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來生所謂的幸福生活,就是我必須死你們必須活</p>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試著想像,有天一個神秘的聲音告訴你,你此生將會平順地渡過,活到終老,但在你安享天年後的30天內,人類將遭受巨大的災變,全人類將全數死亡無一倖免,這個情報會對你接下來的人生會有什麼影響呢?你原本的人生計劃、想為之努力的事物....各方面會因此而改變嗎?

雖然不樂意,但多數人都了解既然出生了,就沒活著回去的可能,但整體人類的滅絕,相信不是每個人都仔細考慮過,透過前面的思想實驗我們可以發現,在人類大滅絕的面前,很多正在進行的事物就顯得沒有意義,尤其是那些需要幾代人共同努力的事物,起碼太空探索、愛滋病治癒藥物、癌症的解方...這些需要數代投入才可能有結果的事,在末日來臨前我們都不會再進行了,這顯示有些價值我們投入,我們自己本身並不是最重要的,有沒有後人能夠接手、能夠享用這些成果,對投入者來說其重要性遠遠高於自身。

『來生』一書提出一種新的來生看法,探討知道那些我們來不及認識叫不出名字的人,在我們死後會繼續存活對我們有何意義,這種依賴於他人存活的來生揭示了人生中的好事起碼分成兩種。

一、我們必須參與其中親身經歷的好事。
二、就算我們不能參與其中但只要我們能為之付出,而有他人能享受就可以的好事。

美食、欣賞電影、玩遊戲、與親友的親密相處,這些若我們無法親自參與,那食物再美味、電影再精彩、聊天內容再有趣對我們也是無用的,無法感受就無法體會是這類好事的特色,而另一種好處就算我們此生只看得到一點點的進展甚至不為有結果,但只要知道我們後繼有人,此生的努力能在我們離世後繼續為後人產生作用,那我們也能欣然接受,像將遺產留給後世、投入科學、醫學的最前沿研究、音樂文學的創作...等,都是遺愛後世的努力,而這些事物之所以重要,顯然依賴於我們對人類不會滅亡,後繼依然有人的信心。

這樣的區分引出此生該怎麼分配的問題,從小的教育往往告訴我們,承載著豐富價值的生命,往往涉及到為後世創造價值,留下精神、科學...等遺產,但與親友的友好交往,享用美食、音樂、戲劇...等,也是人生要事,你能想像完全沒有好友,從不品嚐美食的生活嗎?而全然沈溺在感官享受視後世為無物的人生,我們應該也很難認同『來生』一書當然沒有給怎樣的比例是妥善的答案,但是透過來生的假設能讓我們有效的分離出兩種價值,自行思考。

而在面對死亡,藉由前面的思想實驗,我們也能分離出人生的終極恐懼至少有兩種,一種是對自身死亡的恐懼,第二種是對整個人類物種滅絕的恐懼,應該多數人都接受自己終將一死,但勢必會發生的事不表示不值得害怕,死亡會將我們與所愛的人事物分離,我們當然該為此憂心,但我們也無法想像人類的永生,自古以來的眾多虛構作品都將永生當作一種詛咒,一首歌很美但無止盡地重複也會讓人生厭,我們對多數生命的理解是一種循環,從生到滅,從老到少,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早夭的故事會讓我們難過,因為一個生命無法走完他的全程,我們有權給死亡壞評,但這種壞評可能更像第一次上班、第一次出遠門、第一次動手術...等,各種必要但我們會擔憂的第一次,也許自己在年老之時更能將生命的終結看成是一種令人害怕卻是必要的經驗吧。

相較於個體的死亡,全人類的滅絕可以說不太會出現在我們的日常思考中,我們花很大的心思去擔憂自己消亡後跟來的損失,卻沒注意到若人類這個群體消失,許多我們這代人寄託於此的價值也將跟著滅失,我們太不害怕人類的消滅,導致很多危機明明可以提早避免,但我們卻遲遲不肯動作,可能直到最後一刻才匆忙應對,這種恐懼上的不平衡也許是天性吧,但依然荒謬。

這本書是由三場演講的內容改寫而成,除了作者本人的論點外,本書還收錄了其他四篇,他人對作者來生猜想的回應,有的站在贊成方有的站在反對方,但都同意作者提出的來生概念是相當新的研究領域,這樣的猜想對跟我一樣不相信傳統意義上來生的人,算是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價值區分方向,我還蠻喜歡這樣的設定,因為在新的來生想像中,我們無法說來生再見,但若你活得比我久,那希望你會見到我此生的努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貓尾伯的沙龍
1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但凡是物質世界的生命,有生亦有死,有起點,必有終點,死亡是生命的必經之路。 死後到底會去哪裡?真的會有「靈界的嚮導」引導死者認識死後的世界嗎? 傳聞,人死去之後,都會看到一生中的重要片段,它會以全像方式,像跑馬燈似地顯現在眼前,這種能夠完整看到自己一生,在人間演出的影像,就是「人生的
Thumbnail
但凡是物質世界的生命,有生亦有死,有起點,必有終點,死亡是生命的必經之路。 死後到底會去哪裡?真的會有「靈界的嚮導」引導死者認識死後的世界嗎? 傳聞,人死去之後,都會看到一生中的重要片段,它會以全像方式,像跑馬燈似地顯現在眼前,這種能夠完整看到自己一生,在人間演出的影像,就是「人生的
Thumbnail
活著是為了什麼 既然要死,又何必要誕生 反正生死是命中注定,那為什麼還要有這個過程,來到這個世界既不會帶東西來,也不會帶走任何塵埃,一秒、一分、一時一天、一年時間總是偷偷的離開,轉眼間可能就到某日、某月、某年、某人、某事的盡頭,通常的一生就過完了。
Thumbnail
活著是為了什麼 既然要死,又何必要誕生 反正生死是命中注定,那為什麼還要有這個過程,來到這個世界既不會帶東西來,也不會帶走任何塵埃,一秒、一分、一時一天、一年時間總是偷偷的離開,轉眼間可能就到某日、某月、某年、某人、某事的盡頭,通常的一生就過完了。
Thumbnail
如果你選擇讀這篇文章,那代表你已經開始誠懇地面對自己生命的景況,這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 因為大部分的時候我們都活在自己不會死的幻覺裡來過生活,醫生會告訴我們這個病況的死亡率或是存活率,但是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的死亡率最終是100%,醫生最終仍會失去他所有的病人。死亡絕對是一件無法避免的事...
Thumbnail
如果你選擇讀這篇文章,那代表你已經開始誠懇地面對自己生命的景況,這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 因為大部分的時候我們都活在自己不會死的幻覺裡來過生活,醫生會告訴我們這個病況的死亡率或是存活率,但是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的死亡率最終是100%,醫生最終仍會失去他所有的病人。死亡絕對是一件無法避免的事...
Thumbnail
我發生了什麼事? 十歲左右那一年,影響我深遠。 或許長期受到家人「恐嚇」,不睡覺的小孩會被夜魔抓拿。因此,我開始不敢入眠,深怕入眠也會不經意被抓拿,我要打起精神留意不被抓拿。一夜,我內心升起莫名的冷顫。因為,我腦子裡轉出,我死了後,會是怎麼回事?這個世界不就沒有了我的存在?沒有存在在世界,我會在哪
Thumbnail
我發生了什麼事? 十歲左右那一年,影響我深遠。 或許長期受到家人「恐嚇」,不睡覺的小孩會被夜魔抓拿。因此,我開始不敢入眠,深怕入眠也會不經意被抓拿,我要打起精神留意不被抓拿。一夜,我內心升起莫名的冷顫。因為,我腦子裡轉出,我死了後,會是怎麼回事?這個世界不就沒有了我的存在?沒有存在在世界,我會在哪
Thumbnail
我想,這應該是自有記憶以來最不切實際卻是最真實的作業吧! 任何人都會遇見死亡,如同出生一般的開始,只是形式稍稍不同而已,一個是有意識的起點;另一個則是這段意識的結束,之後呢?沒人知曉。那既然不知道死後世界如何,那死亡前總該知悉這種「事情」的存在,那我們為何不談談「事情」呢? 未知的恐懼很可怕,
Thumbnail
我想,這應該是自有記憶以來最不切實際卻是最真實的作業吧! 任何人都會遇見死亡,如同出生一般的開始,只是形式稍稍不同而已,一個是有意識的起點;另一個則是這段意識的結束,之後呢?沒人知曉。那既然不知道死後世界如何,那死亡前總該知悉這種「事情」的存在,那我們為何不談談「事情」呢? 未知的恐懼很可怕,
Thumbnail
打從懂事以來,我就好好奇自己為什麼會出生在這個世上。想要完成些什麼任務嗎?還是只是來感受一下當個人的感覺?那時候的我是懷著滿滿的好奇心來探討這個世界,漸漸長大後便會失去童真,繼而被這個社會折磨得忘記自己:區區困難挑戰並不是什麼大事件。怎麼說?像我之前說的,人生只有兩件大事嘛——活著和死了。
Thumbnail
打從懂事以來,我就好好奇自己為什麼會出生在這個世上。想要完成些什麼任務嗎?還是只是來感受一下當個人的感覺?那時候的我是懷著滿滿的好奇心來探討這個世界,漸漸長大後便會失去童真,繼而被這個社會折磨得忘記自己:區區困難挑戰並不是什麼大事件。怎麼說?像我之前說的,人生只有兩件大事嘛——活著和死了。
Thumbnail
以前我聽說過一個說法:「人自出生以後,就是一直走向死亡的過程」,聽起來或許會因為覺得生命的終點是死亡而感到很悲觀,但活著到死亡的過程其實與終點無關,我們可以快樂積極地活著,這並不違和。我覺得不論死亡是一個開始,還是結束,過程的種種體悟與經驗,才是成就我們之所以能成為如此獨一無二個體的真諦......
Thumbnail
以前我聽說過一個說法:「人自出生以後,就是一直走向死亡的過程」,聽起來或許會因為覺得生命的終點是死亡而感到很悲觀,但活著到死亡的過程其實與終點無關,我們可以快樂積極地活著,這並不違和。我覺得不論死亡是一個開始,還是結束,過程的種種體悟與經驗,才是成就我們之所以能成為如此獨一無二個體的真諦......
Thumbnail
假如生存是成就人生一切意義價值的先決條件,那麼死亡便標誌著人再也無法成就更多的人生意義價值。如果人自覺一生並無太多意義價值想成就,死亡對他來說不算是一件大事。然而,人尚有許多意義價值想成就,想買車買樓,娶妻生子,看著兒女長大,死亡就教人擔憂、恐懼,長生不死、延年益壽一類荒誕思想應運而生。 希臘哲學家
Thumbnail
假如生存是成就人生一切意義價值的先決條件,那麼死亡便標誌著人再也無法成就更多的人生意義價值。如果人自覺一生並無太多意義價值想成就,死亡對他來說不算是一件大事。然而,人尚有許多意義價值想成就,想買車買樓,娶妻生子,看著兒女長大,死亡就教人擔憂、恐懼,長生不死、延年益壽一類荒誕思想應運而生。 希臘哲學家
Thumbnail
人類是唯一能意識到死亡這件事的生物,也是唯一對長生不死有所想像的生物。這兩者的組合真的會把人搞瘋。死亡令人聞之喪膽,而沒有明確盡頭的生命卻也看似沒有意義(除非你正摔落山谷)。這,也是人類的生死和一些基本哲學問題有緊密關聯的原因。
Thumbnail
人類是唯一能意識到死亡這件事的生物,也是唯一對長生不死有所想像的生物。這兩者的組合真的會把人搞瘋。死亡令人聞之喪膽,而沒有明確盡頭的生命卻也看似沒有意義(除非你正摔落山谷)。這,也是人類的生死和一些基本哲學問題有緊密關聯的原因。
Thumbnail
有天一個神秘的聲音告訴你,你此生將會平順地渡過,活到終老,但在你安享天年後的30天內,人類將遭受巨大的災變,全人類將全數死亡無一倖免,這個情報會對你的人生會有什麼影響呢?
Thumbnail
有天一個神秘的聲音告訴你,你此生將會平順地渡過,活到終老,但在你安享天年後的30天內,人類將遭受巨大的災變,全人類將全數死亡無一倖免,這個情報會對你的人生會有什麼影響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