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智強說你所不知道的韓國:韓國華僑與中國朝鮮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三立報導,104年有336名台灣人放棄國籍,入籍韓國,其中大多是韓國華僑。為什麼他們選擇成為韓國人呢?SOSreader的作者楊智強以「你所不知道的韓國」為題,討論韓國華僑與延邊朝鮮族的處境,和讀者們分享自己實際到韓國和中國東北採訪的經驗與觀察。

 

 

入籍韓國人數上升,華僑學校面臨倒閉危機

 

「要談一個族群,要從學校談起。」楊智強提到韓國四大城市:釜山、首爾、仁川、大邱有韓國華僑學校,華僑人數也最多。一月時,他去釜山採訪了一位中學校長,得知目前面臨最大的問題,是愈來愈多台灣人選擇入籍韓國,華僑人數不斷下降;另一方面,隨著中國在韓國的影響力愈來越大,未來勢必會設立中國的華僑學校,其豐富的資源將吸引大多數華僑學生就讀,台灣的華僑學校將面臨招生不足的倒閉危機。

 

第二是護照的問題。1992年台灣跟韓國斷交後,韓國華僑拿的是外僑居留證,若是離開韓國超過兩年,永久居留權就會消失;因為沒有台胞證,去中國也處處受限。很多人因為工作、留學方面遇到種種不便,決定入籍韓國。

 

raw-image

 


楊智強點出,新聞中的數字是對的,但沒有提這些「迫於無奈」而入籍韓國的華僑。現場馬上有一位韓國華僑分享,他提到年輕一代有工作或健保需要,如他兩個表妹已經入韓國籍;但老一輩像他舅舅可能需求就沒那麼大,只要有中華民國護照就夠了。

 

讀者問到,台灣的韓國華僑受到不平等待遇是否因為中國?「並不是,主要是過去朴正熙時期遏止韓國華僑勢力在韓擴張。」楊另外提到,老一輩的華僑大多來自山東,自我認同是中國人;但80、90年代出生年輕一輩,他們的本土意識不一定強烈,也因為對台灣存在強大的情感,於是選擇回到台灣。

 

 

韓國華僑、中國朝鮮族與韓國人的情感糾葛

 

稍作休息後,楊智強談起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生活狀況。他以電影《黃海追緝(The Yellow Sea)》為例,片子描述韓國人到延邊買兇,回到韓國殺人的故事。從電影情節和一些相關新聞可以看出,大部分韓國人對中國朝鮮族的觀感是負面的,甚至達恐懼的程度。談到朝鮮族的國家認同,楊智強說在改革開放前,中國相較之下是落後的,老一輩的朝鮮族希望能到韓國展開新生活,但新一代的朝鮮族則不想入韓國籍,自我認同是驕傲的中國人。

 

楊智強說,其實中國朝鮮族也有分不喜歡韓國人和喜歡韓流的族群。他採訪一位自稱是「延邊BigBang」的李海林,身為能歌善舞的朝鮮民族,他留在延邊教K-pop韓流舞蹈。被問到延邊朝鮮族和韓國華僑的關係,楊智強回答,韓國華僑其實也不喜歡延邊朝鮮族,因為都會講中文,常被歸類在一起,韓國人其實不知道華僑和朝鮮族的差別。

 

 

「第三個韓國」:延邊的留守兒童、北韓人與脫北者

 

延邊是大家比較不熟知的「第三個韓國」。楊智強坦言自己也因不熟悉,去之前還有些害怕,後來透過友人聯繫,有個朝鮮族男生主動提議要去機場接他,在延邊的11天都由這個男生開車接送,是很熱情的年輕人。在延邊11天的實地採訪,他觀察到最嚴重的問題是「留守兒童」。父母到外地工作,小孩留下來跟親戚住──由於缺少父母管教,又有從外地寄回來為數不少的錢,使他們越來越嬌生慣養,常常出現偏差行為。

 

raw-image

現場讀者提問。

 

延邊除了有中國朝鮮族,也有北韓人。據《韓聯社》報導,日前有13名中國境內餐廳的北韓員工叛逃,為防止境外朝鮮餐廳的員工大規模出逃事件再度發生,朝鮮當局下令關閉中國境內一半以上的朝鮮餐廳。

 

「他們有種驕傲感,因為不想被看不起。」談起延邊的北韓人,楊智強說他們的生活很低調,甚至有被限制的、被規定的活動範圍。整場活動中,楊智強持續和讀者們進行熱絡的討論,被問到延邊脫北者的情況,他說脫北者絕不能暴露身分,因為被抓到會遣送回北韓,通常不是勞改就是處死,是不可能在中國工作的,而朝鮮族對脫北者大多持同情的態度。

 

活動接近尾聲,楊智強提到他8、9月會在延邊採訪平壤科大校長金鎮慶和脫北者,或是去開山屯訪問接濟過脫北者的家庭。夜深了,討論的熱度卻沒有因為活動結束而降溫,現場仍有十幾位讀者意猶未盡,留下來與楊智強繼續交換經驗與感想,形成書店一角美麗的景象。

 

raw-image

▲一同訂閱作者楊智強的採訪報導計畫:【最陌生的鄰居:韓國】

 

延伸閱讀:

朝鮮族的故事(一)變了調的韓國夢

朝鮮族的故事(二)第三個韓國

朝鮮族的故事(三)一條河,兩個世界

朝鮮族的故事(四)一眼望日韓俄三國的邊境城市琿春

朝鮮族的故事(五)上帝也難以進入的地方

 


 

撰文:蔡飴珊

攝影:葉菀菱

編輯:葉菀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重讀者的沙龍
94會員
186內容數
<p>傳說中,曾經有一群愛好閱讀、勇於嘗試的讀者與編輯們,為了對抗不景氣的出版環境,維持出版界與寫作的多元生態,嘗試以集資訂閱的模式創造新選項,讓更多優質的創作者、出版品被讀者看見。成員包括社群行銷達人、活動規劃神手、資深雜誌編輯及龜毛讀者們。</p>
重讀者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8/03/05
「爽片」其實是台灣電影觀眾的觀影文化,將不太需要理解劇情、以動作為主、聲光效果強的片子稱之為「爽片」。
Thumbnail
2018/03/05
「爽片」其實是台灣電影觀眾的觀影文化,將不太需要理解劇情、以動作為主、聲光效果強的片子稱之為「爽片」。
Thumbnail
2018/03/05
禮是禮、貌是貌,因貌而知禮 ──外表不像樣,就沒有本質;這是中國人講禮的精神。
Thumbnail
2018/03/05
禮是禮、貌是貌,因貌而知禮 ──外表不像樣,就沒有本質;這是中國人講禮的精神。
Thumbnail
2018/02/06
<p>他在門口掛了塊紙牌,上面一半寫著德文,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另一半是他請我媽媽用希伯來文為他寫下的「柏林高級裁縫及剪裁師。承做各種款式。款式新穎。價格合理。信譽保證。」一、兩天後,有人撕下寫著德文的那一半:我們無法忍受在這裡使用劊子手的語言。</p>
Thumbnail
2018/02/06
<p>他在門口掛了塊紙牌,上面一半寫著德文,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另一半是他請我媽媽用希伯來文為他寫下的「柏林高級裁縫及剪裁師。承做各種款式。款式新穎。價格合理。信譽保證。」一、兩天後,有人撕下寫著德文的那一半:我們無法忍受在這裡使用劊子手的語言。</p>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韓國和台灣在近代史上有著若干相似之處,特別是從日殖時期、二戰到民主化的歷程。在韓國與中共建交之前,台灣與韓國曾以民主的兄弟之邦相稱,這一點從跆拳道在台灣扎根發展也能窺見一斑。然而,儘管如此,台灣人與韓國人對待日本的態度差異也是眾所周知。在《厄憶追凶》這部由「南柱赫」和「李星民」主演的電影中,就提到了
Thumbnail
韓國和台灣在近代史上有著若干相似之處,特別是從日殖時期、二戰到民主化的歷程。在韓國與中共建交之前,台灣與韓國曾以民主的兄弟之邦相稱,這一點從跆拳道在台灣扎根發展也能窺見一斑。然而,儘管如此,台灣人與韓國人對待日本的態度差異也是眾所周知。在《厄憶追凶》這部由「南柱赫」和「李星民」主演的電影中,就提到了
Thumbnail
這本書看完之後我覺得非常複雜,我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故事的開頭大約是在百年以前,橫跨了一個家庭的四代。但我這邊說的複雜不是劇情不好,描寫順序沒有問題,也不難理解,雖然角色真的很多,不過不至於會忘記誰是誰。 「我只是凡人,不想活得聖潔,我只是微不足道的愛國分子。」
Thumbnail
這本書看完之後我覺得非常複雜,我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故事的開頭大約是在百年以前,橫跨了一個家庭的四代。但我這邊說的複雜不是劇情不好,描寫順序沒有問題,也不難理解,雖然角色真的很多,不過不至於會忘記誰是誰。 「我只是凡人,不想活得聖潔,我只是微不足道的愛國分子。」
Thumbnail
過去,北韓在我印象中有三個重要的hasgta:#社會主義 #金氏家族與 #核武,然而,這僅是最粗淺的認識........
Thumbnail
過去,北韓在我印象中有三個重要的hasgta:#社會主義 #金氏家族與 #核武,然而,這僅是最粗淺的認識........
Thumbnail
「今天固然在台灣一千九百萬人中,外省人只有兩三百萬,是少數,但是與大陸十億人口相比,台灣人還是絕對少數。假如有一天,外省第二代、第三代覺得活不下去,覺得受到壓迫、排斥,他們有沒有可能和中共裡應外合?」 這是1987年2月國民黨新科立委趙少康接受《遠見雜誌》訪談的內容,但他只說中了一半。
Thumbnail
「今天固然在台灣一千九百萬人中,外省人只有兩三百萬,是少數,但是與大陸十億人口相比,台灣人還是絕對少數。假如有一天,外省第二代、第三代覺得活不下去,覺得受到壓迫、排斥,他們有沒有可能和中共裡應外合?」 這是1987年2月國民黨新科立委趙少康接受《遠見雜誌》訪談的內容,但他只說中了一半。
Thumbnail
現代韓國史正好在我們班上課,選修課時間我完全不用移動我的屁股。同班同學裡竟然沒半個人和我同一門課,我總是孤伶伶地在教室等候其他同學和老師進來。大家普遍認為現代韓國史不實用,所以不是熱門的選修課。
Thumbnail
現代韓國史正好在我們班上課,選修課時間我完全不用移動我的屁股。同班同學裡竟然沒半個人和我同一門課,我總是孤伶伶地在教室等候其他同學和老師進來。大家普遍認為現代韓國史不實用,所以不是熱門的選修課。
Thumbnail
擁有迥異生活背景的兩位女子,在本書宛如進行一場兩韓對話──誰讓我們視彼此為仇敵?又是為什麼,明明說著同樣的語言,卻從來不曾完全理解對方?這些問題沒有寫在課本上…… 當上世紀冷戰遺留下的產物大多都已消逝,唯獨分裂的朝鮮半島至今依然提醒世人這段未決的歷史,仍每分每秒在這個世代發生著。一邊是經歷政治上民
Thumbnail
擁有迥異生活背景的兩位女子,在本書宛如進行一場兩韓對話──誰讓我們視彼此為仇敵?又是為什麼,明明說著同樣的語言,卻從來不曾完全理解對方?這些問題沒有寫在課本上…… 當上世紀冷戰遺留下的產物大多都已消逝,唯獨分裂的朝鮮半島至今依然提醒世人這段未決的歷史,仍每分每秒在這個世代發生著。一邊是經歷政治上民
Thumbnail
「在韓國工作的缺點,就是你很難融入他們的小圈圈。台韓文化很接近,會以為要打入這個圈子,不會很難。但,他們就是會把你當外人。」韓國是個人脈網絡緊密的社會,在乎「三緣」──血緣、學緣以及地緣,但土生土長的台灣人,若沒在韓國求學過,這三緣是一點邊都沾不上……
Thumbnail
「在韓國工作的缺點,就是你很難融入他們的小圈圈。台韓文化很接近,會以為要打入這個圈子,不會很難。但,他們就是會把你當外人。」韓國是個人脈網絡緊密的社會,在乎「三緣」──血緣、學緣以及地緣,但土生土長的台灣人,若沒在韓國求學過,這三緣是一點邊都沾不上……
Thumbnail
但是,最近我靜下來想,這些藍絲和韓粉,其實他們的先天基因,智商情商差異和我們應該不是很大,他們偏執地相信中共和韓國瑜,真是用腦殘和自私自利就可以概括?
Thumbnail
但是,最近我靜下來想,這些藍絲和韓粉,其實他們的先天基因,智商情商差異和我們應該不是很大,他們偏執地相信中共和韓國瑜,真是用腦殘和自私自利就可以概括?
Thumbnail
這個議題是有一點爭議的,但過去我造訪大陸多次,不僅是去旅遊,有參與兩岸新聞比賽,到復旦大學發表論文,加上有親人在大陸長住的關係,以及曾在韓國交換半年,和20幾名大陸同學實際上課、相處,在最初期則是在輔
Thumbnail
這個議題是有一點爭議的,但過去我造訪大陸多次,不僅是去旅遊,有參與兩岸新聞比賽,到復旦大學發表論文,加上有親人在大陸長住的關係,以及曾在韓國交換半年,和20幾名大陸同學實際上課、相處,在最初期則是在輔
Thumbnail
最近看了一部韓劇,叫陽光先生。算是以韓國歷史為本的改編劇,導演與編劇跟鬼怪和太陽的後裔相同,光是李應福導演與金銀淑作家再加上 晉久、金智媛客串真的很值得看,但是除了戲劇本身,從戲裡又看到了些什麼弦外之音呢?
Thumbnail
最近看了一部韓劇,叫陽光先生。算是以韓國歷史為本的改編劇,導演與編劇跟鬼怪和太陽的後裔相同,光是李應福導演與金銀淑作家再加上 晉久、金智媛客串真的很值得看,但是除了戲劇本身,從戲裡又看到了些什麼弦外之音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