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柔的瑞典幼兒園緩衝入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這兩個禮拜我一歲半的兒子正在進行幼兒園的「緩衝入學」程序。第一天,孩子先和一位家長到幼兒園參觀,和老師、小朋友玩15分鐘。第二天,老師來家裡和孩子一起玩一個小時,並留下幾張教職員的護貝照片,讓孩子在家可以翻看,熟悉幼稚園裡的工作人員。第三天,孩子和一位家長去幼兒園玩一個小時,但是家長只能坐在特定的角落,盡量不和自己的小孩互動,讓小孩按自己的步調孰悉環境,這樣的模式每天視情況拉長時間,直到孩子能安心融入學校生活。

 

瑞典的育兒假一共是18個月。因為產後休養和哺乳等實際考量,大部分的媽媽會在孩子出生後先請9∼15個月的育兒假,然後輪到爸爸請假在家帶3~9個月的小孩,等爸爸也要開始工作,小孩就必須上幼兒園了。所以這個入學程序常常是由剛放完育兒假的爸爸們負責。

 

在幼兒園的前兩天,孩子多是巴著爸爸,只想和爸爸坐在一起玩,但是隨著時間拉長,孩子以爸爸為圓心,離開爸爸的距離越來越遠,開始探索其他的房間,加入其他的小孩,最後爸爸可能幾乎見不到孩子的影子。

 

當時機成熟,老師會讓爸爸和小孩做「揮手演練」,爸爸在校門假裝和小孩揮手說掰掰,然後站在門外等候,只要老師一通電話,就立刻回到小孩身邊。過了幾天以後,「揮手演練」的時間越來越長,爸爸可以到附近坐下來喝杯咖啡,甚至回家待機。

 

最後,來到孩子正式入學那天,瑞典爸爸們雖然經過多次演練,但第一次真的和孩子揮手道別時,往往還是忍不住紅了眼眶,想打電話給老婆尋求一些慰藉。原來這個入學程序不只是對孩子,對父母也是一種溫柔的緩衝。

 

raw-image

 

孩子們一路成長, 對父母來說就是一連串放手的演練。初來瑞典時,看到瑞典父母在小孩一兩歲時就送他們上幼稚園,我想,瑞典的家長真是捨得啊!那時又怎麼想得到,瑞典爸媽和孩子們第一次分離的過程,是如此「拖泥帶水」、離情依依。孩子們在幼教機構精心營造的環境下,一點一滴適應爸媽以外的世界;另一方面,爸媽能以「緩衝入學」為理由,理直氣壯地和公司請假。這個不疾不徐的步調,可以說是來自整個社會的溫柔。

 

有天早上我的工作有點空閒,就代替先生去體驗了一下緩衝入學。而我從在幼兒園坐下的那一刻開始,就沒再看到兒子的影子。枯坐半天,我站起來去偷看兒子在幹嘛,只見他和一群孩子在水槽邊玩水。又過了一陣子,老師帶著濕透的兒子過來,說緩衝入學前幾天,更換衣服這類日常親密互動還是由父母來做,會讓孩子更有安全感。我幫兒子換上衣服,剛換好他就一溜煙地跑走了。

 

我一個人百般聊賴地坐在角落,觀察著孩子和老師的互動。瑞典的幼稚園裡通常是三位老師帶八個孩子。幼小的孩子們不太會表達,也不知道怎麼跟其他孩子一起玩,所以在自由時間馬上就會衝突不斷。我看著老師們一次又一次地調解衝突,在一貫的溫和耐心當中,也帶著一種源於專業的冷靜淡然,和父母親的教養又別具一格。

 

以前瑞典的幼保老師被叫做「小姐」(fröken),是一個低門檻低薪資的工作,但是現在他們被叫做「學前教育老師」(pedagog),必須接受五年高等教育,收入也屬中產階層。他們比所有父母都熟知學齡前幼童的心智發展,不同幼兒園也有各自遵循的教育理念,供家長選擇。

 

我環視周遭,想到瑞典提供了這一切硬體設施和軟體資源,就是為了讓我和所有媽媽們都能好好回去工作,仍然有種不可思議的感覺。


性別平權的實踐派

 

托育服務的存在,讓父母能在有小孩的情況下持續工作,而其中最主要的目的,更是為了讓傳統上負責生養的母親們能儘快回到職場,這個政策意圖顛覆的性別傳統根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時代。

 

男女之間因為生理機能區別而造成的傳統分工模式,早於任何歷史紀錄。在沒有避孕知識的漫長歲月,女性隨時都要面對孕育功能所帶來的不確定性並承擔所有後果,這讓她們往往必須依賴他人才能維生。在這個脈絡下,女性也「順便」接手了所有其他的居家照顧職責,構成男女一外一內、一強一弱、一陽一陰的二元體系。

 

近代避孕技術的發展,在女性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是萬年來第一次女性能夠稍微掌握自己的身體。直到現代醫學的進步,再加上工業革命帶來勞動模式的轉變,史上第一波女性運動的時機才終於成熟。

 

西方第一波女性運動的最大訴求,在於提倡女性公民權和經濟權,推動女性全面參與投票以及有薪勞動。因為醫學和科技的發展,那時的女性主義者對未來信心滿滿,認為性別之間的所有的生理差異都應該被忽視抹滅,不管男性女性,所有人都應該被視為中性、一樣的人。

 

1970年代,第二波女性解放運動以西蒙波娃為始,開始了一連串更深刻的性別理論辯證,自此也越來越多學者承認「男女有別」這項事實,然而男女的先天差異和後天區別應該怎樣被看待和處理才能達到平等,又有各種不同的精彩詮釋。

 

我在瑞典大學上女性主義課程的時候,發現在課程上讀的,幾乎都是法語系和美國學者的學說,北歐女性主義學者在學術思想上並沒有留下特殊成就。不過,北歐國家可以說是最積極把各種女性主義付諸於實行的「實踐派」。在學術的殿堂上,深奧的女性研究學說包羅萬象,各種學說出發點都不同,甚至互相針鋒相對。而不管是哪一種論述,我在北歐的日常生活和公共政策中,都能找到某種實行的形式。

 

每生一個孩子,女性的有薪勞動就會面臨多年的停滯或干擾,對家庭的經濟依賴就也會越深。瑞典致力推行的育兒假以及托育服務,可以把這個影響降到最低。當女性不再被生育功能長期束縛在家中,突然間,似乎也沒有讓女性包下所有其他居家職務的理由了。

 

然而讓女性全面參與勞動市場,就是性別平權的終極目的嗎?

 

除了勞參率,女性的經濟參與還面臨著許多挑戰。舉例來說,我們可以看到男女在職種分佈上很不平均,從居家照顧延伸出來的低薪服務業,仍然以女性佔絕大多數,另外科技業等高端產業則以男性為主。對於這一點,瑞典一邊提升幼保和護理等職種的技術質量、專業形象和收入,一方面也從教育面去思考。比方說,「女生數學不好」這種普遍想法的根源,是因為男女腦部構造和潛力真的不同,還是因為近代的玩具、童書無論在設計和市場銷售上,都男孩女孩涇渭分明呢?男生從小更容易接觸邏輯、科學性質的玩具和遊戲,女孩則往往得到玩偶和娃娃屋。到底是男女孩興趣不同導致極端化的銷售手法?亦或是極端化的銷售手法強化了男女孩興趣的不同?性別的社會化,往往是雞生蛋蛋生雞的難解謎題。

 

瑞典從八零年代開始禁止以孩童為對象的廣告,其中避免性別導向的銷售手法就是一個很大的考量。另外許多玩具公司如樂高,也盡力平衡男女市場。我先生有個教數學的女同事,她在瑞典教育部贊助下,致力於設計更能吸引女孩們的數學遊戲和教具,並經營一個以女孩為對象的數學俱樂部。看到她把教具漆成粉紅色,教室裡擺滿娃娃,很多人批評她套用、鞏固了性別偏見,但她只是默默實踐她信念,也確實吸引了許多有數學潛力的女孩。

 

自然定律只發生在完美狀態中,現實中的演算,往往要加入各種複雜的變項。在社會中,推動平權價值也存在著許多錯綜的變項和催化劑,雖然目標是一致的,但總有數不清的路徑。北歐政府喜歡問:「好,那我們現在該做什麼?」嘴上互相辯證批評的同時,雙手也從來沒停過,在持續的試行錯誤中,摸索出當下最佳的模式。

 

台灣的社會資源也許沒有瑞典那麼雄厚,但千里之行始於腳下一步。在一片性別議題的爭論之中,也別忘了隨時彎下身,細細丈量和檢視在公私領域中,我們確實前進的步伐。

 


 

封面圖片來源:swede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媛媛的沙龍
142會員
13內容數
<p>本專題致力於提供更貼近生活的瑞典記錄,把中間偏左理念落實在柴米油鹽、近親和鄰裡間的動態描寫,熱呼呼地送到你眼前。也試著捕捉更立體的理念激盪,包含我身為台灣人和瑞典偏左價值磨合的過程;以及我對瑞典社會內部左右辯論的觀察。</p>
吳媛媛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8/08/06
久居異國本身也是一個很科幻的經歷,看到瑞典學生的自主,聽他們直呼我的名字,時常讓我感到 「奇幻 」 ,然而回想起自己坐在補習班的塑膠桌椅行列中,花去父母大筆鈔票,讓老師把知識搗得稀爛,進行有效餵食。臺上有的老師身著軍服,有的老師吶喊「孩子,台大的陽光好燦爛!」,我差點分不清哪個是真實,哪個是幻境。
Thumbnail
2018/08/06
久居異國本身也是一個很科幻的經歷,看到瑞典學生的自主,聽他們直呼我的名字,時常讓我感到 「奇幻 」 ,然而回想起自己坐在補習班的塑膠桌椅行列中,花去父母大筆鈔票,讓老師把知識搗得稀爛,進行有效餵食。臺上有的老師身著軍服,有的老師吶喊「孩子,台大的陽光好燦爛!」,我差點分不清哪個是真實,哪個是幻境。
Thumbnail
2018/03/25
我的學生回答:「如果我花更多錢買一件衣服,我想要知道,這些錢是用來提升品質,用來發展更永續的生產技術,或是真的到了製造衣服的人手中?」在逛街買東西的時候,除了價格和好看不好看以外,思考整個生產鏈對「人」和「環境」的影響,便宜的合理嗎?貴在對的地方嗎?這是一種有別於我長久習慣的消費哲學。
Thumbnail
2018/03/25
我的學生回答:「如果我花更多錢買一件衣服,我想要知道,這些錢是用來提升品質,用來發展更永續的生產技術,或是真的到了製造衣服的人手中?」在逛街買東西的時候,除了價格和好看不好看以外,思考整個生產鏈對「人」和「環境」的影響,便宜的合理嗎?貴在對的地方嗎?這是一種有別於我長久習慣的消費哲學。
Thumbnail
2018/02/15
<p>我發現臺灣現在的年輕爸媽一代,對於公私領域的權威都帶有一點創傷,也帶有一點反抗。這大概也是為什麼,當網紅公開孩子哭著求饒的影片、或是使用過當權力懲罰孩子的時候,會踩到這麼多人的地雷吧。看到經過威權教育的這一代,從自身家庭、育兒態度開始嘗試改變,我感受到一股可以帶動社會的力量。</p>
Thumbnail
2018/02/15
<p>我發現臺灣現在的年輕爸媽一代,對於公私領域的權威都帶有一點創傷,也帶有一點反抗。這大概也是為什麼,當網紅公開孩子哭著求饒的影片、或是使用過當權力懲罰孩子的時候,會踩到這麼多人的地雷吧。看到經過威權教育的這一代,從自身家庭、育兒態度開始嘗試改變,我感受到一股可以帶動社會的力量。</p>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美國教育部針對雙親家庭的學齡後兒童做了調查, 爸爸參與照護比較多的小孩, 學校成績比較好,而參與的課外活動越多,小孩幸福感越高。 所以,爸爸參與越多孩子的活動,越能提升孩子的表現。 這是真的嗎?我們有甚麼男主外女主內的迷思呢?
Thumbnail
美國教育部針對雙親家庭的學齡後兒童做了調查, 爸爸參與照護比較多的小孩, 學校成績比較好,而參與的課外活動越多,小孩幸福感越高。 所以,爸爸參與越多孩子的活動,越能提升孩子的表現。 這是真的嗎?我們有甚麼男主外女主內的迷思呢?
Thumbnail
兩週前女兒的兩位同班同學來家裡玩耍,到了中午用餐時間我買了三份鬆餅餵食小朋友們,大家一起吃喝玩樂好不開心,而類似的場景若是發生在瑞典,我恐怕要被視為擅自餵食他人的孩子,而且還剝奪他人身為父母應盡的義務。 瑞典不僅擁有全世界最長的480天育嬰假,光是小孩從出生到念到博士都不需要繳納學費,還有一路
Thumbnail
兩週前女兒的兩位同班同學來家裡玩耍,到了中午用餐時間我買了三份鬆餅餵食小朋友們,大家一起吃喝玩樂好不開心,而類似的場景若是發生在瑞典,我恐怕要被視為擅自餵食他人的孩子,而且還剝奪他人身為父母應盡的義務。 瑞典不僅擁有全世界最長的480天育嬰假,光是小孩從出生到念到博士都不需要繳納學費,還有一路
Thumbnail
但是對於願意或有機會誕下新生命的女性而言:她當了媽媽,她生了,她變成孵蛋器了嗎?她是父權的犧牲品嗎?
Thumbnail
但是對於願意或有機會誕下新生命的女性而言:她當了媽媽,她生了,她變成孵蛋器了嗎?她是父權的犧牲品嗎?
Thumbnail
香港教育界普遍陰盛陽衰,小學及幼稚園更甚。我不是女權/父權分子,只是希望人人平等。在三八婦女節翌日,就來寫寫一些令人在意的性別觀察。 先此聲明,以下故事只是個人經歷,不代表可以類推成香港教育界普遍現象。
Thumbnail
香港教育界普遍陰盛陽衰,小學及幼稚園更甚。我不是女權/父權分子,只是希望人人平等。在三八婦女節翌日,就來寫寫一些令人在意的性別觀察。 先此聲明,以下故事只是個人經歷,不代表可以類推成香港教育界普遍現象。
Thumbnail
瑞典首開育嬰假制度先河,歷經政策上的改革,造就時下瑞典爸爸請假在家帶小孩的一股趨勢 Credits: Magnus Liam Karlsson/imagebank.sweden.se 四聲代小姐常會在瑞典街頭上,看到幾位穿著有型的年輕爸爸們各自帶著嬰幼兒們一起散步或是在咖啡廳裡聊天聚會。第一次看到這
Thumbnail
瑞典首開育嬰假制度先河,歷經政策上的改革,造就時下瑞典爸爸請假在家帶小孩的一股趨勢 Credits: Magnus Liam Karlsson/imagebank.sweden.se 四聲代小姐常會在瑞典街頭上,看到幾位穿著有型的年輕爸爸們各自帶著嬰幼兒們一起散步或是在咖啡廳裡聊天聚會。第一次看到這
Thumbnail
瑞典父母有放不完的育嬰假,小孩的醫療及學費還全免 許多身邊的親朋好友都問我瑞典的育兒福利聽說很好,於是決定來寫一篇介紹一下瑞典的育嬰制度。以前旅居日本時聽到同事們談到懷孕,都先是一陣歡喜但是又擔心育嬰假放完後是否會影響媽媽們的職涯發展,甚至是丟了工作,然後還要煩惱沒有幼兒園可以讀(日本幼兒園一位難
Thumbnail
瑞典父母有放不完的育嬰假,小孩的醫療及學費還全免 許多身邊的親朋好友都問我瑞典的育兒福利聽說很好,於是決定來寫一篇介紹一下瑞典的育嬰制度。以前旅居日本時聽到同事們談到懷孕,都先是一陣歡喜但是又擔心育嬰假放完後是否會影響媽媽們的職涯發展,甚至是丟了工作,然後還要煩惱沒有幼兒園可以讀(日本幼兒園一位難
Thumbnail
記得大學時期,就讀外文系的我,曾與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有文化交流的機會。坐在同個教室,上著同樣的課程,亞洲學生和歐美學生的思維、表現、言詞、感受卻有顯著的不同。當教授拋出一個問題,希望得到回應時,台灣學生默不吭聲 ,我們都害怕發言出錯被嘲笑。而歐美的學生勇於發表意見,當想法有分歧時能夠質       
Thumbnail
記得大學時期,就讀外文系的我,曾與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有文化交流的機會。坐在同個教室,上著同樣的課程,亞洲學生和歐美學生的思維、表現、言詞、感受卻有顯著的不同。當教授拋出一個問題,希望得到回應時,台灣學生默不吭聲 ,我們都害怕發言出錯被嘲笑。而歐美的學生勇於發表意見,當想法有分歧時能夠質       
Thumbnail
我是一個很喜歡跟小孩玩耍,也能得到孩子信任的成人,但隨著工作身份的轉變,人格特質似乎也跟著轉變,譬如變得更強調效率(就是沒耐性)、更重視成果(就是不懂得陪孩子享受過程)、覺得自己需要更好的組織好所有事情(就是不能接受空與自由的美好),這種種我還可以透過自省寫下更多更多....
Thumbnail
我是一個很喜歡跟小孩玩耍,也能得到孩子信任的成人,但隨著工作身份的轉變,人格特質似乎也跟著轉變,譬如變得更強調效率(就是沒耐性)、更重視成果(就是不懂得陪孩子享受過程)、覺得自己需要更好的組織好所有事情(就是不能接受空與自由的美好),這種種我還可以透過自省寫下更多更多....
Thumbnail
碧翠絲女士自八年前起,每週為了撥空照顧孫子,一早便搭公車換電車到城市的另一端,凡事親力親為直到小孫子上床睡覺了,她才回家。性別平等的快樂家庭,是西歐社會高福利給世人的印象,瑞士在這一方面與其他國家議題相比,投注在托育政策的國家資源相對地少,公家或私人托育機構的費用都相當昂貴,並非每個家庭都能負擔。
Thumbnail
碧翠絲女士自八年前起,每週為了撥空照顧孫子,一早便搭公車換電車到城市的另一端,凡事親力親為直到小孫子上床睡覺了,她才回家。性別平等的快樂家庭,是西歐社會高福利給世人的印象,瑞士在這一方面與其他國家議題相比,投注在托育政策的國家資源相對地少,公家或私人托育機構的費用都相當昂貴,並非每個家庭都能負擔。
Thumbnail
<p>孩子們在幼教機構精心營造的環境下,一點一滴適應爸媽以外的世界;另一方面,爸媽能以「緩衝入學」為理由,理直氣壯地和公司請假。這個不疾不徐的步調,可以說是來自整個社會的溫柔。</p>
Thumbnail
<p>孩子們在幼教機構精心營造的環境下,一點一滴適應爸媽以外的世界;另一方面,爸媽能以「緩衝入學」為理由,理直氣壯地和公司請假。這個不疾不徐的步調,可以說是來自整個社會的溫柔。</p>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