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徬徨」來臨時 ·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若說開朗像晴天,
悲傷如雨天,
徬徨就好像夾在兩者之間,
那種陰晴不定的沈悶感。

當徬徨來臨時,
我們可能會不自覺選擇找焦點轉移,
避而遠之。
但即便當下決定不面對,
徬徨不會就此消失,
因為那是體驗生命的一部分。

或許妳可能正值高中畢業,
對於即將踏入大學,
或許能選上自己中意的科系,
也可能是按照主流社會價值鋪路,
無論何者,
都仍有可能猶疑自己的選擇是否合適。

或許現在妳是二十來歲的社會新鮮人,
正在為求職煩惱,
徘徊於該選擇自己喜歡的職業,
或是為了生存,
必須先將就做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

生活上,
總會出現需要做出各種選擇的岔路。
雖然感到徬徨的情境會隨著機緣有所不同,
但都仍是必然會歷經的時刻。

當妳經歷夠迴避,
渴望嘗試改變時,
不妨陪伴自己,
深入感受,
傾聽「徬徨」想要訴諸的話語。

徬徨曾一直是我日常裡的要角。

從升大學,
雖然完全不了解,卻因有莫名強烈的吸引力,
而選擇哲學系時,便開啟與徬徨同行的道路。
即便入學,每天我都在思索唸哲學系的未來是什麼?
雖然越唸越感興趣,在研讀的過程中,也獲益良多,
但卻還是沒能讓我感到安定,
所以只讀了一年,便選擇休學。
因為覺得學校的教育無法為自己好奇的事解惑,
於是我選擇出國當背包客旅行。
但流浪一陣子,也在途中找到資源,
並釐清自己渴望的藍圖時,
媽媽告訴我,
即便她明白我想要的在學校學不到,
但至少要交出一張大學文憑,
她也知道台灣的教育並不適合我,
於是提議讓我去美國唸書。

本來以為自己終能踏上真心渴望的旅途,
卻沒想到半路殺出個程咬金,
但媽媽的提議令我動搖,
才發現其實自己還是會擔憂,
如果走上非主流的道路,
未來可能會更具風險。
於是我選擇將就,
再一次進入美國大學,
試圖為自己建立一些保障。

移居美國後,我努力要自己好好念書,
想著越快能完成學業,就能儘早追尋自己的夢想。
雖然感到特別鬱悶,但卻也因此讓我靜下來,
選擇深入探究令自己痛苦的緣由。
不久後,我邂逅美國前男友,
他堪稱社會主流標榜的人生勝利組,
擁有優渥的家世,一路都上好學校,
畢業後出國留學,
回美國後,馬上就職高薪的工作,
開著名車,住在上等好區,
但我卻深刻感受到他其實一點也不快樂,
而且即便享有一切,卻仍充滿徬徨。

這給我了極大的震撼,使我開始反思,
問自己:「所以我現在的努力是為了什麼?
遵循社會所侍奉『讀好大學,做好工作,
找好伴侶,結婚生子,功成名就。』的主流之路,
真的會讓我感到幸福嗎?
究竟什麼是自己真正渴望體驗的?」

過沒多久,
忽然聽見從內心裡浮現一個聲音:「去印度」。
這三個字當然嚇得自己驚慌失挫,
本來不以為意,
但漸漸地,我卻再也無法忍受如行屍走肉。
直到有天早晨起身時,
生平第一次感受到內在沒來由的澄澈和篤定,
於是我放下在美國的一切,
背著七公斤的背包,獨自飛往印度。

後來我在印度、馬來西亞和台灣之間往返近兩年的時間,
遇見來自世界各地的旅人,
經歷許多深度的對話,互相分享彼此的故事。
儘管無論是年紀、性別、國籍和家庭背景都大不相同,
但體會到身而為人,走在未知的生命旅途上,
我們都會有徬徨和痛苦,同時也仍有對愛與夢想的渴望。

不過那段日子,即便開啟我前所未有的體驗與視野,
但徬徨依然如影隨形。
無論在哪個國度,每天睜開眼,
浮現的第一個念頭總是:
「究竟什麼是我真正想要的?我的未來在哪裡?」
接著起身,展開未知的一天。
可能走在路上,又會在轉角遇上有緣人,
開始一段對話,從中獲得啟發。
也可能是是因太過憂鬱,
所以只能躺在床上昏沈度日。

然而,從那時開始自然養成書寫的習慣。
透由文字,與自己對話,
紀錄流動的念頭與感受,
一筆一畫,一本接一本。
從零散的思緒,
逐步爬梳自己是因為什麼經歷,
而形成如此信念與情感的來龍去脈。

日復一日,透由外在的體驗,
接著回頭釐清自己的內在。
慢慢再次認出內在的真心渴望,
而且比去美國之前的藍圖,更加清晰完整。
後來順著信任直覺,
一步步開始將自己長年累積的興趣,
整合轉化為我的職業,也出乎意料的順利。

但過沒多久,我卻很快面臨職業倦怠,
因此領我思考:
「為什麼即便是自己喜歡的工作卻還是會感到力不從心?
為何要工作?如何維繫創意和靈感?
錢的本質究竟為何?
什麼是生活?
如何找出休息和工作的平衡?」

拋出這些問題後,我繼續深陷徬徨,
加上正逢爺爺和外公逐年離世,
勾起我先前未觸碰過的悲傷,
因而迎來比過往更加痛苦的停滯期。
歷經多年的時間,我因感覺無法再承受分離之痛,
選擇切斷所有關係,離群索居甚久。
在過程中,我將所有心思收回到自身上,
慢慢梳理情感和思緒,探索如何陪伴與滋養自己。

經歷長年在靈魂暗夜裡的醞釀,
從本來特別害怕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
接著能適應,
然後找到能讓自己在黑暗裡舒適前行的方式。

驀然回首,終於明白,
原來是徬徨領我踏上「認識自己」的旅程。

我們無法控制生命之流如何起伏,
但只要自己願意,
方能緩緩在流動裡平衡身心靈,
活出能滋養自身的理想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生與死是自然循環,看似無盡的重複,卻同時富含無限的可能性。 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需求和渴望。 若是某個循環結束,有些人事物必須離開,不再合適當下的妳。不是因為妳不好,也不是妳犯了錯,更不是因為妳不值得被愛。 當我們抗拒以各種形式的失去經驗死亡,比如失業、失戀、失敗或離世......,而拒絕允許
從何時開始,我們將自己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忘了給予自己感謝、肯定與讚美,把自己關在冷漠的匱乏監獄裡,任由言語暴力鞭打,甚至吞噬自己。 歷經長期的風霜,我們極度渴望愛的溫暖。但當有好意出現,甚至對方明確表達愛意時,卻感到極度恐慌,不禁懷疑背後是否有不良意圖。 我們可能嚇得直退縮,也可能因為對方持續的
從小到大,我們受家庭、學校和社會教育影響,認為只有依循「好好讀書,考上好學校,找到好工作,和優秀對象結婚生子,有錢有房有車,擁有優越的社經地位。」這條「康莊大道」,即可享有「成功」的幸福人生。 於是我們開始汲汲營營追尋,甚至無所不用其極逼迫自己努力,但偏偏總會在想要專注努力達到的過程中,出現各種心
妳常常自我批判嗎? 是否習慣聚焦在還沒做到的部分,卻視做到為理所當然? 有發現腦海裡的內建播放,總是重複自我否認的循環? 還會過度檢討自己哪裡還不夠好,甚至為此感到自我厭惡? 內在小劇場日復一日,透由不同情境上演自我攻擊。好似不管再怎麼努力,都沒有盡頭。因無論做到或得到與否,都仍對自己和現狀感到不
生與死是自然循環,看似無盡的重複,卻同時富含無限的可能性。 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需求和渴望。 若是某個循環結束,有些人事物必須離開,不再合適當下的妳。不是因為妳不好,也不是妳犯了錯,更不是因為妳不值得被愛。 當我們抗拒以各種形式的失去經驗死亡,比如失業、失戀、失敗或離世......,而拒絕允許
從何時開始,我們將自己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忘了給予自己感謝、肯定與讚美,把自己關在冷漠的匱乏監獄裡,任由言語暴力鞭打,甚至吞噬自己。 歷經長期的風霜,我們極度渴望愛的溫暖。但當有好意出現,甚至對方明確表達愛意時,卻感到極度恐慌,不禁懷疑背後是否有不良意圖。 我們可能嚇得直退縮,也可能因為對方持續的
從小到大,我們受家庭、學校和社會教育影響,認為只有依循「好好讀書,考上好學校,找到好工作,和優秀對象結婚生子,有錢有房有車,擁有優越的社經地位。」這條「康莊大道」,即可享有「成功」的幸福人生。 於是我們開始汲汲營營追尋,甚至無所不用其極逼迫自己努力,但偏偏總會在想要專注努力達到的過程中,出現各種心
妳常常自我批判嗎? 是否習慣聚焦在還沒做到的部分,卻視做到為理所當然? 有發現腦海裡的內建播放,總是重複自我否認的循環? 還會過度檢討自己哪裡還不夠好,甚至為此感到自我厭惡? 內在小劇場日復一日,透由不同情境上演自我攻擊。好似不管再怎麼努力,都沒有盡頭。因無論做到或得到與否,都仍對自己和現狀感到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從高中開始,我對旅行一直有很強烈的執著,因此大學後,我打過不少工,當過作文批改助教、補行班行政、家教,甚至在路邊舉過招牌,最終存了一點錢,加上家人贊助,大學四年間去過美國打工度假、到中國當交換學生等。 21歲時,我便獨自到中國西塘打工換宿,這篇文章分享的是,如何用超低預算完成一趟深度旅遊體驗。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在祕魯 Chivay 小鎮,說書人已經和補習班約定好回去任課的時間,她已經在想著回台要做這做那,而我則是充滿著不安全感。 是什麼改變了我?這個問題彷彿類似是自問「為什麼寫作?」、「我是誰?」又或者旅行之中,我不斷自問且被許多人問:「為什麼旅行?」
《迷茫的就業之路》 一畢業開始找工作,我就知道我毀了。 一位畢業生在求職中遭遇各種挫折,面對家庭壓力和現實的巨大差距,感到迷茫和不安。母親的期望和社會觀念,讓主角感到無所適從。
Thumbnail
大學畢業前夕,我有個夢想就是在家鄉工作,為祖國貢獻。可惜的是,我的家並不需要我大學修讀的專業。所以我決定大學考完試後,先好好休息,和剛失戀的影去遊台灣!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隨著學業結束進入職場的困惑和迷茫。分享自己對職涯和社會期望之間的掙扎,以及對自我定位和價值的思考。
Thumbnail
如何走出迷惘? 會迷惘是很正常的,以前我們總是無意識地過生活 大人叫我幹嘛就幹嘛,別人建議我應該怎樣怎樣 你應該唸高中考大學 你應該在幾歲時結婚,結婚後應該趕快生小孩 我們總是在符合別人或社會的期待 卻沒有真正考慮過自己的感受,或自己是否真的喜歡 「做這個幹什麼一點意義也沒有」「不
Thumbnail
這是一個高中畢業生的成長故事,從在青旅打工換宿到出國旅行的心路歷程。作者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了愛情、失敗、挫折和成長,並發現了生命中的美好和意義。
Thumbnail
這不是從什麼暢銷勵志書裡看來的概念,而是我出國之後深刻體會出來的。
Thumbnail
人生許多迷惘都是不斷實踐才得出方向的,在23歲以前我是台灣教育制度下的好學生,但不是知道自己要什麼、喜歡什麼的人,我也是走一步算一步,23歲才「克服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工作」的迷惘。本文可以讓你得到什麼 : 1.面對迷惘的正確心態 2.我自己突破迷惘的具體歷程 我也在大學很迷惘過
Thumbnail
從高中開始,我對旅行一直有很強烈的執著,因此大學後,我打過不少工,當過作文批改助教、補行班行政、家教,甚至在路邊舉過招牌,最終存了一點錢,加上家人贊助,大學四年間去過美國打工度假、到中國當交換學生等。 21歲時,我便獨自到中國西塘打工換宿,這篇文章分享的是,如何用超低預算完成一趟深度旅遊體驗。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在祕魯 Chivay 小鎮,說書人已經和補習班約定好回去任課的時間,她已經在想著回台要做這做那,而我則是充滿著不安全感。 是什麼改變了我?這個問題彷彿類似是自問「為什麼寫作?」、「我是誰?」又或者旅行之中,我不斷自問且被許多人問:「為什麼旅行?」
《迷茫的就業之路》 一畢業開始找工作,我就知道我毀了。 一位畢業生在求職中遭遇各種挫折,面對家庭壓力和現實的巨大差距,感到迷茫和不安。母親的期望和社會觀念,讓主角感到無所適從。
Thumbnail
大學畢業前夕,我有個夢想就是在家鄉工作,為祖國貢獻。可惜的是,我的家並不需要我大學修讀的專業。所以我決定大學考完試後,先好好休息,和剛失戀的影去遊台灣!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隨著學業結束進入職場的困惑和迷茫。分享自己對職涯和社會期望之間的掙扎,以及對自我定位和價值的思考。
Thumbnail
如何走出迷惘? 會迷惘是很正常的,以前我們總是無意識地過生活 大人叫我幹嘛就幹嘛,別人建議我應該怎樣怎樣 你應該唸高中考大學 你應該在幾歲時結婚,結婚後應該趕快生小孩 我們總是在符合別人或社會的期待 卻沒有真正考慮過自己的感受,或自己是否真的喜歡 「做這個幹什麼一點意義也沒有」「不
Thumbnail
這是一個高中畢業生的成長故事,從在青旅打工換宿到出國旅行的心路歷程。作者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了愛情、失敗、挫折和成長,並發現了生命中的美好和意義。
Thumbnail
這不是從什麼暢銷勵志書裡看來的概念,而是我出國之後深刻體會出來的。
Thumbnail
人生許多迷惘都是不斷實踐才得出方向的,在23歲以前我是台灣教育制度下的好學生,但不是知道自己要什麼、喜歡什麼的人,我也是走一步算一步,23歲才「克服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工作」的迷惘。本文可以讓你得到什麼 : 1.面對迷惘的正確心態 2.我自己突破迷惘的具體歷程 我也在大學很迷惘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