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智強說你所不知道的韓國:韓國華僑與中國朝鮮族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三立報導,104年有336名台灣人放棄國籍,入籍韓國,其中大多是韓國華僑。為什麼他們選擇成為韓國人呢?SOSreader的作者楊智強以「你所不知道的韓國」為題,討論韓國華僑與延邊朝鮮族的處境,和讀者們分享自己實際到韓國和中國東北採訪的經驗與觀察。

 

 

入籍韓國人數上升,華僑學校面臨倒閉危機

 

「要談一個族群,要從學校談起。」楊智強提到韓國四大城市:釜山、首爾、仁川、大邱有韓國華僑學校,華僑人數也最多。一月時,他去釜山採訪了一位中學校長,得知目前面臨最大的問題,是愈來愈多台灣人選擇入籍韓國,華僑人數不斷下降;另一方面,隨著中國在韓國的影響力愈來越大,未來勢必會設立中國的華僑學校,其豐富的資源將吸引大多數華僑學生就讀,台灣的華僑學校將面臨招生不足的倒閉危機。

 

第二是護照的問題。1992年台灣跟韓國斷交後,韓國華僑拿的是外僑居留證,若是離開韓國超過兩年,永久居留權就會消失;因為沒有台胞證,去中國也處處受限。很多人因為工作、留學方面遇到種種不便,決定入籍韓國。

 

IMG_7072

 


楊智強點出,新聞中的數字是對的,但沒有提這些「迫於無奈」而入籍韓國的華僑。現場馬上有一位韓國華僑分享,他提到年輕一代有工作或健保需要,如他兩個表妹已經入韓國籍;但老一輩像他舅舅可能需求就沒那麼大,只要有中華民國護照就夠了。

 

讀者問到,台灣的韓國華僑受到不平等待遇是否因為中國?「並不是,主要是過去朴正熙時期遏止韓國華僑勢力在韓擴張。」楊另外提到,老一輩的華僑大多來自山東,自我認同是中國人;但80、90年代出生年輕一輩,他們的本土意識不一定強烈,也因為對台灣存在強大的情感,於是選擇回到台灣。

 

 

韓國華僑、中國朝鮮族與韓國人的情感糾葛

 

稍作休息後,楊智強談起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生活狀況他以電影《黃海追緝(The Yellow Sea)》為例,片子描述韓國人到延邊買兇,回到韓國殺人的故事從電影情節和一些相關新聞可以看出,大部分韓國人對中國朝鮮族的觀感是負面的,甚至達恐懼的程度。談到朝鮮族的國家認同,楊智強說在改革開放前,中國相較之下是落後的,老一輩的朝鮮族希望能到韓國展開新生活,但新一代的朝鮮族則不想入韓國籍,自我認同是驕傲的中國人。

 

楊智強說,其實中國朝鮮族也有分不喜歡韓國人和喜歡韓流的族群。他採訪一位自稱是「延邊BigBang」的李海林,身為能歌善舞的朝鮮民族,他留在延邊教K-pop韓流舞蹈。被問到延邊朝鮮族和韓國華僑的關係,楊智強回答,韓國華僑其實也不喜歡延邊朝鮮族,因為都會講中文,常被歸類在一起,韓國人其實不知道華僑和朝鮮族的差別。

 

 

「第三個韓國」:延邊的留守兒童、北韓人與脫北者

 

延邊是大家比較不熟知的「第三個韓國」。楊智強坦言自己也因不熟悉,去之前還有些害怕,後來透過友人聯繫,有個朝鮮族男生主動提議要去機場接他,在延邊的11天都由這個男生開車接送,是很熱情的年輕人。在延邊11天的實地採訪,他觀察到最嚴重的問題是「留守兒童」。父母到外地工作,小孩留下來跟親戚住──由於缺少父母管教,又有從外地寄回來為數不少的錢,使他們越來越嬌生慣養,常常出現偏差行為。

 

IMG_7086

現場讀者提問。

 

延邊除了有中國朝鮮族,也有北韓人。據《韓聯社》報導,日前有13名中國境內餐廳的北韓員工叛逃,為防止境外朝鮮餐廳的員工大規模出逃事件再度發生,朝鮮當局下令關閉中國境內一半以上的朝鮮餐廳。

 

「他們有種驕傲感,因為不想被看不起。」談起延邊的北韓人,楊智強說他們的生活很低調,甚至有被限制的、被規定的活動範圍。整場活動中,楊智強持續和讀者們進行熱絡的討論,被問到延邊脫北者的情況,他說脫北者絕不能暴露身分,因為被抓到會遣送回北韓,通常不是勞改就是處死,是不可能在中國工作的,而朝鮮族對脫北者大多持同情的態度。

 

活動接近尾聲,楊智強提到他8、9月會在延邊採訪平壤科大校長金鎮慶和脫北者,或是去開山屯訪問接濟過脫北者的家庭。夜深了,討論的熱度卻沒有因為活動結束而降溫,現場仍有十幾位讀者意猶未盡,留下來與楊智強繼續交換經驗與感想,形成書店一角美麗的景象。

 

sosreader.hackpad.com_2A2LP20YYon_p.431520_1441532723958_koreanwill-700x500

▲一同訂閱作者楊智強的採訪報導計畫:【最陌生的鄰居:韓國】

 

延伸閱讀:

朝鮮族的故事(一)變了調的韓國夢

朝鮮族的故事(二)第三個韓國

朝鮮族的故事(三)一條河,兩個世界

朝鮮族的故事(四)一眼望日韓俄三國的邊境城市琿春

朝鮮族的故事(五)上帝也難以進入的地方

 


 

撰文:蔡飴珊

攝影:葉菀菱

編輯:葉菀菱

 

重讀者
重讀者
「改善閱讀風氣, 風靡萬千讀者, 提高書店收入,刺激出版市場。」傳說中,曾經有一群愛好閱讀、勇於嘗試的讀者與編輯們,為了對抗不景氣的內容出版環境,維持出版界與寫作的多元生態,嘗試以新的模式創造新選項,讓更多優質的創作者、內容及出版品被更多人看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