸刻正我趕上了。</p>
Thumbnail
2016/09/14
<p>走過戰後金門各個歷史階段:八二三炮戰、乃至長期扮演反共前哨的軍防位置,直至一九九二年金門才解除戒嚴令,陳老師和他的長春書店可謂金門時代的見證者與參與者。歷史顯影在金門無處不在,在長春無處不在,日曆一頁撕過一頁,很慶幸刻正我趕上了。</p>
Thumbnail
2016/09/07
<p>當天故事說的是《白蛇傳》,許多孩童趕緊拎著一塊巧拼當坐墊,像屁股坐著一塊飛毯,也有坐在爸媽大腿之間,全家任憑想像力如雨後木瓜溪的水勢般盛大、如花東縱谷般的深刻懾人。故事已經開始了,慌亂之中,我也拿了塊巧拼坐在角落…………</p>
Thumbnail
2016/09/07
<p>當天故事說的是《白蛇傳》,許多孩童趕緊拎著一塊巧拼當坐墊,像屁股坐著一塊飛毯,也有坐在爸媽大腿之間,全家任憑想像力如雨後木瓜溪的水勢般盛大、如花東縱谷般的深刻懾人。故事已經開始了,慌亂之中,我也拿了塊巧拼坐在角落…………</p>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知道金石堂城中店結束營業那一天是我的生日,我不過生日,但當天腦子卻一直提醒自己,那年的生日可能不會太愉快? 我喜歡這間金石堂城中店,原因很單純,它長得好看外,我高中時打工地點是在重慶南路上,在打工餘外的時間,我總喜歡沿著重慶南路逛書店,最後一站便是金石堂城中店。後來,自己的書店位在西門町,然後每天幾
Thumbnail
知道金石堂城中店結束營業那一天是我的生日,我不過生日,但當天腦子卻一直提醒自己,那年的生日可能不會太愉快? 我喜歡這間金石堂城中店,原因很單純,它長得好看外,我高中時打工地點是在重慶南路上,在打工餘外的時間,我總喜歡沿著重慶南路逛書店,最後一站便是金石堂城中店。後來,自己的書店位在西門町,然後每天幾
Thumbnail
我雖也同意在與友人飯局上聊到的:「說穿了,這年頭的書就是有錢人的娛樂。」但在迪化街有著豐富台灣歷史的街道上,書店的存在應該算是完整了這個地方從歷史面上所擁有的想像。(至少我是這麼想的。)
Thumbnail
我雖也同意在與友人飯局上聊到的:「說穿了,這年頭的書就是有錢人的娛樂。」但在迪化街有著豐富台灣歷史的街道上,書店的存在應該算是完整了這個地方從歷史面上所擁有的想像。(至少我是這麼想的。)
Thumbnail
雖說是以閱讀為主體的同好會活動,但因此認識到一個新的環境,也是我在過程中珍貴的收穫。這次的活動場地,郭怡美書店是大稻埕老宅翻新計畫之一,據說是創始人郭怡興先生的故居,抱著想要「在生命最後的十年開 100 家書店」的願景,選擇在這個地點落地。
Thumbnail
雖說是以閱讀為主體的同好會活動,但因此認識到一個新的環境,也是我在過程中珍貴的收穫。這次的活動場地,郭怡美書店是大稻埕老宅翻新計畫之一,據說是創始人郭怡興先生的故居,抱著想要「在生命最後的十年開 100 家書店」的願景,選擇在這個地點落地。
Thumbnail
昨天我在烘焙室做著瑣碎的事,隨意播著蔣勳的音頻節目,原本我是想聽郭強生的節目卻發現已不在架上。節目中提到屏東的慢讀節,又說到在屏東空軍眷村改建的文創區中有一間獨立書局,蔣勳和受訪來賓說全台灣有三百多間的獨立書店,幾乎所有的鄉鎮都有獨立書店,包括離島小琉球和蘭嶼⋯⋯
Thumbnail
昨天我在烘焙室做著瑣碎的事,隨意播著蔣勳的音頻節目,原本我是想聽郭強生的節目卻發現已不在架上。節目中提到屏東的慢讀節,又說到在屏東空軍眷村改建的文創區中有一間獨立書局,蔣勳和受訪來賓說全台灣有三百多間的獨立書店,幾乎所有的鄉鎮都有獨立書店,包括離島小琉球和蘭嶼⋯⋯
Thumbnail
對基隆青年劉弈緯和戚居恩來說,這或許是最好的時刻:一切人事物落到了最適合的位置,疫情後的城市再次轉動起來。這裡的山與海曾提供給他們豐饒的想像,如今他們帶著各自的創業夢想回到熟悉土地。有了家鄉的信任支持,這次他們可以夢得更大一些。
Thumbnail
對基隆青年劉弈緯和戚居恩來說,這或許是最好的時刻:一切人事物落到了最適合的位置,疫情後的城市再次轉動起來。這裡的山與海曾提供給他們豐饒的想像,如今他們帶著各自的創業夢想回到熟悉土地。有了家鄉的信任支持,這次他們可以夢得更大一些。
Thumbnail
這是一間只會存在十年的書店,也是全台唯一以「現代詩」為主題的獨立書店。 走進詩生活,會發現高高的書櫃上,立著一塊不甚起眼且些微泛黃的白色板子,板子上用黑色的手寫字寫著:「詩生活 只會存在十年的獨立書店2017-2027」大小不一的字,不算工整,帶著一些單純的衝動和溫柔。就像位於赤峰街的詩生活,不起眼
Thumbnail
這是一間只會存在十年的書店,也是全台唯一以「現代詩」為主題的獨立書店。 走進詩生活,會發現高高的書櫃上,立著一塊不甚起眼且些微泛黃的白色板子,板子上用黑色的手寫字寫著:「詩生活 只會存在十年的獨立書店2017-2027」大小不一的字,不算工整,帶著一些單純的衝動和溫柔。就像位於赤峰街的詩生活,不起眼
Thumbnail
林文月出生於上海日本租借,通曉中日文,集學者、翻譯家、散文作家於一身。學術領域上,著力於六朝文學與中日比較文學。翻譯則以日本古典文學為主,《源氏物語》是其得力譯作。散文讀來平淡雅致,擅長鋪陳細節,卻能飽蘸豐厚的情感,像是《京都一年》、《飲膳札記》都是有名的作品。今日,我們以高中選文〈記憶中的一爿書店
Thumbnail
林文月出生於上海日本租借,通曉中日文,集學者、翻譯家、散文作家於一身。學術領域上,著力於六朝文學與中日比較文學。翻譯則以日本古典文學為主,《源氏物語》是其得力譯作。散文讀來平淡雅致,擅長鋪陳細節,卻能飽蘸豐厚的情感,像是《京都一年》、《飲膳札記》都是有名的作品。今日,我們以高中選文〈記憶中的一爿書店
Thumbnail
她被顧曉詩從水裡提了起來。 大口大口地呼吸。 ──然後,再一次地沒入水裡,睜眼去看那陌生而又熟悉的世界。
Thumbnail
她被顧曉詩從水裡提了起來。 大口大口地呼吸。 ──然後,再一次地沒入水裡,睜眼去看那陌生而又熟悉的世界。
Thumbnail
而現在,我那一代人童年的假日閱讀遊樂場,又少了重要的一處。金石堂城中店,在開業34年後的今天,將正式熄燈關門,爾後這幢歷史悠遠的百年洋樓,將不會再是書店、沒意外的話也許又將變身旅店、如同這條街上其他提早畢業的書店老前輩們。
Thumbnail
而現在,我那一代人童年的假日閱讀遊樂場,又少了重要的一處。金石堂城中店,在開業34年後的今天,將正式熄燈關門,爾後這幢歷史悠遠的百年洋樓,將不會再是書店、沒意外的話也許又將變身旅店、如同這條街上其他提早畢業的書店老前輩們。
Thumbnail
人的年少與長大後的世界,其實存在著一條連接線...
Thumbnail
人的年少與長大後的世界,其實存在著一條連接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