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死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假如生存是成就人生一切意義價值的先決條件,那麼死亡便標誌著人再也無法成就更多的人生意義價值。如果人自覺一生並無太多意義價值想成就,死亡對他來說不算是一件大事。然而,人尚有許多意義價值想成就,想買車買樓,娶妻生子,看著兒女長大,死亡就教人擔憂、恐懼,長生不死、延年益壽一類荒誕思想應運而生。

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說:「死亡和我們沒有關係,因為只要我們存在一天,死亡就不會來臨,而死亡來臨時,我們也不再存在了。」人根本無可能親身經歷死亡,因此無需害怕死亡。蘇格拉底在《申辯篇》中甚至形容死後世界:「死要麼就是一場沒有夢的睡眠,那顯然很好,要麼就是靈魂移居到另一個世界裏去。如果一個人能和奧爾弗斯、和繆索斯、和赫西阿德、和荷馬談話,那他還有什麼東西不願意放棄的呢?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就讓我一死再死吧!」

然而,人未必畏懼死亡本身,或擔心死後世界是如何恐怖,而是怕它不知何時到訪,打斷了自己一直以來對人生的種種規劃、部署。試想死亡在人的壯年 / 晚年到訪,差異可以很大。我等候了心儀的人很久、在職場奮鬥很久,現在因為死亡,一切都化為烏有,如何甘心?

儘管儒家教人「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佛家教人看破紅塵之虛幻不真以放下執著,這些理論對平常人來說無疑是薄弱無力的。如何方是平常人面對不知何時而至的死亡之正道?這是一個深刻的問題,也是柏拉圖「學哲學就是學習死亡」的意思。

倘若分析死亡現象的特徵,我們會發現:

(1) 死亡的來臨是不可預測的;

(2) 死後世界的不可知的;

(3) 死亡是不可被感受體驗的。

針對 (1),有人可能反駁:「癌症病人是例外。」可是,癌症病人就算知道自己快將死亡,其仍不知死亡來臨的具體時日。

針對 (3),有人可能從親友及自身「死過翻生」的經歷,指死亡時會聽到雜音、生前種種會像電影般再次放映、靈魂可自由飛翔......但一來這無法被科學客觀證實,二來彼之感受體驗和我的不一定完全相同。如是,死亡對普遍的人而言,仍是不可被感受體驗。

由於這三種特徵,孔子才會說:「未知生,焉知死」。死亡是如此模糊朦朧,何不在意清晰可知的人生?不過,仔細地想,孔子的話是有問題的,模糊朦朧的「死」終有一日是會侵入「生」,並中斷「生」的。假如真的知「生」,「死」多少不可不知。

存在主義 (existentialism) 對死亡的見解似乎最允當。按照現象學方法,它不去描劃死後世界,也不另開一層安頓人惶恐不安的心靈,它直接告訴你,死亡就是不知何時而來,猶如你不知何時出生。人出生是無緣無故被投擲至這個世界,人死亡就是無緣無故在這個世界消失。覺得很荒謬?這就是人生的實相。「如何面對死亡?」其實更好應該思考「如何在荒謬的人生中活著?」人生是荒謬的,無章法、無理路的,還要規劃嗎?還要等候嗎?還要追求嗎?何不安於現狀,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活在當下?一日一日都過得開心有意義,死亡要來,就任它來,我已無悔了。

中國思想中有近似存在主義者,要數魏晉之際的「竹林七賢」。嵇康流連竹林,顧日影而彈琴,拒絕出仕,不是因為什麼「不仕無義」的道德氣節,而是他珍惜現有的生命,對死亡有真正的認識。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汶俊 (筆名:無言)的沙龍
64會員
297內容數
主要闡述及析論歷史、哲學,兼及文學、通識.......
2021/08/27
前言 有漢一代,甚少內亂發生,唯一一次,乃「吳楚七國之亂」。 「吳楚七國之亂」發生於西漢景帝三年 (公元前 154 年)。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個劉姓宗室諸侯 (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膠西王劉卬、膠東王劉雄渠、淄川王劉賢、濟南王劉辟光、趙王劉遂),因不滿朝廷削藩,起兵反抗,終為竇嬰、周亞夫鎮壓。 關於是次
Thumbnail
2021/08/27
前言 有漢一代,甚少內亂發生,唯一一次,乃「吳楚七國之亂」。 「吳楚七國之亂」發生於西漢景帝三年 (公元前 154 年)。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個劉姓宗室諸侯 (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膠西王劉卬、膠東王劉雄渠、淄川王劉賢、濟南王劉辟光、趙王劉遂),因不滿朝廷削藩,起兵反抗,終為竇嬰、周亞夫鎮壓。 關於是次
Thumbnail
2021/03/30
在《人間詞話》中,王國維以為詞的高下優劣,繫於境界。有境界則自成髙格,自有名句。 境界有「造境」、「寫境」之分,「造境」成就理想派,「寫境」成就寫實派,惟二者有時頗難分別,因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亦必鄰於理想。 境界復有「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之分。「無我之境」,人惟於靜中得之。「
Thumbnail
2021/03/30
在《人間詞話》中,王國維以為詞的高下優劣,繫於境界。有境界則自成髙格,自有名句。 境界有「造境」、「寫境」之分,「造境」成就理想派,「寫境」成就寫實派,惟二者有時頗難分別,因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亦必鄰於理想。 境界復有「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之分。「無我之境」,人惟於靜中得之。「
Thumbnail
2020/12/17
曹雪芹的《紅樓夢》,不只是一部章回小說、一部文學作品那麼簡單,它是中華文化的瑰寶、集大成,文史哲都在裡面。 就哲學而言,寶玉出家代表佛家出世,賈母情理兼備代表儒家仁禮合一,鳳姐嚴猛、探春理財代表法家管治術,黛玉說話尖酸跡近道家率性而為。 就史學而言,賈府反映出中國世家大族、門閥的架勢和派頭,以及其內
Thumbnail
2020/12/17
曹雪芹的《紅樓夢》,不只是一部章回小說、一部文學作品那麼簡單,它是中華文化的瑰寶、集大成,文史哲都在裡面。 就哲學而言,寶玉出家代表佛家出世,賈母情理兼備代表儒家仁禮合一,鳳姐嚴猛、探春理財代表法家管治術,黛玉說話尖酸跡近道家率性而為。 就史學而言,賈府反映出中國世家大族、門閥的架勢和派頭,以及其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朱立安‧巴吉尼,是倫敦大學學院哲學博士,以下選取書中一些內容,並寫出我一些想法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朱立安‧巴吉尼,是倫敦大學學院哲學博士,以下選取書中一些內容,並寫出我一些想法
Thumbnail
我們的生命從來不是憑空而生的,從出生到死亡,我們都與許許多多的人生命交織,相互依存。 有句俗諺說:「在這世界上,我們唯一能確定的事,只有死亡和納稅。」 死亡,是人生必然的終點。 當人生驟然陷落時,椎心刺骨的傷痛襲來,對我們而言,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會是什麼呢?人生中最大的遺憾,又
Thumbnail
我們的生命從來不是憑空而生的,從出生到死亡,我們都與許許多多的人生命交織,相互依存。 有句俗諺說:「在這世界上,我們唯一能確定的事,只有死亡和納稅。」 死亡,是人生必然的終點。 當人生驟然陷落時,椎心刺骨的傷痛襲來,對我們而言,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會是什麼呢?人生中最大的遺憾,又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死亡對人類的影響,作者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分享了對死亡的思考和感受。他討論了對於疲憊、逃避和生命力的理解,並將這些觀點分享給有同樣想法的人或想了解的人。同時他也表示希望能夠理解每個人在面對極端選擇時所經歷的感受。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死亡對人類的影響,作者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分享了對死亡的思考和感受。他討論了對於疲憊、逃避和生命力的理解,並將這些觀點分享給有同樣想法的人或想了解的人。同時他也表示希望能夠理解每個人在面對極端選擇時所經歷的感受。
Thumbnail
★就算人生已經到最後,也不用非得放下。
Thumbnail
★就算人生已經到最後,也不用非得放下。
Thumbnail
物質需要發展到了某一個階段,人們在追求物質的痛苦中,轉向思考精神層面的問題。現在越來越多人在思考人生的意義,人為什麼要活著,為什麼需要活著,生命為什麼需要延續,意義到底在那裡? 人生有意義嗎? 從很久以前,我就在思考這個問題,幾十年過去了,依舊沒有答案,但是在當時,我給自己一個答案,「也許人生的
Thumbnail
物質需要發展到了某一個階段,人們在追求物質的痛苦中,轉向思考精神層面的問題。現在越來越多人在思考人生的意義,人為什麼要活著,為什麼需要活著,生命為什麼需要延續,意義到底在那裡? 人生有意義嗎? 從很久以前,我就在思考這個問題,幾十年過去了,依舊沒有答案,但是在當時,我給自己一個答案,「也許人生的
Thumbnail
壹、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先來說一下我對這個問題語言上的認知: 如果A事件的目的是B事件,那我會說A的意義是B,例如我現在打字的目的是寫一篇文章,那我會說寫文章就是我現在打字的意義。 (意義這個詞在不同語境下有不同意思,例如『我覺得這件事很有意義』這個用法,就比較偏向一種價值和情緒判斷)
Thumbnail
壹、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先來說一下我對這個問題語言上的認知: 如果A事件的目的是B事件,那我會說A的意義是B,例如我現在打字的目的是寫一篇文章,那我會說寫文章就是我現在打字的意義。 (意義這個詞在不同語境下有不同意思,例如『我覺得這件事很有意義』這個用法,就比較偏向一種價值和情緒判斷)
Thumbnail
死 我們都會死 以死亡為最終目的來看 挺多事情,想法,目標 其實,都是花邊事物 走開 人往往有一種錯覺 反射性的覺得 “死亡”離我們很遠 但,其實就像賈伯斯說的 「生死,只是一個開關鍵」 並沒有保證,什麼時間點會按上 我個人傾向認為,死亡不是終點 而只是一個階段而已 搞清楚 所以我想我沒有搞清楚
Thumbnail
死 我們都會死 以死亡為最終目的來看 挺多事情,想法,目標 其實,都是花邊事物 走開 人往往有一種錯覺 反射性的覺得 “死亡”離我們很遠 但,其實就像賈伯斯說的 「生死,只是一個開關鍵」 並沒有保證,什麼時間點會按上 我個人傾向認為,死亡不是終點 而只是一個階段而已 搞清楚 所以我想我沒有搞清楚
Thumbnail
1. 恐懼與罪惡感是人類最大的敵人 2. 別讓1%的情緒失控,毀了你99%的努力 3. 希望是通往信念之門,信念是通往認知之門,認知是通往創造之門,創造是通往體驗之門,體驗是通往表達之門,表達是通往成為之門,成為是所有生命的活動 5. 任何東西都是無意義的,除了你給它意義之外 6. 人生是無意義的
Thumbnail
1. 恐懼與罪惡感是人類最大的敵人 2. 別讓1%的情緒失控,毀了你99%的努力 3. 希望是通往信念之門,信念是通往認知之門,認知是通往創造之門,創造是通往體驗之門,體驗是通往表達之門,表達是通往成為之門,成為是所有生命的活動 5. 任何東西都是無意義的,除了你給它意義之外 6. 人生是無意義的
Thumbnail
在那「生」與「死」當中,大概既沒有選擇「死」,又沒有選擇「生」。
Thumbnail
在那「生」與「死」當中,大概既沒有選擇「死」,又沒有選擇「生」。
Thumbnail
       你活著過嗎?你自由自在嗎? 怎樣才算活著你知道嗎? 怎樣才是死亡有定義嗎?
Thumbnail
       你活著過嗎?你自由自在嗎? 怎樣才算活著你知道嗎? 怎樣才是死亡有定義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