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偉航 2016大選結束,許多對於選舉後勢的分析一一出爐。以下就來談談我對之後選舉走勢的幾個看法。我認為在選舉這個層面,有四個角度的現象,可能「永遠回不來」了。 攝影 / 張國耀 第一,是南部的藍軍回不來。 看到南部現在一片綠油油,多數人或許很難想像二十年前藍軍仍在南部有一定優勢,甚至有「北綠南藍」之說。但在嘉義確定被綠營完全攻陷,加上民進黨已在中央執政,綠色中央、地方連線,藍軍將更缺乏資源,在濁水溪以南,基本上已沒有競爭力。 有些南部選將甚至指出「綠眷村」的格局已經成型,且由台南的「溪北」地區快速向外擴張。 促成這種格局不可逆的重要原因,是在這次大選中,藍軍「最後像是人選的人」也被無情催毀,之後更無兵將可言。除非將北部的高知名度政客投入地方經營,並指向2018的基層選舉,否則無從扭轉劣勢。 反觀綠軍要失去濁水溪以南,最可能的狀況,會是民進黨出現分裂。 攝影 / 張國耀 第二,雙北的藍軍票底已回不來。 過去在雙北,藍軍享有過半的優勢,使得綠軍只能在有限範圍內力守,並尋求單點突破。不過從2014年底以來,柯文哲有效打破了台北市藍綠的基本盤,而蔡英文居然在某種程度上也保持了這種格局。 總統票的部份,蔡英文在北市拿了近76萬票,朱、宋合計近70萬票,蔡已經超車。雖然離柯文哲對連勝文的85萬比60萬有一段差別,但依照選前民調,如果宋不參選,他的票會以「對半」方式回流給蔡和朱,因此若將宋在北市所得的15萬票分拆給蔡與朱,蔡英文將破80萬票,而朱立倫只有60萬票出頭,和柯連相去不遠。 連民進黨在台北市都可以單獨過半,這可是個不得了的訊息。若連北市的藍綠格局都已經出現這種「打破—重建—穩定」的過程,新北原本藍綠更接近的格局,其走勢自不待言。如果國民黨連在首都圈的優勢都不在,要重振就更加困難。 攝影 / 宋小海 第三,是失落的藍軍百萬票回不來。 這次選後有所謂「百萬藍軍不投票說」,認為並不是民進黨拿下過半票,而是藍軍有一百多萬票沒有投出來,只要之後喚回這些選票,藍軍仍有機會逆轉勝。但這種說法只是把得票數拿來直接加加減減,而忽略了這次選票動向的幾個重要的變化。首先,是宋楚瑜在過去都被棄保,但這次卻沒有。 「因為朱不會當選,所以給宋楚瑜鼓勵一下」的說法,無法解釋在投票率低迷的狀況下,宋為何可以一口氣多出百萬票。因此顯然已經出現一些新選票板塊,在國民黨「朱立倫王金平體系」本質不改變的狀況下,這些票不太有完整回流的機會。 上一段也提到,依選前民調,如果宋不出來,這些選票會對拆給藍綠兩軍,因此所以把宋的選票直接算在藍軍裡頭,是第一個判斷錯誤。 另一個認知上的落差,是認為這次減低的投票率,「都是」不出來投的藍軍。但其實全台的投票率都差不多低,綠軍在南部同樣有許多選票沒有投出(多數未破2014年的市長得票數),因此就算投票率拉到75%,藍軍還是極可能和綠軍有數百萬票的差距。 所以國民黨接下來的策略,如果只是要喚醒心冷的100萬藍軍票(假設真有這些票),很可能會因為激化選情,而同步喚醒綠軍的150萬票。 攝影 / 張國耀 第四,是年輕人的心回不來。 坊間有一種說法認為,在2000到2008年間政治啟蒙的人會反民進黨,在2009間2016政治啟蒙的人會反國民黨。但這也是簡化過頭的看法,因為在本次選舉中,曾在這些年份的首投的人,有超過六成都投給反國民黨陣營。 很多藍軍寄望蔡英文接下來的「失政」會讓年輕選票回流,這種想法就顯得太過樂觀。政治是比較值而非絕對值,蔡英文做得不好,會自然下台,但有個前提,是有人「比她好」。如果藍軍推不出像樣的人選,一樣會大敗。 就像許多藍軍認為在柯文哲當政之後,就有機會打敗他。但柯文哲執政一年,沒什麼太大的建樹,而滿意度和支持度還是高到藍軍不可能有人挑戰。蔡英文很可能會複製柯文哲的情境,她或許無法比現在更好,但是國民黨倒是有可能比現在更爛。 只要國民黨沒有根本的改善,年輕人的心是回不來的。因為充份且普遍的大學教育,已經讓他們學會最基本的批判思考能力,沒有人可以成為他們的「唯一真神」,你只能盡可能努力,然後站在他們面前「任君挑選」。 以「神性」領導政治的時代已經過去,許多「美好過往」已經回不來了。一心期待這些狀況「能回來」,不如好好改變自我,迎接新的時代吧。 攝影 / 張國耀 延伸閱讀: 周偉航特約稿:從小人物身上挖掘出選舉的大訊息 從道德判斷看選舉之中怪怪的地方 真的有中立理性選民嗎? 從候選人公開行程發現:蔡英文「選到躺」、朱立倫「躺著選」、宋楚瑜「躺著」 從小人物的故事看選舉:在遊行走跳的頑皮豹:「我支持蔡英文,她比較容易接受跟傳統不一樣的人」 台灣意識的草根縮影:蔡英文競選場邊賣紀念T-shirt的阿伯 從幕僚看選舉:專訪國民黨新世代 26歲朱辦發言人徐巧芯:「政黨也是會改變的」 青年世代突破框架:像打魔獸一樣投入政治 理想主義派海歸青年:外省第三代義務反顧投身民進黨國際事務部 編輯:蔡宜蒨 封面照片攝影:宋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