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工作與家庭教育的中庸之道 西歐見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是一個很喜歡跟小孩玩耍,也能得到孩子信任的成人,但隨著工作身份的轉變,人格特質似乎也跟著轉變,譬如變得更強調效率(就是沒耐性)、更重視成果(就是不懂得陪孩子享受過程)、覺得自己需要更好的組織好所有事情(就是不能接受空與自由的美好),這種種我還可以透過自省寫下更多更多,我相信很多上班族父母都跟我有一樣的心情,甚至有雙胞胎或二寶的父母,更是在沒日沒夜地照顧孩子和是否回應不斷打擾家庭生活的工作回覆中矛盾掙扎。
AT THE BEACH你可替換成認可的文字 如 早一小時接孩子/中午回家陪孩子吃飯/有力氣幫孩子做營養便當/有精力陪孩子玩球 等等
每天送托嬰中心之後的上午會是我最糾結的時候,因為我明白托嬰中心讓我能夠喘息,但是我也沒有機會多照顧陪伴每天都在成長變化的親愛的孩子,寫著的這個時候還有點眼眶泛淚,我想應該不是荷爾蒙造成的(笑)。這個掙扎在社區裡的早餐店、麵包店、麵店,都有機會與身為過來人的母親們分享,這些分享中很有意思的是都鼓勵我堅持繼續回到職場,雖然她們也認為能自己照顧小孩很棒很安心,但當孩子大了要重回職場並不是那麼容易,從心態、社交技巧到職能都需要重新調整。
我從小是媽媽帶大,只唸幼稚園大班,還記得小時候跟媽媽說過,”某某好可憐喔,才兩歲就要去幼稚園幼幼班,都還會尿褲子。”現在的我呢? 卻是把不到一歲的孩子交付給能夠信任的托嬰老師手中,但撇除自身內心的糾結,我還是看到了美好的面向: 寶寶蠻能自處與獨立的、有其他長一點的寶寶示範爬行(媽媽爸爸就可以減輕扭到腰的機會)、不太會無聊(因為有成千上萬的玩具?跟超有活力的老師)、作息正常(哎呀不是每個媽媽都適合自己教小孩),在家裡我能做的就是多抱他去看去玩他想碰觸(啃咬)的東西,跟他說這個那個唱歌給他聽,逗他哈哈笑。
我問自己覺得滿意嗎? 答案是不。
還有其他更好的答案嗎? 人之所以可貴在於有選擇的餘地。
但在選擇之前,必須要先創造出這個選項,這就是人有創造力與價值之處。
公司的歐洲同事一直以來有幾個傳奇故事為人傳頌:
  • 他們絕不服從亞洲的加班文化,他們本質上就不鼓勵加班,認為這是殘害身心靈的事情,還會反問喔! 要我加班,那要給我多少加班費呢? 不是要work smart嗎?
注意,不是有沒有給我加班費,而是給我多少加班費,我評估看看值不值得。每個人對每件事情所認定的價值是不同的,再由價值轉換成價格,一個社會文化型塑的價值是每一個你我他所建構的,試著問自己我值得多少加班費? 來犧牲我跟家庭的相聚時光? 來犧牲我下班後去運動的健康存簿? 來犧牲我跟朋友下班後去小酌的快樂時光? 來犧牲我下班後自學增長達成財富自由的能力? 勇於對不健康不正常的事物說不,也是民主社會你我他增進社會福祉的一項能力。勇敢說的同事說了也不應該被懲罰,因為擁有不同的意見與選擇本就是一個進步的組織社會所應當擁有的。
  • 他們也不是不願意幫忙做自己份外之事,只是希望彼此都分得很清楚所謂的工作職掌與工作內容不是寫假的(如果之後反咬就是你逼他承擔不屬於他的工作影響他份內工作的成效也只是剛好而已)。
很多人在批判儒家教育系統教出奴性的我們,不敢反抗不敢聲張正義,當我剛回國時我也嘗試著不斷問主管工作執掌與工作內容是否可以更明確,在美國 Job description and job tasks都是很正式的一件事情,如果一間公司寫不清楚你要怎麼判斷是不是適合自己呢? 但是差不多先生的差不多我們回國幾年之後也罷了,只能期盼找到好公司能提供這樣的基礎。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 在上述的兩點基礎之上,歐洲同事讓我有機會親身去觀察歐洲上班族的日常。他們的工作生活平衡也是努力爭取來的,現在的情況並非一蹴可及的,不只是彈性上班或是遠距上班,他們可以中午回家吃飯、下午兩點再回到公司上班、最晚五點準備離開公司,在普遍如此的工作環境中他們願意配合公司到六點下班已經很了不起了。有規有矩有原則,才能試圖去劃定方圓多大多小。
親身觀察,嗯,確實跟台灣不太一樣,我們在荷蘭和德國中午看到接送小小孩的是爸爸或媽媽(台灣多是爺爺或奶奶),四點開始就陸陸續續很多上班族回家準備接小孩,沒錯,看到就是羨慕。除了移民以外,我能不能試著做點什麼改變? 讓目前仍選擇在台灣育兒的自己有更好的工作生活平衡,讓工作VS陪伴的糾結少一點,這一篇文章是個發響,希望有機會能看到讀者的回響,感謝你們。
在我身邊也聽過能彈性上班(例如調整至70%的上班時間與對等薪資),只是多見於外商和保險業,至於傳統製造業、金融業和比重很大的科技電子業都比較少聽到。全球全職工作的比例持續下降,西歐國家除了重視工作生活平衡(可進一步查詢OECD Better Life Index)以及工作性別平等,瑞士、荷蘭、德國的爸爸媽媽們都有更多促進工作生活平衡的選擇以及其他未竟的挑戰,畢竟生育孩子只是人生過程的一個階段,一個轉換的階段,不必要這麼糾結,不是嗎? 當我們的社會集體意識足夠強的時候,對應的體制相信也已經孕育而生,讓其他亞洲國家的doers羨慕我們吧,一起努力讓那天早點到來。
Q1: 彈性上下班,是目前很多組織單位提供的做法,可以8-5 or 9-6,你組織有嗎?
Q2: 你組織有提供調整工時且權益和福利也受保障的制度嗎?
Q3: 你組織有正常的按照勞基法規定給予基本加班費嗎?
Q4: 你認為加班費應該讓員工能爭取商議費用高低嗎?
Q5: 你組織的工作職掌與工作內容(任務)清楚而有條理嗎?
Q6: 你組織有提供在家(遠距)工作的選項嗎?
Q7: 以上六項你認為很重要能邁向更好的人生的有哪些(可複選)?
這些問題放在心中也好,拿出來跟親友討論也好,希望我們彼此都更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寶寶出生之後,我就決定要盡量給他多種語言的刺激,也許因為各種語言系統的差異,會讓他稍晚開口說第一句話,但是媽媽就是不希望寶寶腦袋中的語言叢因為沒接觸刺激而萎縮,當人已經有許多連結時,新的連結將更容易產生。書櫃裡的三本書吸引了我的注意,是在描述腦神經發展、心智發展和讀寫教學等...
從寶寶出生之後,我就決定要盡量給他多種語言的刺激,也許因為各種語言系統的差異,會讓他稍晚開口說第一句話,但是媽媽就是不希望寶寶腦袋中的語言叢因為沒接觸刺激而萎縮,當人已經有許多連結時,新的連結將更容易產生。書櫃裡的三本書吸引了我的注意,是在描述腦神經發展、心智發展和讀寫教學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現代生活快速忙碌,雙薪家庭比比皆是,單親重組更是多不勝數,父母們為了生活汲汲營營,哪有時間去陪伴小孩?      真的嗎?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Thumbnail
每天24小時陪在孩子身旁,全職爸媽充滿著汗水與淚水,看似閒閒在家,其實需要化身為幼兒園老師、玩具修復師、廚師等扮演多種角色。身為全職爸媽,雖然沒有實體的上班工作,但照顧孩子、打理家務同樣需要耐心與愛心。如果您認為全職爸媽過得很爽,不如來體驗一天,看看您能否承受這樣的工作壓力......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Thumbnail
我們家兩個小朋友是沒上過學校課後班,和安親班的,可能從嬰兒襁褓時期,就是為娘的我親力親為,不假手他人照顧,所以,一路陪伴,也沒想過可以把學校課業這塊外包。 然後,拜網路之賜,與其他全職照顧者交流,才發現原來就算是全職媽媽,也不乏把孩子送給他人顧功課的例子。而會把孩子往外送的說法,我聽過以下幾種
Thumbnail
原本的我,是一個急性子的人,在職場上總是被稱為「快手」,但成為了母親之後,我意識到孩子的成長沒辦法按照我們所預期的進度,於是我學會了耐心等待,而這個過程並不是空等,還需要細心觀察孩子的需求,並且因應孩子的個性而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溝通方式。 我所理解的教養,其實不是站在父母權威的角度,而是以
Thumbnail
育兒對於許多家庭是件重要的事,和工作平衡是一大挑戰,但我選擇了全職媽媽,點出了幾個原因。從獨特的人生經歷、育兒的挑戰和成長、與工作不同,還有對未來的投資,我享受著育兒的愛與成長。縱使喜愛育兒,但不會完全放棄工作,而是尋找平衡,讓生活更加豐富。
心情很複雜,也很無力。本期望在育嬰假復職後,在職場上能夠有所展現,也很驚喜地馬上就獲得職務轉調的「口頭」通知,當下我也很積極地表示意願。前提是:必須讓我準時上下班時間接送孩子。 可想而知,沒有然後了。 在與主管面談後,說不沮喪是騙人的,腦中不斷思考主管話中意思,在這間公司將近十年,從對未來充滿願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現代生活快速忙碌,雙薪家庭比比皆是,單親重組更是多不勝數,父母們為了生活汲汲營營,哪有時間去陪伴小孩?      真的嗎?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Thumbnail
每天24小時陪在孩子身旁,全職爸媽充滿著汗水與淚水,看似閒閒在家,其實需要化身為幼兒園老師、玩具修復師、廚師等扮演多種角色。身為全職爸媽,雖然沒有實體的上班工作,但照顧孩子、打理家務同樣需要耐心與愛心。如果您認為全職爸媽過得很爽,不如來體驗一天,看看您能否承受這樣的工作壓力......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Thumbnail
我們家兩個小朋友是沒上過學校課後班,和安親班的,可能從嬰兒襁褓時期,就是為娘的我親力親為,不假手他人照顧,所以,一路陪伴,也沒想過可以把學校課業這塊外包。 然後,拜網路之賜,與其他全職照顧者交流,才發現原來就算是全職媽媽,也不乏把孩子送給他人顧功課的例子。而會把孩子往外送的說法,我聽過以下幾種
Thumbnail
原本的我,是一個急性子的人,在職場上總是被稱為「快手」,但成為了母親之後,我意識到孩子的成長沒辦法按照我們所預期的進度,於是我學會了耐心等待,而這個過程並不是空等,還需要細心觀察孩子的需求,並且因應孩子的個性而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溝通方式。 我所理解的教養,其實不是站在父母權威的角度,而是以
Thumbnail
育兒對於許多家庭是件重要的事,和工作平衡是一大挑戰,但我選擇了全職媽媽,點出了幾個原因。從獨特的人生經歷、育兒的挑戰和成長、與工作不同,還有對未來的投資,我享受著育兒的愛與成長。縱使喜愛育兒,但不會完全放棄工作,而是尋找平衡,讓生活更加豐富。
心情很複雜,也很無力。本期望在育嬰假復職後,在職場上能夠有所展現,也很驚喜地馬上就獲得職務轉調的「口頭」通知,當下我也很積極地表示意願。前提是:必須讓我準時上下班時間接送孩子。 可想而知,沒有然後了。 在與主管面談後,說不沮喪是騙人的,腦中不斷思考主管話中意思,在這間公司將近十年,從對未來充滿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